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淋漓【慷慨淋漓的造句】

更新:08-25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他的泼墨写意画,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书法

今见青藤诸,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绝略同。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摩诘之中有诗;余谓青藤之书,书中有,青藤之中有书。

——张岱

张岱这里所说的“青藤”,就是徐渭,也叫徐青藤或徐文长,号青藤老人等,是明代杰出的具有革新精神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他多才多艺,于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尤以花鸟最为出色,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

清代郑板桥对其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文学家、艺术家木心先生评其为“英才天纵”。

徐渭自认:“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但今人对其谈论最多、评价最高的却是他的画。

他将自己的书法技巧和劲健的笔法融于画中,使得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他的泼墨写意画,“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苍劲书法。

徐渭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在他的画里,很多技巧和笔法也都来自于草书。在书法的世界里,草书是最具有艺术性的、最自由随性的,而在国画的世界里,泼墨大写意应该也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他的泼墨写意画,无论是花卉还是花鸟,皆一挥而就。

他的大写意泼墨花鸟画,别开生面自成一家,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

他的画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这对后来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郑板桥以及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徐渭主要泼墨写意画赏析:

《榴实图》

徐渭 《榴实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这幅画笔墨无多,但很耐看。绘画气势磅礴,境界开阔;狂草题诗,字迹飞舞有势,字与画互相映衬,耐人寻味。这是一幅以少胜多,以简取胜,颇有大写意派画风并具有高度概括表现力的杰作。

《水墨牡丹图》轴

徐渭 《水墨牡丹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牡丹是徐渭最喜欢画的花卉之一,他的大笔写意牡丹堪称前无古人。此画仅以泼墨为之,无论花头及叶皆大笔点染而成,仅枝茎及叶脉用线条画出。整幅作品无论布局、笔墨,均泼辣豪放,气势逼人,立意鲜明,水墨润泽,极有生意,且有富贵庄严之相,是徐渭的代表作之一。

《黄甲图》轴

徐渭 《黄甲图》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徐渭用奔放的笔墨勾画出螃蟹爬行的姿态以及荷叶疏落的秋天气,构图简洁洗练,布局清新奇巧。

《墨葡萄图》

徐渭 《墨葡萄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老杆的倾斜之势给整幅画面带来了动感,葡萄的叶与果实似在晚风中摇曳生姿,而狂草的题画诗的出现在诗意的内容上和画面的形式上都成了此画的点睛之笔,使作品有了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对称、均衡、节奏、比例等多样统一的整体形式美。

《四时花卉图》卷(建议手机横着看)

《四时花卉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以大写意手法绘牡丹、芍药、葡萄、芭蕉,以兼工带写的手法绘桂花与苍松,以烘托法描绘雪中的竹、石、梅花,技法灵活多样,笔墨酣畅,不拘泥于形,旨在追求神韵。风格简洁洗练,豪爽奔放,显得畅快淋漓。

《墨花九段图》卷(建议手机横着看)

《墨花九段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绘水墨写意四季花卉,每段均有自题七绝一首,以狂放的笔触,淋漓的水墨,变化多端的笔锋,泼墨、焦墨、破墨、双勾并用,寥寥数笔即勾画出了各种花卉的特征,简约却颇具神采,堪称其水墨写意花卉的佳作。

徐渭其他泼墨写意画欣赏:

陆游最霸气的一首《汉宫春》,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最高音

眈眈北山虎,食人不知数”——陆游《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

这是公元1172年,南郑(地处川陕要冲,是军事重镇,在今陕西省汉中市)附近的真实写照,一只凶猛的吊睛白额老虎四处伤人,虎患严重。

这年秋天,一行人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南郑郊外,他们下马起火,边烤肉边喝酒,众人笑闹声不绝。看着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突然,一声凶猛的虎啸打破了这群人的笑闹声,只见一只老虎窜了出来,众人见状,唬地魂飞魄散,一时间竟不知拿起武器反抗。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个虎背熊腰的中年男子挺身而出,手执长矛,大喝一声,“着”!向着正在扑来的老虎冲了过去,继而举手抬矛,手落处,鲜血四散,老虎应声而倒,在地上扭曲几下,就此不动。

正在众人惊魂未定的时候,这位男子不慌不忘地返回队伍中,继续坐下喝酒吃肉。

看这一段描写,似乎像是在读一个短篇武侠小说,又像是《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仿制”,但其实,我虽然用了一些小说的笔法描写,但事情却是真实的。这位打虎的英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诗人——陆游。没错,就是那位死前吟唱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这段打虎的经历,不止一次的在他自己的诗歌中提到(只不过打虎的武器有所变化,一说是弓箭,一说是短),比如,他的诗歌《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中有句云:“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再比如,他的词作《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中说:“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截虎,写得便是他在汉中打虎的事情。

可惜的是,即便如此英勇的陆游,却始终躲不过被排挤、被忽视的结果。上面提到的这首《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便是反映这种感情的一首名作。

这首词,写于他打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孝宗乾道九年,此时的陆游49岁,人也已经离开了南郑,来到了成都,被改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这样就意味着,陆游从前线退居到了后方,对抗金胜利的希望更加渺茫了,但是词人对于国事的担忧,对于收复河山的信念,却没有丝毫改变。所以在这首词中,处处散发着词人慷慨激昂的声音。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上片,词人回忆了在南郑从军时期的一些生活,他想到了每日羽箭雕弓,想到了辽阔的河滩古垒,想到了自己手毙猛虎、箭射雄鹰,这样雄壮的生活,多么令人振奋!等到晚上回到军帐中,听着笳声四起,看着乱雪纷飞,于是在帐中饮酒挥毫、龙蛇飞舞,写下了许许多多豪情万丈的诗句、字幅,“一时才气超然”!当真是大丈夫轰轰烈烈的事业!

然而,一纸调令,却将这种生活打破了,词人的文韬武略,在成都之行中,尽皆淹没了,“何事又作南来”?南来之后,每日只是重阳看花、元夕看灯,四处所见,是人们欢乐的沉醉之声,平民百姓当然不会理解词人心中的痛,所以在词人眼中,这些歌舞生活,只能让自己心里更加悲愤和沉痛,所以他总是“流涕尊前”,国家尚未完全,哪里有心思去每日歌舞沉醉呢?

词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可是他没有将意志全部消沉下去,所以才坚定的呐喊出了一声最高音:“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其实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这句话,那便是“人定胜天”!陆游的诗词中,有很多这种思想的流露,他渴望为国效力,他反复强调要在战场上、在抗金前线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心中对国家破碎的沉痛!

陆游这首词,通过上下片的对比,将两种生活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最后再慷慨淋漓地引出自己内心的呐喊,格调激昂振奋,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词的心骨,是千百年来打动读者的根本感情!

【慷慨淋漓【慷慨淋漓的造句】】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慷慨以赴的意思、慷慨以赴的意思是 下一篇:慷慨淋漓拼音—慷慨淋漓拼音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