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年谈」德才兼备的人
李茂年著作《做人做事与管理哲学》
讲德才兼备,排在第一位的是德,有才无德的干部,其“才”再大对华联来说也是“负资产”,是“负债”。为什么叫“德才”兼备,而不叫“才德”兼备?因为先有“德”,后有“才”,“德”和“才”是因果关系,顺序不能颠倒。如果“才”是一个人的智慧,那么“德才兼备”才能使一个人的智慧发挥出来。有些人一生都怀才不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这个“德”字。因此,讲一个人的智慧,要德才一块讲,单纯有才往往形不成大智慧,发挥不出来。
“德”和“勤奋”密不可分,一个人所具有的“德”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我把“德”和“勤奋”连在一起谈,也就是说,一个道德过关的人必是一个勤奋之人,“竭尽全力,追求卓越”之人,为了企业利益和岗位职责而尽职尽责之人,有时甚至是忘我之人。从这个角度讲,一个有“德”之人,也必是一个勤奋之人,离开了勤奋,要表现得“更有智慧”也是不可能的。
“德重于才”是华联文化理念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做人理念”“三不店训”等许多理念都是直接或间接讲“德”的。它首先指导我们如何做人,然后如何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做事。
因此,选人用人把德放在第一位、把才放在第二位,做到人尽其才、扬长避短地使用干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
任何一个岗位的员工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都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法律底线,明白自己必须做好什么,不能做什么。我经常讲,我们的员工特别是各级干部要把握好法律和道德两个底线,现在看来这个问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市场形势的变化越来越重要。因为人情、关系和私利仍在威胁着我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稍有不慎就会蚕食我们企业的利益。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这方面的理念还没有在全体干部中根深蒂固,因此它是脆弱的,需要紧盯、紧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对企业、对个人的成功都是如此。
只要是进入了华联这个团队,就必须认可华联的企业文化理念,必须要堂堂正正做人,公正、透明地做事,这是一个干部员工能够进步的基础。我们现在有一支庞大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只要是认真按企业文化理念的要求去做,把握好法律和道德两个底线,就有了做好工作的起码条件。尽管不少的干部业务水平低一些,专业知识少一些,管理经验差一些,只要把思路调整好,把工作的方式方法调整好,加强学习,发展的潜力、提升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要研究用科学的办法对干部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并将德才兼备的干部和员工调整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来,调整到一些工作迟迟上不去、没有突破的岗位上来,调整到管理比较混乱、存在问题比较多的岗位上来。
【1】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选拔干部为何要坚守德才兼备标准
【摘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我们党干伍建设的重要经验和优良传统。造就德才兼备的干伍是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我们应坚持以德为先,培育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多管齐下增强干部的才识本领,从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堪当大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伍。
【关键词】德才兼备 干伍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崇高的道德精神与扎实的能力本领是一个优秀干部的重要标志,也是考察和评价干伍建设成效、正确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在新形势下,建设伟大工程对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需以道德教育及增强本领为抓手,以德才兼备的标准考察和培养干部,激励干部注重学习、以德养才,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建设德才兼备的干伍是时代发展的诉求
新时代对干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至,新矛盾、新问题、新现象不断涌现,对干伍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干伍的综合素养面临着新一轮的考验。坚持德才兼备的干伍建设原则和标准,有利于明确干伍的建设方向,使聚人才、选干部、配班子与干伍建设实现内在统一,增强干伍的道德素养、能力和适应能力。
坚持德才兼备的建设标准可有效解决干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以来,社会的深刻变迁改变了干部成长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干部群体走上关键岗位,干伍建设呈现出了新特点。部分干部由于忽视道德精神培养而缺少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党性修养仍需淬炼,作风养成仍需加强。部分干部的实践能力较弱,并存在价值观偏颇、言行不一致等问题。个别干部存在才不配德、德不配位的问题,体现出干伍建设过程中道德教育的不足。坚持德才兼备的干伍建设标准,要将道德建设置于关键位置,只有以道德考察为基础,对干部的能力和成绩进行评价,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才能促进干部道德与能力的和谐发展,助推解决干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使干部的道德素养与能力才干实现内在统一。
严把德才兼备标准有利于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力。高素质专业化的干伍应具备过硬、道德优良、能力过人等重要条件。在拥有坚定理想信念、“”与“四个自信”等精神要素的基础上,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加强知识更新、能力培训与实践锻炼。选拔和任用干部对建设尤为关键,严把德才兼备标准,可以有效避免在选人用人时出现重才轻德、以才蔽德、以绩掩德等问题,有利于形成全面考察、理性评价的科学人才发现机制及选用机制,从而消除“好人主义”“一团和气”的模糊观念,提升干部选拔任用的公信力。
坚持以德为先,培育干部崇高的道德品质
培育干部崇高的道德信仰。道德信仰体现着一个干部的价值观,是干部开展工作的重要精神指引。干部的道德品质内涵应该是广泛全面的,包括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而任何一种德行的坚持都离不开道德信仰的支撑。道德信仰是干部坚持道德操守的精神支柱,可以引导干部增强慎独自律的品质,主动进行自我道德反思,加强道德实践。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必须要培养干部的道德信仰,避免干部陷入道德混乱、思想泥沼不能自拔,使干部心怀敬畏、恪尽职守、廉洁奉公、谨言慎行,以崇高的道德信仰充实自我、提升才干,防止出现道德滑坡。
磨练干部的道德意志。坚持以德为先,培育干部的道德精神,关键在于磨练干部的道德意志。因此,需通过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先进思想教育及实践教育,培育干部坚强的道德意志,使干部在道德意志的支撑下,在强烈的责任、奉献及服务心理的引导下,自觉磨练本领、增长才干。让党员干部在进行道德选择时不犹豫、不迷茫,在复杂利益诱惑面前,能够坚守道德底线,从而使道德精神融入到干部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之中,激励干部坚守道德标准,严格道德操守。
增强学习本领,提升干部的能力才干
增强学习本领,有效应对本领恐慌。当前,新事物、新理念不断涌现,新任务纷至沓来,干部在工作中将遇到更多的“拦路虎”,部分干部由于能力不足在困难面前陷入被动,产生了恐惧和焦虑心理。诚然,做到“样样都行”存在一定难度,但通过有效的学习和培养,则可以增强干部的才识和能力,帮助干部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使干部得到正向激励。主动提高学习本领是干部拥有强烈责任心的表现,是干部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增强干部的学习动力,建立完善、健全的干部学习培养机制,强化干部学习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完善干部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鼓励干部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引导干部通过学习获得真才实学。“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增强干部学习本领的关键在于有的放矢,针对“短板”强化教育。干部需要学习的知识信息较多,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同时还要学习网络信息技术、优秀传统文化等。而要想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干部,必须要在浩如烟海的知识海洋中理清思路,避免在学习上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的尴尬局面。要引导干部深学、真悟,以真才实学充实头脑。当前,干部学习要以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学习能力、提高业务水平、提升精神境界为主要目的。第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升干部的“看家本领”,使干部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学习和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的思想理论充实头脑,增强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及理论转化的能力。第二,要认真学习路线方针政策,明确原则及立场,及时吸收消化政策内容。第三,要强化对党章党纪及法律法规的重点学习,通过学习强化法治思维,将党章与相关法律法规内化到个人思想和实践之中。第四,要广泛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与哲学知识,涵养干部的人文精神,鼓励干部从历史经典中汲取智慧和经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把握道德与才干的内在逻辑关系,强化干部的辩证思维。第五,结合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深入学习业务发展所需的多种专业知识,增强应对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严把德才标准,激励干部加强自我锻造
加强对干部的正向激励,引导干部自我修身。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保证干部正确发挥才能的精神导向,因此,在干部道德教育中,要强化正向激励,增强干部的看齐意识,巩固干部坚守道德要求的信念,激发干部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热情。鼓励干部对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和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自我修身和锻造,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
引导干部慎独自律、修身养德、知行一致。真正的美玉往往需要细细打磨,优秀的干部也如同美玉一般,只有经过长期精工细琢,方能“玉汝于成”,真正成长为一名道德高尚、才识过人的优秀干部。因此,要引导干部以德养才、以德立信、以才示德,提高干部对自我的道德要求,鼓励干部修身养性,以坚定的道德意志和清晰的思维逻辑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要激励干部一以贯之地讲修养、讲道德、讲诚信、讲廉耻,在复杂的现实和利益干扰下,维护独立的高洁人格,形成奉献之心、高远之志,从而通过道德引领与能力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忠诚干净、堪当大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伍。
(作者为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青年社会责任观研究”(项目编号:13530942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李志、兰庆庆:《关于新时代干伍建设论述的思想蕴涵》,《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
②李君:《以干部教育创新推动科学化》,《论坛》,2018年第4期。
德才兼备,方堪重任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题:德才兼备,方堪重任 新华社记者冯源 局26日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总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德才兼备,方堪重任。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德包括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这些方面都要过硬,最重要的是品德要过得硬。他同时强调,要把那些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纵观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兴衰成败之道,吏治是否清明是一大关键,故此,有作为的执政者每每视吏治为重中之重。当前,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伍。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德者,才之帅也。”干部加强自身修养,首先要树立优良的品德——忠诚于党和,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权威和集中统一,全面贯彻执行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与此同时,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职业角色,党员干部要修身养德,就需要在家庭里、社会上、工作中时刻注重遵守各方面的道德规范。 “才者,德之资也。” 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也要增强个人才干。“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干部要具备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练出突出的能力,干出突出的业绩,就需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干中长本领。 当前我国正面临改革发展的关键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无论在宏观大局还是微观工作中,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切身体会到任务的艰巨。越是在这样的关口,就越能考验一个人个人修养的成色。这既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提升自身修养与能力,也要求各级党委尤其是组织人事部门全面贯彻新时代组织路线,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让“千里马”竞相涌现、一展骥足。(完)
【德才兼备;德才兼备,有德无才,有才无德,无德无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