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经典的俏皮话快要失传了,原因竟是社会进步!你认同吗
俏皮话是指那些风趣幽默、借事说理、意味深长的民间俗语,它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深受人们喜爱。比如:一根筷子吃藕片——挑眼儿;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丫环拿钥匙——当家不主事;飞机上拄拐棒——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等等。俏皮话是语言艺术,也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曾经广泛传播的俏皮话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原因是它反映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旧话重提引不起人们的共鸣了;失去了传播的基础,也就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出了历史舞台。下面笔者就以卫运河流域为视角,分“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回忆一下那些被淡忘的俏皮话,以此展现半个多世纪的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
吃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中的重要活动。吃让人们了解了食物的特性,比如:“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葱辣眼,蒜辣心,辣椒辣嘴唇”;吃让人们懂得了食疗养生,比如:“常吃萝卜常喝茶,不用医生把药拿”“鱼上火,肉上痰,青菜豆腐保平安”;吃让人们掌握了做美食的诀窍,比如:“软面饺子硬面汤”“千滚豆腐万滚鱼”;吃让人们创建了饮食礼仪,比如:“茶七饭八酒满盅”“劝水不劝烟,劝酒不劝饭”;吃让人们发现了生活的哲理,比如:“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最后,吃饱喝足的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下面就从“吃”的俏皮话看看生活的变化。
卖糖稀的出摊——熬出来了。糖稀是做糖果、点心的原料,需要用火熬煮。熬好了,有在街上摆摊卖的。这个场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常见,不算稀罕,有趣的是这句话的话音儿:熬出来了。言外之意是不舒心的日子熬出头了。
贼偷瓜——不管生熟。这句话在生产队时期比较流行,毕竟那还是为吃喝发愁的年月,“十个社员九个贼,谁要不偷饿着谁”,偷瓜也就不新鲜了。不过说到底偷瓜不是光彩的事,更何况大白天偷瓜容易被逮住,所以大多选择夜里偷。然而有利就有弊,夜里偷瓜难分生熟,只好捥到篮子里就是菜了。眼下生活水平提高了,偷东西的人少了,就是偷也不会选择这不值钱的东西,所以这句俏皮话也就被人们渐渐地淡忘了。
挖井的吃饭——上来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在当地轻易见不着挖井的了。在这之前,虽不常见,但决不会觉得稀罕。挖井是个力气活儿,井下空间小,下去的净是些身强力壮的棒小伙儿。为了不耽误工夫,下去的人一般不轻易上来。只有到了吃饭的点儿才会全部上来,顺便歇歇或换班。这句话通常是熟人之间调侃某个人高升了,但句子本身很严谨,如果换成“挖井的喝水——上来了”或“挖井的抽烟——上来了”,那就不确切了。由此可见,民间俗语不仅生动,而且用词精准,永远值得学习。
过年的干粮——没数。当地农村有个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辞灶”那天到年跟儿底下,天天蒸干粮,俗称“蒸幢”。从粗粮到细粮,从窝头到包子,蒸的干粮足够吃到过年二月二。在生活不太富裕的年代,那也称得上“没数”。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习俗已经大大地淡化了,其实这也是人们讲究科学的结果:干粮总是新鲜的好吃嘛。
凉锅贴饼子——蔫溜。过去吃饼子长大的人,即使没贴过饼子也懂得这个道理:饼子是贴在锅帮上的,如果锅没烧热,饼子粘不住锅,就会悄无声息地出溜下去。当然,这句俏皮话是个比喻,人们由它立马就能想到那种遇到难事悄悄溜号的人。
咸菜缸里泡石头——一言(盐)难尽。当地人说这句话,纯粹是让人对“一言难尽”这个词有深刻的印象,因为当地不产石头,即使有哪家把它放到咸菜缸里,也不是为了做试验,而是要把那些松散的菜压得瓷实些。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读者:大约在1980年以前,当地庄户人家大大小小都有个咸菜缸,一般人家平时是吃不起炒菜的。
砂锅子砸蒜——一锤子买卖。过去的家庭人口多,四世同堂的很常见,生活艰苦,医疗条件也差,哪家也能摊上个老弱病人。所以,几乎每家都有个砂锅子,主要用来熬中药。砂锅子质地脆,怕磕碰,用它砸蒜,十有八九一砸就碎,所以就有了这句俏皮话。现在的人有病吃中药的少了,熬中药的更少,个别需要的药店里往往也能代办。社会的进步,让砂锅子离人们越来越远。
狗肉包子——上不得席。这是前,当地流传的一句话。虽然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差,但人们对吃的东西还是比较讲究的,像什么羊蹄子、鸡爪子,基本上没人吃,像现代人津津乐道的狗鞭、羊鞭、驴鞭,都被悄悄地埋了,在运河里下网,逮住个王八,都嫌丧门,唾口唾沫,赶紧扔了。所以说“狗肉包子——上不得席”这句话,尽管本意是说人模狗样、不三不四的人上不得台面,但那时候的宴席上确实不上狗肉。
狗窝里哪会剩下窝窝头?这句话是过去的人们讽刺像馋狗一样的人不会把好饭食留到下一顿,但那时狗窝里确实不会剩下窝窝头。因为那时的人没条件让狗享受优待,只能让它跟猪羊一样在泔水盆里找食吃。如果主人往狗窝里扔一块窝头,它肯定不会剩下,哪像现在的宠物狗,有专门的狗粮,就是一般家养的狗,喝荤腥吃高口了,白面馒头都嫌淡,醮菜汤都得是肉汤。这种差别只能让人感叹:生活水平真是提高了。
穿
裤袄鞋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也是装饰品。从眼下的生活状况来看,“穿”的重要性甚至要大于“吃”。细想想也是,就算人饿急眼了,也得先穿上衣裳再吃饭吧?过去有句讽刺话,叫“当了长袍买肉吃——顾嘴不顾腚”。——听话音还是说“穿”比“吃”重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首歌谣这样说:留平头的不戴帽,镶金牙的自来笑,戴手表的挽袄袖,穿皮鞋的走硬道。——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穿”的内容占了大半,这就说明“穿”在人类生活中的份量很重。同样的道理,当一些有关“穿”的俏皮话被人们淡忘的时候,也就说明人类生活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谈谈“穿”的俏皮话。
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裹脚是女人的专利,但它已经成为历史,眼下在六七十岁的老人中也很少见到了。然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很长的岁月里,它可是风行全国。为了让女人的脚变成三寸金莲,女孩子从幼年起就要用长布条把脚紧紧地缠住,不让它自由生长,许多人的脚趾骨变形甚至折断。懒婆娘的裹脚布因为不经常洗,松松垮垮,给人印象就是“又臭又长”。后来人们常用这句话比喻有些人写文章或讲话废话多,让人讨厌。现在的人需要注意的是:懒婆娘的裹脚布早已扔到堆里了,可别让那“又臭又长”流传下来。
戴着乌纱弹棉花——有功(弓)之臣。这句话没什么特殊的含义,也很好懂,有价值的是两个越来越少见的词。一个是“乌纱”。在有皇帝的年月,乌纱帽是当官的专用帽,从当朝一品到七品芝麻官都戴。时间长了就成了官员的代名词,现在也偶尔被借用一下。另一个词是“弹棉花”。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当地基本上都是手工弹棉花,也有开作坊专门干这一行的。手工弹棉花要用弓,而且弓的多少还代表着生产能力,有句俏皮话可以作证:二两棉花四张弓——慢慢谈(弹)。当然,这句话的本意是劝人细话长说。
麻袋片做裙子——不是那块料。麻袋片不能做裙子有两个原因:一是麻袋片是粗布,而做裙子需要用细布。二是裙子是天热的时候穿的,就算用麻袋片做成了裙子,穿上也不合时宜。或许有人说:这句俏皮话本身就不恰当,哪有人穿麻袋片的?其实,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年月穿过麻布衣服,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穿了,但个别场合,比如遇到白事还穿,其中“披麻戴孝”就是这么来的。这种场景解放初期在当地还能见到。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儿。夹袄是对比单褂说的,就是用两层布做成的上衣,它是冷热季节的过渡衣裳。眼下类似夹袄的上衣很多,只是不这么叫罢了。“一层布做的夹袄”是个抬杠的话儿,本意是讽刺那些胡搅蛮缠、唯我独尊的人。
披着蓑衣拧轱辘——撅腚带炸毛。眼下三十岁以下的人要想弄明白这句话,得先懂得两个名词:轱辘,过去常安在水井上,拧轱辘就是要把打满水的水桶摇上来。蓑衣,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消失的。以前的人们在买不起或买不到雨衣的情况下,就用高粱叶或谷子的秸杆,截成段,用绳子连成串,做成大衣的形状,穿在身上防雨。当地歌谣中就有这么一句:“云彩往西,庄稼小子披蓑衣。”由此可见过去蓑衣的应用之广。披着蓑衣拧轱辘,其形状就像一只炸刺的刺猬,专门讽刺那些爱动爱炸呼、性情不沉稳的人。
纳鞋不用锥子——真(针)好。过去的庄户人家,一年四季都穿自家做的布鞋。做鞋最费事的是纳鞋底儿,有一公分多厚,用线绳密密麻麻地缝合起来。穿针引线时,中指上套上“铁顶针”把针穿过大半,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针头再把它拔出来,周而复始。纳鞋底儿是个不显眼的力气活儿,但都是由妇女来做。手累得发酸的时候,就要拿个针锥先在鞋底上捅个眼儿再穿针引线。但这个做法不出活儿,通常不用,所以就有了“纳鞋不用锥子——真(针)好”这句俏皮话。其实哪是针好,说到底还是人能干。
狗皮袜子——没反正。这句话还有个说法:狗皮褥子——没反正。为什么偏偏是狗皮“没反正”?细想起来这还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一是狗皮的保温性能好,正着穿反着穿、正着铺反着铺,都一样暖和。二是当地的狗皮多,和其它动物的皮毛相比又不值钱,怎么用都无所谓,不值得在形式上费脑子。试想如果是“貂皮”做成的袜子或褥子,谁会让那又好看又名贵的毛藏里面?于是乎,“狗皮袜子——没反正”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就是不分彼此、不分好坏。
住
“住”也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说一个人过得穷,过去常用的一句话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说一个人处境悲惨,莫过于“流离失所”。过去生活条件差,数九寒天,当地庄户人在背风处晒太阳,往往这样调侃:“有房子还是盖到屋里。”人有了住处就意味着有了家,不管条件好坏,总会使人心里踏实,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当今有许多小姑娘一谈对象,先直截了当地问:“在城里有房子吗?”说起来虽然有点“物质”,但也说明了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安居才能乐业。
下面就从淡忘的俏皮话谈谈“住”的变化。当然,这个“住”的含义稍微宽泛了一下,涉及到一些与“住”紧密相关的事物。
光腚泥房——四邻犯恶。这是一句纯粹的俏皮话,没有言外之意。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可能对“泥房”一词比较生疏。当地农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砖瓦房很少,大多是土房。雨季来临之前,土房都需要泥房,就是用麦秸、土加水和成泥加盖房顶,以防夏季漏雨。赶上雨水大的年份,中间还要泥一次房。九十年代以后,当地农村已经见不到土房了,“泥房”一词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回忆。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月。解放前,当地过春节时,有在家门上贴门神的风俗,目的是驱邪避鬼。门神的形象就是人们熟知的唐朝名将秦琼和尉迟恭。“正月十五贴门神”是讥讽人行动迟缓、做事跟不上趟。解放后,国家号召破除迷信,这种风俗逐渐消失。
大闺女坐轿——头一回。过去的姑娘家,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抛头露面会被人笑话,偶尔出门也是小心翼翼,谁敢坐着轿子招摇?再就是过去的姑娘十五六岁就出嫁了,这么小的年纪坐轿自然是头一回了。近年来,当地的姑娘出嫁又有坐轿的了,但说到底依然是“头一回”。
光着腚推磨——转着圈儿丢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地农村虽然还没有普及电灯照明,但几乎每个村都安装了电磨。电磨的推广让人们告别了用石磨粉碎粮食的历史,在此之前,它是又累人又耗工夫又没法摆脱的苦差事。那时,每个村里都有一两个公用的石磨,供人们轮番使用。年节前夕,歇人不歇磨。但不论怎么忙,谁也没见过“光着腚推磨”的人,倒是这种形象的比喻令人叫绝。
老虎轧碾子——不听那一套。碾子和石磨都是靠人工粉碎粮食的工具,告别历史舞台的时间也差不多。推磨比较省事,只须把粮食颗粒堆在磨盘顶部的漏斗处,转动磨盘即可;而轧碾子就比较麻烦,因为碾辊子是平中带弧,辗轧面在中间,轧碾子时要用笤帚把粮食一个劲儿地里扫外扫,让它集中在辗轧线上,还要随时用手划拉,以保证轧得均匀。试想一下:如果换成老虎轧碾子,它绝对没那个耐心,所以也就不听那一套了。
光着腚打铁——傍不上边儿。打铁这一行在当地消失,也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之前很常见。打铁是个累活儿,正如民谚所说:打铁的本身硬。同时打铁又是个苦活儿,为了节省燃料,一般打铁的都在夏天找个茂密的树荫下升摊儿。大热天围着火炉抡锤子,怕飞溅的火星澎到身上,还要穿上皮围裙。可想而知,“光着腚打铁”确实是“傍不上边儿”,但它的真实意思是说有的人或事让人无法接近。
桑木扁担——宁折不弯。眼下在当地,扁担已成为文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扁担的主要用途是挑水。再往前的年月,车辆稀少,羊肠小道,“挑担”就是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而且是个苦活儿。为了减轻劳动强度,人们就选用柔韧性强的木料做扁担。桑木坚硬,宁折不弯,显然不适合做扁担,但这句话却是不言而喻的褒义词。
鸡窝里练刺杀——连打击(鸡)带刺激(鸡)。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当地农村的养鸡就已经从家家户户散养向养鸡场集体饲养转化了。在这之前,可以说是家家养鸡、户户有鸡窝。修鸡窝主要是防备黄鼬、狐狸偷鸡吃,养鸡多的农户鸡窝修得还比较大。但鸡窝再大,也容不开人在里面练刺杀,这句话是比喻有些人说话时连讽带刺。
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现在当地的城市居民已经很难见到风箱了,但在上世纪的农村,那是家家都有,有的还不止一个,孩子们还常把它当成玩物。所以那时的人们对这句俏皮话那是心领神会,活学活用。
腿肚子上贴灶王爷——人走神搬家。时下的当地人,对灶王爷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对灶王爷像有印象的已经非常少了,只有部分农民在过春节时买一张灶王爷的画像贴在锅台后面的墙壁上。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厨房的改造,锅台拆除了,灶王爷像也就没处贴了,这个时候不管是不是把灶王爷贴在腿肚子上,这位神仙都得搬家了。
行
“行”是人类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可避免地要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从离家求学到走亲访友,从沿街叫卖到出国考察,从举家搬迁到衣锦还乡,从外出打工到休闲旅游。尤其是进入交通越来越便捷的信息社会,“行”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躲不开、绕不过的话题,其比重越来越大。
站在现在的生活起点上回望过去的年月,“行”这方面也发生了沧桑巨变,下面我们就从淡忘的俏皮话谈谈这些变化。
茶馆里辞退的伙计——哪壶不开提哪壶。在交通不便、出行主要靠双脚的年月,茶馆主要为行人解渴和临时歇脚提供方便。茶馆通常设在大道边上,除了茶水还能提供简单的饭食,客人多的时候通常有好几把水壶同时烧水,有一两个小伙计专门沏茶倒水照应客人。“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句俏皮话就诞生在那个年代。茶馆是饭店的前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它的主营业务从“茶”转向“饭食”最后又转向了“酒菜”。眼下,当地又有茶社兴起,但它的功能和档次与当年的茶馆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牛皮灯笼——肚里亮。在玻璃制品稀少的年代,用动物的皮做灯笼很常见,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农村还有用猪尿脬做的灯笼。皮灯笼主要用于夜间走路照明,房间里很少用,毕竟皮子很遮光,而且在皮子的选择上,一般也不会选择牛皮,因为牛皮厚,透明度更差。所谓“牛皮灯笼——肚里亮”,本意是说谁做的事谁明白,暗含讥讽。
剃头挑子——一头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当地有不少理发师没有营业的门市,就用扁担挑着一套理发设备,俗称“剃头挑子”,靠走街串巷、赶集上店兜揽生意。挑子的一头是抽屉柜,装着理发工具;另一头是火炉和水桶。为了不耽误生意,路途中就把水烧热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剃头挑子——一头热”,最终成了“一厢情愿”的形象比喻。
锔碗的戴眼镜——找碴儿。锔碗就是把破损的碗用铁锔子锔住,能够继续使用。这一行在当地绝迹大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六七十年代还常见到走乡串村的锔碗师傅。那时候戴眼镜的人很少,包括中学生。唯独干这一行的几乎都是上岁数的老头儿,大概是老花眼的缘故,几乎都戴着眼镜,让人看着很新鲜,感觉很有技术。其实锔碗是这一行的通称,其业务范围正像他们吆喝得那样,是“锔盆子锔碗锔大缸”。盆子、大缸有裂纹好找,碗特别是茶碗,那就需要戴上眼镜细细找喽。由此可见民间俗语的选词是何等的精确,而它的比喻又是何等的生动!
起早五更赶晚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当地农村,交通不便,自行车也少,偏远地方的农民赶集要步行十几华里甚至更远。赶这么远的集买东西要不想空手而归,比较保险的做法就是“赶早不赶晚”。但也经常有人在五更天也就是凌晨四点左右就起来了,忙活了半天零碎事,耽搁了时间,结果赶了个晚集,无功而返。现如今,社会生活大变样,再也没人为赶集而起早了,但“起早五更赶晚集”这类人和事还经常有,所以这句俏皮话也偶尔被引用。
赶车的不带鞭子——拍马屁。过去在当地,专业赶车的被尊称“车把式”,车把式就靠鞭子驯服烈马。解放后当地有个车把式和同行竞技,细细的鞭梢打在磅秤上,显示的力量是五十斤。车把式一般不会对牲口下狠手,但如果碰上马惊了,危及人身车辆安全,那时这样力度的鞭子抽在马耳朵上,能把马皮打开花,狂奔的惊马受到这样的当头棒喝,瞬时就会立定。鞭子对车把式这么重要,赶车的时候不带着,那就只能借助座位靠近马腚的优势,顺手“拍马屁”了。
卖泥娃娃的打架——人多不顶事。泥娃娃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当地常见的儿童玩具,用胶泥捏成人物的多种造型,晾干后涂上色彩,有的还安上口哨。然后肩挑车驮走街串巷,吸引儿童购买。笔者小时候经常见到卖泥娃娃的,也买过不少,但没见过卖娃娃的和人打架。由此一联想,人多不顶事不一定就是指卖泥娃娃的了。
夜过坟地吹口哨——给自己壮胆。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当地农村几乎没有电灯,交通也不便利,村庄之间大多是弯弯曲曲的。由于解放前一百多年的战乱,乱坟岗子还特别多。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乡间上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走夜路,胆小的人就会觉得头皮发炸、后背上喷凉水,于是就“夜过坟地吹口哨——给自己壮胆”。现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善,即使想体验那种感觉也没机会了。
创作于 2017年夏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字词 词语进阶 带拼音 多音字 文字版
《识字1 天地人》
识字: 天 (tiān), 地 (dì), 人 (rén), 你 (nǐ), 我 (wǒ), 他 (tā)
扩展组词: 天空 (tiān kōng), 天气 (tiān qì), 天才 (tiān cái), 地方 (dì fāng), 地球 (dì qiú), 地铁 (dì tiě), 人类 (rén lèi), 人口 (rén kǒu), 人才 (rén cái), 你好 (nǐ hǎo), 你们 (nǐ men), 你家 (nǐ jiā), 我们 (wǒ men), 我家 (wǒ jiā), 我的 (wǒ de), 他们 (tā men), 他人 (tā rén), 他的 (tā de)
--------------------------------
《识字2 金木水火土》
识字: 一 (yī), 二 (èr), 三 (sān), 四 (sì), 五 (wǔ), 上 (shàng), 下 (xià)
写字: 一 (yī), 二 (èr), 三 (sān), 上 (shàng)
扩展组词: 一百 (yī bǎi), 一天 (yī tiān), 一切 (yī qiè), 二楼 (èr lóu), 二手 (èr shǒu), 二十 (èr shí), 三角 (sān jiǎo), 三天 (sān tiān), 三明治 (sān míng zhì), 四季 (sì jì), 四方 (sì fāng), 四周 (sì zhōu), 五彩 (wǔ cǎi), 五角 (wǔ jiǎo), 五官 (wǔ guān), 上面 (shàng miàn), 上学 (shàng xué), 上班 (shàng bān), 下面 (xià miàn), 下雨 (xià yǔ), 下班 (xià bān)
--------------------------------
《识字3 口耳目手足》
识字: 口 (kǒu), 耳 (ěr), 目 (mù), 手 (shǒu), 足 (zú), 站 (zhàn), 坐 (zuò)
写字: 口 (kǒu), 耳 (ěr), 目 (mù), 手 (shǒu)
扩展组词: 口语 (kǒu yǔ), 口红 (kǒu hóng), 口号 (kǒu hào), 耳朵 (ěr duo), 耳机 (ěr jī), 耳环 (ěr huán), 目光 (mù guāng), 目标 (mù biāo), 目录 (mù lù), 手表 (shǒu biǎo), 手术 (shǒu shù), 手工 (shǒu gōng), 足球 (zú qiú), 足够 (zú gòu), 足迹 (zú jì), 车站 (chē zhàn), 站台 (zhàn tái), 站立 (zhàn lì), 坐下 (zuò xià), 坐标 (zuò biāo), 坐椅 (zuò yǐ)
--------------------------------
《识字4 日月山川》
识字: 日 (rì), 月 (yuè), 水 (shuǐ), 火 (huǒ), 山 (shān), 石 (shí), 田 (tián), 禾 (hé)
写字: 日 (rì), 火 (huǒ), 田 (tián), 禾 (hé)
扩展组词: 日出 (rì chū), 日记 (rì jì), 日期 (rì qī), 月亮 (yuè liang), 月饼 (yuè bǐng), 月光 (yuè guāng), 水杯 (shuǐ bēi), 水库 (shuǐ kù), 水源 (shuǐ yuán), 火焰 (huǒ yàn), 火星 (huǒ xīng), 火灾 (huǒ zāi), 山顶 (shān dǐng), 山水 (shān shuǐ), 山脉 (shān mài), 石头 (shí tou), 石油 (shí yóu), 石碑 (shí bēi), 田地 (tián dì), 田园 (tián yuán), 田径 (tián jìng), 禾苗 (hé miáo), 禾田 (hé tián), 禾场 (hé chǎng)
--------------------------------
《语文园地一》
识字: 六 (liù), 七 (qī), 八 (bā), 九 (jiǔ), 十 (shí)
写字: 六 (liù), 七 (qī), 八 (bā), 十 (shí)
扩展组词: 六月, 六天, 六边形, 七夕, 七彩, 七天 (qī tiān), 八月 (bā yuè), 八方 (bā fāng), 八字, 九月 (jiǔ yuè), 九天 (jiǔ tiān), 九宫格 (jiǔ gōng gé), 十月 (shí yuè), 十全 (shí quán), 十字 (shí zì)
--------------------------------
《汉语拼音1 a o e》
--------------------------------
《汉语拼音2 i u ü》
--------------------------------
《汉语拼音3 b p m f》
识字: 爸 (bà), 妈 (mā)
扩展组词: 爸爸 (bà bà), 大爸 (dà bà), 妈妈 (mā mā), 大妈 (dà mā)
--------------------------------
《汉语拼音4 d t n l》
识字: 大 (dà), 马 (mǎ), 路 (lù), 土 (tǔ)
扩展组词: 大山 (dà shān), 大海 (dà hǎi), 大树 (dà shù), 马路 (mǎ lù), 马车 (mǎ chē), 马术 (mǎ shù), 道路 (dào lù), 路灯 (lù dēng), 路口 (lù kǒu), 土地 (tǔ dì), 土壤 (tǔ rǎng), 土豆 (tǔ dòu)
--------------------------------
【多音字】:
大: 大 [dà] 时,(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读作大 [dà]时,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
-拼音1 (dà): 本义是容量、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年龄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的对象,与“小”相对,后引申出“范围程度深广”、“年辈较长”、“再”等意义,又作为敬词来使用。
-拼音2 (dài): 山大王, 大夫
--------------------------------
《语文园地二》
识字: 本 (běn), 学 (xué), 校 (xiào), 班 (bān), 级 (jí), 姓 (xìng), 名 (míng), 王 (wáng)
写字: 九 (jiǔ), 王 (wáng)
扩展组词: 本子 (běn zi), 本书 (běn shū), 本领 (běn lǐng), 学习 (xué xí), 学生 (xué shēng), 学问 (xué wèn), 学校 (xué xiào), 校长 (xiào zhǎng), 校服 (xiào fú), 班级 (bān jí), 班 (bān zhǔ rèn), 班会 (bān huì), 年级 (nián jí), (jí bié), 等级 (děng jí), 姓氏 (xìng shì), 姓名 (xìng míng), 姓王 (xìng wáng), 名字 (míng zi), 名人 (míng rén), 名牌 (míng pái), 王子 (wáng zǐ), 王国 (wáng guó), 王后 (wáng hòu)
--------------------------------
《汉语拼音5 g h》
识字: 哥 (gē), 弟 (dì), 画 (huà), 花 (huā)
扩展组词: 哥哥 (gē gē), 歌声 (gē shēng), 歌手 (gē shǒu), 弟弟 (dì dì), 兄弟 (xiōng dì), 师弟 (shī dì), 画家 (huà jiā), 画笔 (huà bǐ), 画图 (huà tú), 花朵 (huā duǒ), 花园 (huā yuán), 花瓣 (huā bàn)
--------------------------------
《汉语拼音6 j q x》
识字: 打 (dǎ), 棋 (qí), 积 (jī), 木 (mù)
扩展组词: 打球 (dǎ qiú), 打字 (dǎ zì), 打电话 (dǎ diàn huà), 棋盘 (qí pán), 棋子 (qí zǐ), 下棋 (xià qí), 积木 (jī mù), 积累 (jī lěi), 积分 (jī fēn), 木头 (mù tóu), 木材 (mù cái), 木偶 (mù ǒu)
--------------------------------
【多音字】:
打: 打 [dǎ] 时,(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读作打 [dǎ]时,同本义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读作打 [dǎ]时,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 如:打捶(打架);打孽(报仇,械斗);打把子(练武功). 读作打 [dǎ]时,攻打;进攻 。 如:打援(攻打敌人的援军). 读作打 [dǎ]时,射击 。 如:打冷枪;打炮. 读作打 [dǎ]时,攻讦 。 如:打短(说别人短处). 读作打 [dǎ]时,发出 。 如:打哨(吹口哨);打唤(呼唤). 读作打...
-拼音1 (dǎ): 打旁杈, 打水, 打粥, 打油, 打酒, 打车票, 打鱼, 打柴, 打草, 打草稿, 打主意, 打杂儿, 打游击, 打埋伏, 打前站, 打球, 打扑克, 打秋千, 打手势, 打哈欠, 打嗝儿, 打踉跄, 打前失, 打滚儿, 打官腔, 打比喻, 打马虎眼, 打今儿起
-拼音2 (dá): 一打铅笔, 两打毛巾
--------------------------------
《汉语拼音7 z c s》
识字: 字 (zì), 词 (cí), 句 (jù), 子 (zǐ)
扩展组词: 文字 (wén zì), 字母 (zì mǔ), 字典 (zì diǎn), 词语 (cí yǔ), 词汇 (cí huì), 词典 (cí diǎn), 句子 (jù zǐ), 句号 (jù hào), 句式 (jù shì), 孩子 (hái zǐ), , 子女 (zǐ nǚ)
--------------------------------
《汉语拼音8 zh ch sh r》
识字: 桌 (zhuō), 纸 (zhǐ), 读 (dú), 书 (shū)
扩展组词: 桌子 (zhuō zi), 桌面 (zhuō miàn), 桌布 (zhuō bù), 纸张 (zhǐ zhāng), 纸条 (zhǐ tiáo), 纸杯 (zhǐ bēi), 读书 (dú shū), 读报 (dú bào), 朗读 (lǎng dú), 书本 (shū běn), 书包 (shū bāo), 书籍 (shū jí)
--------------------------------
《汉语拼音9 y w》
识字: 鱼 (yú), 鸭 (yā), 乌 (wū), 鸦 (yā)
扩展组词: 鱼类 (yú lèi), 鱼塘 (yú táng), 鱼鳞 (yú lín), 鸭子 (yā zi), 鸭肉 (yā ròu), 烤鸭 (kǎo yā), 乌云 (wū yún), 乌龟 (wū guī), 乌贼 (wū zéi), 乌鸦 (wū yā), , 鸦巢 (yā cháo)
--------------------------------
《语文园地三》
识字: 午 (wǔ), 星 (xīng), 期 (qī), 语 (yǔ), 文 (wén), 数 (shù), 写 (xiě), 会 (huì)
写字: 午 (wǔ), 下 (xià)
扩展组词: 午饭 (wǔ fàn), 下午 (xià wǔ), 中午 (zhōng wǔ), 星星 (xīng xīng), 星空 (xīng kōng), 明星 (míng xīng), 星期 (xīng qī), 期末 (qī mò), 期限 (qī xiàn), 语言 (yǔ yán), 语文 (yǔ wén), 语气 (yǔ qì), 文章 (wén zhāng), 文化 (wén huà), 文具 (wén jù), 数学 (shù xué), 数目 (shù mù), 数据 (shù jù), 写字 (xiě zì), 写作 (xiě zuò), 写信 (xiě xìn), 会议 (huì yì), 会员 (huì yuán), 会见 (huì jiàn)
--------------------------------
《汉语拼音10 ai ei ui》
识字: 白 (bái), 菜 (cài), 西 (xī), 瓜 (guā), 果 (guǒ)
扩展组词: 白菜 (bái cài), 菜园 (cài yuán), 菜市场 (cài shì chǎng), 西边 (xī biān), 西装 (xī zhuāng), 西方 (xī fāng), 西瓜 (xī guā), 瓜皮 (guā pí), 瓜子 (guā zǐ), 水果 (shuǐ guǒ), 果树 (guǒ shù), 果汁 (guǒ zhī)
--------------------------------
《汉语拼音11 ao ou iu》
识字: 小 (xiǎo), 桥 (qiáo), 流 (liú), 柳 (liǔ)
扩展组词: 小心 (xiǎo xīn), 小孩 (xiǎo hái), 小鸟 (xiǎo niǎo), 桥梁 (qiáo liáng), 桥头 (qiáo tóu), 石桥 (shí qiáo), 流水 (liú shuǐ), 流星 (liú xīng), 流汗 (liú hàn), 柳树 (liǔ shù), 柳叶 (liǔ yè), 杨柳 (yáng liǔ)
--------------------------------
《汉语拼音12 ie üe er》
识字: 开 (kāi), 雪 (xuě), 夜 (yè), 色 (sè), 美 (měi)
扩展组词: 开花 (kāi huā), 开门 (kāi mén), 开会 (kāi huì), 雪花 (xuě huā), 雪人 (xuě rén), 雪景 (xuě jǐng), 夜晚 (yè wǎn), 夜空 (yè kōng), 夜市 (yè shì), 颜色 (yán sè), 色彩 (sè cǎi), 色调 (sè diào), 美丽 (měi lì), 美好 (měi hǎo), 美景 (měi jǐng)
--------------------------------
《汉语拼音13 an en in un ün》
识字: 蓝 (lán), 云 (yún), 草 (cǎo), 原 (yuán)
扩展组词: 蓝天 (lán tiān), 蓝色 (lán sè), 蓝图 (lán tú), 白云 (bái yún), 云朵 (yún duǒ), 云层 (yún céng), 草地 (cǎo dì), 草原 (cǎo yuán), 草坪 (cǎo píng), 原来 (yuán lái), 原因 (yuán yīn), 原野 (yuán yě)
--------------------------------
《汉语拼音14 ang eng ing ong》
识字: 冰 (bīng), 自 (zì), 行 (háng), 车 (chē)
扩展组词: 冰块 (bīng kuài), 冰山 (bīng shān), 冰淇淋 (bīng qí lín), 自己 (zì jǐ), 自信 (zì xìn), 自动 (zì dòng), 行走 (háng zǒu), 行程 (háng chéng), 行动 (háng dòng), 车子 (chē zi), 车站 (chē zhàn), 车轮 (chē lún)
--------------------------------
【多音字】:
行: 行 [háng] 时,(象形。本义:道路). 读作行 [háng]时,同本义 行,道也。——《说文》 行有死人。——《诗·小雅·小弁》 遵彼微行。——《诗·豳风·七月》 又如:行苇(路旁芦苇);行阡(道路);行神(路神);行程(路程);行街(大路). 读作行 [háng]时,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左右陈行,戒我师旅。——《诗·大雅·常武》 凌余阵兮躐余行。——《楚辞·九歌·国殇》 奉读书,五行并下。——《后汉书·应奉传》. 读作行 [háng]时,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郑伯使卒出貑,行出犬鸡。——《左传·隐公十一年》. 读作行 [háng]时,队伍, 陈胜、 吴广皆次当 行。——...
-拼音1 (háng): 行列, 双行, 杨柳成行, 排行, 您行几, 行业, 内行, 同行, 在行, 懂行, 商行, , 车行, 一行字, 几行树, 两行眼泪
-拼音2 (xíng): 直行, 前行, 寸步难行, 南行, 与子偕行, 发行, 运行, 风行一时, 行医, 行善, 实行, 你真行, 行草, 行楷, 真行, 行将就木, 而酒三行
--------------------------------
《语文园地四》
识字: 晚 (wǎn), 昨 (zuó), 今 (jīn), 明 (míng), 个 (gè), 这 (zhè), 去 (qù), 年 (nián)
写字: 去 (qù), 年 (nián)
扩展组词: 晚上 (wǎn shàng), 晚安 (wǎn ān), 晚会 (wǎn huì), 昨天 (zuó tiān), 昨夜 (zuó yè), 昨晚 (zuó wǎn), 今天 (jīn tiān), 今晚 (jīn wǎn), 今早 (jīn zǎo), 明天 (míng tiān), 明年 (míng nián), 明月 (míng yuè), 个人 (gè rén), 个子 (gè zi), 个别 (gè bié), 这个 (zhè gè), 这里 (zhè lǐ), 这次 (zhè cì), 去年 (qù nián), 年初 (nián chū), 年末 (nián mò)
--------------------------------
【多音字】:
个: 个 [gè] 时,这;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个般(这样,这般);个样(这般,这样);个侬(这人,那人);个时(这时);个是(这是);个能(这样;如许). 读作个 [gè]时,单个;单独 。 如:个人;个体. 读作个 [gè]时,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 如:矮个子;小个儿. 读作个 [gè]时,另见 gě.
-拼音1 (gè): 一个人, 两个单位, 个体, 个人, 大个子
-拼音2 (gě): 自个儿
--------------------------------
《课文1 秋天》
识字: 秋 (qiū), 气 (qì), 了 (le), 树 (shù), 叶 (yè), 黄 (huáng), 片 (piàn), 从 (cóng), 来 (lái), 飞 (fēi)
写字: 了 (le), 子 (zǐ), 大 (dà), 人 (rén)
扩展组词: 秋天 (qiū tiān), 秋风 (qiū fēng), 秋季 (qiū jì), 空气 (kōng qì), 天气 (tiān qì), 气温 (qì wēn), 了解 (liǎo jiě), 了不起 (le bù qǐ), 好了 (hǎo le), 树木 (shù mù), 树叶 (shù yè), 树根 (shù gēn), 叶子 (yè zǐ), 叶片 (yè piàn), 落叶 (luò yè),
黄色 (huáng sè), 黄昏 (huáng hūn), 黄河 (huáng hé), 从前 (cóng qián), 从小 (cóng xiǎo), 从事 (cóng shì), 来到 (lái dào), 来回 (lái huí), 来信 (lái xìn), 飞翔 (fēi xiáng), 飞行 (fēi xíng), 飞机 (fēi jī), 片刻 (piàn kè), 片段 (piàn duàn), 影片 (yǐng piàn)
--------------------------------
【多音字】:
了: 了 [le] 时,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 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读作[liǎo]时,明白的意思。
-拼音1 (le): 下雨了, 春天了, 天快黑了, 走了, 走了, 好了
-拼音2 (liǎo): 了结, 了账, 没完没了, 一了百了, 不了了之, 办得了, 做得了, 来不了, 受不了, 了不相涉, 了无惧色, 了无进展, 了然, 了解, 明了, 了如指掌
--------------------------------
【多音字】:
片: 片 [piàn] 时,(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读作片 [piàn]时,同本义 片,判木也,从半木。——《说文》。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 又如:片批(切肉的一种刀法。刀略倾斜,切之使肉成片状). 读作片 [piàn]时,用刀将物斜削成扁薄形状 。 如:两只山鸡已经都片出来了,又片了些羊肉片子. 读作片 [piàn]时,扁而薄的东西 雪片一冬深。——唐· 杜甫《寄杨五桂州谭因州参军段子之任》 又如:唱片;画片;相片;影片;片石(片状石料);木片;玉兰片;虾片;名片;瓦片;片楮(片纸). 读作片 [piàn]时,半;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或较大地区内划出来的...
-拼音1 (piàn): 卡片, 名片, 片肉片, 片刻, 片面, 片甲不存, 两片药
-拼音2 (piān): 相片儿,电影片儿
--------------------------------
【多音字】:
大: 大 [dà] 时,(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读作大 [dà]时,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大有。——《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 大报天而主日也。——《礼记·郊特牲》。 其朝践用两大尊。——《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 而祭大山之邑也。——《谷梁传·桓公元年》 ...
-拼音1 (dà): 本义是容量、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年龄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的对象,与“小”相对,后引申出“范围程度深广”、“年辈较长”、“再”等意义,又作为敬词来使用。
-拼音2 (dài): 山大王, 大夫
--------------------------------
《课文2 江南》
识字: 江 (jiāng), 南 (nán), 可 (kě), 采 (cǎi), 莲 (lián), 戏 (xì), 间 (jiān), 东 (dōng), 北 (běi)
写字: 可 (kě), 叶 (yè), 东 (dōng), 西 (xī)
扩展组词: 江水 (jiāng shuǐ), 江河 (jiāng hé), 江面 (jiāng miàn), 南方 (nán fāng), 南边 (nán biān), 南风 (nán fēng), 可以 (kě yǐ), 可能 (kě néng), 可爱 (kě ài), 采摘 (cǎi zhāi), 采花 (cǎi huā), 采集 (cǎi jí), 莲花 (lián huā), 莲子 (lián zǐ), 莲叶 (lián yè),
戏水 (xì shuǐ), 戏剧 (xì jù), 游戏 (yóu xì), 时间 (shí jiān), 间隔 (jiàn gé), 房间 (fáng jiān), 东边 (dōng biān), 东方 (dōng fāng), 东风 (dōng fēng), 北方 (běi fāng), 北风 (běi fēng), 东北 (dōng běi)
--------------------------------
《课文3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识字: 的 (de), 家 (jiā), 鸡 (jī), 竹 (zhú), 牙 (yá), 用 (yòng), 几 (jǐ), 步 (bù), 没 (méi), 参 (cān), 加 (jiā)
写字: 竹 (zhú), 马 (mǎ), 牙 (yá), 用 (yòng), 几 (jǐ)
扩展组词: 的确 (dí què), 的士 (dī shì), 目的 (mù de), 家里 (jiā lǐ), 家人 (jiā rén), 家长 (jiā zhǎng), 鸡蛋 (jī dàn), 鸡肉 (jī ròu), 鸡汤 (jī tāng), 竹子 (zhú zi), 竹林 (zhú lín), 竹筒 (zhú tǒng), 牙齿 (yá chĭ), 牙刷 (yá shuā), 牙医 (yá yī), 使用 (shǐ yòng),
用心 (yòng xīn), 用品 (yòng pǐn), 几个 (jǐ ge), 几次 (jǐ cì), 几天 (jǐ tiān), 步骤 (bù zhòu), 步伐 (bù fá), 步行 (bù xíng), 没有 (méi yǒu), 没用 (méi yòng), 没事 (méi shì), 参加 (cān jiā), 参与 (cān yù), 参观 (cān guān), 加入 (jiā rù)
--------------------------------
【多音字】:
几: 几 [jǐ] 时,[数]. 读作几 [jǐ]时,(会意,本义:微,隐微). 读作几 [jǐ]时,表示肯定观念,意思是“虽少但仍有一些”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唐· 项斯《江村夜归》 见哥哥如此分析,以为理之当然,绝无几微不平的意思。——《醒世姻缘传》 又如:添几件衣服;给下一个人留下几朵花;几般儿(好几样,好几种;多么地;何等地);几见(极少见到);几微(一点;些微);几回价(几回家。几次地,多次地). 读作几 [jǐ]时,表示否定概念意思是“不多”“没有多少” 韩子亦无几求。——《左传·昭十六年》。注:“言所求少。” 又如:所剩无几. 读作几 [jǐ]时,表示疑问,用以询问数目...
-拼音1 (jǐ): 几个人, 来了几天, 十几岁, 几十个, 所剩无几
-拼音2 (jī): 茶几, 窗明几净
--------------------------------
《课文4 四季》
识字: 鸟 (niǎo), 说 (shuō), 是 (shì), 春 (chūn), 青 (qīng), 蛙 (wā), 夏 (xià), 着 (zhe), 皮 (pí), 地 (dì), 就 (jiù), 冬 (dōng)
写字: 四 (sì), 小 (xiǎo), 鸟 (niǎo), 是 (shì), 天 (tiān)
扩展组词: 鸟类 (niǎo lèi), 鸟巢 (niǎo cháo), 小鸟 (xiǎo niǎo), 说话 (shuō huà), 说明 (shuō míng), 传说 (chuán shuō), 是非 (shì fēi), 是的 (shì de), 是不是 (shì bú shì), 春天 (chūn tiān), 春风 (chūn fēng), 春雨 (chūn yǔ), 青色 (qīng sè), 青春 (qīng chūn),
青山 (qīng shān), 青蛙 (qīng wā), 蛙声 (wā shēng), 夏天 (xià tiān), 夏季 (xià jì), 夏日 (xià rì), 穿着 (chuān zhuó), 随着 (suí zhe), 附着 (fù zhuó), 皮肤 (pí fū), 皮带 (pí dài), 皮鞋 (pí xié), 地面 (dì miàn), 土地 (tǔ dì), 地方 (dì fāng), 就要 (jiù yào), 就算 (jiù suàn), 就位 (jiù wèi), 冬天 (dōng tiān), 冬季 (dōng jì), 冬眠 (dōng mián)
--------------------------------
【多音字】:
说: 说 [shuō] 时,(形声。从言,兑(duì)声。本义: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明). 读作说 [shuō]时,同本义 说,释也,一曰谈说也。——《说文》 说所以明也。——《墨子·经上》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在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勾践说于国人。——《国语·越语》。注:“解也。” 佐下军以说焉。——《左传·昭公九年》。注:“自解说。” 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汉书·王莽传》 又如:说卦(“易传”篇名。解说八卦性质、变化和象征);说经(讲说经书或演述佛经故事);说事(说明,事实);说梦(说明梦中所见之事);说戒(佛教在每月月半、月底说解戒律...
-拼音1 (shuō): 学说, 著书立说, 有此一说, 挨说了, 指说合, 说婆家
-拼音2 (yuè): 古同“悦”,
-拼音3 (shuì): 游说
--------------------------------
《语文园地五》
识字: 男 (nán), 女 (nǚ), 关 (guān), 正 (zhèng), 反 (fǎn), 先 (xiān), 后 (hòu), 内 (nèi), 外 (wài)
写字: 女 (nǚ), 开 (kāi), 关 (guān), 先 (xiān)
扩展组词: 男孩 (nán hái), 男人 (nán rén), 男生 (nán shēng), 女孩 (nǚ hái), 女人 (nǚ rén), 女生 (nǚ shēng), 关系 (guān xì), 关闭 (guān bì), 关门 (guān mén), 正好 (zhèng hǎo), 正在 (zhèng zài), 正义 (zhèng yì), 反面 (fǎn miàn), 反对 (fǎn duì), 反应 (fǎn yìng), 先生 (xiān shēng), 先后 (xiān hòu), 先行 (xiān xíng), 后面 (hòu miàn), 后来 (hòu lái), 后悔 (hòu huǐ), 内心 (nèi xīn), 内衣 (nèi yī), 内外 (nèi wài), 外面 (wài miàn), 外套 (wài tào), 外地 (wài dì)
--------------------------------
《识字5 对韵歌》
识字: 对 (duì), 歌 (gē), 雨 (yǔ), 风 (fēng), 虫 (chóng), 清 (qīng), 绿 (lǜ), 桃 (táo), 红 (hóng)
写字: 云 (yún), 雨 (yǔ), 虫 (chóng), 山 (shān), 水 (shuǐ)
扩展组词: 对话 (duì huà), 对比 (duì bǐ), 对面 (duì miàn), 歌曲 (gē qǔ), 歌声 (gē shēng), 歌唱 (gē chàng), 雨天 (yǔ tiān), 雨水 (yǔ shuǐ), 雨伞 (yǔ sǎn), 风景 (fēng jǐng), 风车 (fēng chē), 风雨 (fēng yǔ), 虫子 (chóng zi), 昆虫 (kūn chóng), 虫鸣 (chóng míng), 清晨 (qīng chén), 清风 (qīng fēng), 清水 (qīng shuǐ), 绿色 (lǜ sè), 绿叶 (lǜ yè), 绿草 (lǜ cǎo),
桃花 (táo huā), 桃树 (táo shù), 桃子 (táo zi), 红色 (hóng sè), 红花 (hóng huā), 红旗 (hóng qí), 白云 (bái yún), 云朵 (yún duǒ), 乌云 (wū yún), 雨滴 (yǔ dī), 雨声 (yǔ shēng), 小虫 (xiǎo chóng), 飞虫 (fēi chóng), 山水 (shān shuǐ), 山川 (shān chuān), 水流 (shuǐ liú), 水滴 (shuǐ dī)
--------------------------------
《识字6 日月明》
识字: 力 (lì), 尖 (jiān), 尘 (chén), 众 (zhòng), 双 (shuāng), 林 (lín), 森 (sēn), 不 (bù), 条 (tiáo), 心 (xīn), 金 (jīn)
写字: 力 (lì), 男 (nán), 土 (tǔ), 木 (mù), 心 (xīn)
扩展组词: 力量 (lì liàng), 力气 (lì qì), 努力 (nǔ lì), 尖锐 (jiān ruì), (jiān dāo), 尖叫 (jiān jiào), 灰尘 (huī chén), 尘土 (chén tǔ), 尘埃 (chén āi), 群众 (qún zhòng), 众人 (zhòng rén), 大众 (dà zhòng), 双手 (shuāng shǒu), 双眼 (shuāng yǎn), 双脚 (shuāng jiǎo), 树林 (shù lín), 林木 (lín mù), 林场 (lín chǎng), 森林 (sēn lín), 森严 (sēn yán),
森然 (sēn rán), 不然 (bù rán), 不行 (bù xíng), 不对 (bù duì), 条约 (tiáo yuē), 条纹 (tiáo wén), 条理 (tiáo lǐ), 心情 (xīn qíng), 心脏 (xīn zàng), 心愿 (xīn yuàn), 金子 (jīn zi), 金币 (jīn bì), 金属 (jīn shǔ), 男孩 (nán hái), 男人 (nán rén), 男子 (nán zǐ), 土地 (tǔ dì), 土壤 (tǔ rǎng), 土方 (tǔ fāng), 木头 (mù tóu), 木材 (mù cái), 木工 (mù gōng), 心情 (xīn qíng), 心思 (xīn si), 心意 (xīn yì)
--------------------------------
《识字7 小书包》
识字: 包 (bāo), 尺 (chǐ), 作 (zuò), 业 (yè), 笔 (bǐ), 刀 (dāo), 宝 (bǎo), 贝 (bèi), 少 (shǎo), 课 (kè), 早 (zǎo)
写字: 尺 (chǐ), 本 (běn), 刀 (dāo), 不 (bù), 少 (shǎo)
扩展组词: 包子 (bāo zi), 包裹 (bāo guǒ), 背包 (bēi bāo), 尺子 (chǐ zi), 尺寸 (chǐ cùn), 英尺 (yīng chǐ), 作业 (zuò yè), 作家 (zuò jiā), 作战 (zuò zhàn), 业主 (yè zhǔ), 业务 (yè wù), 业绩 (yè jì), 笔记 (bǐ jì), 笔画 (bǐ huà), 笔筒 (bǐ tǒng), 刀片, 刀口, 小刀, 宝宝 (bǎo bǎo), 宝石 (bǎo shí), 宝物 (bǎo wù), 贝壳 (bèi ké), 贝子 (bèi zǐ), 贝类 (bèi lèi),
少数 (shǎo shù), 少年 (shào nián), 减少 (jiǎn shǎo), 课本 (kè běn), 课程 (kè chéng), 课题 (kè tí), 早上 (zǎo shang), 早晨 (zǎo chén), 早点 (zǎo diǎn), 本子 (běn zi), 本领 (běn lǐng), 本质 (běn zhì), 刀锋 (dāo fēng), 刀具, 刀法 (dāo fǎ), 不行 (bù xíng), 不要 (bù yào), 不够 (bù gòu), 少见 (shǎo jiàn), 少量 (shǎo liàng), 少许 (shǎo xǔ)
--------------------------------
【多音字】:
少: 少 [shǎo] 时,(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读作少 [shǎo]时,同本义 少,不多也。——《说文》 少,微也。——《太玄·玄衡》 夫少者,多之所贵也。——《易·略例》 宾少进。——《仪礼·乡射礼》 险以远,则至者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少而财有余。——《韩非子·五蠹》 又如:少一时(少时,过一会儿);少可(少,至少;稍好,稍愈);少冗(较忙);少甚么(少甚末,少是末,少甚。有的是,不少,不希罕);少才(小聪明);少年(不几年);少好(少而精);少言寡语(谓平时说话不多);少说(说少一点);少气(气不足). 读作少 [shǎo]时,薄弱 力少而不...
-拼音1 (shǎo): 少量, 少见多怪, 少一块钱, 一个没少, 少候, 少待
-拼音2 (shào): 少年, 少女, 老少, 青春年少, 少爷, 恶少, 阔少
--------------------------------
《识字8 升国旗》
识字: 升 (shēng), 国 (guó), 旗 (qí), 中 (zhōng), 们 (men), 声 (shēng), 起 (qǐ), 多 (duō), 么 (me), 向 (xiàng), 立 (lì)
写字: 中 (zhōng), 五 (wǔ), 风 (fēng), 立 (lì), 正 (zhèng)
扩展组词: 升起 (shēng qǐ), 升高 (shēng gāo), 升旗 (shēng qí), 国家 (guó jiā), (guó qìng), 国旗 (guó qí), 旗帜 (qí zhì), 旗杆 (qí gān), 红旗 (hóng qí), 中国 (zhōng guó), 中间 (zhōng jiān), 中心 (zhōng xīn), 中午 (zhōng wǔ), 我们 (wǒ men), 你们 (nǐ men), 他们 (tā men), 声音 (shēng yīn), 声明 (shēng míng), 声响 (shēng xiǎng), 起来 (qǐ lái), 起床 (qǐ chuáng), 起立 (qǐ lì),
多么 (duō me), 多少 (duō shǎo), 多次 (duō cì), 向前 (xiàng qián), 向上 (xiàng shàng), 向日 (xiàng rì), 立刻 (lì kè), 立足 (lì zú), 立场 (lì chǎng), 中国 (zhōng guó), 中秋 (zhōng qiū), 中年 (zhōng nián), 五个 (wǔ ge), 五角 (wǔ jiǎo), 五彩 (wǔ cǎi), 风景 (fēng jǐng), 风声 (fēng shēng), 风雨 (fēng yǔ), 立正 (lì zhèng), 立刻 (lì kè), 立场 (lì chǎng)
--------------------------------
【多音字】:
中: 中 [zhōng] 时,(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读作中 [zhōng]时,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读作中 [zhōng]时,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又如:人中(人嘴上唇当中...
-拼音1 (zhōng): 中心, , 华中, 居中, 指中国, 中文, 古今中外, 家中, 水中, 山中, 心中, 队伍中, 中指, 中锋, 中年, 中秋, 中途, 中农, 中学, 中型, 中等, 中庸, 适中, 中人, 作中, 中用, 中看, 中听, 中不中, 这办法中
-拼音2 (zhòng): 中选, 猜中了, 中毒, 中暑
--------------------------------
《语文园地六》
识字: 老 (lǎo), 师 (shī), 工 (gōng), 厂 (chǎng), 医 (yī), 院 (yuàn), 生 (shēng), 门 (mén), 卫 (wèi)
写字: 工 (gōng), 厂 (chǎng), 门 (mén), 卫 (wèi)
扩展组词: 老师 (lǎo shī), 老虎 (lǎo hǔ), 老鼠 (lǎo shǔ), 师傅 (shī fu), 师生 (shī shēng), 师父 (shī fu), 工人 (gōng rén), 工地 (gōng dì), 工艺 (gōng yì), 工厂 (gōng chǎng), 厂房 (chǎng fáng), 厂区 (chǎng qū), 医生 (yī shēng), 医院 (yī yuàn), 医师 (yī shī), 学生 (xué shēng),
生气 (shēng qì), 生命 (shēng mìng), 门口 (mén kǒu), 门外 (mén wài), 门票 (mén piào), 卫星 (wèi xīng), 卫生 (wèi shēng), 卫士 (wèi shì), 工艺 (gōng yì), 工时 (gōng shí), 厂房 (chǎng fáng), 厂区 (chǎng qū), 厂长 (chǎng zhǎng), 门口 (mén kǒu), 门票 (mén piào), 卫生 (wèi shēng), 卫星 (wèi xīng), 卫士 (wèi shì)
--------------------------------
【多音字】:
厂: 厂 [ān] 时,同“庵”。多用于人名. 读作厂 [ān]时,另见 chǎng. 读作厂 [ān]时,廠、厰 chǎng. 读作厂 [ān]时,网络释义 意思是玩的不好就去个厂上班吧。 1、使用场景:直播平台调侃博主。 2、例句:不如你去进厂找个班上吧!. 读作厂 [ān]时,(形声。从广(yǎn),敞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棚舍). 读作厂 [ān]时,没有墙壁的简易房屋 又如:厂屋(棚舍;无隔墙的房屋). 读作厂 [ān]时,马屋;牲口棚子 架北墙为厂。——《齐民要术》. 读作厂 [ān]时,工厂 正德十四年,广州置铁厂。——《明史·食货志》 又如:纱厂;钢厂;面...
-拼音1 (chǎng): 工厂, 厂房, 自来水厂
-拼音2 (ān): 同“庵”,多用于人名。
--------------------------------
《课文5 小小的船》
识字: 船 (chuán), 弯 (wān), 儿 (ér), 两 (liǎng), 头 (tóu), 在 (zài), 里 (lǐ), 看 (kàn), 见 (jiàn), 闪 (shǎn)
写字: 月 (yuè), 儿 (ér), 头 (tóu), 里 (lǐ), 见 (jiàn)
扩展组词: 船只 (chuán zhī), 船长 (chuán zhǎng), 船员 (chuán yuán), 弯曲 (wān qŭ), 弯腰 (wān yāo), 弯道 (wān dào), 儿子 (ér zi), 儿女 (ér nǚ), 儿歌 (ér gē), 两边 (liǎng biān), 两侧 (liǎng cè), 两天 (liǎng tiān), 头发 (tóu fa), 头脑 (tóu nǎo), 头疼 (tóu téng), 在场 (zài chǎng), 在意 (zài yì), 在乎 (zài hu), 里面 (li miàn), 里头 (lǐ tóu), 里边 (lǐ bian), 看见 (kàn jiàn),
看书 (kàn shū), 看法 (kàn fǎ), 见面 (jiàn miàn), 见解 (jiàn jiě), 闪光 (shǎn guāng), 闪电 (shǎn diàn), 闪烁 (shǎn shuò), 月亮 (yuè liang), 月光 (yuè guāng), 月饼 (yuè bǐng), 儿子 (ér zi), 儿女 (ér nǚ), 头发 (tóu fa), 头脑 (tóu nǎo), 里面 (li miàn), 里头 (lǐ tóu), 见面 (jiàn miàn)
--------------------------------
《课文6 影子》
识字: 影 (yǐng), 前 (qián), 常 (cháng), 黑 (hēi), 狗 (gǒu), 左 (zuǒ), 右 (yòu), 它 (tā), 好 (hǎo), 朋 (péng), 友 (yǒu)
写字: 在 (zài), 我 (wǒ), 左 (zuǒ), 右 (yòu)
扩展组词: 影子 (yǐng zi), 影像, 电影 (diàn yǐng), 前面, 前方, 前程, 常常, 常见, 常用, 黑色, 黑夜, 黑暗 (hēi àn), 狗叫, 狗粮 (gǒu liáng), 小狗 (xiǎo gǒu), 左右, 左边, 右边, 它们 (tā men), 它的, 它家, 好人, 好事, 好友, 朋友 (péng yǒu), 友好 (yǒu hǎo), 友谊 (yǒu yì), 在意 (zài yì), 在场 (zài chǎng), 我家 (wǒ jiā), 我的 (wǒ de), 左边, 右边
--------------------------------
《课文7 两件宝》
识字: 件 (jiàn), 有 (yǒu), 和 (hé), 做 (zuò), 也 (yě), 办 (bàn), 到 (dào), 又 (yòu), 才 (cái), 能 (néng)
写字: 和 (hé), 也 (yě), 又 (yòu), 才 (cái)
扩展组词: 件事, 件衣, 文件 (wén jiàn), 有用 (yǒu yòng), 有趣 (yǒu qù), 有时 (yǒu shí), 和好 (hé hǎo), 和平 (hé píng), 和气 (hé qì), 做事 (zuò shì), 做梦 (zuò mèng), 做饭 (zuò fàn), 也许 (yě xǔ), 也好 (yě hǎo), 也能 (yě néng), 办法 (bàn fǎ), 办公 (bàn gōng), 办理 (bàn lǐ),
到达 (dào dá), 到家 (dào jiā), 到位 (dào wèi), 又是 (yòu shì), 又来 (yòu lái), 才能 (cái néng), 能力 (néng lì), 能干 (néng gàn), 和气 (hé qì), 也许 (yě xǔ), 又是 (yòu shì), 才华 (cái huá), 才能 (cái néng)
--------------------------------
【多音字】:
和: 和 [hé] 时,和谐;协调。 和,相应也。——《说文》 和,谐也。——《广雅》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 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 圣人为能和。 和乐之本也。 夔能和之。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 读作和 [hé]时,和顺;平和 。 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 读作和 [hé]时,和睦;...
-拼音1 (hé): 平和, 和缓, 温和, 柔和, 和颜悦色, 和谐, 和睦, 和衷共济, 弟兄不和, 讲和, 媾和, 一会儿和, 和棋, 和局, 和盘托出, 10是和, 也叫和数, 和服
-拼音2 (hè): 曲高和寡, 一唱百和, 奉和一首
-拼音3 (huò): 和药, 二和药
-拼音4 (huó): 和面, 和泥
-拼音5 (hú):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
《语文园地七》
识字: 爷 (yé), 奶 (nǎi), 叔 (shū), 姐 (jiě), 妹 (mèi)
写字: 爸 (bà), 妈 (mā)
扩展组词: 爷爷 (yé yé), 爷辈 (yé bèi), 奶奶 (nǎi nǎi), 奶茶 (nǎi chá), 叔叔 (shū shū), 叔父 (shū fù), 姐姐 (jiě jiě), 姐夫 (jiě fu), 姐妹 (jiě mèi), 妹妹 (mèi mèi), 妹夫 (mèi fu), 爸爸 (bà bà), 妈妈 (mā mā)
--------------------------------
《课文8 比尾巴》
识字: 比 (bǐ), 尾 (wěi), 巴 (bā), 谁 (shuí), 长 (cháng), 短 (duǎn), 把 (bǎ), 伞 (sǎn), 兔 (tù), 最 (zuì), 公 (gōng)
写字: 比 (bǐ), 巴 (bā), 长 (cháng), 公 (gōng)
扩展组词: 比较 (bǐ jiào), 比赛 (bǐ sài), 比方 (bǐ fāng), 尾巴 (wěi bā), 尾声 (wěi shēng), 鱼尾 (yú wěi), 把握 (bǎ wò), 把手 (bǎ shǒu), 把关 (bǎ guān), 谁的 (shuí de), 谁家 (shuí jiā), 谁说 (shuí shuō), 长大 (zhǎng dà), 长短 (cháng duǎn), 长远 (cháng yuǎn),
短期 (duǎn qī), 短暂 (duǎn zàn), 短路 (duǎn lù), 雨伞 (yǔ sǎn), 遮阳伞 (zhē yáng sǎn), 兔子 (tù zi), 兔毛 (tù máo), 最先 (zuì xiān), 最好 (zuì hǎo), 最后 (zuì hòu), 公园 (gōng yuán), 公牛 (gōng niú), 公主 (gōng zhǔ)
--------------------------------
【多音字】:
长: 长 [cháng] 时,(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读作长 [cháng]时,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读作长 [cháng]时,时间久 长,久也。——《广雅》 未尝...
-拼音1 (cháng): 长寿, 长度, 长处, 特长, 取长补短, 一技之长, 长物
-拼音2 (zhǎng): 部长, 校长, 乡长, 首长, 长锈, 生长, 成长, 长见识, 长力气, 长一智
--------------------------------
《课文9 乌鸦喝水》
识字: 喝 (hē), 只 (zhī), 处 (chǔ), 找 (zhǎo), 着 (zhe), 许 (xǔ), 石 (shí), 出 (chū), 法 (fǎ), 放 (fàng), 进 (jìn), 高 (gāo)
写字: 只 (zhī), 个 (gè), 多 (duō), 石 (shí), 出 (chū)
扩展组词: 喝水 (hē shuǐ), 喝茶 (hē chá), 喝酒 (hē jiǔ), 只有 (zhǐ yǒu), 只见 (zhī jiàn), 只要 (zhī yào), 处处 (chǔ chǔ), 处理 (chǔ lǐ), 出处 (chū chǔ), 找到 (zhǎo dào), 找回 (zhǎo huí), 寻找 (xún zhǎo), 着急 (zhe jí), 着火 (zhe huǒ), 着手 (zhuó shǒu),
许多 (xǔ duō), 许可 (xǔ kě), 许愿 (xǔ yuàn), 石头 (shí tou), 石块 (shí kuài), 石碑 (shí bēi), 出发 (chū fā), 出现 (chū xiàn), 出口 (chū kǒu), 办法 (bàn fǎ), 法律 (fǎ lǜ), 法官 (fǎ guān), 放手 (fàng shǒu), 放学 (fàng xué), 放假 (fàng jià), 进去 (jìn qù), 进出 (jìn chū), 进入 (jìn rù), 高兴 (gāo xìng), 高大 (gāo dà), 高楼 (gāo lóu)
--------------------------------
【多音字】:
喝: 喝 [hē] 时,动词 饮用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 【组词】:「喝水」、「喝酒」、「喝稀饭」。 . 喝 [hè] 时,动词 大声呵斥。通「诃」、「呵」。 【组词】:「喝责」、「喝叱」。 动词 高声呼叫。 【组词】:「吆喝」。《红楼梦.第六零回》:「当下尤氏、李纨、探春三人带着平儿与众媳妇走来,将四个喝住。」. 喝 [yè] 时,形容词 声音幽噎嘶哑。 汉.王充《论衡.气寿》:「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喝湿下者夭。」《后汉书.卷四五.张酺传》:「被矢贯咽,音声流喝。」.
-拼音1 (hē): 喝水, 喝茶, 喝酒, 特指喝酒, 爱喝, 喝醉了
-拼音2 (hè): 喝责, 喝采, 吆喝,当头棒喝
--------------------------------
【多音字】:
只: 只 [zhī] 时,(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同本义 隻,鸟一枚也。——《说文》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悼亡诗三首》 又如:只翼(一只鸟。比喻孤单). 读作只 [zhī]时,用于计量鸡、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数目。 如:两只手;三只鸡. 读作只 [zhī]时,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只轮不返(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败,全军覆灭);只鸡架酒(比喻祭品虽菲薄简陋,然情意甚重);只手(单手。转喻为独力);只句(单句,零星散句);只字(...
-拼音1 (zhī): 只身, 片纸只字, 独具只眼, 两只耳朵, 两只手, 一只鸡, 两只兔子, 一只箱子, 一只小船
-拼音2 (zhǐ): 只知其一, 只有
--------------------------------
【多音字】:
个: 个 [gè] 时,这;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又如:个般(这样,这般);个样(这般,这样);个侬(这人,那人);个时(这时);个是(这是);个能(这样;如许). 读作个 [gè]时,单个;单独 。 如:个人;个体. 读作个 [gè]时,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 如:矮个子;小个儿. 读作个 [gè]时,另见 gě.
-拼音1 (gè): 一个人, 两个单位, 个体, 个人, 大个子
-拼音2 (gě): 自个儿
--------------------------------
《课文10 雨点儿》
识字: 点 (diǎn), 数 (shù), 彩 (cǎi), 半 (bàn), 空 (kōng), 问 (wèn), 回 (huí), 答 (dá), 方 (fāng), 久 (jiǔ), 更 (gēng), 长 (cháng)
写字: 来 (lái), 半 (bàn), 你 (nǐ), 有 (yǒu)
扩展组词: 点头 (diǎn tóu), 点子 (diǎn zi), 点心 (diǎn xīn), 数字 (shù zì), 数学 (shù xué), 数码 (shù mǎ), 彩虹 (cǎi hóng), 彩色 (cǎi sè), 彩灯 (cǎi dēng), 半天 (bàn tiān), 半夜 (bàn yè), 半路 (bàn lù), 空中 (kōng zhōng), 空气 (kōng qì), 空位 (kòng wèi),
问题 (wèn tí), 问好 (wèn hǎo), 问答 (wèn dá), 回答 (huí dá), 回家 (huí jiā), 回头 (huí tóu), 方向 (fāng xiàng), 方法 (fāng fǎ), 方位 (fāng wèi), 久等 (jiǔ děng), (jiǔ jiǔ), 长久 (cháng jiǔ), 更新 (gēng xīn), 更好 (gēng hǎo), 更换 (gēng huàn), 长大 (zhǎng dà), 长远 (cháng yuǎn), 回来 (huí lái), 半天 (bàn tiān), 你们 (nǐ men), 有用 (yǒu yòng)
--------------------------------
【多音字】:
空: 空 [kōng] 时,空虚;内无所有。引申为空虚处,空档 空,空虚。——《广韵》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诗·小雅·大东》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水经注·江水》 仓禀实而囹圄空。——《管子·五辅》 夜静春山空。——唐· 王维《鸟鸣涧》 送登空堡上。——明· 魏禧《大铁椎传》 独卧空室之中。——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而或长烟一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空衔(有官衔无实职或俸禄);空脑子(心中无盘算,没有头脑之意);空花阳焰(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空花:虚幻之花。阳焰:日光中浮动的烟尘). 读作空 [kōng]时,罄尽;空其所有。引申为没有 而或长烟一空...
-拼音1 (kōng): 空箱子, 空想, 空谈, 空话, 天空, 晴空, 高空, 当空, 领空, 空忙, 空欢喜, 空跑一趟
-拼音2 (kòng): 空白,拨空, 没空, 抽空, 亏空, 空乏, 空地, 空位
--------------------------------
【多音字】:
长: 长 [cháng] 时,(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读作长 [cháng]时,同本义。与“短”相对 巽为长,为高。——《易·说卦》 顺彼长道。——《诗·鲁颂·泮水》 道阻且长。——《诗·秦风·蒹葭》 长毂九百。——《左传·昭公五年》 布帛长短同。——《孟子》 长三尺。——《仪礼·士冠礼》 长丈二尺。——《周礼·凌人》注 长一身有半。——《论语》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读作长 [cháng]时,时间久 长,久也。——《广雅》 未尝...
-拼音1 (cháng): 长寿, 长度, 长处, 特长, 取长补短, 一技之长, 长物
-拼音2 (zhǎng): 部长, 校长, 乡长, 首长, 长锈, 生长, 成长, 长见识, 长力气, 长一智
--------------------------------
《语文园地八》
识字: 牛 (niú), 羊 (yáng), 爪 (zhǎo), 旦 (dàn), 拼 (pīn), 音 (yīn)
写字: 牛 (niú), 羊 (yáng), 果 (guǒ), 白 (bái)
扩展组词: 牛奶 (niú nǎi), 牛肉 (niú ròu), 牛角 (niú jiǎo), 羊毛 (yáng máo), 羊肉 (yáng ròu), 羊群 (yáng qún), 爪子 (zhuǎ zi), 鹰爪 (yīng zhǎo), 龙爪 (lóng zhǎo), 元旦 (yuán dàn), 破旦 (pò dàn), 鸡旦 (jī dàn), 拼音 (pīn yīn), 拼图 (pīn tú), 拼接 (pīn jiē), 水果 (shuǐ guǒ), 果实 (guǒ shí), 结果 (jié guǒ), 白云 (bái yún), 白色 (bái sè), 白天 (bái tiān)
--------------------------------
【多音字】:
爪: 爪 [zhǎo] 时,(象形。按甲骨文和小篆字形,“又”是手,两点表手爪甲形。本义:人的指甲、趾甲). 读作爪 [zhǎo]时,同本义 爪,人之指叉或亦通作爪。——《六书故》 又如:爪甲(指或趾前的角质硬壳);爪翦(修剪手指甲或脚趾甲). 读作爪 [zhǎo]时,鸟兽的脚趾 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 虫已在爪下。——《聊斋志异·促织》 鳞爪飞扬张牙舞爪;鹰爪;爪嘴(鸟类的爪和嘴);爪吻(鸷禽猛兽的爪和嘴。喻帮凶)....
-拼音1 (zhǎo): 爪牙, 鹰爪, 虎爪, 张牙舞爪
-拼音2 (zhuǎ): 爪子, 鸡爪子, 猫爪子, 爪儿
--------------------------------
如有错漏,请在评论中留言。谢谢。
【当头棒喝是什么意思啊;当头棒喝是什么意思啊代表什么数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