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论坛里,20年前就有人预言了“微软收购暴雪”
对于近期的游戏界,显然没有什么新闻要比“微软全资收购动视暴雪”更令人意外和震撼。直到官方正式公布这则消息之前,要是有谁提出这样的想法,多半只会被视作笑谈。
但也有一篇陈年旧帖被翻了出来,时值20年前微软宣布进军主机行业,玩家们热衷于讨论Xbox能否获得成功,便有人发帖说新兴的Xbox要想巩固自身在的地位,就必须将暴雪收入囊中。
发帖者的措辞和内容都充满了时代感
这样的话题如果是出现在当今的互联网上,无疑会被视作“钓鱼”“引战”。但当时的回帖者们却都在一本正经地讨论着暴雪游戏的发展以及它们与Xbox相融的可能性,畅想着这一切将给游戏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20年前的梦如今是圆上了,但显然不是以当年帖子里大家所期望的形式。
暴雪不再是大家心目中“暴雪出品,必属精品”的工作室,曾经其乐融融的玩家群体也越发分裂,网络环境中充斥着争论与骂战。只有诞生出这则帖子的S1论坛依然健在,才让这些往事能够有如“时光胶囊”一般被挖掘出来。
也是就在不久前,这个论坛刚刚度过了它的20岁生日。
1
去年圣诞节的前几天,Mufasa和狗叔一起想出了庆祝S1论坛20周年的点子——把论坛无缘无故关停三天,在他们看来,这很符合如今S1的“扭曲”气质。
当然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他们也没有人力物力去搞更高成本的庆祝方式。
S1全名Stage1st,这个创立于2001年的论坛是国内ACG爱好者最早的网络聚集地之一。几经波折,Mufasa以外的创立者早已远离论坛事务,而作为站长的狗叔则是网站目前唯一的实际管理者,两人都是国内游戏公司的员工,见缝插针地利用业余时间运营着这个网站。
换句话说,S1是他们工作之余的“摸鱼”产物,而在他们看来,这个论坛对于它的用户们而言,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上班时 “摸鱼”——S1每天有近万新帖产生,而流量高峰通常是在工作日的白天,尤其是周一上午,超过一半是来自电脑端。
“停机三天”的庆生活动颇有些 “总是亮着的灯泡突然不亮了,让大家感受下平凡的日常其实是接连不断的奇迹”的意思。可事实上,S1捉襟见肘的服务器面对日均10万的访问量本就经常宕机,以至于论坛打不开的情况被用户们称为“大姨妈”。
就在原定“停机活动”的前一夜,论坛网页已然无法打开。被询问起“活动是不是提前了”的时候,狗叔回答说:“没有,现在是真的在维护。”
2
这个活动在形式上很像一场网络恶作剧——运营20年的论坛无缘无故关停,用户们四处询问缘由,并意识到S1可能就此消失,陷入伤感与哀悼,此时当事人却一脚踢开棺材板喊到:“哈哈,我耍你们的!”
换作是别家搞这种消遣用户的活动,差不多也该真准备关门大吉了。但Mufasa唯一担心的是用户们要是提前知道了实情会去催他们快把论坛打开。
“他们很能催的。”Mufasa说道。
Mufasa事先拟了一封致用户信,信里写道这个活动目的就是“让大家提前感受一下S1消失且没有任何音讯是怎么样的感受。”
在这封信的后半段,S1也感谢了多年来支持论坛的人们
事实也确实如此——“关门坛庆”正赶上知乎关闭评论功能,恰好狗叔也曾多次因为S1的舆论问题被请去“喝茶”,于是用户们理所当然地把论坛关停视作“避风头”之举,没当一回事;再加上那几天“偷税”“离婚”等大瓜频出,一个非知名论坛的存活与否更是几乎没能在互联网激起半点水花。
就像那封信所预言的一样,S1的消失无声无息。
为期三天的关停之后,Mufasa他们在平安夜发布了那篇致用户信,将和盘托出。但论坛的复活在站内并没能引起多大的反响,反倒是官方微博把这封信转发到微博之后吸引了不少转发和点赞。
四舍五入,也算是有上万人给S1庆生了
3
作为一个有二十年历史的论坛,S1算得上“祖上阔过”。
这里走出过不少网络红人:马伯庸曾经是这里的动漫版版主,使徒子、孙渣、周愚(谜之声)也都是这里的深度用户……2011年时论坛里还有人发帖说自己和朋友做了个App,初衷是提供一个让动漫宅与同类聚集的平台,而这个软件的名字叫作“陌陌”——就是后来那个广为人知却偏偏和“动漫宅”扯不上什么关系的陌陌。
这个例子可能也证明了“死宅”确实不适合社交APP
但这些前尘往事和当下的S1都可说是毫无关系。
现如今的S1连字数过千、言之有物的帖子都少见,能被设置为精华帖的更是凤毛麟角——这被视作论坛内容“水化”的标志,也是用户们从五年前乃至十年前就开始抱怨的事。
尽管如此,许多用户还是觉得S1“卧虎藏龙”,只是这些人都“潜水”不发帖了而已,直到这样的神话也被打破。
因为名字中有个“1st”,用户群体在动漫游戏方面也颇具阅历,所以S1曾经有着“华语第一动漫论坛”的名号,有关于ACG的冷门疑问来这里发帖通常能找到答案。然而2014年时,有人发帖询问一张截图里的角色出处,整个S1动漫板的用户们却花了一天一夜也没能答上来。
这则帖子后来被称为S1动漫区的“耻辱柱”
更讽刺的是当有人把问题搬到另一个动漫论坛KOMICA之后,第一楼的回复便给出了正确答案,再随后NGA论坛也很快有人答了上来,S1用户们的表现只能说是相形见绌。
S1从此便沦为了“华语第三动漫论坛”,用户们常以此来自嘲。而这个词也折射了当下S1的尴尬处境——论流量远不如NGA虎扑等大众论坛热闹,在ACG领域也体现不出多少专业性。
4
2016年,国内“二次元产业”方兴未艾,获得大量资金的B站也对外投资了一批与ACG相关的小企业,S1论坛是其中之一。
当时B站投资的对象大多是些新兴的二次元相关小企业,有着十余年历史的S1之所以会被选中,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陈睿本人也上S1,认为B站应当支持这些硕果仅存的ACG论坛。他还同意了Mufasa 的要求,允诺B站不会干涉S1运营方向。
但在S1用户眼中, B站的这笔投资可谓来者不善。
S1用户中有不少国内最早接触到弹幕网站的网民,他们熟悉Niconico,看着AcFun和Bilibili起步,AcFun的前站长赛门是论坛“英雄联盟”版块的版主之一,也有很多普通用户曾支持过这两家网站最初的建设。
但也正是因此,S1用户们对于后来的B站并不友好,后者的商业化扩张被视为一种背叛。S1的用户们熟悉B站发展过程中每一段不太光彩的历史,B站吸引来的新一代动漫爱好者在他们眼里无知而聒噪。
两股风潮在论坛里相互交织:一些人不厌其烦地把B站相关消息搬来论坛,围观嘲笑;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帖子纯属污染版面,他们会阴阳怪气地回复说:“S1不是B站的后花园,不要把倒到这里来。”
后者显然没料到S1有一天会被B站注资,真的变成了“后花园”。
消息起初在论坛激起不小反响,许多人觉得这会是一场“报复性投资”——很快就会有B站派来的版主从天而降,给社区舆论设置更多条条框框,或是对论坛进行商业化改造,最后留下一地鸡毛,撂摊子离场……就像过往许多爱好者论坛在接受商业投资后所遭遇的那样。
但这些事最终没有发生,普通用户几乎感觉不到B站投资前后的S1有什么不同。后来论坛里甚至还有一个专门收集B站负面内容的帖子,留言多达上万条,只要B站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个帖子便会被顶到首页,大家兴冲冲地跑进这个楼里各抒己见。这可能是全网集收集B站黑料最全的地方,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管控。
B站的投资给S1带来的唯一变化,大概就只有扶正了“B站后花园”的名号。
5
但事实上,B站的这次投资很可能是S1 “赶风口”挖掘自身价值的最后一次机会,
该轮投资共计300万元,除了部分留作论坛网站架构改造以外,大部分用来孵化一个名为“白鹅纪”的新媒体项目。
“白鹅纪”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编辑部,由动漫区的版主thezxz担任主编,围绕着“新番扫雷”“动漫评论”“ACG大事记”等主题撰写图文,发表在知乎、公众号等内容平台。此外也会精选一些论坛里的有趣帖子,向外传播“S1的声音”。
对于那些曾经购买过《动感新势力》《二次元狂热》等动漫杂志的读者,他们很容易在“白鹅纪”发表的那些图文中追寻到纸媒时代的影子。白鹅纪文章的写作风格更偏向于传统媒体,在内容上也试图对动漫文化进行更具深度的讨论。
当时的动漫杂谈UP主大多以“喷烂片”来吸引关注,但白鹅纪更注重于讨论“什么样的是好动漫,好在哪里”
换句话讲,白鹅纪的撰稿者们试图在互联网时代传承老一代动漫迷的审美取向与价值体系。
但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在运营近两年、发表超过一千篇文章后,白鹅纪悄无声息停止了更新。
此时白鹅纪的运营重心其实已经转向了B站,单条视频点击数在5万左右,距离成功商业化仅一步之遥。但300万元天使轮已然消耗殆尽,B站也无意在这个项目上追加投资。无以为继的编辑部就此解散,成员各奔东西,甚至没能留下一句告别。
就连白鹅纪的B站账号也由后来的S1官方Vtuber继承
从白鹅纪成立到消失,S1用户普遍表现得事不关己,论坛里关于白鹅纪讨论最多的帖子,也就是有人发现项目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停摆。
白鹅纪的失败有很多外部原因可循,例如编辑部模式的运营成本过高、早期将知乎作为主阵地但是平台本身发展不佳、动漫方向自媒体商业化渠道狭窄等等……但还有一个结论终究无法绕开,那就是“动漫婆罗门”们曾经喜好的那套内容如今不吃香了。
6
2017年的时候,用户“蓝莲安”在S1发了一则名为《动漫婆罗门消亡史》的帖子,这篇文章化用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勾勒出一个“希望通过自己的宅文化学识博得其他网友尊重”的资深动漫爱好者形象。
文章中“动漫婆罗门”看不上年轻一代“二次元”,对于现状却又百般无力
这篇文章里讽刺的“动漫婆罗门”,原型显然正是以此刻活跃于S1的用户们。
但楼里的回帖者们非但没被激怒,反倒是乐在其中。这一方面是因为文中“动漫婆罗门”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过于刻奇搞笑,以至于没什么人真会对号入座觉得自己被冒犯;另一方面,尽管“动漫婆罗门”这个称号充满了讥讽意味,却还是隐约带有“鄙视链上层”的含义,以至于帖子里的内容逐渐转向了讨论“究竟什么层次的爱好者才算得上真正的动漫婆罗门”。
换句话讲,论坛里许多人确实不觉得“把动漫爱好者分作三六九等”本身有什么问题,令他们不满的是原本处于鄙视链下层的人们凭着人多势众逐渐取得了更多的话语权,正如S1与B站之间的地位转换。
“二次元婆罗门”这个梗后来传播甚广,但几乎脱离了S1的原贴,这个词的讽刺意味也随之淡化,变得在褒贬之间摇摆不定,它有时被拿来攻击那些在谈论二次元文化时显露出优越感的老宅们,有时却又被用来真心实意赞美那些深耕于ACG领域的发烧友。
不管怎样, 这个词算得上如今S1少有的“文化输出”,对内更是精准描绘了当下论坛用户的整体画像——大家一方面热爱ACG文化,希望有更多人能深入了解,同时却又因为大众对于ACG的认知与自己不符而产生排斥与厌恶。
这大概就是S1用户所谓的“扭曲”之处,而这种“扭曲”也不止限于论坛的动漫版块,更深扎于论坛各处。
“婆罗门”也成为了S1最高的用户称号之一
作为资深的ACG爱好者,大部分S1用户已经认清了身为“消费者”的自己与“创作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因此许多人早就失去了发表长篇大论的欲望。但与此同时,他们又看不惯别人夸夸其谈,觉得不外乎是些大惊小怪的陈词滥调,喜欢泼冷水说风凉话。从明星大腕到网红Up主,其他社交网络上受追捧的人们在S1通常都会变成嘲笑对象。
曾经有B站Up主来到S1,在和自己相关的帖子里与人争辩,痛斥S1的用户只是 “一群自己不创作还看不得别人创作的老害,只会给人泼冷水甚至脏水”,这样的评价最终被总结为 “粪海狂蛆”。
这个词显然算是人身攻击,然而在S1的用户们的眼里,如今的自己上论坛甚至上网时正是怀抱着这样的心态。一些用户开始以“粪海狂蛆”自诩,还有人以此为主题制作了一个“麻将脸”表情包,大家用得不亦乐乎。
和“粪海狂蛆”同款的还有“屎海沉钩”
7
这样的风气显然不利于网站商业化,甚至还影响到了论坛接广告。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原神》在游戏玩家之间颇具争议,在S1自然也不例外。游戏刚开服的那段时间,《原神》相关的话题在S1几乎洗版,支持的、反对的、钓鱼的、看热闹的打成一团,使得游戏版块几乎无法正常使用,相关话题最终被规定只许在一个专贴里讨论。
《原神》的讨论专楼也被用户们称为“锁妖塔”
结果没过几天,狗叔在S1的一个粉丝群里大发雷霆,说就是因为论坛用户对《原神》的态度表现得过于负面,害得S1痛失米哈游的广告投放。而这也不是S1头一次因为用户调性过于消极而错失接广告的机会了。
S1也确实因此被关了一天
绝大部分用户对此当然是不以为然,甚至还幸灾乐祸。但凡事都有特例。
有一名S1用户曾因“发黄图”而被禁言,此刻恰好从小黑屋里被放了出来。失去过S1的他显然更懂得珍惜,在看到狗叔的发言后,他便开始寻思能为论坛做些什么,以避免倒闭的命运。
此时正值《原神》举办KFC联动活动,玩家到店购买指定套餐并对说出 “异世相遇,尽享美味” 的口令便可以获得相应纪念品。这场活动不仅在国内颇为火爆,在地区同样引起广泛热议。
那名用户苦思冥想,觉得 “外国人通过《原神》了解到中国的防控”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便着手整理翻译了相关信息,搬回S1发帖,试图扭转《原神》在S1的声望。这些内容更成功吸引了更多媒体的转发,一时间成为全网的热议话题。
这个帖子在站内也得到了不少支持
在这位用户的一手策划之下,S1顺利成为了《原神》正面舆情的发源地。事成之后他兴奋地给狗叔发了私信,讲述自己为论坛所做的努力,希望能以此帮S1拉到米哈游的赞助。
哭笑不得的Mufasa将此事转达给了米哈游的总裁刘伟。一个月后,《原神》顺利登上了S1的版头广告位。
8
尽管S1自身接广告费劲,可论坛却时不时就会遭到广告洗版,各个版面经常被茫茫的广告贴淹没,只能找到寥寥无几的正常发帖。
这类广告往往一出现就是上千贴,发布这些帖子的人则被称为“广告哥”
这些观感极差的刷屏广告当然不是发给论坛里的用户们看的。尽管S1的活跃用户不算太多,但因为历史悠久、积攒的内容丰富,网站在搜索引擎上的权重却不低,论坛里帖子的标题和内容时常能出现在搜索结果的前排,于是便被一些黑色产业盯上,用作SEO推广的工具。
论坛里的用户对此当然是苦不堪言,狗叔也用了各种技术方法来应对这个问题,甚至给论坛设置了付费门槛——注册一个S1新账号需要花5块钱购买邀请码,直到现在依旧如此。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每当夜深人静狗叔和其他版主下线之后,热门版块还是常常沦为“广告哥”的表演舞台。
一些广告哥甚至还学会了用论坛里的热门话题来优化广告文本
忍无可忍的用户们有时会在这些广告贴里痛骂发帖者,但大家心里也明白这些大多是机器人程序,喷了也不过浪费口水。直到某天深夜,一个账号在发完了洗版的广告之后,突然单发了一个帖子,标题为“很晚了,都去睡觉吧”。
茫茫广告中,这个短短的标题格外醒目
“晚安帖”曾经是各大论坛常见的帖子类型,是众多网友联系感情的方式。如今的S1充斥着争论和钓鱼内容,这类帖子当然早就难觅踪迹,更也想不到久违的晚安帖会来自于广告账号。
这帖子意外唤起了大家对于早年论坛里人情味的怀念,许多人来到楼里互道晚安。
之后这位广告哥还注册了一个新账号,为刷屏的事向坛友们道歉,甚至分享了一些可以让S1免于被广告刷屏的技巧;而此刻的坛友们则纷纷表示“谁还不是为了生活”,大方地接纳了他,甚至投桃报李,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广告版面”供他刷屏洗版,寻求共存。
广告哥和坛友们彼此都收获了久违的温情,堪称“感动S1”年度
可惜一个觉醒的广告哥不能代表所有广告哥,后来的论坛还是时不时会遭遇广告入侵。但幸好,会被搜索结果吸引来S1的新人也不止是有广告哥。
2013年时论坛里曾经有一个关于世嘉老街机《时尚魔女》的讨论,这个帖子原本只有十来个回复,很快沉了底。
这款2004年发行的世嘉街机也曾在国内运营
但5年之后,这则帖子突然被一名新用户顶了上来。他自述是一名《时尚魔女》街机的忠实玩家,然而这款街机在国内近乎销声匿迹,他翻遍全网找到 S1的这则帖子里有人提到自己在家门口超市见到了这台机器。这成了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为此专门注册了账号来回帖询问。
他的故事同样在论坛里引来了热烈的回应,大家都由衷地祝愿他能圆梦。尽管没能从当年的回帖者那里找到街机的下落,但这位玩家还是幸运地在二手市场购买到了一台退役的《时尚魔女》,美中不足则是《时尚魔女》每游玩一次都会消耗芯片使用次数,而他买回的这台只余下500次可玩——对于一名发烧友而言,这个次数显然太有限了。
然而在购机过程中没能帮上忙的S1坛友们这一次终于群策群力帮上了忙。有几位了解街机破解的网友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几乎手把手地指导了这位发帖者如何改造框体、打破芯片的使用限制。在S1用户的帮助下,这台《时尚魔女》终于可以无限次游玩,为故事带来了真正的圆满结局。
这场风波让论坛里的许多人回想起了曾经对于游戏和动漫的热情,而这也正是S1起步的原点。
9
S1论坛起初只是另一个网络社区NEWTYPE濒临关站时用户们自发组建的备用网站,可谓名副其实的“后花园”。而NEWTYPE则和曾经的《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还有《梦幻总动员》两本杂志渊源颇深,因此这里聚集的主要就是游戏与动漫爱好者。
就像文章开头的那则帖子里一样,翻阅S1刚成立不久时用户们发布的内容,不难发现这里的人们曾经也朴素和善。
他们会连篇累牍写上几万字只为了与人讨论某部游戏究竟算不算“神作”;会激动地在论坛里分享自己发现的“宝藏博主”,回帖不会是清一色地质疑他水军;偶尔有人分享自己的情感故事,留言也大多是安慰鼓励,而不是首先警惕楼主在“RPG”编故事。
之所以会变成后来那样,不外乎是这批用户经历了中文互联网这十几年的发展,对于网络越发失去了信任。光是在这个论坛里就发生过多次“利用坛友爱心骗取借款”“受欢迎女用户实为男性”“编故事骗人只为钓鱼寻乐”等。
显然,如今的大家不会再天真地相信“喜欢XX动漫/游戏的不会是坏人”。
而随着用户群体整体年龄的上升,现实生活带来的观念冲突在S1也愈演愈烈,用户彼此交流的态度变得越发尖酸刻薄。
“冷无缺”是一个出自于宝可梦对战的词汇,指的是那些“冷漠、无理想、缺乏信仰”的玩家,而S1的用户们常常用这个词来形容如今的自己。
但二十年的沉淀还是给论坛留下了一些独属于S1的东西。
去年11月底,论坛外野出现了一个求助帖,楼主称自己的父亲因重症身处ICU,短时间内难以筹措医药费,期望获得坛友的帮助。
这则求助帖得到了积极的响应,众多坛友慷慨解囊。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位楼主的身份——这名用户注册于2002年,多年来活跃于S1论坛,曾经是《异度装甲》汉化组的成员之一。
比起这位楼主的现实身份,这个账号本身在S1更能代表他本人
这很可能是一个只会发生在S1的故事。
一个当年为了讨论动漫游戏而来到论坛的年轻人,多年之后在现实中遭遇了难关,他能想到的求助对象里依然有这个论坛里的人们,他试探着提起曾经为爱好所做的贡献,希望能唤起既熟悉又陌生的网友们一些共情。
这些贡献在他自己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在这个论坛里,确实还有着曾玩过他所翻译的游戏的人们,许多人和他一样已经远离了曾经的爱好,但这个帖子既让他们回想起当年的时光,也能对楼主当下的遭遇感同身受。
除了大额的捐助者,还有许多人慷慨解囊,以至于楼主的账户一时收款异常
尽管没能收获大团圆的结局,但这件事多少还是证明了活跃于S1的用户们其实并不像他们平时表现的那样“冷无缺”。楼里的坛友可能刚刚还在别的帖子里争得面红耳赤,下一刻却又能聚在一起为坛友的父亲祈愿。
作为一个古早的网络论坛,S1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现实中“街坊邻居”的社区生态,,大伙平时总为了鸡毛蒜皮的事儿在争吵,偶尔却也能守望相助,形成了特有的氛围。
这或许是因为相对小众的S1论坛成为了一个介于“熟人社交”与“陌生网友”的中间地带。
相较于其他形式的社交网站,S1上所有人的帖子都会被一视同仁地展现在同一个页面上,这里的用户没有“大V”和“粉丝”之分,交流环境更加平等;而比起聊天群等封闭社群,论坛又较为开放,不同用户间的交流更频繁。
这或许正是用户们说的论坛“黏性”所在——许多人日复一日地登陆这个网站,有什么话题总还是想在这里和人讨论。
在Mufasa看来,创立于20年前的S1就已经有了些“元宇宙”的雏形:这里的用户们重视自身在这个论坛里的形象,在乎这里的人际关系。他们表面上无所谓这个网站的死活,实际上有着深层次的归属感。
在S1论坛上,你甚至还能看见2007年注册的戏服(指从ID到头像以及说话方式都依照某个ACG角色设定)账号历经15年依然兢兢业业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结语
S1的用户们从很早就开始呈现当下流行的“乐子人”心态——热衷于评判网络上的各类事务,却又表现得事不关己,甚至不惮于“拱火钓鱼”,只为了让事情变得更热闹。就在几年前,这种行为还会被视作异类,也使得S1的用户们被贴上了“扭曲”“巨魔”“粪海狂蛆”等标签……
可是放在当下的互联网中,S1用户们的所作所为却又不再显得有多出格。
从充满热情的“中二少年”转变为一个“乐子人”,大部分S1用户是经历了十余年时间,在诸多幻想被现实抹平棱角之后,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可对于当下的新一代网民,这样的过程却被加速到了只要几年甚至几个月。
而这一切或许只是因为网络世界越来越接近于现实生活本身。
58岁大妈坦言:嫁给一个33岁小鲜肉后,我每天都过得痛苦不堪
都说婚姻不是儿戏,所以在一起之前一定要先看清对方的为人和人品,不要那么冲动,也不要太过于轻信对方,一定要先了解清楚再做打算,不然真的会后悔。
还有,千万不要老牛吃嫩草,虽然说爱情不分年龄,但是老牛吃嫩草的婚姻没有几个能够过得幸福,因为年纪相差太大的夫妻相处在一起都会有代沟,所以根本就不能好好的生活,为了避免这些事情发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尽量不要选择老牛吃嫩草,省的到时候自己后悔不已。
一位58岁大妈坦言:“再婚嫁给33岁小鲜肉后,我每天的生活都过得痛苦不堪。”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这位大妈会这样哭诉?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
我今年58岁,我姓冯,我是一名离异的女人,在我40岁那年,我就选择了跟我前夫离婚,离婚之后我就带走了女儿。
虽然一个人养孩子压力很大,但是那时候我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每个月工资也很高,所以我从来不担心这一点,我不但可以养活孩子,我还可以存得到钱。
那时候很多人都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离婚,明明我老公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人,为何我却执意要离婚?
其实我离婚的原因很简单,我离婚完全是因为我前夫年纪太大了,而且思想特别的封建,还有也特别的大男子主义,虽然他很成熟,但是我真的受不了他平时的行为。
他特别的喜欢命令别人做事,还有对我也特别的严格,每次我想出去聚会的时候他都不让,总觉得这些娱乐活动都不正经,还有平时我跟楼下的人稍微说几句话,他就说我不安分守己,故意跟别的男人搭讪。
所以我真的很无语,一直来我都是那种贤妻良母,但他总是怀疑我,对我一点信任都没有,还有平时也不疼爱我,每天就知道让我满足他的要求。
以前我以为嫁给一个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能够过得很幸福,可谁知道了之后我才知道,年龄相差太大,在一起生活真的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为生活习惯不一样,思想也不一样,所以很难和睦相处,加上他平时又比较极端,所以我真的受不了。
后来过了十多年之后,我就选择了离婚,本来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想离婚了但是想到如果离婚了孩子就没有爸爸了,也不能在一个完整的家庭里健康成长,为了不影响孩子,我只能先将就自己。后来到了孩子长大之后,我才选择离婚。
离了婚之后,我总算解脱了,再也不用过那种整天被别人束缚又或者是被别人呼来唤去的生活了,所以我觉得离婚对我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我的女儿也长大了,而且也出了社会工作。这种女儿能够养活自己之后我就没有再为她操心了,因为我知道她已经有能力养活自己了,不再需要我管了,而且我也不想管了毕竟她已经长大了,作为母亲,我必须要让孩子有自己的自由和生活,不能干涉太多,不然她会反感我。
就因为我一直都很通情达理,也很会为他考虑,所以我女儿一直都觉得我是一个好母亲,我自己认为我很合格。
后来我工作到55岁之后,我也退休了,退休之后我也选择了去享受我的晚年生活。虽然你越冷的日子有点孤独,但是我每天都把时间安排得很充足,所以我很满意这样的生活,也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够一直维持下去。
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后来一个年轻男人出现后,让我沦陷了,而且还深深地爱上了他。
原本我没想过要再婚的,因为我觉得婚姻根本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而且我也怕遇到不好的。
但是这个年轻人的小鲜肉,对我特别的好,每天也很会关心人,虽然我比他大25岁,但是他从未把我当成老太婆看待,每次面对我的时候都特别的温柔,平时也会关心我,问候我。
还有每隔一段时间他也会买花送给我,就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慢慢地我也对他产生了感情,他也一样对我有了感情。
后来再一次情人节的时,他向我表白了,当时我并没有立马答应,因为我们两相差太多了,如果在一起了肯定会被别人笑话,而且我的女儿也不会同意,毕竟他跟我女儿的年纪差不多,所以我不能和他在一起,我也不想被别人说闲话。
当时我拒绝他的时候,我也跟他说了,我们不合适,他也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他应该找一个合适他的,而不是找我这个老太婆。
可他却说:“我从来不觉得你年纪大,在我眼里你就是一个仙女,我喜欢你,我知道我一个年轻小伙喜欢你,会被别人误会,毕竟你有退休金和存款,家庭条件也很好,但我喜欢你并不是图这些东西,而是真心想要和你在一起,希望你能够好好考虑一下。”
被他这么一说我特别的感动,没想到一大把年纪了还会被小鲜肉追求,我还是挺开心的,后来我考虑了几天之后,我也答应和他在一起了。
请在一起大概半个月之后他就提出领证再婚,他不想和我搭伙过日子,他想和我成为真正的夫妻,这样也不用担心别人说三道四,日子也会过得舒心一点。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和他领了证之后我后悔了,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真心对待我,他和我在一起完全是为了钱,他每天什么都不做,就知道开口问我拿钱,如果我不给他还会打我,而我这把老骨头也不禁打,所以为了不被打,我也只能给钱他用。
可自从给钱他之后,我的存款越来越少,还有平时生病了,他也不会关心我,更不会带我去看病,每天就知道把我当免费保姆对待,或者是对我大吼大叫,所以我真的很后悔和他在一起。
还有平时他的思想也特别的幼稚,都这么大个人了,还天天去网吧打游戏,那里什么都不管,他父母骂我的时候,他也从来不帮我,甚至还跟着他父母一起数落我,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我真的很失望。
我以为和小鲜肉在一起之后会过得很幸福,结果没想到是我选错了,我不应该和年纪小的人在一起,也不应该再婚。
我现在很想离婚,但是他不同意,如果要离婚的话就得分财产,为了不让他得逞,我也只能默默地将就婚姻,但这样婚姻都能让我们过得很痛苦,可是我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老人可以选择再婚但是再婚的时候,一定要找一个爱自己的,你的还有也不要选比自己年纪小或者年纪大的人,不然真的会后悔不已。
情感世界大揭秘!这几个天涯论坛神帖催人泪下。
天涯论坛是一个知名的网络社区,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在这个社区中,不仅有琳琅满目的各类话题,还有各种各样的神贴,让人们对生活、世界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本篇文章将汇总一些经典的天涯神贴,让读者可以一次性浏览这些以及更多神贴。
1.《我的高考志愿填报经历》
这个帖子是一位高中生记录自己高考志愿填报过程的经历,包括挑选学校、专业和调整心态等方面。通过她的经历,可以感受到这个费时、费力且具有挑战的过程,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建议。在这个帖子中,还有很多其他网友的回复和经验分享,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高考填报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2.《我在外卖平台做骑手的那些日子》
这个帖子是一位外卖骑手分享自己做这个工作的体验和感悟。从最初的加入平台,到遭遇食客的各种坑,再到最后的顺利离开,作者真诚地记录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思考。这个帖子受到了很多网友的热议和转发,也引发了外卖行业的热议和反思。读完这个帖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外卖骑手的工作环境、压力与挑战,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人群的价值与尊严。
3.《如何避免路上被偷手机》
这个帖子是一位网友总结自己防盗手机的方法和经验,并与大家分享。从选购防盗设备,到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作者详细介绍了自己如何避免在路上被偷手机。这个帖子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同和支持,也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和反思。防盗这个问题,关乎每个人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阅读这个帖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侵犯他人的权益。
4.《我的残疾儿子和他的“养父母”》
这个帖子是一位母亲记录自己残疾儿子的成长历程和与养父母的缘分。作者的儿子天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是他有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让他在养父母的陪伴下茁壮成长。这个帖子感动了很多网友的心灵,也引发了很多人对残疾益和家庭价值的认识和思考。通过阅读这个帖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残疾人的处境和需要,以及对家庭情感的珍视和敬重。
5.《我的养猫日记》
这个帖子是一位养猫人记录自己和猫咪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作者的猫咪“柠檬”是一只可爱、活泼且善解人意的猫,让作者感到无比的欣喜和幸福。这个帖子萌态十足、温暖感人,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喜爱。通过这个帖子,可以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默契与情感,以及对共同生命的珍视和爱护。
6.《小时候的我和我的梦想》
这个帖子是一位成年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和经历,分享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梦想从当医生、当科学家,到当做家务、当大人的梦想,漫漫长路上有得有失、有喜有悲。但这些经历和感悟却让作者更加明确、独立和坚定自己的生命轨迹和方向。这个帖子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命和梦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动力。
7.《我的恋爱经历和体验》
这个帖子是一位年轻人分享自己的恋爱经历和体验,认真反思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作者的恋爱经历和体验丰富多彩,包括自己的失恋、暗恋和良缘等方面。但他也明白每段经历都是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和资本,让他更加成熟、独立和自信。这个帖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在恋爱中的需求和认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尊重性别、爱情和婚姻的多样性。
8.《我的留学经验和感悟》
这个帖子是一位留学生分享自己在海外求学的经历和感悟,为广大留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支持。作者的留学经历包括语言、学位、考试和生活等方面,但他也明白留学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经济、文化和压力等问题。但这些问题也让作者更加坚定和自信地面对和解决自己的生活和学业。这个帖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留学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提醒我们尊重和关注留学生的权益和需求。
9.《我的读书会经验和收获》
这个帖子是一位读书爱好者分享自己加入读书会的经验和收获,提供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和习惯。作者的读书经历中包括成立读书组、选择读书、交流感悟和写作分享等方面,让她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书籍的魅力和意义。这个帖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阅读、知识和文化的价值和作用。
10.《我的人生哲学和信仰体系》
这个帖子是一位年长者分享自己人生哲学和信仰体系,提供了一些人生智慧和体验。作者的人生经历包括成长、工作和退休等方面,但他也明白每一段经历都是自己成长和人性的熔炉,真正有意义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和思想。这个帖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生命和世界的本质和价值。
11.《我的治愈系动画推荐》
这个帖子是一位动画爱好者分享自己喜欢的治愈系动画,并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动画可以治愈自己的心灵。作者的动画推荐包括《夏目友人帐》、《银魂》、《工作细胞》等,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动画的美学和文化,同时也使人们愉悦和放松。
12.《我的烹饪经验和心得分享》
这个帖子是一位美食爱好者分享自己烹饪的经验和心得,并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食谱和技巧。作者的烹饪经验包括菜品选择、材料处理和调味技巧等方面,让人们更加了解美食的精髓和艺术。这个帖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烹饪的乐趣和意义,以及在家庭餐桌上展现自己的魅力和关爱。
13.《我的健身之路和经历分享》
这个帖子是一位健身爱好者分享自己健身的经历和体验,并提供了一些健身的方法和建议。作者的健身经历包括身体状态、锻炼选择和心态调整等方面,让人们更加了解健康和美丽的秘诀和技巧。这个帖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健身的益处和难度,以及找到自己的健康与美丽的道路。
【情感故事论坛、情感故事是真的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