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的意思—怒发冲冠的意思写一段话

更新:08-19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看图猜成语:一半相信,一半怀疑,指对真假是非不敢肯定

图一

画面描述:图中是一只手,正手心向上展开着,而且还把大拇指弯曲了起来。

【出处】《耻堂存稿·七·次韵不浮弟自金陵相过》:"此花当屈第一指,徐娘风情犹可喜。"

图二

画面描述:图中有两堆数字,左边那一堆都是数字“3”,右边那一堆都是数字“5”。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七:一般也有轻薄少年及儿童之辈,见他又挑柴,又读

书,****,把他嘲笑戏侮。

图三

画面描述:图中是一匹马,它跑到了悬崖边上,然后急速停下来了,还把碎石踢到了悬崖下。

【出处】元·郑德辉·《钟离春智勇定齐》·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才收骑。

图四

画面描述:图中左边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大的“信”字,只是整个字左边的单人旁消失了,只剩下一个由白色虚线构成的模型。右边看起来像是一个大大的“疑”字,只是整个字右半部分消失了,也只剩下一个由白色虚线构成的模型。

【出处】《嵇中散集·九·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半不信耶?半不信,即半疑。”

图五

画面描述:图中有一只手正把一个黑色的“地”字扔到了地上,还发出了“咚!”的声音。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上期看图猜‍成语答案:

1、斗转星移:意思是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北斗七星围绕北极星自东向西转的规律,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斗转星移”,而通过“斗转星移”的规律,人们能够判断季节和节气时间。

2、火冒三丈:形容怒气特别大。

3、天外有天:意思是比喻知识、本领是没有止境的。

4、举步维艰:意思是迈步行走很艰难。形容行动困难或处境窘迫。比喻事情难办,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

5、怒发冲冠:意思是因怒而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5张图片你能猜出几个呢?记得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答案哦!

参考答案会在下一期揭晓,敬请期待!

【诗溢西夏】《满江红•怒发冲冠》

点击上方“西夏发布”可以订阅哦!

作品全文

《满江红•怒发冲冠》

宋 •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相关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等。双调九十三字。

怒发(fà)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

凭阑:身倚栏杆。阑,同“栏”。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大声呼叫。啸,蹙口发出的叫声。

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三十”句:谓自己已经三十岁了,得到的功名,如同尘土一样微不足道。三十,是约数。功名,或指岳飞攻克襄阳六郡以后建节晋升之事。

“八千”句: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八千,是约数,极言沙场征战行程之远。

等闲:轻易,随便。

空悲切:即白白的痛苦。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靖康,宋钦宗赵桓的年号。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当时被金兵占领。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胡虏:对女真贵族入侵者的蔑称。

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这里指金入侵者。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居住的地方。明代王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

白话译文

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壮怀激烈,三十年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壮志同仇饿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我要从头彻底地收复旧日河山,再回京阙向皇帝报捷。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此词约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前后,也有人认为作于绍兴四年(1134)岳飞克复襄阳六郡晋升清远军节度使之后。

作品鉴赏

此词上片写作者悲愤中原重陷敌手,痛惜前功尽弃的局面,也表达自己继续努力,争取壮年立功的心愿。

开头五句,起势突兀,破空而来。胸中的怒火在熊熊燃烧,不可阻遏。这时,一阵急雨刚刚停止,作者站在楼台高处,正凭栏远望。他看到那已经收复却又失掉的国土,想到了重陷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由得“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作者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他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气愤填膺。岳飞之怒,是金兵侵扰中原,烧杀虏掠的罪行所激起的雷霆之怒;岳飞之啸,是无路请缨,报国无门的忠愤之啸;岳飞之怀,是杀敌为国的宏大理想和豪壮襟怀。这几句一气贯注,生动地描绘了一位忠臣义士和忧国忧民的英雄形象。

接着四句激励自己,不要轻易虚度这壮年光阴,争取早日完成抗金大业。“三十功名尘于土”,是对过去的反省,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的思想。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宋朝以“三十之节”为殊荣。然而,岳飞梦寐以求的并不是建节封侯,身受殊荣,而是渡过黄河,收复国土,完成抗金救国的神圣事业。正如他自己所说“誓将直节报君仇”,“不问登坛万户侯”,对功名感觉不过像尘土一样,微不足道。“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这是对未来的瞻望。“云和月”是特意写出,说出师北伐是十分艰苦的,任重道远,尚须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能“北逾沙漠,喋血虏廷”(《五岳祠盟记》),赢得最后抗金的胜利。上一句写视功名为尘土,下一句写杀敌任重道远,个人为轻,国家为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莫等闲”二句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相同,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当时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斗争,显然起到了鼓舞斗志的作用;与主张议和,偏安江南,苟延残喘的投降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既是岳飞的自勉之辞,也是对抗金将士的鼓励和鞭策。

词的下片运转笔端,抒写词人对于民族敌人的深仇大恨,统一祖国的殷切愿望,忠于朝廷即忠于祖国的赤诚之心。

“靖康耻”四句突出全词中心,由于没有雪“靖康”之耻,岳飞发出了心中的恨何时才能消除的感慨。这也是他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原因,又把“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具体化了。从“驾长车”到“笑谈渴饮匈奴血”都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凶残敌人的愤恨之情,同时表现了英勇的信心和大无畏的乐观精神。

“壮志”二句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待从头”二句,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一腔忠愤,碧血丹心,肺腑倾出,以此收拾全篇,神完气足,无复毫发遗憾。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的名篇。

名家点评

明代沈际飞:“胆量、意见、文章悉无今古。”(《草堂诗余正集》)

明末清初潘游龙:“胆量意见,俱超今古。”(《古今诗余醉》)

明末清初刘体仁:“词有与古诗同义者,‘潇潇雨歇’,《易水》之歌也。”(《七颂堂词绎》)

清代沈雄:“《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明其心事。”(《古今词话·词话》上卷)

清代丁绍仪:“至寓议论于协律宫,犹觉激昂慷慨,读之色舞。”(《听秋声馆词话》卷九)

清代陈廷焯:“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白雨斋词话》)

作品介绍

岳飞(1103—1142),南宋抗金将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以不附和议,被秦桧所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理宗时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不传。明徐阶编《岳武穆遗文》一卷。《全宋词》录其词三首。

微信推送太少

下个“文化西夏”APP

了解西夏区

关注西夏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西夏发布 文化西夏

中华成语之“怒发冲冠”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经四千年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语文化。成语是汉语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成语是——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nù fà chōng guān]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起了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成语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壁,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成语故事: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璧玉。这块璧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再说,也找不到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使者,到秦国去交涉这件事。 正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有勇有谋,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并首先问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换15座城池。蔺相如说:"秦国强,我们赵国弱,这件事不能不答应。"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肯把15座城给我,那怎么办?"

"秦王已经许了愿,如赵国不答应,就理亏了;而赵国如果把璧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无礼。两方面比较一下,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让他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

就这样,蔺相如带了和氏璧出使秦国。秦王得知他来后,没有按照正式的礼仪在朝廷上接见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非常高兴,看了又看,又递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 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这时又见他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璧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己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璧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著名诗词:

岳飞·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lán又作"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近义词:大发雷霆、怒形于色、怒火中烧、火冒三丈

反义词:喜不自胜、欣喜若狂、喜形于色、喜出望外

【怒发冲冠的意思—怒发冲冠的意思写一段话】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