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积累:易错成语560例(中)
201.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02.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203.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204.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205.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206.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与”置之不理”不同。
207.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208.弹冠相庆:贬义,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209.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210.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211.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212.身临其境: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213.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指一生,而不指某时。
214.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215.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216.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217.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218.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219.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除非贬词褒用。
220.处心积虑: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221.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222.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223.责无旁贷: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224.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225.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226.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227.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228.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229.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230.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231.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
232.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233.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234.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235.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
236.赏心悦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
237.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238.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239.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240.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
241.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242.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243.休戚与共:同甘共苦。
244.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而“相依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245.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246.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247.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248.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249.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250.平铺直叙: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
251.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252.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253.水落石出:事情的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254.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与鞭长莫及不同。
255.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256.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257.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258.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
259.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260.苦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261.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262.循序渐进:强调由浅入深的程序。
263.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264.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265.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266.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267.不以为然:不赞同。
268.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269.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说得不好,而非听者不理解。
270.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271.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272.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273.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274.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275.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276.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277.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278.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279.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280.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但自己非常珍惜。
281.不刊之论: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言论或文章的精当,无懈可击。
282.不稂不莠:原意指禾苗中没有野草。现多用于来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
283.差强人意: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多用来表示“还算比较能让人满意”。
284.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影响(熏陶)。
285.繁文缛节: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现也用来比喻繁琐多余的手续。
286.附庸风雅:依附于有才学的人。旧时指有些官僚、地主、商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社交活动。
287.高屋建瓴:从高屋上用瓶子向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不可阻挡之势。
288.功败垂成:指事业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之意。
289.含英咀华: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290.怀瑾握瑜:怀里揣着瑾,手里握着瑜。比喻人具有纯洁而优美的品德。
291.失之交臂:指相距很近,擦肩而过。形容好机会离得很近,却又当面错过了。
292.苦心孤诣:指精心研究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也指辛苦经营,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煞费苦心。
293.人微言轻:指地位低微,言论主张不受重视,不起作用。
294.如椽之笔;像椽子一样的大笔。多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比力雄健。
295.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而白吃饭不做事。
296.拾人牙慧:拾取别人说过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297.韬光养晦:比喻暂且隐蔽自己的锋芒或才能,不使表现出来。
298.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在旁扰乱。
299.正本清源: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形容彻底解决问题。
300.趋之如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争先恐后的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多含贬义。
301.求全责备: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302.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于贬义。
303.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304.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那样响亮。比喻人的名声极大。
305.数典忘祖: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306.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307.投鼠忌器:要用东西投掷老鼠,又怕砸碎了老鼠附近的用具。比喻有所顾忌,做事不敢放手。
308.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含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309.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10.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
311.屡试不爽: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312.韦编三绝:现用来形容勤奋刻苦的精神。
313.颐指气使:形容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314.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中用其微薄的力量来相互帮助。
315.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迁巨大。
316.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317.粉墨登场:妆化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舞台。
318.莘莘学子:一批学子。
319.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不能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
320.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321.心慌意乱:心神惊慌,忙乱。
322.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323.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324.回肠荡气: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325.众口铄金: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326.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牌。比喻人人称赞。
327.无所不至:原指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地方,后指什么坏事都做。
328.无微不至:没有什么细微之处照顾不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致周到。
329.五光十色: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330.五颜六色:形容色彩繁多。
331.蓬荜生辉:形容穷人的陋室,使贫贱之家增加光彩。多用于称谢别人赠书画、陈设或客人来访。
332.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333.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张网捕雀。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
334.门庭若市:门庭如同闹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335.望尘莫及:仰望后尘,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336.鞭长莫及: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上。后用以比喻力不能及。
337.东山再起:比喻人失势后又重新恢复地位。比喻的对象是人。
338.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语文匠提示,这是一个贬义词。
339.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适用范围比“应接不暇”小。对象是静止不动的物品。
340.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341.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342.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343.安土重迁:重迁,把搬迁看得很重。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344.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语文匠提示,英语也有类似表达,比如 love me ,love my dog.
345.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不忙;步,行行;当,当作。古代贵族出外都要乘车,因此用安步当车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在多用于表示不乘车而从容步行。
346.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347.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348.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349.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350.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351.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352.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353.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养。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多用于形容天灾人祸群众受饿的惨状。
354.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355.白驹过隙:白驹,原来指骏马,后来指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见于《庄子》)。
356.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357.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358.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359.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360.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361.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362.暴虎冯河:暴虎,徒手搏虎;冯河,徒步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363.暴戾恣睢:暴戾,凶狠残暴;恣睢,放纵,任意干坏事。(注意读音)
364.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草木、鸟兽等。原来指灭绝各种自然生物,后来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365.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366.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367.坂上走丸:坂,斜坡;走,快跑,指很快的滚动;丸,弹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368.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意思是要学得切实。现在多用于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辟,读pì(四声)
369.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370.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371.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372.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373.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374.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375.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比喻地势险要。
376.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就称犯法或捣乱闹事的人为不逞之徒。
377.不齿于人类:齿,并列。
378.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不经,不合道理。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379.不孚众望:孚,信服。没有使群众(众望)信服。
380.不刊之论:刊,消除,删改。形容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381.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
382.不肖子孙:不肖,不像,不贤。指不能继承祖、父事业或违背祖、父遗志的子孙。Xiào
383.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意思是不能因其一件事而满足。后来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一件或不止出现一次。
384.不虞之事:虞,预料。没有料想到的事。
385.不容置喙:置,安放;喙,嘴。不许插嘴。(huì)
386.不胫而走: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而跑得很快。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的传播、流行。
387.不修边幅: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仪表、衣着、生活作风。原来形容为人不拘小节,后来也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388.不易之论:易,更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389.不足为训:训,法则。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法的法则。
390.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时后面扬起的尘土。跟在别人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别人,走上别人走过的老路。
391.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稂莠都是同谷子很相似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有出息。 稂láng莠yǒu
392.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393.沧海横流:沧海,指大海;横流,指水向四方奔流。比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394.沧海桑田:大海变作桑田,桑田变作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395.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得跟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阶级轻视人命,任意杀戮。
396.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定的屈辱性的条约。
397.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的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398.出类拔萃:出,超过;类,同类;拔,超出,萃,草丛生的样子。形容品德、才能超出一般的人。
399.从善如登:表示做好事很不容易。
400.差强人意: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来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下)
第五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荷(hè) 刹(chà) 镶(xiāng) 浙(zhè) 簇(cù)
臀(tún) 蜿(wān) 蜒(yán)
(2)难写的字
努:注意上右是“又”不是“口”。
镶:右边偏旁的下面不要丢掉一撇。
紫:下面是“糸”,不是“关系”的“系”,不要多写一撇。
笋:注意下面的横要出头。
(2)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扩大 范围 努力 刹那 灿烂 不仅 浙江
杜鹃 拥挤 额角 变化多端
(2)近义词
清静~寂静 转眼间~一刹那 扩大~张大
加强~增强 冲破~突破 灿烂~绚烂
突然~猛然 分辨~辨别 伟大~高尚
似乎~仿佛 稍微~略微 宽广~宽敞
蜿蜒~曲折 昏暗~阴暗
(3)反义词
容易➝困难 清静➝热闹 扩大➝缩小
加强➝减弱 灿烂➝绚烂 突然➝猛然
分辨➝辨别 伟大➝平凡 漆黑➝明亮
蜿蜒➝笔直 聚集➝分散 宽广➝狭窄
拥挤➝松散
(4)词语归类
①表示时间短的词语:转眼间 一刹那间
类似的词语:眨眼间 霎时 瞬间 须臾 弹指一挥间
②表示精力集中的词语:不转眼
类似的词语:屏息凝视 目不转睛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③量词:一片浅蓝 一道红霞 一片亮光 一道金边 一只小船 一团漆黑 一块地方 一条黄龙
④动词:冲破云霄 跳出海面 冲出重围 撞破额角 擦伤鼻子 放射光芒
⑤修饰词:不转眼地望着 灿烂的亮光 发光的金边 伟大的奇观 好奇的心情 缓缓地流 深黑的石洞
二、佳句积累
1.反问句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句话用反问的语气总结全文,更能突出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
2.设问句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这句话有问有答,形成设问,突出小船的小,侧面写出空隙的窄小。
3.排比句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句子中四个“时而”构成排比句,介绍了溪流的形和声随着山势变化的情况,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听觉上的感受。
4.对比句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这句话写出了外洞给人的感觉——宽敞、大。
5.拟人句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这句话把太阳拟人化,具体描述太阳如何上升,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也可以看出太阳跃出海面时作者的欣喜之情。
6.描写景色生动优美的句子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这段话用具体的动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当的威力,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这么壮观,这么辉煌!
三、考试热点
1.按一定顺序的表达方法写景。
《海上日出》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写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记金华的双龙洞》按照游览顺序依次介绍了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孔隙和出洞的风光。
考试点睛
按一定顺序的表达方法写景是写作中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写景的文章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具体,这些顺序一般有时间、空间顺序等。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早→中→晚,前→中→后)描写景物,使整篇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按照空间转换顺序描写景物,即按照方位、处所或地点变换来安排景物的描写,决定先写后写的次序。
2.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这两篇课文经常在填空、阅读中出现对作者表达情感的考察。这两篇课文都是景物的主题,一个是自然现象,一个是自然景观,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修辞的运用。
文中使用的反问、比喻和拟人等修辞,经常在填空、选择题中出现。
4.背诵与背写。
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好词好句,经常以填空的形式考查课文的背写情况。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推荐理由:它是郁达夫写景散文中很有特色的一篇,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景色不分南北,季节不分东西,各有各的景致、各有各的神韵,精彩的不是季节里的风景,而是人们的心灵,因为景物的美就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
阅读方法:(1)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按照不同内容将江南的六幅图景进行归纳。
(2)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阅读过程中细细体会作者深切、细腻、丰富的感受。
第六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晋(jìn) 囊(nāng) 栓(shuān) 劫(jié) 扒(bā)
徽(huī) 倔(jué) 沮(jǔ) 嘹(liáo)
搓(cuō) 祈(qí) 憾(hàn) 屑(xiè)
(2)难写的字
铅:右上角不是“几”,没有钩笔。
迈:右部不是“方”是“万”,注意不要加点。
膊:右上角末笔别忘了点笔。
柜:右边偏旁是“巨”,里面不要写成“口”。
扒:右边偏旁是“八”,不要写成“人”。
慌:右边偏旁是“荒”,不要多加一点。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铅笔 枪栓 胳膊 劫难 柜板 绸子 敌人
尸首 慌忙
(2)近义词
商量~协商 温和~温柔 凶恶~凶狠
防备~戒备 光溜溜~光秃秃
飘飘悠悠~飘飘荡荡 歪歪斜斜~歪歪扭扭
兴趣~兴致 恍惚~隐约 嘹亮~洪亮
嘱咐~叮嘱 沉着~镇定 沮丧~失落
坦然~坦荡 拘束~拘谨 仍然~仍旧
妨碍~阻碍 神秘~深奥 奇妙~神奇
风靡全国~享誉全国 一声不吭~一言不发
祈求~请求 遗憾~可惜 出产~生产
均匀~平均 倾覆~覆盖 感叹~感慨
抚摸~抚摩 清新~新鲜 分明~明显
疑惑~迷惑 欣喜~惊喜 叹息~叹惜
暖和和~暖乎乎 亮堂堂~明晃晃
笑眯眯~笑嘻嘻 毛绒绒~毛茸茸
(3)反义词
柔软➝坚硬 喜欢➝讨厌 黝黑➝洁白
停止➝开始 温和➝严厉 可怕➝可爱
歪歪斜斜➝端端正正 恍惚➝清晰 嘹亮➝沙哑
紧张➝放松 潦草➝整齐 沉着➝慌张
沮丧➝振奋 接受➝拒绝 坦然➝忐忑
拘束➝自然 熟悉➝陌生 神秘➝公开
一声不吭➝滔滔不绝 遗憾➝无憾 清新➝浑浊
分明➝模糊 疑惑➝信任 寒冷➝温暖
欣喜➝悲伤 特别➝普通 喜欢➝厌恶
暖和和➝冷冰冰 亮堂堂➝黑洞洞
笑眯眯➝哭唧唧 蓬松松➝硬邦邦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飘飘悠悠 歪歪斜斜 推推搡搡
忙忙碌碌
类似的词语:认认真真 红红火火 干干净净 仔仔细细 明明白白
②ABB式词语:光溜溜 暖和和 亮堂堂
类似的词语:黑乎乎 黄灿灿 白花花 绿油油 红彤彤
③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睁眼瞎
类似的词语:铁公鸡 揪小辫 挖墙脚 无底洞 软骨头
④量词:一条还乡河 一个男子汉 一客小笼包 一套醉拳 一包山楂片 一只小手 一条活鱼 一班火车 一双芦花鞋 一笔收入 一只布口袋 一行人 一股稻草香 一大把钱 一股寒冷 一丝污迹 一蓬蓬雪屑
⑤动词:翻开书 抓住脚 抽出刀 掏出课本 披着袋 插着手 背着 瞪着眼睛 横着脖子 打了两巴掌 推开石板 扒开苇叶 露出脑袋
送进托儿所 抓住窗框 蹬着车厢 攀上窗口 蹿进车厢 钻进芦苇荡 背着包 踩着雪 穿布棉鞋
⑥修饰词:黄绿的芦苇 厚厚的白雪 鹅毛般的苇絮 柔软的芦花 光溜溜的脊背 雪亮的 雪白的糖块 蓝蓝的天 胖胖的小手 倔强的活鱼 济济的人群 奇妙的事情 金黄的稻草 细软的绒毛 空寂的街面 清新的空气 针刺般的寒冷 刺骨的寒冷
飘飘悠悠地飞 歪歪斜斜地写 唔哩哇啦地叫 一股劲地跑 呆呆地立着 哗哗地流 耐心地等 小心地问 勇敢地开口 坦然地接受 迅速地熟悉 着急地喊 勇敢地抓住 不约而同地伸手 不停地寻觅 啧啧地感叹 一个劲地问 疑惑地望着 晒得黝黑发亮
睁得圆圆的 变得凶恶可怕 疼得直咧嘴 气得暴跳起来 高兴得叫起来 吃得极有滋味 吃得十分专心
洗得干干净净
⑦拟声词:嗡嗡嗡嗡 哗啦哗啦 吱扭 吧嗒吧嗒
哐啷 咕咚咕咚 唔哩哇啦 嗖嗖 嘟嘟囔囔 唧唧咕咕 嗷嗷 呜呜 哗哗
二、佳句积累
1.夸张句
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
这句话说明雨来跑得非常快。
2.比喻句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这句话把“雨来”比作“小鸭子”,写出了雨来的可爱与调皮。
(2)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这句话把“敌人的手”比作“鹰的爪子”,写出了敌人的可恨。
3.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1)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仿写: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但要用功,还要改进学习方法。
(2)雨来一边跑一边回头看。
仿写:劳动结束了,同学们一边休息一边听老师讲故事。
考试点睛
关联词是考试中一个常考的知识点。常见的考查形式:填写、选择、造句等。
4.人物描写
(1)动作描写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抓住”“蹬着”“攀上”这些动词写出了男孩面对不得不回安徽的事实,勇敢地跳进车厢,踏上回乡之旅,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冷静。
(2)神态描写
他突然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
这句话突出敌人的野蛮凶狠,侧面烘托了雨来在敌人面前的勇敢冷静。
(3)心理描写
望着漫天大雪,青铜在心里不住地说着:“买鞋的,快来吧!买鞋的,快来吧!……”
这句话表达了青铜想要赶快卖出芦花鞋的渴望。
5.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志不在年高。
这句话是村里人对雨来的评价。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不惜自己,说明志气和年龄是没有关系的,也表现了雨来的勇敢和有担当。
三、考试热点
1.依据课文内容填空考点提示
我们要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
2.课内阅读考点提示
《小英雄雨来》第36~39自然段经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小英雄雨来的勇敢形象;《我们家的男子汉》每一部分都有可能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小男孩的性格特点。
3.习作考点提示
本次习作训练,紧扣本组专题,写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本领,不但要写出学习的过程,还要把感受写出来。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曹文轩《青铜葵花》
推荐理由:该书主要讲述没有血缘关系的两兄妹青铜与葵花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困境之中普通劳动善良、纯朴的优良品格,热情赞美了根植于中华民族感情深处的人性美。作品情节跌宕起伏,场景自然清新,文笔优美纯净,情感真挚深沉。
阅读方法:(1)了解题目含义。理解《青铜葵花》书名有三层意思:一是人物名字;二是一种物品——青铜做的葵花(葵花父亲的作品);三是代表人物坚韧不拔、乐观活泼的品质。
(2)深刻感悟思想。这本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谊。
第七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洛(luò) 乾(qián) 焉(yān)
卒(zú) 剖(pōu) 屡(lǚ) 混(hùn) 械(xiè)
遣(qiǎn)
(2)难写的字
壶:下边偏旁是“业”,注意不要写成“亚”。
雁:里面是两个“亻”,不要写成一个“亻”或写成“彳”。
乾:右偏旁是“乞”,不要多写一横写成“气”。
囊:写紧凑些,注意下面不要丢掉“丿”。
恭:下边偏旁不是“小”,竖钩右边是两个“丶”。
贫:下边偏旁是“贝”,不要写成“见”。
窿:“隆”右下部“生”字上面不要丢掉“一”。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行驶 凌晨 剖开 窟窿 混乱 维持 秩序
岗位 主宰 调遣 穿梭 惊慌失措
(2)近义词
平明~黎明 逐~追 痕~印 乾坤~天地
倦~困 博学~博识 贫~穷 以夜继日~夜以继日
弃~舍 逢~遇 欲~想 卒业~毕业
照例~照样 笔直~径直 混乱~杂乱
嘈杂~吵闹 汹涌~澎湃 违抗~抗拒
争执~争论 屹立~耸立 调遣~派遣
阴森森~冷飕飕 失魂落魄~魂不守舍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 惊慌失措~手足无措
镇定自若~镇定自如 纹丝不动~稳如泰山
激烈~猛烈 战役~战斗 持续~继续
凶猛~凶狠 屡次~再三 摧毁~捣毁
愤怒~恼怒 光荣~自豪 艰巨~艰辛
胜利~获胜 顽强~坚强 喷射~喷发
惊天动地~石破天惊
(3)反义词
平明➝傍晚 勤➝懒 博学➝无知 贫➝富
笔直➝弯曲 混乱➝井然 嘈杂➝清静
简短➝冗长 违抗➝服从 伟大➝渺小
悲壮➝欢喜 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惊慌失措➝泰然自若 镇定自若➝手忙脚乱
激烈➝平和 持续➝中断 凶猛➝温顺
摧毁➝修建 愤怒➝高兴 坚定➝动摇
光荣➝耻辱 艰巨➝轻易 胜利➝失败
顽强➝懦弱 惊天动地➝万籁俱寂
(4)词语归类
①ABB式词语:阴森森
类似的词语:眼睁睁 恶狠狠 水灵灵 湿淋淋 慢腾腾 乌溜溜
②ABCC式词语:小心翼翼
类似的词语:威风凛凛 书声琅琅 白发苍苍 来势汹汹 言之凿凿
③表示学习勤奋刻苦的词语:以夜继日 铁杵成针
囊萤夜读
类似的词语:夜以继日 废寝忘食 闻鸡起舞 凿壁偷光 昼耕夜诵
④表示非常害怕的词语: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类似的词语:不寒而栗 心有余悸 望而生畏 骇人听闻 毛骨悚然
⑤表示水流很急的词语:汹涌湍急 势不可挡
类似的词语:惊涛骇浪 奔流不息 波澜壮阔 大浪淘沙 一泻千里
⑥同时含有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词语:你推我搡
类似的词语:大惊小怪 东奔西走 冷嘲热讽 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
⑦表示优良品质的词语:舍己救人 忠于职守
类似的词语:乐于助人 两袖清风 大义凛然 克己奉公 大公无私
⑧量词:一艘轮船 一片漆黑 一枚黑点 一个幽灵 一座山峰 一片浪花 一个窟窿 一名服务员 一名乘客 一片混乱 一段对话 一个灵魂 一次壮举 一次阵地战 一个火力点 一发照明弹
⑨动词:驾驶“诺曼底号” 进入梦乡 剖开窟窿 解开绳索 维持秩序 违抗意志 放下救生艇 搭救人员 下达命令 听从调遣 接到命令 夺下高地 占领山头 摧毁火力点 完成任务 用尽力气 张开双臂 堵住枪口 消灭敌人
⑩修饰词:阴森森的船头 你推我搡的势头 猝然而至的变故 威严的声音 简短有力的对话 伟大的灵魂 可卑的利己主义 惊慌失措的众人 阴惨惨的薄雾 英雄的壮举 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激烈的阵地战 凶猛地射击 顽强地爬 小心翼翼地驾驶 愤怒地注视 坚定地说 心安理得地享受 进行得井然有序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仿写:美妙的小雪花呀,像一只只空灵飘逸的蝴蝶,扇动着薄翼,初降人间。
2.拟人句
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仿写: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3.表现人物品质的句子
(1)动作描写
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这句话表现了黄继光顽强战斗,宁愿自己,也要完成任务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神态、语言描写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这句话写出了黄继光请战的决心来自对敌人的恨和完成任务的高度责任感。
(3)语言描写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这句话说明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哈尔威船长仍然镇定自若的指挥,把其他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考试点睛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填空题和阅读题。
4.重点句
(1)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用排比的手法写出场面的混乱,更能烘托哈尔威船长的镇定、沉着、临危不乱、忠于职守。
(2)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船长镇定自若、英勇无畏、自我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表明船长虽然了,但他的精神却如同雕像一般永垂不朽,人们会永远记住他。
5.含义深刻的句子
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哈尔威船长遇事不惊、处事不乱的方式震撼着船上的每一个人,让人们从心底对船长崇敬和服从。
三、考试热点
1.分析文中人物形象考点提示
这一单元中的几个人物经常以填空和阅读形式出现。有勤读苦学的车胤,有悔悟之下肯下苦功的李白,有临危不乱的船长,还有大无畏的黄继光。
2.深刻含义的句子考点提示
在《“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出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经常会以问答形式、阅读形式考查。
3.描写方法考点提示
表现人物品质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经常以各种形式出现,仔细分析句子,根据描写的特点来做出选择判断。
4.习作考点提示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自我介绍,我们要掌握自我介绍的方法。习作是写我的“自画像”,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注意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及描写方法,使自己的习作更加生动。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法国]罗曼·罗兰《名人传》
妖怪~妖精 声明~表明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衰。作者紧紧把握住三位不同领域伟大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艰辛苦难的人生道路上饱经挫折、坚持理想的奋斗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宽阔的胸襟,为我们谱写了一首“英雄交响乐”。
阅读方法:这本书中有很多名人语录,我们可以边读书边做笔记或者进行批注,对介绍的三位人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学习他们的品质,提高自身修养。
第八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矩(jǔ) 撵(niǎn) 拽(zhuài) 砌(qì) 缕(lǚ)
宴(yàn) 挽(wǎn)
(2)难写的字
妖:右半部分是“夭”,上面是一撇。
乖:下半部分不要多写撇捺,要和“乘”分清。
舔:右下部分是两点,不要丢掉一点。
牌:右上部分的一小撇不要丢掉。
啸:右下部分是“丿”,不要写成“丨”。
(3)多音字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介绍 妖怪 规矩 脚丫 幸福 向日葵 洋溢
允许 禁止 呼啸 喧闹 增添 脸颊 拆除 告示牌
(2)近义词
妖怪~妖精 声明~表明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规矩~规则 让步~妥协 非得~必须
旅行~旅游 可怜巴巴~可怜兮兮 洋溢~充满
允许~准许 孤独~孤单 荒凉~荒芜
喧闹~喧哗 训斥~斥责 凋谢~枯萎
凝视~注视 宏伟~雄伟 迫切~急切
奢望~奢求 破碎~破裂 宁静~幽静
美妙~美好 凝望~凝视 清秀~秀气
(3)反义词
普通➝特殊 省心➝费心 幻想➝现实
允许➝禁止 漫长➝短暂 喧闹➝寂静
荒凉➝繁荣 增添➝减少 训斥➝表扬
凋谢➝绽放 任性➝约束
芬芳➝恶臭 宁静➝喧闹 晨曦➝暮色
(4)词语归类
AABB式词语:平平常常
类似的词语:堂堂正正 慢慢吞吞 指指点点 踉踉跄跄 絮絮叨叨
考试点睛
四字词语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的考查形式:①补充词语。②根据词语归类写出相关词语。③用相关词语造句。
③量词:一个少先队员 一位神仙 一盘水蜜桃 一道算术题 一颗向日葵 一块告示牌 一缕阳光 一对眼睛 一具死尸 一顶帐篷 一声叹息 一道红光 一滴鲜血
④动词:介绍自己 提出条件 吃水蜜桃 种向日葵 砌起围墙 吹起雪花 度过严冬 裹着毯子 增添春意 凝视巨人 绽出绿芽 开出鲜花 拆除围墙
佩戴军刀 接受教育 学习美德 举行婚礼 宣布喜讯 托着披纱 忍受苦痛 抚弄头发 恢复原形 刺进心脏 迸发红光
⑤修饰词:可怜巴巴的样儿 漂亮的花园 刺骨的寒风 美丽的鲜花 明媚的阳光 可怕的训斥 冷酷的心 飘扬的旗子 闪亮的军刀 乌黑的长睫毛 深蓝的眼睛 羞答答的新娘 贵重的银灯 神圣的仪式
紫金色的皇家帐篷 幸福的新婚夫妇 美好的夜晚 平静的海面 欢快的舞蹈 华丽和欢乐的场面 美妙的舞姿 没有止境的痛苦 深沉的海 乌亮的头发 华丽的帐篷 深深的叹息 清秀的脸庞 锋利的刀 耀眼的红光 孤独地度过 激动地跑 尽情地玩耍
二、佳句积累
1.关联词
(1)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这句话是语言和动作描写,奶奶要给我洗脚,还得哄着我,可见奶奶是多么和蔼、慈祥、仁爱,多么疼爱我。
2.拟人句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
这句话把向日葵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
3.对比句
春天终于来了,村子里又开出美丽的鲜花,不时传来小鸟的欢叫。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这句话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巨人的自私与冷酷。
4.含义深刻的句子
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这段话是巨人醒悟后的想法,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是因为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赶走孩子们;是因为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
三、考试热点
1.中心思想考点提示
经常会以填空或者阅读的形式考查文中的中心思想。《<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表现的是奶奶和蔼、见识广和王葆淘气调皮、机灵可爱、富于想象、充满好奇心的特点;《巨人的花园》通过巨人前后表现,说明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2.深刻含义的句子考点提示
在《巨人的花园》中出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经常会以问答、阅读的形式考查。
3.修辞手法考点提示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文经常考查想象的修辞;在《巨人的花园》中,作者通过对比的方法展开情节,经常在阅读中出现。
4.习作考点提示
本单元的习作是故事新编,要求在熟读名著的基础上,发挥丰富的想象能力,联系现实生活,创编优秀的故事。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推荐理由:《安徒生童话》语言生动幽默、栩栩如生,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其中许多经典之作,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留下了发人深省的思考,感动了很多读者。这本录着安徒生的伟大童话和不朽生命的永恒节奏,温暖了儿童的纯真世界,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更直抵成人心灵深处。
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抓住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特点,对展现人物形象的句子多读几遍,注重分析人物个性特点的写作方法,在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上体会童话故事表现的深刻道理。
【心有余悸造句,心有余悸造句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