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释义: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出自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我是一个世袭农民,祖祖辈辈种庄稼生活。一九七八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机缘巧遇,考上了中专学校。那个年代上学转户口,农业变成了非农业,也能吃上了皇粮,心情自然不一般。
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学的是基础课。学语文的时候,有一个词叫“心旷神怡”,老师让用这个词造句。我写的是:“当我登上学校的楼顶,看到周围空旷的原野,顿感心旷神怡。”(当时学校建在城外,学校周围少有建筑物)。
老师当时没有给我得分,说我用词不当,登上学校的楼顶,你感觉心旷神怡,至于吗?老师把我当成笑柄,把这个词拿到课堂上让全班同学来讨论。
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登上了学校的楼顶,我就是心情愉快,精神舒畅。有错吗?一个农民的孩子,祖祖辈辈都在农村,虽然我登的不是黄鹤楼,难道我第一次登上这么高的楼,心情不愉快吗?精神不舒畅吗?这是我的心理感应和体会,说出来了,有错吗?就是到了现在,我也不会承认错了。
请朋友们用“心旷神怡”造句留言,让我好好学习。
(我又想起了那句高中毕业时同学的留言:欲穷各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子非鱼。图片来源网络。
「思维导图学成语」心旷神怡
成语故事
心旷神怡
01
基础知识
【成语】:心旷神怡
【拼音】:xīn kuàng shén yí
【解释】: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近义词】: 赏心悦目、悠然自得
【反义词】: 心烦意乱、心如火焚
02
成语故事
岳阳楼在现在湖南省的岳阳市,也就是原旧县城的西门城楼。该楼高三层,向下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溯。此楼初建于唐朝初年,到北宋年间又加以重修。
膝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他们两个都在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四年)膝子京担任了岳州知州,次年就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为他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范仲淹就欣然接受了好友的请求,写成了《岳阳楼记》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文中写到了在不同的时令、气候条件下,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色和不同的感受。
“至若春和景明,……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写的就是在春风和暖,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景色。这时,你就会觉得心胸开阔,豁然开朗,精神十分愉快;这时,所有的一切荣辱得失都会忘记得一干二净,你再端起洒杯,在阳光的沐浴下,清风的吹拂下,举杯畅饮,这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03
成语造句
登上长城,眺望塞外,令人心旷神怡。
湖面上,微风拂拂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我回到老家,在这里尽情享受着老家的和风细雨,让人心旷神怡。
这儿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真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登上黄山山顶俯首下望,顿时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我来到有甲天下之称的桂林,此时的山水场景让我心旷神怡!
站在山头,青山绿水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雨过天晴,站在华山顶上,遥望黄河,不禁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山顶,爽风挟着花香迎面吹来,我顿时心旷神怡。
阳春三月,信步公园,只见春色满园,令人心旷神怡。
欣赏了他的诗画,顿有心旷神怡之感。
站在海滩上,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家乡的风景优美,总能让我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
如痴如醉;书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书是色彩艳丽的图画,让人称赞不已。
五一节期间,植物园里花团锦簇,,令人心旷神怡。
阳明山上柳暗花明的景色,让游客们都感到心旷神怡。
闻着那桂花飘出来的香味。真叫人心旷神怡啊!
桂林山水甲天下,站在渡江江中真让人心旷神怡。
春回大地,来到这漫漫无边的草原上,真叫人心旷神怡。
闻着这淡雅的芳香,总是让人心旷神怡。
大漠飞沙,天高云淡,心旷神怡,纵马奔驰!
看着满眼的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真是引人入胜啊!
雨后初晴,登上峰顶,遥望黄河,令人心旷神怡。
经过一上午的清扫,整座大楼窗明几净,布置整齐,使人一进来就觉心旷神怡。
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山青水绿,树木葱葱,小小的房屋若隐若现,眼前的美景是我心旷神怡。
假期,妈妈带我登上了离家不远的围岭山顶。山顶上,秋高气爽,让人心旷神怡。
【心旷神怡的意思是什么;心旷神怡的意思是什么 标准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