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的各种用法(杜老师语文信箱)
杜老师:
某媒体刊文说:“我们乘兴夜游江岸,这里人头攒动,夜市兴隆,灯火阑珊。”请问其中的“阑珊”用得妥否?谢谢。
四川读者 丁先生
丁先生:
“阑”可表“衰落”“将尽”的意思。例如:
(1)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唐·李颀《送窦参军》)
(2)林黛玉直到四更将阑,方渐渐的睡去。(曹雪芹《红楼梦》)
“阑珊”一词用来表示“衰落”“将尽”之义。例如:
(1)南斗阑珊北斗稀,茅君夜着紫霞衣。(唐·曹唐《小游仙诗》之十一)
(2)歌断酒阑珊,画船箫鼓转,绿杨湾。(宋·贺铸《小重山》词)
(3)此刻太平湖饭店之宴已近阑珊。(鲁迅《华盖集·“碰壁”之后》)
成语“意兴阑珊”是说“兴致低落将尽”。例如:
(1)这个令人不快的消息让大家意兴阑珊,聚会就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了。(《中华成语大典》)
(2)到曾家岩园庭式餐厅进餐,酒醉饭饱,意兴阑珊了,才回住处来。(王火《和人》)
(3)他像是个始终精进的人,意兴阑珊是同他绝对联不上的。(叶圣陶《倪焕之》十三)
“灯火阑珊”也是成语,意思是“灯火暗淡,行将熄灭”(见《新华成语词典》)。例如:
(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在杜少卿河房前,见那河里灯火阑珊,笙歌渐歇……(《儒林外史》41回)
(3)当年如火如荼的景象,早已笙歌消歇,灯火阑珊,显得影影绰绰了。(柯灵《墨磨人·回首灯火阑珊处》)
“我们乘兴夜游江岸,这里人头攒动,夜市兴隆,灯火阑珊”是描写人多热闹、灯光明亮的景象。因此,不宜用表示灯火暗淡衰微、行将熄灭的“灯火阑珊”,可改为“灯火通明”“灯火辉煌”等。
《语言文字报》原主编 杜永道
很多人把“灯火阑珊”的意思搞反了,不是灯火辉煌,而是灯火昏暗
灯火阑珊,很多人以为是灯火辉煌、灯火通明、繁荣昌盛的意思,实际错误,“阑珊”只是披了一身华丽的外表,其实是灯火稀疏、清冷、忽明忽暗的意思,阴暗角落里的点点光亮。这个景象应该是晚上十点半的村庄、城市,大多数人熄灯就寝了,个别人在挑灯夜读,远看星星点点,一片祥和、安宁的样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指那人很低调)
“阑珊”有衰落、将尽的意思,如春意阑珊,春季即将过去,夏季即将到来。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那么,“夜色阑珊”怎样解释呢?“意兴阑珊”又是啥意思呢?
夜色阑珊 yè sè lán shān,夜色将近,天快亮了,较多用于书面语,含有悲凉的感彩。
意兴阑珊: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情绪低落。
唐·白居易《咏怀》诗:“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意思是诗人等到了暮年,落魄地回到家乡,对于诗情和酒兴都已经逐渐地没有兴趣了。
【意兴阑珊的意思,平平静静不等于意兴阑珊的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