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上的闹元宵
作者:李喜庆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唐代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绘了元宵夜灯月交辉、游人如织,一派热闹非凡的场景。为了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元宵节的盛况,笔者在自己的连环画藏品中苦苦寻觅,终于找到一些描绘和讲述古代元宵夜人们观灯的作品,看后让呼过瘾、回味无穷。
在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作家为了增强“闹元宵”的热烈气氛,经常把一些“大闹”的情节安排进去,《水浒传》在其中最为典型。据统计,《水浒传》中曾四次描写到元宵之夜,而且其中都有“大闹”的情节:第一次元宵节,宋江被捕;第二次元宵节,好汉们为救卢俊义和石秀而大开杀戒;第三次元宵节,李逵大闹东京;第四次元宵节,梁山好汉征辽立功却不许观灯,几个人偷着去看灯,引出攻打方腊义军的故事。
笔者藏有一本1958年3月由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李逵元宵闹东京》连环画,这是当时热销的《水浒传》系列连环画中的第22本,徐涂改编,卜孝怀绘画,50开本。这本连环画讲的是《水浒传》第72回的内容。连环画中,宋江以元宵观灯为由,探听朝廷“招安”的虚实,但随行的李逵意气用事,大闹东京,导致原计划被打乱。这本连环画的封面所展示的正是剧情的高潮,只见李逵怒不可遏,正抄起一把椅子将作威作福的朝廷命官杨太尉打翻在地,而同行的“神行太保”戴宗见势不妙,急忙跑过来想将李逵拉住。画家为了表现李逵用力之猛,干脆把椅子画成了变形的状态,这也体现出了刹那间的风云突变。《李逵元宵闹东京》连环画除了“大闹”的情节外,也描绘了宋代元宵夜的盛况,只见六街三市,家家门前扎起了灯棚,高挂花灯,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日一般,画面上赏元宵花灯的人多得不计其数。值得注意的是,画家在绘画上还参考了宋代李嵩的《观灯图》,画工十分了得。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宋代元宵节是什么样子呢?据史料记载,宋代的元宵节,比前朝还要繁华热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为庆祝元宵节,皇宫前面从年前的冬至日以后,开封府就开始搭建山棚。所竖的木材正对着宣德楼。从那时起,游人已开始聚集到御街。御街两廊下表演各种奇特技艺、新异本领的人,歌舞百戏,一个接着一个,乐声喧闹,声闻十余里。苏轼曾在杭州度过三个元宵节,对此有很深的感情。熙宁八年,苏轼在密州过元宵节,寂寞心情油然而生,更加思念在杭州时的元宵节盛况,他写下了《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水浒传》中“大闹元宵”的情节让呼过瘾,而评书《兴唐传》也参考了这种情节设定。笔者藏有一本1981年11月由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的《大闹花灯》连环画,其为《兴唐传》系列连环画第3本,戈牧编文,于骏治绘画,64开本。这本连环画内容取自传统评书《兴唐传》第5回,讲述元宵节当晚,济州府捕快秦琼与诸英雄上街观灯,途中听说民女婉娘被抢,便出手相救,杀了当朝宰相宇文化及之子宇文成惠,从而闯下大祸。这本连环画在编排上详略得当,情节紧凑,高潮迭起,让读者在痛快之余,也不免为诸位好汉的命运捏了一把汗。当然,除了“大闹”的情节外,连环画中还着重描绘了三街六市人似潮涌,家家户户悬灯结彩的景象。更为有趣的是,绿林好汉齐彪、李豹在听说秦琼要到京城送礼后,便像孩子一般吵着要一同前去看花灯,这就从侧面道出了元宵花灯的非同寻常。为了增强节日气氛,编者还专门提到了猜无字灯虎的情节,获胜者还可得到一盒元宵作为奖品。
《大闹花灯》连环画中的元宵节是根据文献中隋唐时期的元宵节景象所描绘。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元宵灯节场面豪华,特别是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浩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朝元宵节放假三天,取消宵禁的限制,允许人们出门赏灯,称为“放夜”。女子也予以解放,可以上街往来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唐玄宗在长安兴庆宫前举办大型元宵晚会,《明皇杂录》记载:“金吾及四军士兵, 列明阵仗, 盛列旗帜, 皆披黄金甲, 衣短绣袍, 太常陈乐”。宫女数百人打扮得花枝招展,边歌边舞,太常寺乐工演奏破阵乐、太平乐、上元乐,大象、犀牛也纷纷入场, 伴随着音乐鼓点起舞,府县组织的龙灯旱船、马戏斗鸡也来助兴,彻夜灯火辉煌,歌舞升平。
就连《西游记》中也有与“大闹元宵”类似的情节,但这一回“闹元宵”的不是人,而是妖怪。笔者还藏有一本1997年11月由中国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元宵擒犀牛》,为同系列《西游记》连环画第57本,张玉枝改编,王天慧绘画,64开本。连环画故事取材自《西游记》第91、92回,讲述唐僧师徒来到一座城池,正赶上正月十五放灯,听说灯节菩萨会来此地显灵,唐僧便留下来观看。接下来,作者惯用的套路出现:元宵夜,金灯桥边,痴心的唐僧不但没等来“菩萨降临”,还被前来的妖精给卷走了;然后孙悟空与妖精交手,不能取胜,于是到玉帝那里搬救兵……连环画中除了打斗的情节外,还着重描绘元宵夜的盛况,只见满眼全是各种各样新奇的花灯,灯光月色辉映,流光溢彩,令人眼花缭乱。唐僧师徒一行怕是被花灯迷了眼,才会在灯火通明之下被妖怪轻易得手。
话说回来,古典文学名著中的元宵节也不总是这么“凶险”,比如《红楼梦》中的元宵节一般都显得比较温馨。笔者有一本2000年7月由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元宵开夜宴》连环画,这是同系列《红楼梦》连环画的第27本,春风等改编,章伯奇等绘画,64开本。此本《元宵开夜宴》连环画取材自《红楼梦》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描写了贾府过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只见窗槅门户,全挂彩穗各种宫灯;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也挂满各色花灯;在大厅摆上了十来席酒,定一班小戏,贾母带领荣宁二府众人,一边赏灯吃酒,一边看戏取乐,途中还要吃元宵,玩击鼓传梅游戏,热闹非凡。
历史上真实的明代元宵节与前朝相比,融入更多与爱情相关的元素。明朝时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张灯十夜,京城内家家户户悬挂五色彩灯,其上绘有翩翩起舞的各色人物,花鸟鱼虫,竞相争艳。值此佳节,不仅京城都市里的青年女子观灯幽会,而且乡村女子也穿戴一新,描眉点唇,走出家门踏月夜游,在元宵夜浪漫走一回。“今夕何夕春灯明,燕京女儿踏月行。灯摇珠衫张华屋,月散瑶光满禁城。”明代名臣张居正的《元夕行》描绘了北京城元宵夜姑娘们赏月观灯的盛况。不仅城市,在乡村同样是喜气洋洋。唐寅的《元宵》诗曰:“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这首诗描写了乡村的元宵节,灯月映照下的村女更加美丽。元宵佳节,良辰美景,五彩斑斓的花灯,营造了温馨浪漫的气氛,待字闺中的女子得以走出深闺,有了谈情说爱的机会,古代的青年男女借观灯之机,相约幽会,成就了无数的良缘美眷。传统戏曲《陈三五娘》就是以元宵节为背景,叙述泉州人陈三邂逅黄五娘的浪漫爱情故事。明朝文人阮大铖创作的幽默戏曲《春灯谜》也讲述了韦节度之女影娘与宇文彦在元宵灯会一见钟情定终身的故事。
《红楼梦》中曾多次写到元宵之夜,比如开篇第一回,就是从元宵节写起,甄英莲在元宵节走失,为整个故事埋下了伏笔。在第回,元春晋封贤德妃,回家省亲,也正值元宵佳节。由此看来,古代文学作品中,元宵节多有大事发生,这体现出古代作家对于元宵节的重视;而将这些文学作品中的情景以直观、优美的图画展现出来,也体现出现代连环画作者对于元宵节传统的重视。(李喜庆)
戏曲故事:闹花灯
隋朝末年皇帝杨广无道,山东历城好汉秦琼,因事被官府陷害,发配到北平府,住在姑父北平王罗艺府里,和表弟罗成,互相传授武艺,罗成教秦琼使枪,秦琼教罗成使锏。
过了一年多,秦琼因思念母亲,这日便向罗艺告辞。罗艺当下备办了各种土产送给秦母,又写封荐信保举秦琼在山东节度使唐璧处当差,并摆酒给秦琼饯行。
次日,秦琼骑了黄骠马,带了双锏,拜辞了姑父母罗艺夫妇上路。表弟罗成送他到城外,二人依依不舍,秦琼拦住罗成不要远送,就自己纵马走上了山东大路。
秦琼在路上走了十多天,这日来到历城,走进自己住的专诸巷里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原来自己住的一所小土房子,现在已改成崭新的大瓦房了。
秦琼正站在门前发愣,心想:莫不是搬家啦?这时秦安恰好从里面出来,二人见过礼,秦安告诉他说:“这房子是单雄信派人来给翻修的。”秦琼心里很是感念单雄信。
秦琼进上房拜见母亲,秦母和秦琼妻子贾氏看秦琼回来,都很惊喜,互诉别后经过,秦母仔细问了罗艺家里情况。
秦琼在家歇了两天,就到历城县衙去交差,然后到镇台衙门去会见唐璧。唐璧是罗艺的门生,看了信,对秦琼很是客气,当日就委秦琼为“武功郎”在镇台衙门里当差。
秦琼在镇台衙门当了几个月差事,做得很好。一日,秦琼陪唐璧在书房闲话,唐璧说起每年正月十五是越王杨素生日,各地方官都得上寿送礼,正为这事犯愁。
秦琼以为唐璧备不出寿礼为难。唐璧说:“寿礼早就有了,只是如今天下不太平,愁没有稳妥的人护送,前两年的寿礼都是在半路上被人劫去了。”秦琼听说后自愿护送寿礼进京,唐璧大喜。
秦琼回家把这事禀告母亲,次日到镇台衙门,将寿礼装了五副挑子,上面盖上药材,选了十名健壮兵丁轮流挑着,扮作药商模样,一行人立即动身,直奔长安而去。
一天,走到山东、河北交界地方,来到一座山下,兵丁们向秦琼说:“前两年的寿礼都是在这儿被山大王抢去的,兵丁们有逃回去的也有被打死的,这里实在走不得呀!”
秦琼看兵士们害怕,就说: “你们把挑子挑进松林里等候,我自己到山前去探看一番,如果有强盗,等我打胜了,咱们再一起进京;我如果败了,你们就带着礼物逃回山东去吧!”
秦琼看众人躲入松林,他自己就拨马向山前闯去,将到山坡,就听得山上一棒锣响,从山上冲下一队喽兵,有两个大汉骑马压在队后。
不多时,这伙强盗来到山下,秦琼看这为首二人果然勇猛,一个使锤,一个使枪,使的兵刃都特别长大:那锤有小磨盘大,枪有两丈多长,秦琼并不惧怕,迎上前去。
使锤的截住秦琼,说:“朋友,我等你多日了,你们前两年的寿礼都送到我们这儿,今年也别叫我们费事了吧。”秦琼一听,知道自己行径已被人看破,就拍马冲了上去。
秦琼一摆锏,就要和这使锤的交手,这时忽见又有两人骑马由山上冲下来,远远就招呼说:“别打,别打,都是自己人哪!”
来人临近,秦琼认出是江湖上好友王伯党和谢映登,众人下马见礼,王伯党给劫路的二人向秦琼介绍:这使锤的名叫齐国远,使的名叫李如珪。
当下秦琼招呼出松林里的兵丁,和众人一齐上山。齐国远忙命人在大厅上摆酒,和秦琼畅饮。兵丁们让在别屋由喽兵们招待饮食。
饮酒中间,秦琼夸赞齐、李二人好力气,能使那么大的兵刃。王伯党笑说:“二哥别提了,他二人的兵刃都是木头油漆的,要真和你打起来是非碎不可。”众人听了大笑起来。
齐国远、李如珪知秦琼是上京送礼,就请带他们进京去逛逛。秦琼说文书上已标明人数,不好多添人,这时齐国远就约兵丁们进来商议,让士兵们住在山上,由他们带喽兵挑了礼物进京。
兵士们看秦琼同意,就应诺了。在山上住了两日,就由齐国远、李如珪、王伯党、谢映登和秦琼带了十名喽兵挑了珠宝,向长安出发了。
一天,众人进了潼关,适逢大雪,就找个客店住下。远望镇外有一座小山,齐国远就约众人到山亭上去饮酒赏雪,大家嫌冷不去,只有李如珪随他去了。
二人携了酒肉,出镇径奔小山,在山上没有找到亭子,却见有一所庙宇,二人忙上前叫门,想到里面庙廊下饮酒。
二人在庙门前叫了几声没人答应,李如珪性急,就一脚踢落门扇,闯进庙里。看大殿中供着佛像,院内宽阔,静悄悄无人。于是便向东角门跨院走去。
来到东跨院,见正面三间大殿,殿门虚掩。二人登阶向里一望,只见当中塑着一座泥像,公差打扮,面色淡黄与秦琼相似;两旁塑的兵刃、马匹也和秦琼的符合,二人很是纳闷。
齐国远、李如珪二人正想进殿里去看个究竟,忽见由角门里走进一群小和尚和一位少年公子,责问二人不该弄坏了庙
齐国远、李如珪二人不肯认错,就和这少年打起来。二人以为少年是文弱书生,容易对付,不承想三五个照面之后,二人都被打躺下了。这时幸好秦琼同王、谢二人赶到。
原来秦琼和王伯党、谢映登看齐、李二人走后,怕他们在外惹事,就顺着脚印找下来了。找到庙前一看,见庙门落在一旁,听里面人声嘈杂,忙赶到东跨院把众人劝开,向这少年道歉。
齐、李二人告诉秦琼说这殿上的神像和他相像。秦琼和王伯党、谢映登上前一看,果然不假。
秦琼想起以前曾在这救过李渊,就把经过向众人说了,那少年忙向秦琼叩拜。原来这少年是李渊的女婿柴绍,在庙里读书习武,奉李渊之命给秦琼修了一座生祠。
秦琼拉起柴绍,说这点儿小事,怎敢当修祠塑像。当下便同齐、李、王、谢诸人进殿,把塑像毁了。
柴绍想这修祠塑像的事要被昏君杨广知道,确实不妥,也就没加拦阻,由着众人把塑像毁了。然后让众人到客堂里去坐,命小和尚摆上茶点。
柴绍知秦琼是上京送礼去,就说他也想到京里去逛逛花灯。秦琼看柴绍书生模样,在路上并不惹人注意就答应了。当下柴绍就命小和尚备了行李、马匹,和秦琼一行人同到客店里去。
次日雪晴,秦琼、柴绍等众人一起上路。走了几日,来到长安东门外,这时已是腊月中旬了,众人住在东关王家店里过年,等年后再进城送礼逛灯。
店东王老头儿,也久闻秦琼是个好汉,殷勤招待,并引见他的独生女儿婉娘和秦琼相见。
秦琼见婉娘生得聪明、伶俐,很是夸赞。王老头儿便说:“那就让她给你做个干女儿吧。”当下婉娘重新向秦琼拜见。秦琼拿出十两一锭银子送她做见面礼。
到了正月十四这天,秦琼等人起了个早,饭后,向店东问明了越王府所在,便进城去送礼。
秦琼等人进了长安东门,见街上人来来往往很是拥挤,多数是各地方官派来给越王送礼的。走到越王府前,只见高搭牌楼,上面扎了个大寿字灯,还有各种鸟兽的灯彩。
秦琼带领众人到越王府门房投了贺帖和礼单,说明是山东镇台唐派来的。管事人吩咐秦琼把礼物抬到二进院子里去,等候验收。
秦琼交过礼,和众人回店。饭后,命喽兵们在店里看守行李、马匹。秦琼、王伯党、谢映登、齐国远、李如珪、柴绍六人换了衣服、佩戴刀剑,便到城里逛灯去了。
这时天已大黑了,众人进得城来,只见大街上人是挨挨挤挤,家家户户悬灯结彩比白天又热闹得多了,什么龙灯、狮子、高跷···一起接一起,连绵不断。
他们逛完了一条大街,在拐角处看围着一群人,里面树上挂了个白纸灯笼,用朱红写着“卖弓”二字,众人都是练武的,喜爱弓箭,就挤了进去。
只见树下站着一个大汉,相貌威武,手里拿了一张铁把钢弦的弓在那儿叫卖:“在下雄阔海,练过几天弓箭,这次来到京城是以武会友,有人能拉开这弓的我便送给他。”
秦琼众人也久闻雄阔海之名,知他是个英雄,这时看他使的这张弓果然名不虚传,当下李、齐二人走进场去,想拉这弓试试,可也拉不动,只好讪讪地退了出来。
秦琼也想试试他这弓的分量,就到场里和雄阔海通了姓名,接过这弓试着一拉,果然是张硬弓,凭自己的力气只怕拉不开它,当即把弓竖在地下,用尽平生之力只拉开五分。
秦琼把弓交给雄阔海说:“见笑、见笑,我实在拉不开它。”雄阔海说:“你把弓立在地下拉借着劲呢,可是能拉开五分,也算不容易了。”
雄阔海接过弓,丁字步一站,双手一错,就把弓拉满了,在场观众无不鼓掌赞叹,秦琼等六人也很佩服。正在这时,有个看街的差人过来说:“赶紧闪道呀,镇殿查下来了!”
围着的众人当时向路旁一闪,只见从南面跑来一拨儿马队,后面压队的是一员。雄阔海并不躲闪,等这来到跟前,他反大声嚷起来了。
来的这人乃是镇殿宇文成都,他听这卖弓人说话很是狂放,不由拉住了马,命兵士叫那卖弓人过来。雄阔海当即随兵士来到宇文成都马前。
雄阔海又把他卖弓访友的话说了一遍。宇文成都就把弓接了过来说:“我倒不想要你这弓,只是让你别小看了长安人物。”说着就在马上两膀用力,竟把这铁柄钢弦的弓给拉折了。
宇文成都把断弓往地下一扔仰天大笑,然后带着从人纵马而去。这时秦琼和看热闹的人也都惊得呆了。
那雄阔海看宇文成都拉折了他的弓,就愤愤地一跺脚说:“好,你既拉折了咱的弓,等我回店取来兵刃再和你分个输赢。”说着也不拾地下的断弓,径自去了。
秦琼等六人又往前走,见路旁有一座戏台,众人走到前面一看,见台上正面挂一小匾,写的是:“蹴球台”,台的幔帐上写着“以武会友”,这时台上正有两个人在练球。
台上这两人踢了很多花样,什么“苏秦背剑”啊,“鸳鸯戏水”啊,玩儿得那球就像有根线拴在身上一样,台下看的人无不喝彩。
台上、幔帐前面坐着一位穿得很豪华的公子,有四个仆人在那侍候着他,等台上二人练完一段,他就走到台前向众人说:“年年正月十五我在这摆台子玩儿球,诸位有好练球的请上来玩玩儿吧。”
秦琼等人向旁边观众打听,知这公子就是当朝宰相奸臣宇文化及的儿子,镇殿宇文成都的兄弟宇文成惠。秦琼等六人只有柴绍玩儿过球,这时引起兴趣,就从台旁木梯走上台去。
柴绍到台上向宇文成惠拱拱手,说:“我借你这台子献献丑。”说着脱了大氅,向台上人要过球来,就练起来了。“白猿献果”“二郎担山”···比原先那二人练得更好。
柴绍练完一段,台下观众鼓掌赞赏,宇文成惠照例命人送给柴绍元宵作为奖品。柴绍不要,只向台下观众拱拱手说声“献丑”,就披好大氅跳下台去。
秦琼等弟兄六人在长安城里绕了一圈,天已交三更了,这时各处都放起焰火,游人逐渐少一些了。
秦琼等六人向东门走,想回店去,这时却见由对面抬来一乘小轿,后面有几十名打手拿着棍棒跟随,轿里传出女子哭喊的声音。
众人正在惊疑,就见后面又跑来一位老者,一边跑,一边哭喊着:“反了!反了!我的女儿叫他们抢去了。”秦琼等人一看,原来是店东王老头儿。
众人当下拦住王老头儿,询问经过。王老头儿说:“适才我和女儿婉娘在午门前彩山殿看放花炮,正要往回走的时候,却遇着这群恶仆,硬把婉娘拉进轿去抬跑啦。”
众人听说,都很愤恨,秦琼安慰王老头儿说,一定救回婉娘,就让王老头在这等候,六人便顺着小轿的去路追下去了。
秦琼等六人追着小轿转过一条街,见抬进一座很华丽的大门里去了。秦琼向过路人一打听,知这正是宇文成都的府第。
这时宇文成都带兵查街还没有回来,抢婉娘的正是方才年都命家人乘灯会强抢民女。当下秦琼等就亮出兵刃,杀进了宇文府去。
门上管家们都在屋里耍钱,秦琼等人竟没有遇着什么拦阻就进了二堂,只见小轿放在院子里,听听楼上人声喧笑,六人连忙登楼。
六人上楼,隔窗向里一望,见那婉娘坐在椅子上抱头痛哭。
婉娘大骂婆子们的无耻,突然站起来想往柱子上撞,被婆子们按住了。秦琼等人看婉娘如此贞烈,都很敬佩,忙闯进屋来。
婉娘看秦琼进来,就扑上去叫得一声:“干爹!”放声痛哭。这时柴绍把婆子们逼进里屋。秦琼就背起婉娘跑下楼去。
众人下楼,径奔后门,李如珪拧开门锁,秦琼背着婉娘,就向和王老头儿约定的地方跑下去了。
王老头儿正在等得焦急,看秦琼背婉娘回来,忙谢过秦琼,父女相见,悲喜交集。秦琼叫王老头儿赶快把婉娘背回家去,并让他告诉店里喽兵们备好行李、马匹在东门外等候。
秦琼众人决心返回宇文家去杀奸除害,仍从后门进去分头向前院搜杀。秦琼、柴绍赶到前院正遇宇文成惠带领家人从外面进来,柴绍便上前一剑把成惠刺死。
家人们看公子被杀,喊一声逃躲了,这时齐、李、王、谢四人已搜杀完各房赶到前院。原来宇文化及这夜被杨广请去宫里看灯,没有在家,成都查街未回。六人临走,齐国远又给放了一把火。
宇文家人看秦琼众人走后,才敢出来救火,一面上街寻宇文成都报告。宇文成都听说兄弟被杀,家中失火,很是痛心,就沿街搜索秦琼等人。
却说秦琼等六人路径不熟,走到鼓楼附近,恰与成都遇着了。众人知成都勇猛,又兼自己没有长大兵刃和马匹,不便迎敌,便向胡同里躲去。
宇文成都已看到六人行迹,便拨马堵着胡同口吆喝说:“什么人藏在胡同里?快走出来!”六人在暗影里计议:想先用石头砸宇文成都的马,然后闯出去。
李如珪用石块向成都马头砸去,众人随着闯出,那马退后一步,并未惊跑。成都一摆手中镋拦住秦琼等人去路。
正在这时,恰好有一人从成都身后奔来,抡手中棍向宇文成都后脑就砸。成都回身用镋一架,棍梢却已扫中后背,不由俯在鞍上,口吐鲜血,拍马而走。
秦琼等上前一认这使棍的人,正是那卖弓的雄阔海。原来雄阔海折弓之后,便回店取来兵器找宇文成都比试。当下秦琼众人便邀雄阔海一道向东门闯去。
出得东门不远,便遇喽兵们备好行李、马匹在路旁等候,秦琼等六人当面向雄阔海珍重道别,然后上马,也不回王家店房,径往山东的路上走下去了。
历久弥香的元宵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天上一轮明月,桌上几碗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是人们对元宵节最朴素的理解。如果说吃汤圆表达的是阖家团圆的美意,那么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放天灯……这些形形的传统习俗,就构成了元宵节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观。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难忘夜晚。都说过完元宵节,年也就过完了,作为春节的延续和高潮,元宵节承载着人们关于新年的美好期望,蕴涵着丰厚的文化意味。圆月的团圆之意,元宵的联想之形,花火的浪漫之情,游乐的欢快之声,挂灯的祈福之举……对快乐的追求,对生活的希望和朴素的信仰,透过热情喜庆的民俗活动,在这一天表达得淋漓尽致。
时节如流不会冲淡年节的传承,山高水远阻隔不了情感的勾联。山西有“蒸面茧以祀蚕姑,作粘穗以祀谷神”的习俗,陕西有挂灯笼“照黑角”驱邪纳福的做法,浙江至今还流传“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光景……无论是庄重的祈福,还是热闹的狂欢,元宵节的夜晚是被圆月、烟火、花灯照亮的,元宵节的街道是被欢笑声、祝福声充满的。可以说,合家团聚、普天同庆的意味四海皆准。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催生了新的节庆风尚。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烟花爆竹变少了,绿色环保照样年味浓浓;麻将扑克放下了,“村晚”舞台热闹非凡;大鱼大肉不再是每餐必备,健康饮食更受推崇;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历史文化街区人头攒动,旅游过年、文化过年成为新民俗。
由此看来,传统节日的生命力不只在源远流长的习俗,而在其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文化内涵。抛开或繁琐或简洁的形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审视节日真正的涵义。时至今日,重阳从知感恩、尽孝道,渐渐浓缩成“家国两相依”的情怀;清明从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延伸到追溯精神源头、品读生命意义;春节越来越强调新年的喜庆、亲情的温暖;元宵节越来越突出欢乐的气氛、愉快的体验。没有一成不变的节日习俗,只有始终如一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企盼。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写道,“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如今,科技手段的发达让元宵节的灯彩更加奇巧瑰丽,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等多媒体设备和各种送货上门、到家服务感受节日的气氛,获得快乐的体验。传统佳节的魅力何以千年不绝?就在于时间的流动带不走节庆的内核。蕴藏在元宵里的美好与欢乐,在今天品来仍芬芳馥郁、回味无穷。(管璇悦)
【悬灯结彩【悬灯结彩的意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