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天尤人造句,怨天尤人造句子10字

更新:08-20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一味地抱怨和强调不幸,只会招来更多的不幸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并无天灾人祸,身体健康,生活温饱,有车有房,但却有着无法解决的不幸。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个人都有躲不开的烦恼,但有的人烦恼却特别多。

而不幸大多时候只是我们的个人感受,那些不希望发生又让我们感受到痛苦的事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不幸的,有着天然的不幸感的人对待生活的不顺有太多的抱怨,他们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自己总是不受老天爷的照顾,所以总是满满的怨气和负能量,当他们跟别人诉说,寻求一些理解的时候,有人会劝他们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去做那些能够改变现状的根本性的努力,而这时,他们往往会说:“你根本不明白,你不理解我,哪有那么容易改变,我根本就改不了,因为我性格就这样,你以为我不想改吗,但是......”

这个“但是”后面,有无数个不去改变的理由,他们往往不明白幸运的真正含义,错误地以为幸运就是天上掉馅饼,同时,他们也低估了不幸感对自己的消极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说,长期的不幸感,会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

在现实生活里,那些长期经历失败的儿童,久病缠身的患者,无依无靠的老人。他们身上常常会出现 “习得性无助”的特征:当一个人发现无论他干什么,无论他如何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时,他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整个局面,于是,他的精神支柱就会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最终就会放弃所有努力,真的陷入了绝望之中。

似乎,天空下的每一场雨都是针对自己的。

那不幸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在这儿,我们就从归因,生活中心和自主选择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有的人可能因为早期的养育人没有给足他们安全感,于是这一生都在追逐婴婴般无条件的爱,而之后的很多年,虽然他已经长大,但还是一直停留在这个无条件的追求上。

我们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论点: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来治愈。实际上,它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现在的性格跟过去的经历有关系,这也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但是它并不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我们能不能改变这个不幸,要看我们何时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及其动机,并且,自发的想要去改变,当我们有了积极的态度,愿意为了这个目的去行动,改变我们原有生活方式的时候,一切才有可能转变。

  •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强调:过去心灵所受的创伤正是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
  • 阿德勒的目的论却说,决定我们的不是过去的经历本身,而是我们赋予了经历的意义。

过分地强调原生家庭及过去的心理创伤,会让我们无法承担现有的责任。

阿德勒认为,心理创伤并不存在,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

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也就是心理创伤)而痛苦,而是我们自己从自身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但是再怎么“找原因”,也没办法改变一个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被讨厌的勇气》

有时候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对它的归因和解读方法却不一样,有些人会把童年的不幸,当成对自己的磨练,有的人却抱着无辜心理,把自己的不成功简单归因为童年的不幸,实际上每个人所做的行为,都是自己主观意愿的真实表达,有些不幸,不是痛苦经历造成的,而是我们不愿意面对和接受有这样经历的自己,是因为心内的拧巴造成的。

《高效能沟通的七个习惯》书中讲,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活的中心,主要分为以下11种:

以配偶为中心,以家庭为中心,以金钱为中心,以工作为中心,以名利为中心,以享乐为中心,以敌人为中心,以朋友为中心,以宗教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以原则为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类人,他们缺乏安全感,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只关注自身的需求和欲望,他们也缺乏正确的人生方向。

一个人定位不清楚,是一生痛苦的根源。----曾仕强

因为太在意自己感受,所以解读分析问题时,只重视外部环境刺激体对自己的影响,过多关注自己被给予了什么,跟外界对比,会深深的陷入不平衡之中,从而缺少自身的行动力,而当自身的需求不被满足时,就会萌芽出“自己很不幸”的想法。

我们只关注被给予了什么,这本身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关注点在不可控的事物上,会让人更加焦虑,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别人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有时我们也会有错觉,把困难与不幸混淆,把眼前的一点点困难当成了不幸本身。而不幸本就是主观感受,就算在大部分人眼里,我们都很出色和幸福,只要自己主观上对比的其它人所拥有自己没有的事物,再经过自己的错误的逻辑解读,心理也会因为欲求不满而心情急躁,这时因为关注的事物跟本无力改变,这个无力感让人失望,此时就会把自己看成不幸的人,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以外界关系为中心的人,他们实际上对社会团体很依赖,容易受别人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以朋友为中心以配偶为中心的情况类似 ,都是感情上过分依赖,因此也容易出现自身需要与冲突的恶性循环。以敌人为中心可能我们听起来不熟悉有人会说,谁会这么无聊,以敌人为中心,其实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关注点在不喜欢的事物上,会让自己无法负起自身的责任。举两个例子,我们了解一下以敌人为中心的人是怎么考虑问题的。

有些人离了婚,他们对前任配偶的种种不愉快念念不忘,心里放不下对对方的怨愤,需要不断谴责对方的缺点来证明自己的无辜。

有些子女成年后,仍为父母当年的忽视、偏心或辱骂在公开场合或私下愤愤不平,消极地抱怨自己不幸的人生剧本。

这些都是以敌人为中心的表现。与其说不能放过别人,不如说,他们也没有放过自己,这些人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一样,没有内在的安全感。自我价值因为受到外界环境(他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影响而变化无常;他们的人生的方向也取决于他人的回应,时时揣摩着如何反击;他们的智慧受以敌人为中心的偏执心理影响;没有内在力量。所以以敌人为中心的人容易被外界的一切变化牵着鼻子走,生活被动,是不幸的源头。

而我们要以什么为中心,才会不被动?

答案是:以原则为中心

以正确的原则为生活的中心,包含了家庭,金钱,工作,名利,享乐,朋友,敌人,宗教,自我,配偶这10项内容,运用一定的方法去平衡这些。而不是简单地侧重某一个方面。

当然我们以原则为中心。就会为我们人生的四个支撑因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这是一切思想观念的根源。

当我们专注于这个核心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候,影响圈就会被扩大,这是最高水平的产能,会有力提高我们在生活各领域的效能。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有了安全感。原则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的,不像其他中心那样多变,所以值得信赖,可以给我们高度的安全感。原则是理性而非感性的,因此能让我们充满信心,配偶和密友都可能离我们而去,但原则不会。

原则不会怂恿你投机取巧,不劳而获,其有效性不取决于环境、他人行为或流行风尚。原则是永生的,不会毁于火灾、地震或偷盗,也不会今天在这儿,明天又到了那儿。

如果以原则为生活中心,智慧和人生方向的来源就是正确的地图,反映事物的和现状。正确的地图让我们能够清晰了解自己的目标以及实现途径,能够基于正确的资料做出更有意义、更易执行的决策。

而力量来自自我意识、知识和积极的心态,因而能够摆脱环境及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制约。

----《高效能沟通的七个习惯》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人可以改变。不仅如此,人还可以获得幸福。

我们假设有一个人正在为“我的性格是悲观的”而苦恼,我们可以试着把他的话换成“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自己的性格,而在于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观。性格一词或许会带有“不可改变”这一感觉,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被讨厌的勇气》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自由选择自己的性格。看下面的三个例子:

  • 一个恐婚的人,不愿意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而他实际的目的保护自己,不想让自己在不可控的人际关系里,避免受到伤害,所以他主动选择回避异性,远离婚姻对他来说最安全。
  • 一个辛勤工作,收入不高的人,抱怨自己因为没有上好大学,实际是只是给自己找借口,目的是用回不去的过去,来给不满意的现在找理由
  • 一个孩子没写作业,引起家长的愤怒,而这个发怒是为了震慑孩子,迫使孩子顺从,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让自己省心

而这些目的:保护自己,找理由,省心,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利已。

有人认为性格不会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改变。个体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你可能会说:"那怎么可能,我在有意识时,就已经是这种性格了,根本没有做过选择,我也不认为我有什么目的。”

阿德勒曾说,性格的选择大约是在10岁左右的时候开始我们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国家、时代和父母,但我们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而因为这个选择所付出的行动。也是我们自愿的,我们要为我们的选择负责。

假如我们一直活在,“如果......就.......”的造句中,就根本无法改变,因为这个”如果“,就是你为自己不改变找的借口。

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

----弗洛伊德

那么这时候重点问题来了:我们了解了不幸的由来,那么,怎么样才能变幸运呢?

我们是:选择和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 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

  1. 如果保持原来的自己,那么我们会用我们原有的习惯和经验去判断,这时生活有些小麻烦也容易应对,因为一切都是过去的重复。
  2. 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并不知道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应对,这些不可控的因素,未知会让我们缺失安全感,让我们没有信心,看不到希望,感觉会有更多不幸在前方等着我们。

即使我们对原有生活有很多的不满,仍然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内不做出改变,因为保持现状会让人觉得更加轻松和安心。这就是大部分人虽不满现状,却停在抱怨的层面而不做出任何改变。所以,我们的不幸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也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勇气,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缺乏改变的勇气。而这个改变,到底怎么改变呢?

改变的重点是:放下控制心,重新选择生活方式,重新选择与世界的沟通方式,也就是我们的行为本身。

不幸的人更多的是在控制,他们想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支配权,很小心地塑造让自己满意的结局,如果这个结果偏离了预期,也就是当理想和现实有偏差,他们就会受打击,觉得老天不眷顾自己,习惯性思维让他们继续用抱怨来缓解压力,用消极的不幸感思想让内心得到平衡,长久的习得性无助让自己无法积极的去想出解决方案 ,就这样,封死了自己前进的路。

那人们为什么要控制呢?说白了就是,太在意自身的感受,外求安全感,对生活太过于理想(只想接受美好的事物)。我们想要放下对外界的控制,首先一定要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我们做不到,那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

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其次要修正原有认知,要明白:人生福祸参半。对于祸与福,不幸与幸运,失败与成功,我们要有什么心态,具体怎么做呢?这里引用世界著名实业家、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话:

遭遇失败和苦难的时候,不是牢骚满腹,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忍受考验,坚持努力,将逆境转化为顺境。

而在成功和幸运的时候,不骄不躁,抱着真诚的感谢之心,坚持努力,使成功得以长期持续。

我们发现,充满幸运感的人,都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在最坏的环境里,找到机会。即使结果暂时不满意,他们也相信,走过的路并没有白费,仍有动力和勇气继续前行。把烂牌打好,才是我们终身需要去学习的事。

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时经常和家人一起打牌。有一次他的运气很差,一连几次抓到的都是很烂的牌,开始时他只是有些抱怨,后来,他实在是忍无可忍,便发起了少爷脾气,一旁的老妈看不下去了,严厉对他说:

“既然要打牌,你就必须用手中的牌打,不管这牌是好是坏,好运气不可能都让你碰上!” 艾森豪威尔听不进去,依然愤愤不平。母亲于是又说:“人生就和这打牌一样,发牌就是上帝,不管你名下的牌是好是坏,你都必须拿着,你都必须面对,你能做的,就是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牌打好,力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打牌,这样对待人生才会有意义!” 艾森豪威尔此后一直牢记母亲的话,并激励自己去积极进取,就这样,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成为中技,盟军统帅,最后登上了美国总统之位。

世界上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人的烦恼就来自于: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的事。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要分清,到底是自己的事还是别人的事,或者只是老天的事。

既然我们知道发牌的是上帝,那我们的人生大部分环境机遇也只是老天的事,所以我们要把关注点从外界环境上收回来,以正确的原则为生活中心,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自己可控的事物上,那什么是自己可控的事呢?

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生活的四大核心问题:

  1. 安全感:价值观、自我认同、情感归属、自尊自重、个人生存的基本能力。
  2. 人生方向:是我们内心的地图导航,它是解释外界事物的理据,也是决策的内在标准,和指引我们行为的准则。
  3. 智慧:是对生命的认知、平衡、感知、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判断力、洞察力和理解力。
  4. 力量:是我们用行动来达成目标的能力,培育有效的习惯,做出正确抉择。

正如李开复所说: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间的不同。

可以改变的事: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四大核心: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力量,这属于我们的影响圈。

不能改变的事:是别人的事和我们过去的经历,这是关注圈。

而区别两者的智慧:就是我们的认知,判断力、洞察力、理解力。

长大只是一瞬间,成长却是一辈子的事。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我都在路上。

脚踏实地是梦想,好高骛远是空想

01

最近回了趟老家,见到大学毕业三年的侄子又赋闲在家,说是失业了。

找工作时,不是他嫌人家工资低、工作跟他的专业不对口,就是人家嫌他学历不够、实力有限,胜任不了高薪工作。

结果,侄子毕业后一直走在不断投简历、跳槽的路上。

其实,以侄子目前的的学识水平、工作能力和心态,想在一二线城市找一份合心的工作不大容易。

但如果他愿意正视现实,摆正自己的位置,回到家乡,应聘一份工作从低处做起,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学习提升自己,完全没问题。怎样都不至于失业,呆在家里啃老。

可侄子说,回来可以,家里必须支持他一笔创业资金,他要做生意当老板,好歹也是大学生,怎好屈就在小地方领一份死工资。

我听后不禁哑然失笑!

年轻人想要开创一份自己的事业,大展身手赚大钱,做成功商人,有这样的梦想是好事。

可是,一出校门就想空手做老板,不能沉下心来付出,不能夯实基础、沉淀经验、淬炼自己,这梦想又怎能轻易实现呢?

须知,梦想也要量体裁衣,审视好自己再来谈。不考虑可操作性,那就是好高骛远。

好高骛远的人会让梦想变成空想。只有认准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将它实现。

02

我有个朋友,原来在县游泳队当运动员。

尽管他一直很拼,但或许因为资质一般,比赛成绩总是没能出类拔萃,运动生涯没有太大突破。

21岁那年他急流勇退,许多人都觉得很可惜,认为再坚持一两年,他肯定能创出佳绩,职业生涯一定能再往前走。

但朋友说:

我自己最清楚,现在的成绩就是我的极限,我已经尽力了,这时候退役不遗憾,趁年轻我还可以在其他领域拼一拼。

退役后他回到家乡,跟着父亲种植金针菜,一边往田间劳作,一边去进修学习,参考父亲多年的经验,每一步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

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历经无数次失败,他终于找到了高产优质的方法,在科学种植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用武之地。

不出几年的时间,他成立了农资加工企业,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面对那些当初嘲笑他当了运动员还回家务农,如今却眼红他成功的人,朋友一笑而过,他说:

“我不过是认清了自己,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来走。家乡本来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敢于放低自己,用心去做,谁都可以做成。”

是啊,根据实际情况给自己定一个合理而科学的目标,脚踏实地埋头去干,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有抱负的聪明人,都懂得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慢慢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高处。

因为只有从低处走上去才会站得更稳,才不会害怕自己失败,才会走得更远。

03

生活中总有一些自恃清高,觉得自己能力胜人一筹的人。

他们在工作中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小事情不想做,大事情做不了。

有个学生就常跟我抱怨,她的老板缺乏“慧眼”,老让她做一些琐碎的工作。

用她的话说,她一个名牌大学生,凭啥做那些高中生都会做的事。

殊不知,老板交代给她做的事,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是让她熟知公司的运作流程,锻炼她与各个部门的协调能力,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发挥才干,被委以重任。

而她总认为那些事情太过于琐碎,不能凸显她工作的意义,彰显她的价值,因而每件事都草草应付,不愿意踏踏实实去做。

自然,她也就失去了初入职场的良性累积和成长机会。漫不经心地对待手边的工作,为她今后的发展埋下了不好的伏笔。

工作中能够挑大梁,事业和理想一步到位,令人刮目相看,固然是好事。可是,不能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丰富自己,妄想一步登天,显然是不实际的。

人需要梦想,通向梦想的阶梯需要踏实与勤勉来修建。

与其枕着不切实际的空想怨天尤人,或者这山望着那山高牢骚抱怨,不如脚踏实地迎头赶上去努力。

要实现梦想,从认清自己、找准目标、做好手边的事开始。

作者 |石头姐姐,写手圈 ID:xieshouquan010

插画 | 网 郭颖

主播 |薛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网

辛苦整理,学会都得100分吆!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总结与试题

第六单元重点知识总结

一、容易读错的字

拳(quán) 捶(chuí) 怖(bù) 誉(yù)

囊(nāng) 级(jí)  殷(yīn) 豁(huō) 

撇(piě) 拙(zhuō) 衅(xìn) 溃(kuì)

二、容易写错的字

练:右部不是“东”,注意第三笔的笔画是横折钩。 

捶:右部是“垂”,注意最后两横的长短。

概:最右边不要写成“无”,第二笔是“∟”。

昏:上部是“氏”,不要加“丶”。

顽:左部的“元”末笔变成竖提。

累:注意下部不是“系”。

念:上部是“今”,不能加点写成“令”。

仍:右部是“乃”,不要写成“及”。

三、多音字组词

露: lòu (露脸) lù (露珠)

旋:xuán (旋转) xuàn (旋风)

角: jué (角色) jiǎo(三角)

钉:dīng (钉子) dìng (钉扣)

还:hái (还有) huán (归还)

哄:hòng (起哄) hǒng (哄骗) hōng (哄闹)

四、词语盘点

抚摸 甚至 跪下 虽然 顽皮 捶背 

脖子 掐住 念书 班级 自豪 品尝

脱掉 大概 昏乱 握住 摔倒 凭借 

  

改变 逃走 亏得 挖开 砸锅 否则 

旋风 况且 金兵 溃败 仍然 尤其  

帅气 兄弟俩 恨不得 连衣裤 丑小鸭

摇摇摆摆 无缘无故 又唱又跳 通情达理

哄堂大笑 接连不断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踱来踱去 顾名思义 冰天雪地 毫无怨言

重整旗鼓 不甘人后 得心应手 手舞足蹈

一显身手 不伦不类 一丝一毫 摇头晃脑

不动声色 不败之地 兴致勃勃 一摇一摆 

五、近义词

轮流—依次 机灵—机敏 殷切—恳切

味道—滋味 决心—决定 彻底—完全

照实—如实 连忙—赶忙 充分—充足

提示—提醒 等候—等待 立刻—马上

顽皮—调皮 故意—有意 神气—精神

惊呼—高呼 扇动—扑扇 陶醉—沉醉

结实—壮实 恐怖—恐惧 窝囊—无能

英武—威武 嘲笑—讥笑 傲慢—高傲

冲击—撞击 奇怪—奇异 顽强—坚强

妩媚—娇媚 旋转—转动 自豪—骄傲

懊恼—苦恼 兴趣—乐趣 责骂—责备

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得心应手—轻车熟路

手舞足蹈—欢天喜地 不伦不类—不三不四

不动声色—不露声色 兴致勃勃—津津有味

一摇一摆—摇摇摆摆 毫无怨言—无怨无悔

六、反义词

增加—减少 妩媚—素雅 恍惚—清楚

光滑—粗糙 漂亮—丑陋 嘲笑—夸赞

傲慢—谦和 顽强—软弱 溃败—胜利

安全—危险 结实—瘦弱 消失—出现

机灵—迟钝 充分—不足 自信—自卑

开始—结束 紧张—轻松 笨拙—灵巧

辉煌—黯淡 陶醉—清醒 自豪—自卑

毫无怨言—怨天尤人 手舞足蹈—闷闷不乐

不伦不类—一本正经 不可预料—料事如神

不动声色—大惊失色 兴致勃勃—兴味索然

通情达理—蛮横无理 垂头丧气—神采飞扬

七、词语归类

1、AABB式词语:

清清楚楚 密密层层 形形 摇摇摆摆 吞吞吐吐

2、ABAC式词语:

不伦不类 又唱又跳 踱来踱去 无缘无故 又哭又叫

滑头滑脑 自由自在 不理不睬 绘声绘色

3、AAB式词语:

眨眨眼 露露脸 看看书 说说话 走走路

4“一×一×”的词语:

一摇一摆  一丝一毫 一模一样 

一心一意  一五一十 一点一滴

5、ABCC式词语:

兴致勃勃 得意扬扬 烈日炎炎 生机勃勃 金光闪闪

6、拟声词:

啪嗒啪嗒 哗啦哗啦 吱嘎吱嘎

7、形容神情的词语:

垂头丧气 唉声叹气 大惊失色 

目瞪口呆 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

8、动作的词语:

手舞足蹈 摇头晃脑 活蹦乱跳 

昂首挺胸 张牙舞爪 交头接耳

9、量词:

一只鹅  一只小船 一个酒瓶 一扇翅膀

一个班级 一只老虎 一段情节 一件连衣裤 

一个窟窿 一阵笑声 一颗滚珠 一粒滚珠

10、动词:

摸肚子  改变主意 贴着墙壁 戴上头罩 

伸长脖子 握住脖子 掐住脖子 扑打翅膀 

张开嘴  咬住衣襟 扇动翅膀 张开翅膀 

拾起书包 划来小船 引起注意 套上老虎皮 

11、修饰词:

安全的地方  顽皮的孩子  全身的力量 结实的汉子 

机灵的小朋友  殷切期待的目光 窝囊的老虎 通情达理的老师

笨拙的表演  英武的风姿  帅气的陀螺 神气地走过来

辉煌的时刻  胜利的滋味  幸运的甜头 好胜的孩子   

八、句子乐园

1、它,不过跟一个酒瓶子一样罢了!(比喻句)

把“大鹅”比作“酒瓶子”,形象地写出了大鹅在金奎叔眼中的渺小。

2、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奋勇搏斗,旋风般撞向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闪向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直到其中一方被撞翻才告一段落。(比喻句)

3、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拟人句)

4、好的冰尜儿尖部嵌一颗滚珠,转起来能增加许多妩媚。(拟人句)

5、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进去。(含有关联词)

6、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含有关联词)

7、这只陀螺不是人工削制的,而是一位木工在旋床上旋出来的。(含有关联词)

8、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含有关联词)

九、考试提示

1.《牛和鹅》常考查文中动词,会以课内阅读考查金奎叔是怎样对待老雄鹅的,金奎叔说的话对“我”的启示,以及“我”直到现在还记着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2.《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常以各种形式考查作者的心理活动;以拓展的形式考查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活动练习题。

3.《陀螺》常出现对文中的四字词语的考查;会以问答的形式考查作者的情感变化,也会以选择或者问答的形式考查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第17课——语文园地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第17课:《爬天都峰》

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 )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 )的石级,石级边上的( ),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 )!

2.我( )向峰顶爬去,一会儿( )铁链上,一会儿( )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第18课:《牛和鹅》 

1. 这时,有一个( )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鹅听见了,就( )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 )地走过来;还伸长( ),“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 ),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2.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种来( )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 )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第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1. 有一回又逢到我们班表演,级任老师在分派( )的时候,我( )期待的目光可能引起了她的( )。分派到最后,她看了我( )才下决心说:“就这样吧,你扮老虎。”

3.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 ),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        ),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 )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 )的老虎。

第20课:《陀螺》 

1. 我是从小就(        ),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一战即败。于是四处( )木头,为削制(        )的“冰嘎儿”,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    ),可仍然不肯住手。

2.( )它远不如我( )中的那么漂亮,( )我极高兴地( )了叔叔的礼物。( )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       ),恨不得马上就在马路上(        )!

3.这真是个( )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 ),也品到了( )的甜头。无意中获得的“荣誉”, ( )小如微尘,对于好胜的孩子来说,也足以( )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        )地写下这些文字,便是一种有力的( )吧!

4.人不可( ),海水不可( )。

日积月累(六) 

1.( )所短,( )所长。

2.机不( ),时不( )。

3.差之( ),( )千里。

4. ( )口入,( )口出。

5.一言( ),( )难追。

6.比上( ),比下( )。

第六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5分)

1.夏天,奶奶摇着扇(shān shàn)子为我扇(shān shàn)风。

2.我把这枚铁钉(dīng dìng)用力地钉(dīng dìng)在墙上。

3.经过一夜的浸泡,豆子泡涨(zhǎng zhàng)了。

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suī rán(   )  wán pí(   )  bó zi(   )

dà gài(   )  liàn xí(   )  gǎi biàn(   )

nián jí(   )  shì fǒu(   )

三、辨析同音字,选字组词。(8分)

【顽 玩】(  )皮 (  )笑 (  )劣 游(  )

【级 极】(  )别 年(  ) (  )少 北(  )

【桃 逃】(  )生 (  )树 仙(  ) (  )跑

【豪 毫】自(  ) (  )厘 (  )气 一丝一(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6分)

(  )缘(  )故 (  )(  )达理

哄(  )大(  ) 不动(  )(  )

顾名(  )(  ) (  )天(  )地

(  )(  )怨言 得心(  )(  )

1.小明(     )拍了一下桌子,坐在旁边的小妹妹吓坏了。

2.这道题很简单,小华做起来真是(    )。

五、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3分)

1.妈妈在乐园门口买了一只可爱、机灵的小兔子。(   )

2.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

3.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起它们的注意。(   )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鹅一口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改为“把”字句)

2.请你用上几个动词,写一句表现你高兴的句子。

3.我的陀螺刚一露面,就招来了一顿嘲笑。 (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七、按照课文内容填空。(7分)

1.写出你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理解。

2.《牛和鹅》告诉我们

3.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而不开心,请你把题目改一改,安慰一下咱们的小作者吧!

我想把题目改为:

我想对小作者说:

八、口语交流台。(5分)

相信大家对红领巾都不陌生,但是有个小学为了激励学生,给“差生”戴上了绿领巾。你觉得该小学的做法对吗?给校长和老师们提一些意见或建议吧!

九、课内阅读。(10分)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1.仿写拟声词。(2分)

啪嗒啪嗒

2.用“”画出描写老雄鹅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老雄鹅;用“”画出描写“我”害怕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我”的。(填成语)(4分)

3.这段话从、、三个方面描写了“我”被鹅追赶时的情景。(2分)

4.如果你处于当时的情境,你会怎么做?要把句子写具体。(2分)

十、课外阅读。(12分)

五月的秧苗

小时候,我常跟着叔公到地里去干活。叔公扛着锄头,到地里去清垄,我背着草筐,跟在叔公的背后,捡拾叔公清除下来的杂草。

五月的天,已很有些热。无遮无拦的天空下,火辣辣的太阳光,毫不留情地照射着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天已有很多日没有下雨了,地里旱得很,还没长到我小腿弯高的玉米苗,全都晒得蔫蔫的,有些叶子都打起了卷。即使这样,叔公清垄还很仔细,他不仅把秧苗周围的杂草清理得干干净净,还在每棵秧苗周围深深地划拉上几锄,仿佛嫌秧苗根下的水分还蒸发得不够似的。

我不解,便问:“秧苗都旱成这样了,为啥不浇水,还要再划拉上几锄?”叔公笑着回答说:“傻孩子,知道吗,有钱难买五月旱。这五月的秧苗,正是扎根的时候,这时旱一旱它,给它松松土,秧苗的根就会尽力往深处扎伸,去找水分。表面看起来,秧苗蔫蔫的,一点儿也不翠绿茂盛,但秧苗的根却会因此扎得深,扎得牢固,一旦到了六月的雨季,秧苗就会迅速地往上蹿个子,即使遇到狂风暴雨,秧苗也不会倒伏减产。而且,由于秧苗在土壤里根系扎得深,分布广,吸收的营养成分也多,结的果实——玉米也会特别大……”

听了叔公的话,我不由得恍然大悟。

多年过去了,叔公的话还回响在我的耳旁。现在细想,小时候多受些磨难,多吃些苦,并不是坏事,这磨难这苦,说不定会成为你的一笔财富,激励你成长得更加茁壮。因为,正像人们常说的,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得风雨的。小时候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裕生活,长大了一点儿挫折就可能把你击垮。要经得起生活的风吹雨打,从小就应该像那些秧苗,勇于接受生活苦难的磨砺,这样,日后你才能长成蓬蓬勃勃的栋梁之材。

1.五月正是玉米苗的时候,旱一旱它,秧苗的根会扎得,扎得。到了六月,玉米苗就会。(4分)

2.为什么说“小时候多受些磨难,多吃些苦,并不是坏事”?(3分)

3.本文表面是写,实际上告诉我们人在成长过程中要的道理。(3分)

4.读了短文后,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2分)

十一、习作。(30分)

题目:记一次有趣的游戏

要求:1.突出活动的“趣”。 2.字体工整,不少于400字。

第六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

一、1.shàn shān 2.dīng dìng 3.zhàng

二、虽然 顽皮 脖子 大概 练习 改变 年级 是否

三、顽 玩 顽 玩; 级 级 极 极; 逃 桃 桃 逃; 豪 毫 豪 毫

四、无 无 通 情 堂 笑 声 色 思 义 冰 雪 毫 无 应 手 1.无缘无故 2.得心应手

五、1.伶俐 2.期望 3.调皮

六、1.鹅一口把我当胸的衣襟咬住了。

2.看到试卷上的一百分,我高兴地跳起来,一路狂奔回家,想着马上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

3.天一晴,他们就出去工作。

七、1.我们不能只看一个人的外表,应该注重的是内在的精神和灵魂。外表美并不是真正的美,内在美才是最美丽的。也许你不美丽,也许你不高大,但只要你有梦想和志向,终究会达到成功。

2.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

3.示例:一只可爱的大老虎 我其实很佩服你的勇气。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些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以后一定会看到灿烂的彩虹。

八、示例:这样做不对,会给一部分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希望老师们能够一视同仁,不要从个别的行为上区分“好生”和“差生”。

九、1.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2.     很凶猛

  惊慌失措

3.动作 神态 语言 慌乱

4.示例:我会拿起一根木棍,用力地赶鹅,一直把它们赶跑。

十、1.扎根 深 牢固 迅速地往上蹿个子,即使遇到狂风暴雨,秧苗也不会倒伏减产 2.因为只有小时候接受生活苦难的磨砺,长大后才能经得了风雨,不被挫折击垮。 3.玉米苗 接受生活的磨砺

4.在生活中,我们要勇于面对挫折,迎难而上。

十一、提示:写之前,想想什么是自己感兴趣并特别熟知的游戏,把游戏的规则和过程写详细,用一些修辞来润色文章,写完后进行修改,使语句通顺,中心明确,还要注意字体工整。

【怨天尤人造句,怨天尤人造句子10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