小学生“乱用”成语闹笑话,语文老师:建议多看看成语故事
看过小学生语文卷子或者辅导过孩子造句、日记、作文的家长,应该都有过同一种想法吧!
那就是:不会用成语的话,可以不用!
话说小学生“乱用”成语真的很普遍,有时候一篇满是成语的作文,真的能读出“阴阳怪气”的感觉,仿佛全篇都在正话反说。
比如这篇《给爸爸的一封信》,语文老师看完只能建议多看看成语故事,这评语好像在说:没救了,下一篇……
还有这一篇,别看得了一百分,成语也是用得乱七八糟。
看完我都怀疑这个一百分是孩子自己打的,也确实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家是个充满活力的家!
不过,从这两篇作文里也真的能看出现在小学生学成语的难点,成语知道的不少,可就是不会用。
张冠李戴、望文生义的现象特别普遍。
其实,短短四个字的成语,背后是一篇又一篇的知识点,历史常识、文学常识、传统文化甚至是为人处世之道,统统都藏在这4个字背后,如果不了解,就很容易用错。
所以学成语,千万不能只注重数量,毕竟生活中真正需要用到成语的地方并不是成语接龙游戏,而是说话和写作,积累的成语数量多,但是一用就错,那还不如不会呢!
而且,了解成语的用法其实并不难,只要大致了解成语的意思,有一定的语感,自然而然地就能用对。
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欢听故事,那么没事就听或看一些成语故事,通过故事了解了成语的含义,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哲理,用起来也就顺手多了。
像古诗词、历史典故、成语等传统文化,其实都有相通的地方,就像成语中也有不少关于生肖动物一样。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十二生肖既带有古代神话故事的特性,又与孩子们的喜好息息相关,孩子完全可以从十二生肖相关的成语开始了解,逐渐培养学习成语的兴趣。
这套《十二生肖成语故事》就分享给大家。
这套书一共12册,全彩注音,适合3-12岁孩子阅读。
每一个生肖单独一册,图文并茂的将关于此生肖动物的成语故事分享给孩子们。
让孩子可以在了解十二生肖的顺序、名称的同时,也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学习成语知识。
每一册书中,除了有成语故事和生肖的介绍之外,在每个成语故事结束后,还有专门的“成语小词典”,介绍了成语的拼音、释义、出处、近义词和如何运用。
还有小游戏可以帮孩子在玩中巩固学到的成语知识。
这套《十二生肖成语故事》中的插图风格也是融合了水墨画和儿童画,既可爱又传神,孩子看了会很喜欢。
十二生肖成语故事12册 ¥84.9 购买上海街头所植法梧的背后,是一段被误解的常识|千马识途(贰)
笔墨抒写世界古今
【定位:上海长宁区&静安区】【时间:2019年12月28日,上午】
—————————————————————————
到上海,一出地铁站,就能看见梧桐!斜伸着树枝,像到了年龄的男人的头发,疏疏朗朗,还枯着叶子,让上海变得有点蔫黄!
【拍马/愚园路上的梧桐】
你根本都不会想象,初夏时分,也正是这些行道树上,冒出了嫩绿,让人感受生命的气息,两场雨过后,便大手大脚地挤满枝头!
梧桐在上海很常见,尤其是淮海路、华山路那些地方,让人以为梧桐都快成了上海在植物界的代表,但事实上,能代表上海的,似乎是白玉兰!
【拍马/其实上海人还喜欢香樟】
这里的梧桐常常被叫作法梧,但让人有些懵的是,它们其实是英梧!只不过法国人当年跑到上海开租界,把它带进上海,所以人家就称它是法梧!
(吾球君不太懂植物学,但也多少知道这两种梧桐其实是悬铃木,看看它结出来的小球球多像是悬铃!根据小球球的多少,一球是美国梧桐,二球是英国梧桐。三球才是真正的法国梧桐!大家要是有兴趣,可以数数上海街头的梧桐,到底有多少个球球!)
尽管每到春天,从梧桐上到处飞的小玩意,常常让人迷眼,甚至过敏,但法国人当年看上它,源于它落叶得早——到冬天就不会大面积地挡住阳光,到夏天又很茂密——正好可以遮阳!
【拍马/延安高架旁被法梧遮挡的广告牌】
说起来,将英国梧桐说成法国梧桐,就有些不妥,但好歹跟法国人有关就将错就错了!可是,把法国梧桐又说成梧桐——也许是图省事,但这就是张冠李戴了!
【拍马/进入深冬,环卫工还得收拾这些麻烦的小“巴掌”】
其实中国的梧桐,是非常秀长的植物,主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连凤凰都爱在它上面落脚——金蟾非财地不居,凤凰非梧桐不栖!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所以中国知识分子常把它当成精神世界的象征,如梅花,劲竹,和青松!只是这种梧桐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太常见!
今天,为了和上海这些外来品种划分界限,让人不至于混为一谈,这种真正的梧桐只能退而求其次,被称为中国梧桐!
小时候见得最多的,大概是泡桐,一到春夏之交,便撒落一地的白紫相间的“小喇叭”!
只是中国梧桐虽雅,但实用性却不强,其子固然亦可榨油,却只能供制皂及润滑油用,也不是乡民们所乐于栽种的。
在吾球君老家桐城,先民们经常种的,则是一种油桐!离老屋不远,曾有水利工程留下的水渠,两侧各种一排,个子都不高,忘了开什么样的花,但结的果实,有点像青色的棉花球!就是这里藏的籽,可以用来榨油,刷在老式上的纸伞的表面,和伞骨上,可以防水!
到工业时代,又因为桐油不透气、不传电、抗酸碱、防腐蚀、耐冷热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制漆、塑料、电器、人造橡胶、人造皮革、人造汽油、油墨等制造业。
正是这些特点,让桐油自晚清就成为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大宗商品!世界各国为了战备的需要,大量进口桐油,“一战”前,桐油贸易位居中国出口贸易第七位,大战后,则跃居中国出口总值的三甲!时,中国又通过桐油,敲开了实施中立法的美国的大门,进而达成期间的第一笔贷款协议,即桐油借款,用于购买汽车和改善滇缅公路运输。
桐城的桐,大概便是这种桐树!桐花不浪漫,但它用自己的产出,呵护了自己脚下的这片热土!同时,根植在这片热土上的桐城,也因此繁花似锦!
今天,当吾球君来回在上海的街头,看着阳光从梧桐树的指缝中漏过,似乎听到了历史的窃窃私语!这些二球悬念木虽然窃它人之名而久居,但时代已如同面前的车流,翻滚而去。
【拍马/从高楼上下望上海的梧桐路】
————————————————————————
采写|王千马(中国企业研究者,中国商业地理写作第一人。出版有小说《媒体这个圈》、《无所适从的荷尔蒙》,主编有《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不焦虑的青春》,近年来相继推出《重新发现上海1843-1949》、《海派再起》、《宁波帮:天下第一商帮如何搅动近代中国》、《盘活:中国民间金融百年风云》、《玩美:红星美凯龙30年独家商业智慧》、《紫菜爸爸》以及《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大国出行:汽车里的城市》等作品。)
图片|王千马
编辑|大腰精
制作|粉红女佩奇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张冠李戴造句,张冠李戴造句子一年级】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