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的恐怖?这里有五个让你毛骨悚然的惊奇故事
1985年,一艘美国军舰正在北大西洋上搜寻着什么。
指挥官巴拉德(Robert Ballard)教授紧盯着荧幕,水下机器人正在一步步前进,而当它看清海底的锅炉时,全船人都沸腾了,找到了,我们找到它了,难以置信,就是它。
原来,这是泰坦尼克号(铁达尼号)的残骸,于1912年沉没,已经失踪了73年。
泰坦尼克(Titanic),这可能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一条船,无论哪个国家,大家都知道它的故事。
但是,我们对整个故事真的了解吗?
冰海沉船、杰克露西,这些熟悉的故事,可能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为什么有人会说泰坦尼克【**从未沉没】**?
为什么泰坦尼克沉没时,37公里外会有一艘【**神秘船】**一直静静的眼看着悲剧发生?
还有为什么有人说,泰坦尼克沉没就像一连串的【**诅咒**】?
以及为什么说杰克和露西的故事并非完全杜撰?**【船员故事】**
还有泰坦尼克,最后究竟为什么沉没?**【沉没真凶】**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五大惊奇。
时间回到1995年,英国牛津,一个叫做罗宾·加德纳(Robin Gardiner)的研究者说,泰坦尼克从未沉没。
这句话真是石破天惊,如果没有沉没,那专家们在北大西洋海底发现的残骸是什么?
如果没有沉没,船上遇难的那1500多名乘客又在哪里?
罗宾拿着自己的新书,淡定的介绍了这样一条惊奇的理论……
他说,首先要了解的是,当时有两家航运公司,分别叫做白星(White Star Line)和冠达(Cunard Line)。
它俩都是英国公司,在1900年代,竞争达到白热化的时候,白星选择了投靠美国,加入IMM集团,获得资金加持,而冠达则选择了产品研发,在1906年的时候,下水了两艘当时北大西洋上最大、最快的游轮——露西塔尼亚号(Lusitania)和毛里塔尼亚号(Mauretania)。
白星在这一回合的较量上败下阵来,但他们很快就制定了一个财大气粗的反击方案——那就是造船、造大船。
他们决定再造三艘比冠达公司更快、更大也更豪华的顶级游轮,分别叫做奥林匹克号(Olympic)、泰坦尼克号(Titanic)和不列颠号(Britannic)。
这三艘船拥有同样的设计蓝图,以泰坦尼克号为例,它拥有11层甲板,全长269米,宽28.3米,高53.3米,当时的报纸上出现了它的剖面图,把它与摩天大楼和传统的风帆客轮相比,简直是一座海上城市。
船里的设施和装潢更是堪比五星级酒店,水晶吊灯、琉璃窗户、雕花家具,以及头等舱里两座巨大的旋转楼梯。
船上还有一个恒温游泳池、一个土耳其浴室、一个电动喷泉浴室、一个健身房、一个壁球场、四个餐厅、两家理发店、两家美容院,还有一个图书馆。
安全性更是毋庸置疑,全船设计了16个水密隔舱,一个隔舱进水根本不影响航行,三个舱进水也不会断电,哪怕是灌满了整整四个隔舱,巨轮也能保持漂浮,在海面上等待救援
就这样,白星公司的项目一经发出,整个社会都开始密切关注,巨大的游轮在北爱尔兰的船坞中开始建造,1910年,第一艘奥林匹克号下水,第二艘泰坦尼克号也已经进入了完工、装修阶段。
故事讲到这里,研究者罗宾拿出了一张照片,两艘一模一样的巨轮停靠在码头上,请问那一艘是泰坦尼克号
分不清吧,紧接着罗宾又说到,他找到了一段当时的幸存者记录,一个叫做比斯利(Lawrence Beesley)的二等舱乘客,他在回忆录中说,船航行的时候非常平稳,从船右边的悬窗看出去,只能看到海,而从左悬窗看出去看不到海,只能看见天空。
这是什么意思?
接着,罗宾又拿出了46颗铆钉样本,他说,这些都是打捞出水的泰坦尼克号残骸,按标准,应该是4号质量钢钉,但为什么其中有了不少3号质量钢钉,甚至还有不少是铁钉?而进一步分析,这些铁铆钉的显微结构中,又为什么会出现蜂窝状玻璃结构?
罗宾认为,这很可能暗示着,泰坦尼克号本身就存在着质量问题,不仅仅是建造的时候有人为的偷工减料,船体的龙骨上也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和幸存者描述的一样——左右悬窗看到的景色不同,这是船体倾斜所导致的,而船体倾斜又可能与船体的龙骨结构不平衡有关。
但是,为什么当时的白星公司,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还要在建造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偷工减料,甚至出现结构性质量问题呢?
原因只有一个,罗宾继续分析,他说,问题就出在一个,突然临时取消行程的头等舱乘客身上。
这名乘客叫做——J.P.摩根(J. P. Morgan)。
也就是今天摩根大通的创始人,金融巨富,而他在当时,正是白星航线母公司——IMM集团的创办人。
他在泰坦尼克号出航前一天取消了行程,会不会是因为他早就知道这艘船会沉呢?
罗宾继续分析,当时的故事可能是这样的——问题并不出在泰坦尼克号上,而是出在第一艘下水的奥林匹克号身上。
白星公司雄心勃勃,1911年5月,奥林匹克号正是服役,但出师不利,刚刚第三次航程,就在纽约的码头里,不小心与拖船相撞,造成船体损伤,不得不空载返回英国,进行维修,最要命的是奥林匹克号全责,保险公司还不陪。
一个多月以后,奥林匹克号修好了,再次声势浩大的开往美国,但又仅仅安全航行了一趟,在第五趟航程中,刚离开英国,就在码头外面与一艘英国军舰(Hawke)相撞,这次撞得非严重,军舰的舰首都撞没了,奥林匹克号的船舷上也被撞出一个大口子。
这下又不得不停回船坞,继续修理,保险公司依旧不赔,因为还是奥林匹克号的全责。
奥林匹克号当时造假7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7亿美元。
预计需要完成100趟往返航线可以收回投资,但现在连4趟往返都没有跑满,就要在船坞里大修两次,这谁受得了?
更无法接受的是,与此同时,船坞里还停着一艘计划投资750万美元的泰坦尼克号呢,这钱烧得,比森林大火还凶,而奥林匹克号无法出航,也就意味着白星公司没有任何现金流入账,所以,研究者罗宾怀疑,到了1912年的时候,白星公司已经不可避免的闯破了财务破产的红线,这可怎么办?
于是,很可能,那个没有上船的J.P.摩根在幕后为白星公司策划了一条起死回生的妙计。
这条妙计有多残忍?
说到这里,罗宾自己都一再强调,猜想而已,猜想而已。
但事实上,罗宾的猜想还真不是毫无根据,因为,就在泰坦尼克号启航前,它和奥林匹克号肩并肩的停在船坞里,整整停了44天,还留下了照片。
所以,你想到J.P.摩根的妙计了吗?
那就是,利用这44天,把泰坦尼克号和奥林匹克号掉包。
让已经被撞坏的奥林匹克冒充泰坦尼克号,而泰坦尼克必须有去无回,必须沉没到3800多米深的北大西洋海底……
因为,摩根要用它骗保,要让保险公司来抹平自己的财务亏损。
至于船上的2000多名乘客?
J.P.摩根还有妙计,那就是派出白星公司的另一条加州号(California)一路尾随,准备救援,大概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说服具体执行沉船人物的船长和监工吧,否则太残忍了。
后来,加州号上的货物清单也侧面证明了这一猜想,它的货物中,除了大量棉絮,竟然还鬼使神差的准备了3500多张毛毯,简直就像一艘救生船一样。
但故事最后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过程中,加州号在仅仅37公里开外眼睁睁的看着它沉没,无线电一封也不会,甚至连求救的信号弹也被船长选择忽略,这背后更深的阴谋实在不敢想。
但所有的逻辑假设到这里全都行得通,泰坦尼克为什么偷工减料、龙骨不平?那是因为,它是偷梁换柱的奥林匹克号,是一条本来就被撞坏,而且知道要拿去骗保的船。
另外,加州号为什么不救援?
虽然研究者罗宾没有明说,但忍不住让人猜想,看看船难遇害者中都有谁吧?
当时的世界首富阿斯特(Astor IV)、百货巨头斯特劳斯夫妇(Isidor Straus)、家古根海姆(B. Guggenheim)以及一大票英美社会名流,他们可都是J.P.摩根当时潜在的竞争者啊。
而泰坦尼克沉没,竞争者们去世,第二年,摩根和罗斯柴尔德领衔的美联储就匆匆成立,成了控制美国、控制美元发行的影子巨头。
所以,罗宾如此惊人的一条沉船理论,是否又有切实的证据来支持呢?
当然有,奥林匹克号内部编号400,泰坦尼克号编号401,至今市面上都流传着大量编号400的收藏品,它们是当初从奥林匹克号上拆下来的,而打捞出水的所有泰坦尼克号残骸上,却还从来没有出现过401,为什么?
因为,很可能,当时为了赶工和骗保,泰坦尼克的软装材料上,就根本没有印上401的编号,当时乘客们乘坐的,根本就是抹除标记的400——奥林匹克号。
另外,罗宾在书中提供了一组对比照片,上方的是泰坦尼克号施工时有人拍下的照片,船首悬窗整齐的14个。
而到了出航时,又有人拍了一张照片,悬窗变成了不整齐的16个,而且事实上不整齐的16个悬窗,这正是奥林匹克号的设计。
还有水下拍摄的遗骸照片,遗骸舰首和施工照片里的舰首样式、距离完全不同。
虽然罗宾的猜想在1995年发表以后,立即掀起了很大的风波,但是,就连罗宾自己都在全书的最后,用一条最致命的证据来否定了自己的猜想,那就是海底拍摄的照片,沉船螺旋桨上出现了401的编号,它确实是泰坦尼克号无疑。
但是,怀疑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后来,又有一名叫做安德鲁·牛顿(Andrew Newton)研究者专门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在纪录片的末尾,安德鲁给出了一个更加震撼的证据——水下机器人从残骸的铭刻上清晰的拍到了M和P两个字母,这很显然是OLYMPIC的遗存……
但很遗憾,海底的沉船遗骸,专家们永远不准备打捞,而且由于细菌侵蚀,专家们预计最迟2037年,这些遗骸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罗宾的这个猜想虽然被主流学界一致否认,但同时,它也将成为永恒的谜团。
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加州号仅仅距离37公里,为什么不赶过来救援?
除了罗宾的理论,其实,在主流研究的逻辑下,这个故事可能是这样的……
时间回到1912年的4月12日,这是泰坦尼克号出发的第二天,它收到了第一个冰山警告。
当时,船上配备着一个无线电收发室,隶属于马可尼电报公司(Marconi"s Wireless Telegraph Company),马可尼电报在1910年代才刚刚投入商用不久,所以,这间电报室很高级,并不归船长指挥,它相当于是马可尼公司在泰坦尼克号上开的一个营业部,船长也是客户。
电报室里有两个营业员,分别叫菲利普(J.G.Phillips)和布莱德(H.S.Bride),为了赚奖金,他俩除了帮船长发电报以外,也接收各种乘客的电报收发业务。
所以,他俩非常忙,24小时两班倒的那种,床就放在电报室里,通常是睡醒了就得干活儿。
就这样,4月12日,船长收到了冰山警告,他预判今年的冰山比往年漂得更往南,于是,船长接连两次改变了泰坦尼克号的航向,让船更靠南,以躲避冰山。
但是,船长并没有降低速度,还是以21.5节,相当于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飞速开往美国。
两天后,也就是4月14日,电报室又一连送来七次冰山警告,这些冰山警告都是附近的船只发来的,按理说,这个时候,船长应该继续向南躲避,同时,一定要降低船速。
但事实上,船长选择了忽略这些冰山警告,还是径直的朝美国飞奔。
为什么会这样?
在罗宾的猜想理论当中,这就是船长执行沉船计划的证据。
但事实上,在后来的听证会上,有一个重要幸存者,他叫做伊斯梅(J. Bruce Ismay),是当时白星公司的董事长,他的证词很关键。
这个桥段,在《泰坦尼克》的电影里也有演,那就是,有人听见伊斯梅跟船长说,这是泰坦尼克号的首航,速度,需要速度,一定要打破冠达公司往返英美之间的速度,这样,无论是豪华、舒适还是速度上,白星就都能碾压冠达。
还记得白星此时的财务危机吗?
第一船,奥林匹克号已经出师不利,如果第二船,泰坦尼克号还不能直接击溃冠达,那白星怕是真的难以翻身了。
所以,船长才会接受伊斯梅的建议,罔顾安全,加速飞奔。
更何况,当时所有人也都被宣传蒙蔽了——泰坦尼克号不是号称永不沉没的吗?
就这样,到了14号晚上,这天月黑风高能见度很低,船上有一个瞭望塔,瞭望塔里的水手,什么都看不到……
而与此同时,电报室里,冰山警告的电报还在一个接一个的传进来。
两个电报员本来就很累,一趟又一趟的往船长那边送冰山警告,再加上船长一点儿理会的意思都没有,他俩就有点儿厌烦了,因为,晚高峰,这会儿也是乘客们收发电报的高峰啊,你们附近的船可别再发什么冰山警告了,我们还要忙着帮乘客收发电报赚奖金呢,收发你们那些电报,又累又急又不赚钱。
于是,电报员菲利普急了,在电报里直接开怼,怼不停发警告的加州号,说,走开,闭嘴,我在忙开普雷斯的事(Keep out; shut up, I"m working Cape Race)。
开普雷斯应该是船上的一位乘客,菲利普正在忙着他的事儿。
收到这封电报的,已经是晚上10点55分,很晚了,加州号的电报员也是火大,索性关机上床睡觉,而这个时候,加州号的船长则下令,停止航行,因为他们似乎已经被冰山包围了,而此时正在朝加州号这边飞奔过来的泰坦尼克号却并不知道这一切。
到了晚上11点39分,瞭望塔伤的水手突然看清了,肉眼可见,前面有一座巨大的冰山,他赶紧连续三次摇铃,下面的人接到警报,立刻拿起电话打给舰桥上的长官,值班的长官是大副,大副也慌了赶紧下令左满舵。
接下来的一分钟当中,瞭望塔里的水手眼看着巨大的冰山,和自己一样高大,一点点的朝自己撞过来,而在水手的祈祷和哆嗦中,冰山在最后一刻与他们擦肩而过。
谢天谢地,现在是11点40分,水手一位自己躲过了冰山,但接下来的10秒钟当中,他们又感到了一阵微弱的震动,还有一阵沉闷的冰山摩擦船体的声音。
然后,冰山迅速被巨轮甩到了身后,没事儿吧,也许当时所有人都这么想。
泰坦尼克不是永不沉没吗?
刚刚有没有直接撞上冰山,但事实上,如果真直挺挺的撞上去,也还真的没事儿了,因为,上一次冰山撞船的就发生33年前,当时亚利桑那号(Arizona)几乎遇到了与泰坦尼克号一模一样的情况,但它的舰桥长官在第一时刻下令,全速撞击,结果,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虽然船头几乎被撞没了,但是亚利桑那号并没有沉没,它安全的返回了母港。
其实,在船舶设计时,工程师们早就考虑到了这种突然撞山的情况,所有的船只,船头都有一个防撞隔舱,泰坦尼克号也不例外,如果径直装上去,也不过是一到两个隔舱进水的问题。
还记得最开始提到的安全系数吗?一个隔舱进水不影响航行,三个隔舱进水也不会断电,哪怕是灌满了整整四个隔舱,巨轮也能保持漂浮,等待救援。
但是,这一避让冰山,就让冰山在船体上挤压出一道长长的裂痕,刚好五个隔舱那么长……
所以,泰坦尼克号在又高速飞奔了20分钟以后,船长、设计师以及一众高管才聚集在一起,船长下令赶紧停船,而设计师则慌张的说,没救了,破了五个隔舱,海水正在一每分钟400吨的速度灌入,已经灌了20分钟,预计还有2小时彻底沉没。
船长经验老道,临危不乱,第一时间赶往电报室,冷静的说,CQD,北纬41.46,西经50.14。
两个电报员立刻扔下了所有乘客的电报,开始拼命的向外求救。
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附近的船谁也没有回复,这个时候,电报员菲利普突然想起来,国际电报组织前几天刚刚发布了新的求救代码,何不再试试?
于是,历史上第一份SOS由泰坦尼克号发出,又过了两分钟,周边的船只陆续应答,最近的喀尔巴阡号距离107公里,赶过来最快也要3.5小时,而留给泰坦尼克的时间,只有两小时。
当船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淡定了,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就在这个时候,电报员突然说,附近应该还有一艘加州号,但他们一直没有回复。
继续发,船长只有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同时,船长下令弃船。
其实,这个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加州号就在37公里以外停泊,而电报员因为被怼,关掉了电报机,正在呼呼大睡,直到第二天早上他重新开机,才看到如雪片一般的CQD和SOS……
更夸张的是,当泰坦尼克号上乱作一团,船员们不断发射信号弹求救的时候,加州号的瞭望员其实也看到了,但当他报告船长,船长过来观看以后认为,高度太低,这恐怕是泰坦尼号在搞烟火晚会,大家散了吧。
后来科学家研究表明,这可能是因为当时海域出现了海市蜃楼现象,因为浮冰和气温的原因,光线折射,让本来飞向高空的信号弹,看起来非常低,就像烟火一样……
就这样,加州号错过了救援,本来它可以拯救所有人。
除了发生在加州号身上的一系列巧合,泰坦尼克这边,也有一些列如同诅咒一般的巧合。
比如,在后来的听证会上,那个幸存的瞭望员爆出猛料,他说,他俩当晚竟然没有望远镜,如果有望远镜,瞭望员承认,自己至少可以提前一分钟发现冰山,而这一分钟也足够拯救所有人,但当法庭进步一,为什么他俩当晚没有望远镜的时候,原因却让人恨不得捏碎拳头,原来,船长在启航前1天,调整了大副、二副、三幅的人选,把奥林匹克号的大副调过来,做了泰坦尼克的大副,而泰坦尼克原先的大副变成了二副,二副变成了三幅,而三幅布莱尔(Blair)则失去了岗位,被要求下船休息。
可想而知,布莱尔又气又急的下船,他一不小心就把一串钥匙带下了船,而这串钥匙,正是锁望远镜柜子的钥匙,又恰好,这只双通望远镜本来是应该供瞭望员使用的……
这把钥匙后来被一位中国商人买下,花了九万英镑,目前陈列在南京。
另一个巧合,当船长下令弃船,船员们开始组织乘客登上救生艇的时候,负责左右舷工作的两位副官分别跑来请示船长,船长已经精神崩溃,他面无表情的说,是,是的,妇女儿童优先,对,对的,就那样做。
但这句话有歧义,左舷的副官理解为,只能妇女儿童上船,而右舷的副官理解为,妇女儿童上船后其他人可以上船。
这样一来,当右舷的第一艘7号救生艇被放下时,上面只坐了28人,而它本来可以载65人,挤挤至少可以载70人……
就这样,船上一共16条救生艇,满载本来可以救走990人,而最终只有633人登艇。
有关救生艇的第二个巧合,那就是按计划14日白天本来有一个全员救生艇的演习,但不知道为什么船长在演习前5分钟,临时将它取消,而到了14日晚上,缺乏演习的乘客和船员们也就在甲板上乱作一团,慌乱求生。
第三个巧合,那就是白星公司董事长——伊斯梅,他在下水前,跟船舶设计师说,为了让甲板看上去更加宽阔,把这些这些还有这些救生艇全部去掉,泰坦尼克永不沉没。
他当时扔在桌子上的一共24艘救生艇,恰好可以装载1560人,而遇难人数是1514人……
另外,泰坦尼克号的第四根烟囱其实是装饰,当初伊斯梅为了美观,又是拿掉了24艘救生艇的空间,帮它装上了第四根烟囱……
就这样,在混乱的救生艇现场,其实又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那个一直勇敢演奏的乐队,还有那对相拥而死的老夫妇,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而且,这对老夫妇还被认为是电影里杰克和露丝的原形。
如果你热衷海淘,那一定会对梅西百货(Macy"s)有印象,这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连锁百货公司,而它的创始人,正是电影里那对相拥赴死的老夫妇——斯特劳斯夫妇(Isidor Straus)。
他俩这会儿已经结婚40年,这40年以来,他俩在美国打拼,从默默无闻的小商贩,已经成为了当时在全美都数一数二的大富豪。
夫妇俩想着安度晚年,于是,在去年冬天从美国来到欧洲度假,本来,他们打算在春天的时候乘坐奥林匹克号返回美国,但是,却再一次由于而引起罢工,行程不得不推迟,白星公司也将他俩的船票改签到了泰坦尼克号上。
当时他俩的船票共计442英镑,折合今天14万美元左右,他们是船上的头等客人,还带着一个女仆和一个男仆,然而,当冰山发生后,那天晚上,人们看到两夫妇走到了救生船边,夫人在女仆的搀扶下准备上船,当时,他们上的是8号救生艇,当他们来到艇边时,却被告知,只有妇女和儿童能上船,老丈夫必须留在船上。
丈夫坚定的向夫人告别,但夫人却突然拒绝登船,她说,我们结婚多年,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We have lived together for many years. Where you go, I go.)
当时8号船上还有很多空位,乘客们也纷纷表示并不介意老丈夫陪同夫人一起上船,但丈夫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突然,老妇人跳回了甲板,和丈夫肩并肩的站着,还把自己的皮大衣送给了身边的女仆,让女仆上船,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女仆。
就这样,女仆幸存了下来,而人们最后一眼看见老夫妇,他俩则是挽着手微笑着站在甲板上。
后来,人们虽然遭到了丈夫的遗体,但夫人的遗体至今下落不明。
孩子们安葬了这对夫妇,在她们的墓志铭上写着,情众水不熄,大水不没,这是《旧约》当中的句子,但也有人把它通俗的翻译为,再大的水也不能熄灭爱、淹没爱。
(Many waters cannot quench love – neither can the floods drown it.)
而浓烈的情感渲染过后,我们却又能从历史资料中冷冰冰的发现,8号救生艇,明明可以坐下65人,当时却只坐了28个人啊。
过快的船速、关闭的电报机、准备不足的救生艇、被锁进柜子的望远镜。
这些都只是促成悲剧的巧合,但究竟是什么原因直接导致了泰坦尼克的沉没呢?
2009年,霍普金斯大学的胡博士(Hooper McCarty)团队终于给出了一个可靠的答案。
但谁也没想到,竟然与14年前,罗宾的猜想如出一辙——真凶是铆钉,还记得打捞出水的那46颗铆钉吗?
本应该使用的4号钢变成了3号钢,而哪怕是3号钢当中又掺杂了大量的劣质铁钉。
所以,胡博士也认为,沉没泰坦尼克的真凶是就是这些铆钉,就是船体的质量问题,但是,与罗宾猜想原因不一样,罗宾猜想这是有人在故意偷工减料,而胡博士却给出了更理性的解释。
首先,她的团队复刻了这些钢钉、铁钉,然后用液压机模拟泰坦尼克的钢板,一遍遍的做挤压试验。
然后,胡博士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
1,为什么把4号钢换成3号钢?
因为,通过试验发现,4号钢和3号钢的受压强度几乎相当,但是,3号钢在安装的时候更加方便,当时,为了追赶建造速度,泰坦尼克使用3号钢钉是绝对符合技术标准的。
但是,问题来了,当胡博士把4号钢和3号钢冰冻,降低到当时的温度环境以后,情况不一样了,很明显,3号钢更容易折断,这些铆钉折断以后,导致钢板连接处豁口,这才是泰坦尼克沉没的真凶,并非像我们想象的一样,是冰山撞破了船体的钢板。
胡博士说,如果全船都使用4号钢,那么泰坦尼克下沉的速度就不会那么快,应该可以为后面的救援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2,为什么会有劣质铁钉的存在?
经过研究发现,这些铁钉中的杂质也并非劣质,而是有意加入的碳粉。
原来,当时的液压技术有限,在铆钉大平面上的钢钉是,液压机可以使用,但到了船头这里,铆接面不平整的时候,液压机无法使用,只能靠人工装钉。
这样,无论是3号钢还是4号钢,强度都太大,工人们其实根本就无法手工安装这两种质量的钢钉,只能安装相对较软的铁钉。
但是,铁钉的抗压强度又不够,怎么办呢?
于是,按照经验,在这些铁钉中加入碳粉,这样其实可以增强铁钉的强度。
然而,当时的技术工人们又忽略的低温的因素,这些加入碳粉的铁钉,在低温状态下变得更加容易折断。
这样船体的豁口变得更大,下沉更快……
2009年,又有一个国际冰情巡逻队的海洋学家唐博士(Don Murphy)说,导致沉没的第二个真凶是1912年的异常气候。
这一年,月球距离太阳的近地点是1400年来最近的一次,这种罕见天象导致了海洋潮汐的引力比平时增强了74%,再加上就在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前几天,地球又正好转到了太阳引力的高点上,这样,泰坦尼克号当时其实恰好遇上了千年不遇的大潮。
本来,从北极向南的冰山都会在拉布拉多海附近的大浅滩纷纷搁浅,船长的经验没错,他曾经两次向南调整航向,这条南线上,按经验是绝对安全的。
但是,船长不知道地球已经发生了千年一遇的大潮,大潮让这些巨大冰山冲过了大浅滩径直朝南边漂了过来。
同时,唐博士又指出,其实,哪怕是有大潮帮它们渡过浅滩,但事实上,这些冰山也会被墨西哥暖流阻挡,墨西哥暖流平均有15-18摄氏度,冰山撑不了10天,它们就会被分解、拍打成小碎块。
然而很不幸,1912年又是一个百年不遇的暖冬,这导致墨西哥暖流也向南偏移了,冰山群恰好入侵到泰坦尼克的南线上来。
这个时候,对应着船上14日那一连七封的冰山预警,船长其实已经知道自己闯入了冰山群,但是,他为什么还不减速呢?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伊斯梅后来在听证会上承认的情况,他们想尽快赶到美国,夺得最快航线的蓝丝带奖。
还有一个原因说出来有点难以置信,那就是,按照当时的航行准则,遇到冰山群的情况,竟然是要加速闯过去,而不是减速避让,所以,船长继续快速前进的决定在当时并没有问题。
是直到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发生以后,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这条航行准则。
这就是泰坦尼克悲剧的,多重原因叠加,最后的听证会也并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无论是幸存的伊斯梅、瞭望水手还是电报员,他们都被免于追究责任。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看完你的分析,都感觉卡梅隆终于可以拍《泰坦尼克2》了,就从梅西老夫妇的故事说起啊。
(完结)
2002年,父子雨夜殒命,犯分文未抢,广东惠阳血案
广东惠阳淡水,曾于2002年3月30日凌晨,发生了一起最的致人死亡案。
父子二人倒在家中血泊,现金和贵重物品完好无损,现场没有翻箱倒柜的痕迹,连害两命的犯,竟然分文未抢,仓皇逃离了现场,凶手的真正动机,究竟是什么?
为了拨开重重迷雾,专案组连续奋战10个昼夜,来回奔波了4个城市,终于抓住了4名犯,而主犯唐永德落网的契机,则是一个让人感到意外的“狗儿”。
本次,就让我们来回顾,这起扑朔迷离的血案的来龙去脉。
雨夜中的凄厉惨叫
3月底淡水镇的山子顶村,下了一场春雨,尤其是在夜深时,雨声格外让人心烦意乱,童某深有此感,她的心中有些不快,丈夫老林,迟迟没有回家。
凌晨3时15分,老林总算是回到了家,轻手轻脚的推开卧室门,发现妻子童某已经睡着,不禁暗暗松了一口气,这顿唠叨是不用挨了,可是老林怎么也想不到,黑夜中的匆匆一瞥,竟成了夫妻二人今生的诀别。
刚躺下没几分钟的功夫,老林听到屋外传来的一声巨响,像是门被踹开的声音,准备出去看个究竟的老林,还没来得及打开卧室门,就听到了一声惨叫,老林顿时被吓坏了,声音是他的儿子小林传来的,顾不得许多,急忙冲了出去。
映入眼帘的,是倒在血泊中的小林,而还没等老林缓过神来走上前去查看,躲藏在暗处的凶手,便猛的刺出一刀,来不及反抗的老林,发出了深夜的第二声惨叫,父子俩双双殒命。
终于,童某被门外的声响吵醒了,她赶忙打开灯,去大厅查看情况,结果第一眼就看到了惨死的丈夫和儿子,一声尖叫划破夜空,但意外的是,凶手没有对童某下毒手,而是选择逃离了现场,此刻的童某,不停的发出尖叫,听起来格外瘆人。
周边的邻居们,被童某的尖叫声吵醒了,好几家院子里的狗,也在不停吠叫,当大伙来到老林家的时候,均被现场的一幕吓了一跳,童某已经是痴傻的状态,胆子大一点的人,选择了马上报警,如此惨案,打消了所有人的困意。
惨死家中的两父子,因何被凶手所盯上?血案的动机,无非有两种,临时起意和蓄谋已久,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包括行凶,也一般会有三个理由,分别是:情、仇、财。
老林和童某结婚都快20年了,夫妻间的关系和睦,两口子养育了儿子小林,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家庭上,亲戚朋友和街坊四邻,都没见两人闹过不愉快,几乎是所有人眼中的夫妻,出轨无从说起,至于小林就没有可能了。
小林是一名高中生,品格好,学习成绩优秀,有些书呆子的潜质,没有传过和谁谈恋爱,所以不存在感情纠葛,排除“情”元素。
若是报复,似乎也有些说不通,凶手的目标很明确,作案手段老练,都是一刀毙命,对现场环境好像很熟悉,逃跑的时候不拖泥带水,但又没有进行伪装,应该不是熟人作案,可是留下活口,和正常报复的逻辑相悖。
不论是老林,还是童某,在当地的风评都很好,夫妻俩不和人争吵,也不和人结怨,生活作风正派,所以“仇”元素也被排除。
剩下的,只有“财”,也是本案中最扑朔迷离的疑点,既然为了钱,为什么不抢值钱的物件?凶手,究竟抱着怎样的心理作案?
23小时后的重大进展
专案组为了尽早侦破此案,争取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以图财害命为重点排查目标,凶手的作案动机。
通过走访,从目击者处掌握了一条重要信息,凌晨一共看到4个人从老林家跑出去,通过缓过神来的童某处得知,屋内作案的一共两个人,那另外两人则是负责蹲点了,同时还有邻居听到案发后摩托车发动的声音。
如果单纯是行凶,不可能留下活口,而且望风的话,有一人就足够了,老林的家庭状况还是相当富裕的,由此,更加确信,凶手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
有着稳定收入的老林,平时喜欢和村里的人一起打打麻将,这也是他经常深夜才回家的原因,每次出门,老林的身上都会带着几千块的现金,牌友们都知道老林有这么个习惯,而这或许也是凶手盯上了老林的原因,他实在太高调了。
只不过,本案最大的疑点就是在这里,老林家有钱是真的,凶手有的动机也是真的,但作案时,他们甚至连现场残留的2000块现金都没碰,贵重物品一样没丢,不符合的犯罪逻辑,看来,只有深入老林的社会关系,才能揭秘。
为此,专案组决定,专门老林的牌友们,案发之前,老林一直在打麻将,这些人里面,或许就藏着凶手,为了不打草惊蛇,专案组此行,格外的低调。
经过,3名,落入了专案组的视野,一人是小食品店的店主老莫,一人是开摩托车拉客的四川人陈德全,还有一个是外号叫“光头”的男人,也是来自四川。
3月30日晚上22时许,老莫被专案组成员详细盘问,基本上洗清了他的嫌疑,反倒是另外两个人,作案嫌疑被不断放大。
凌晨1时左右,陈德全曾找了个借口,离开了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的空窗期内,他到底做了什么,无人知晓,而且,陈德全还有一辆摩托车,案发后有村民听到了摩托车的声音,世界上不会有那么巧合的事。
于是,专案组经过商讨,抓陈德全,3月31日凌晨2时,案发23小时后,正在睡梦中的陈德全,被抓获归案,本案也因此取得了重大进展。
至于另一名光头,作案的可能,比陈德全要高的多,他的真名未知,光头十多天前来到山子顶村,在老莫的店里吃过东西,由于都是来自四川,光头和陈德全的关系一直很好,而光头非常穷,提出来想要“宰”有钱人。
然后,陈德全是个碎嘴子,光头刚提出要“宰”,他就说出了目标,陈德全表示村里就老林家最有钱,到了3月30日凌晨2时,光头还找老莫要刀,但老莫没有给,结果上午9时,光头突然背起行囊离开了,说是不小心打伤两个人。
后来,光头从老莫处借了点钱离开,这个具有重大的作案嫌疑,而陈德全到底参与了多少,还要看案件的最新进展,另外几名行凶的逃犯,又是什么人,逃向了什么地方,都将成为侦查中最为困难的工作。
那么,这起案件的转机,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呢?
拨开重重迷雾的“狗儿”
先来看陈德全的供词,自从落网后,陈德全如丧考妣,说话都结巴了,他表示这案子和自己没有关系,只是曾经和4个来自四川邻水的人来往比较多,光头问了他谁家有钱,陈德全就说老林家,老林每次都带几千块去打麻将。
被提及的4人,分别是光头、小华、术儿和周伟,一看就是外号,陈德全不知道他们的真名,只知道光头这个人最狠辣,在3月28日的时候,光头提出让陈德全带他去老林家踩点,陈德全没有拒绝,反倒是非常配合光头。
如此看来,主犯就是光头了,可这又是哪一号人物?专案组觉得,这人很可能有前科,作案手段凶狠利落,精心谋划布局,如果不早日把他揪出来,后患无穷,通过对名为“光头”外号的四川邻水凶犯查找,锁定了一个人——唐永德。
经陈德全辨认,光头就是唐永德,此人曾于1993年犯下命案,被判刑10年,刚从牢里放出来不久,竟然又牵扯到了这起血案,只是想要锁定唐永德追凶,远没有那么容易,唐永德非常狡猾,具备很强的反侦察意识。
另外3人的身份,也被后明晰,小华本名张小林,是唐永德的好兄弟,一起蹲过牢;术儿姓李,但不是凶手,是个开摩托车的,可疑的是一个叫黄文德的人,此人和唐永德的关系不一般;周伟最猛,别人是外号,他直接报真名。
然而,此番追缉4名凶犯,反倒是唐永德这个狡猾的主犯最先落网,为拨开重重迷雾的,是一个叫“狗儿”的男人,说来也真的是充满了戏剧性。
追凶最麻烦的一点,是不知道凶手会朝那个城市跑,更何况那才是2002年,监控不发达,网络刚起步,缉凶手段不能和现在相提并论,唐永德这种被关了将近10年的罪犯,肯定早就谋划好了逃跑路线,结果偏偏被熟人给招供了出来。
4月2日上午,专案组查到唐永德在淡水镇和“狗儿”很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询问,没想到狗儿刚听到唐永德的名字就恼火了,骗了自己500块钱和一部手机,已经坐车逃到福建泉州,关于目的地,是两人没闹掰的情况下,狗儿了解的。
两天后,追凶小组到了泉州,当地全力配合,终于在4月5日凌晨,发现了唐永德的踪迹,这个躲在南安附近的砖厂,当天上午9时,唐永德落网。
4月8日晚,湖南衡阳、广东东莞、浙江温州,全力配合惠阳,将另外3名凶手缉拿归案,终于在案发10天后,抓住了所有凶手,此案成功告破。
首先,是这4人为什么放弃抢钱。
负责在屋内行凶之一的唐永德表示,他刚开始和周伟是想一起干掉女主人童某的,但童某的喊叫声太大,惊醒了他人,在外面放风的张小林和黄文德,发现了附近有人东张西望,担心时间长了被发现,所以放弃抢钱逃跑。
其次,是4名凶犯的行凶过程。
主犯唐永德和周伟直接踹门,小林被吵醒,刚出门查看,就挨了一刀,惨叫声惊醒老林,两人躲到一旁,等老林出门的时候,又给他一刀,结果童某一出来,下意识尖叫出来,巧的是附近还有没睡的人被吵醒查看,才让她逃过被灭口的下场。
最后,是4人对此案预谋已久。
3月初,唐永德刚刚释放,接着就去了惠阳淡水,他没什么特长,年纪也不小了,还有案底,没想过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一直考虑干“大买卖”,便纠集了另外3个不怕死的东西,精心谋划这一起案,结果不成,瞬间成了血案。
而当晚负责驾驶摩托车的,一共两人,一个是前文提到的术儿,一个是不留名的摩托车司机,两人复杂驾车将4名凶犯送到现场附近,并且等候他们回来,再送到另一个目的地,至于这4人到底干了什么,术儿和另一名司机不知情。
至此,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梳理完毕了,4名凶手的行为,只能用十恶不赦来形容,尤其是唐永德,千刀万剐都是便宜了他,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当然本案中更让人感到愤恨的,是陈德全,妥妥的助纣为虐,可恶至极。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触犯了法律的罪犯,终将会为自己的恶行,付出应有的代价。
结语
综合来看,这起案子本身并不复杂,单纯是凶手为了,被人发现时选择害命,等到想要灭口的时候,却没料到对方发出巨大声响,惊醒了附近的人,获得一线生机,但细思极恐的是,如果童某当时晚了一步,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归根结底,老林被盯上,是因为高调,因为凶手的恶,想要避免这一情况,还是不赌为好,或者说保持足够低调,赌桌上鱼龙混杂,你也永远也参不透,这其中会有谁生出歹心,到那时再后悔可就太晚了,希望此案能警醒世人。
推理大师十大烧脑奇案:从密室,到家族丑闻,再到奇情
我们常常用烧脑这个词,来形容一部小说或影视作品情节的复杂和精妙,比如甜橙此前解说过的《看不见的客人》《时空罪恶》《前目的地》等,以及我们尚未解说的《盗梦空间》《致命ID》《穆赫兰道》《恐怖游轮》等,都属于高度烧脑的悬疑电影。
《穆赫兰道》
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埃勒里·奎因的《希腊棺材之谜》、岛田庄司的《占星术魔法》、冈岛二人的《克莱因壶》等,则是烧脑小说中的佳作,
《无人生还》迷你剧版(2015)
其实在侦探小说作家中,有一个人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可以用烧脑来形容,这个人就是日本本格派推理大师横沟正史。
《恶灵岛》
横沟正史一生创作了近百部文学作品,其中绝大多数是悬疑推理类小说,而其知名度最高的小说作品,就是“金田一耕助”探案系列,横沟正史以名侦探“金田一耕助”为主角,先后创作了70多部中短篇和长篇小说,虽然不能说每一部都是精品,但对于悬疑推理迷来说,至少每一部都值得一读。
我们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国内难得一见的正版图书《金田一探案集》,里面收录了“金田一耕助”探案故事中的十大佳作:《本阵》《狱门岛》《犬神家族》《恶魔吹着笛子来》《八墓村》《化装舞会》《恶魔的彩球歌》《女王蜂》《三首塔》和《夜行》。
推理大师十大奇案 ¥229 购买这些故事的背景,大多都发生在闭塞的乡村、小镇和海岛,极具乡土风情和传奇色彩。而每一起案件的案发现场、凶手作案动机和诡计,都超出了常人的认知,这恐怕也是横沟正史被有些读者称为“变格派”推理大师的原因所在,因为他设计的故事和案件,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不过令人信服的是,作者通过逻辑严密的叙事,最后又能为每一起离奇案件给出相对合理的解释,这正是这套作品的魅力所在。
除了10本印刷精美、纸香四溢的图书外,随书还附赠有金田一耕助人物徽章、“犬神家族案”中的书信、推理笔记、人物关系图等周边产品。如果你是悬疑推理迷,或者也想自己尝试创作此类小说,这套书绝对不容错过。
很多小伙伴可能已经通过我们以前的解说视频,对这套书中有几个故事有所了解,但甜橙想说的是,相比于刷短视频或观看影视剧,阅读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它不仅能让我们长久地记住一个故事,也能系统地训练和发挥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希望我们悬疑MOVIE的粉丝,都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并能从阅读中找到更深层次的快乐和正向感受吧。
本格推理大师十大悬疑奇案 ¥229 购买【恐怖逻辑故事、恐怖逻辑故事在线听】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