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感恩父母》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天地万物皆有情。从“乌鸦反哺到牛羊跪乳”这难道没有深深体现感恩二字吗?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父母呢?所以我们要关爱父母,理解父母和感恩父母。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的时候就失去母亲,父亲又体弱多病。于是每到闷热的夏天,他便会在睡前用扇子驱赶蚊子,扇凉席子,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小小的黄香都能做到感恩父母,更何况是我们初中生呢?
当你生病了的时候,你的父母在干什么呢?他们焦急万分,半夜里不是陪你打针就是在陪你去医院的路上。这就是父爱母爱,父母是我们的保护伞。我们从小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像一朵花,从小就不受一点委屈,长大了我们就要自己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为父母分担压力。感恩不是说说就行了,正所谓要拿出行动来才会让父母感到温馨,觉得孩子懂事了,才会感到无比的温馨和幸福。
对父母好,才是一个有爱心有孝心的孩子。感恩父母还要从小事去关心我们的父母例如:在父母工作回来的时候,给他们到一杯热茶说一句:“爸爸妈妈辛苦了!”;在他们出行时要叮嘱父母要多穿衣服;还有要在他们疲劳时给他们揉揉肩,偶尔给父母洗洗脚,这都是孝敬父母的表现。
要多多关心父母,在处事方面,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想父母的难处,多多体谅父母的难处,只要让父母知道你懂事了,那就是最大的关心。感恩父母,从我做起。
教师点评:全文语言流畅,行文舒展自如,事例典型,具有说服力。称得上是一篇较成功的作文。
两个真实的故事,催人泪下,多孝顺健在的父母,别等失去才后悔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当我从湖南卫视看到这一幕时,我忍不住恸哭流涕。
青海省有一个沙漠地区特别缺水。据介绍,每人每天只有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3斤定额的水量。
3斤水,不光饮用、淘米、洗菜……最后还要喂牲口。牲口缺水不行,渴啊!
终于有一天,一头一向被人们认为憨厚、忠诚的老牛渴极了,挣脱缰绳,强行闯入沙漠中一条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老牛以惊世骇俗的识别力,等了半天,等来了运水的军车。
老牛迅速顶上去,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这样的情形,但那些动物不像老牛这样倔强。有规定,运水车在中途不能出现“跑冒滴漏”,更不能随便给水。
这些规定,看似无情,实则不得已,这每一滴水都是一个人的“口粮”啊。
沙漠中,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持续了好半天,最后甚至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有些性急的司机用汽油点火试图驱走老牛。
可老牛没有动,泰山一样,不放松。直到牛的主人寻来。
牛主人愧疚极了,扬起长鞭狠狠打在瘦弱的老牛身上,老牛被打得浑身青筋直冒,可还是没有动,最后顺着鞭痕沥出的血迹染红了鞭子,染红了牛身,染红了黄沙,染红了夕阳。
老牛的凄惨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那么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被堵车的司机也哭了。
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队规吧,我愿接受处分。”
他拿出自己随身的水盆,从水车上放了3斤左右的水,放在老牛面前。
老牛没有喝面前以死抗争得到的水,面对夕阳,仰天长啸,似乎在呼唤。
晚霞中,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爱子的眼睛,孩子也舔了舔母亲的眼睛,沉寂中的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天边燃起最后一丝余辉,母子俩没等主人吆喝,在人们的一片静寂无语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20世纪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位商人的亲自口述。
他在未经商前是个猎人,专门捕捉海獭。
有一次,他一出门就抓到一只大海獭,等剖下珍贵的毛皮后,就把尚未断气的海獭藏在草丛里。
傍晚时,猎人回到原来的地方,却遍寻不着这只海獭。再仔细察看,才发现草地上依稀沾著血迹,一直延伸到附近小洞穴。
猎人探头往洞里瞧,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只海獭忍着脱皮之痛,挣扎回到自己的窝。为什么这么做呢?
等猎人拖出这只早已气绝的海獭时,才发觉有两只尚未睁眼的小海獭,正紧紧吸吮着死去母亲干瘪的。
当这位猎人看到这一幕时,身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他从来没有想到动物会有这种与人类完全一样的母子人伦之情,临死还想着给自己的孩子喂奶,怕自己的孩子饿了。
想到这里,这位猎人不由得悲从中来,痛不欲生,惭愧、自责、悔恨、让他感到无地自容。
于是,他放下了刀,不再当猎户,下海经商去了。
许多年以后,每当这位商人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眼中依然会泛起泪光。
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父母含辛茹苦地将儿女养大,孩子就是他们的血,是他们的肉,是融到他们骨头里的牵挂。
我们每个人,这一生无怨无悔,却唯独欠了两个人,那就是我们的父母亲。
孝是百善之首,孝顺父母是世间最大的功德。古人云:不孝父母,拜佛无益。不孝顺父母,学佛做一切功德,皆无意义。
时间总是那样无情,父母渐渐苍老的容颜,便是记载着我们走过的漫长而艰辛的岁月。
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贵,都理应感激父母的恩情,感念父母对我们生命的赐予和生活的辛酸与沧桑,感谢父母对我们的无私付出和养育之恩。
父母就是堂上的活菩萨,活佛。父母养育了我们,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为人子女的不应抱怨,而是应该学习怎样来恭敬、孝养。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人更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憾。
我们这一生,最大的愿望不就是希望父母健健康康的吗?钱,可以慢慢挣,事,可以慢慢做,但时间却不等人,无防留些时间给父母,他们也需要我们关心,也需要我们陪伴,也需要我们照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趁父母健在,多多孝顺他们,别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关注微信公众号:yidianxinlixue123,送你100本经典心理学电子书。本平台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民间故事:感恩父母,感恩家人
8 岁男孩为爷爷送年夜饭。
1. 大年三十岁末寒冬,一位八十高龄的爷爷在孤寂中守候着年的味道,而家中仅有一个八岁的小孙子正悄悄酝酿着一场温暖的惊喜。
2. 母亲忙碌于院中,刀起刀落间切割着年夜饭的食材时,小男孩的目光在厨房的缝隙中闪烁,随后悄然隐去,他耐心地等待着,直到母亲的身影远去才悄悄行动起来。
3. 他轻手轻脚地取来一个盆子,如同执行一项神圣的任务,缓缓走向那块承载着节日希望的肉案,他细心地将每一片肉、每一条鱼都收入盆中,没有丝毫保留,连最小的鸡爪子也未留下,满载而归的喜悦溢于言表。
4. 小男孩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爷爷,那个总是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老人,他的年夜饭不应只有白菜萝卜的陪伴,于是他踏上了前往爷爷家的路,手捧沉甸甸的盆子,心中却轻快无比,每一步都踏出了对爷爷深深的思念与敬爱。
5. 半小时的跋涉后,小男孩站在了爷爷家的门槛上,将那份沉甸甸的心意轻轻放在桌上,用稚嫩的声音告诉爷爷:爸爸买了好吃的,让我来给您送过来,爷爷,过年了,您得吃点好的,爷爷望着眼前的肉和鱼,眼眶湿润,那是久违的感动,是血脉相连的温暖。
6. 这一幕触动了无数网友的心弦,小男孩的孝顺之举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这个冬日,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成为了我们心中那颗璀璨的星。
7. 而关于小男孩回家后母亲的反应如何,是责备还是理解?点击右侧的加号,让我们一同见证这份爱的延续,感受更多温暖人心的瞬间,让我们携手将这份孝顺的美德传递下去,让爱如阳光般普照大地,温暖每一个需要关怀的角落。
【感恩父母的故事【感恩父母的故事有哪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