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则让人生走向成功的小故事
故事:有人用玻璃把一条蛇和一只青蛙在水池里隔开。开始时,蛇要吃青蛙,它一次次冲向青蛙,却一次次撞到了玻璃隔板上,它吃不着。过了一会,蛇放弃了努力,不再朝青蛙冲去。当玻璃隔板被抽掉之后,蛇也不再尝试去吃青蛙了。
点拨:其实获得成功的方法很简单,别因一时的失败失去信心就可以了。
感悟:人生路上,各种各样的障碍无处不在。克服障碍难免要经历失败和困苦,屡败屡战坚持下去的是胜利者,屡战屡败最终放弃的成了失败者。
故事:两个园林工人吃饭时闲聊。甲说:“整天挖坑种树的,让人烦透了!”乙说:“你想着咱们是在建设一个美丽的新花园,这样心情就好多了!”多年后,甲依旧在花园里挖坑种树,而乙却成了设计师。
点拨:其实改变现状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心中有个“新花园”就可以了。
感悟:真正冠绝一时的人物有赖于时代,他们之中并非个个都能生逢其时,或虽生逢其时却又不能因时而动。但是,人的智慧毕竟有一个长处:即它是永恒的。纵然现在不是他得志的时光,总会有许多别的机会可让他一展风采。
故事:一个农场主悬赏100美元寻找他丢失在谷仓里的一只名贵手表。金表太小,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人们在夜晚来临时还没有找到金表,一个个放弃重赏的诱惑离去了,只有一个小男孩还在坚持寻找着。在一切喧闹静下来后,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起。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
点拨:其实寻找财富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保持宁静的心灵就可以了。
感悟:一个看得透、断的准的人可驾驭事物而不被事物所驾驭。他可以洞察到事物的深处,了解并能把握其本质。观察严谨,思考细致,推理明晰,所以天下没有什么东西他不能发现。
故事:古希腊神话中有两位女神:一个叫美德女神,一个叫恶德女神。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小的时候,碰见了她们。恶德女神对他说:“孩子,跟我走吧!包你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你要什么,我一定满足你什么!”美德女神对他说:“孩子,跟我走吧!我将教会你如何勇往直前,而你也必将在战胜艰险的过程中变得坚强无比!”赫拉克勒斯毅然跟定了美德女神。后来,他成了英雄。
点拨:其实成为英雄的方法很简单,跟着美德女神走就可以了。
感悟:世界万物中,惟有他人的盛名最能激起自己的雄心,昂然奋起。选择英雄豪杰作为你的榜样,不过,你最好是与他竞赛,并超过他,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故事:有人问毕加索:“人们都称你为艺术的前卫。请问“前卫”是什么概念?”毕加索深有感触地说:“前卫就是受到从后面来的攻击比从前面来的多得多!”
点拨:其实取得成就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有走在别人前面的勇气就可以了。
感悟:万事需求脱俗,品味更需脱俗。媚俗和随大流的人虽然受到的攻击少些,但终究无法取得出众的成就。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有走在别人前面的勇气和信心,尽管这样受到来自后面的攻击会多些。
故事:威廉。亨利。哈里森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他又蠢又傻。因为别人给他一毛钱和一块钱的时候,他总是去拿一毛钱。这个小孩长大后,当选为美国第九任总统。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那样做。他说:“如果我拿一块的,以后谁还会给我一毛钱呢?”
点拨:其实变得聪明的方法很简单,装装“傻”就可以了。
感悟:有时最高智慧在于显得一无所知。有时被认为愚者并非愚人,愚人者才是愚人。只要你懂得装蠢扮傻,你就并不愚蠢。要想成大气,就要学会掩藏你的聪明。
故事:小仲马未成名前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一天,大仲马对他说:“如果你在寄稿时,附言说你是大仲马的儿子会好多了。” 小仲马却固执的说:“不,我不想站在你的肩膀上摘苹果,那样得来的果实没有味道!” 后来,小仲马用别名寄出的《茶花女》出版后,获得法国文坛的一致好评。
点拨:其实获得欣赏的方法很简单,靠自己的本事就可以了。
感悟:有志者事竟成。靠自己的才能,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才会有所成就。如果三心二意,就会招致失败。再远的路,慢慢走下去,也能到达目的地。
故事:有一个青年人去问大画家阿道夫。门采尔:“我画一幅画往往只用一天的时间,可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等上一年?”门采尔回答道:“请倒过来试试!你花一年的功夫去画,那么,你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卖掉它!”
点拨:其实创作成功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勤奋就可以了。
感悟:多走几步即可与成功有约。只有流勤劳的汗,才能吃勤劳的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世上没有轻而易举而得到的本领,天才来源于勤奋。
故事:一个文学青年给马克。吐温写信,问道:“听说鱼骨头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质有助于补脑子。那么,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是不是就必须吃很多鱼才行?请问,您是否也吃过很多的鱼?吃的是哪种鱼呢?”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对鲸鱼才行!”
点拨:其实成就事业的方法很简单,别相信吃鱼能吃成作家就可以了。
感悟: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让我们丰富和深刻起来。杰出的人物几乎都是学有所成之士,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轻视学习。
故事:卓别林开始拍电影时,那些导演们都坚持让他模仿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德国喜剧演员。卓别林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色,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表演方法而名垂青史。
点拨:其实实现价值的方法很简单,做事别失去真正的自我就可以了。
感悟:凡英雄豪杰必有某种高尚品质,平庸之辈绝难赢得掌声。保持本色,在成就高尚事业上必将出类拔萃,最终成为卓绝的人物。
9个脱贫传奇,说出了中国为什么能
来源:海外网
【侠客岛按】
新中国成立70年,持续向贫困宣战!
大以来,累计减贫人数将逾9000万。2020年,中国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就要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中国的减贫奇迹让世界惊叹:中国为什么能?一组扎实的一线报道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在过去数月内,岛叔的同事们、海外版记者分赴各地脱贫攻坚战场。他们蹲点“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洞村,去往打响脱贫摘帽“第一枪”的江西井冈山;深入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之一”的宁夏西海固,走进人称“一天半斤土”的新疆和田;甚至爬上曾与世隔绝的四川凉山悬崖村,探访“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定西……
9个穷出了名的贫中之贫,9个震撼人心的奇中之奇。岛叔同事们用真实、生动、鲜活的故事,讲述中国了不起的脱贫成果及其带来的深刻启示。很多朋友都说“好看”“感人”“接地气”“有意思”,甚至追问有没有后续报道。侠客岛特作整合摘编,以飨读者。
洞村拔穷根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洞村一直很出名。以前,一到年关,村民拎上麻袋,结伴去讨饭。一见到他们,湖南人往往脱口而出:“洞村的!”
现在,洞村更有名了。不光本省的人,就连外国元首和大专家都往这儿跑。许多人慕名而来,不仅想看看村里拔穷根了,更想知道这穷根是怎么拔掉的。
这一切都源于2013年11月3日,总来到洞村,“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此后,龙秀林被派到洞村,当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和村干部明白,洞村要脱贫,关键是换掉“等靠要”的脑子,让村民有内生动力。
于是,村里开道德讲堂,树致富榜样,实行思想道德星级化管理。通过评星级、树榜样、办讲堂,洞村的贫困户们已经从“要我脱贫”转向“我要脱贫”,就连曾经家徒四壁的醉汉懒人也出息成了年收入几十万的老板。
两年过后的2016年,洞村人均纯收入就超过8000元,而2013年只有1668元。次年2月,洞村摘了穷帽,曾被村民嫌慢的猕猴桃也挂果了,产量200吨。2018年猕猴桃销售收入782万元,村民人均分红1200元,今年分红有望再涨300元。
悬崖村:云端上的脱贫路
四川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列尔村勒尔社,网上都叫它“悬崖村”。因为村子与山下地面垂直距离是800米,相当于200多层楼高。以前,进村要爬17条藤梯,多处梯子倾斜60度以上,最险的一段接近90度。
2015年,县上派来第一帕查有格。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因为是悬崖峭壁,只能修钢梯。几个月后,钢梯修好了!村民走在上头,别提多兴奋。老藤梯,就这样告别了悬崖村。
在互联网上,悬崖村意外成了“网红”。有关悬崖村的视频里,钢梯最热门。彝族小伙拉博曾是个放羊倌,现在做视频,当导游,还上过新闻联播。他拍钢梯、拍悬崖,近来又开始拍云海、拍日出,条条视频受欢迎。
事实上,钢梯修成,村里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现在,村里的勒尔小学的条件不逊于县城学校,每间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电扇、饮水机,还开通了网络教室,实现了远程在线教学。
11月20日,彝历新年开始了,外出的村民都回来过年。很多村民都觉得,日子美了,每天都像过年。
西海固:“洋芋蛋蛋”变成生钱宝贝
西海固,中国脱贫攻坚战场出了名的硬骨头,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西海固曾经的苦,不仅连着风沙、烈日、黄土,也连着一种食物——洋芋蛋蛋。
苦日子里,洋芋填充着饥饿的胃,是“救命蛋蛋”,但是现在,“救命蛋蛋”变成了生钱宝贝。通过科学种植,宁夏佳立、西吉土豆种业2个脱毒繁育中心,年繁育原种5000万粒。今年全乡5万亩洋芋又喜迎丰年。而在西吉县,足足有85万亩洋芋地。
新知识新技能成了致富催化剂。泾源县新民乡党委马义杰发现其他地方早把油松做成了景观树,造型越怪,卖价越高。随后,整个固原建成57个500亩以上示范园,重点示范推广了86个新品种。
农家乐也搞得红红火火。隆德县黄宏子的新家有7间房,腾出几间办农家乐,3年共补贴她5万块钱。隔壁是闽宁合作的人造花扶贫车间,不用当地操心订单、销路,做不完的活计带回家也能接着干,每个月人均收入1000多元。像这样的车间,仅在隆德县就有11个。
当今年的第一场雪不期而至,黄宏子朗声说:“瑞雪兆丰年,2020年又会是一个好收成呢!”
纳威赫:从“去不得”到“了不得”
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纳威赫便是毕节“贫中之贫”的一个小乡村。“纳威赫,去不得”,出去一趟要爬好几座山,顿顿吃土豆,病了才舍得煮米汤。
谁能想到,这苦穷了上千年的地方,正变得充满活力和吸引力。如今,打隧道、架桥梁,纳雍也在2015年底盼来了高速路,水泥路跟着修到英底村口。家家养猪、人人干得起劲,“吃了六七十年的土豆,终于可以痛快地吃白米饭吃肉了”。
产业扶贫也没落下。陶营村推广樱桃种植,3万亩玛瑙红樱桃,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还带旺了乡村旅游。就拿今年来讲,包括陶营村在内的整个厍东关乡已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仅旅游收入就超过5000万元。
贫困户赵高贵不再外出打工,卷着铺盖赶回老家,头一件事就是去学怎么种樱桃,“看人家都赚着了,能不心急嘛!”山绿了,路通了,日子好过了,出去的人都像赵高贵一样往回跑。从“去不得”到“了不得”,“贫中之贫”的小乡村已换了新模样。
定西:曾经“苦瘠甲天下”,如今“甜在心里头”
晚清重臣左宗棠来甘肃定西后,给了句评语:苦瘠甲于天下。定西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水量三四百毫米,蒸发量却是一千四五百毫米。
2013年2月,总来了。他强调,民生为上、治水为要。2014年12月,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包括定西百姓在内的230余万人,生产和生活用水得到了解决。
水有了,可更深的改变还要从根上动起,定西人要种树。山上缺水,就自己背上去,一桶20斤,够栽两三棵苗,保墒、覆膜、挖“鱼鳞坑”——“愚公”式的种树方法,却硬生生出了成果。去年,杜家铺村示范点种植的850亩云杉林,终于达到了100%成活率。
山绿起来了,回定西创业的年轻人也多起来了。有的一边照顾家中老幼,一边到中药加工厂效力;有的从身无所长到学会了马铃薯种植技术,成为职业农民;还有的从沿海城市带回资金和知识,回乡创业办起了纺织厂。
2013年,渭源县劳务输转7.63万人,2018年减少到6万多人,2019年以来是4.9万人。贫瘠的乡村正因年轻人的归来而充满生机。
井冈山:“精神高地”走出了“经济洼地”
井冈翠竹常绿,井冈山始终是中国的“精神高地”,当地人却没能靠这“天下第一竹”脱贫致富,“精神高地”长期是“经济洼地”。
2016年2月2日,总冒雪来到神山村,走进村民张成德家,还用左香云家门口的石臼打了糍粑。从那以后,神山村定下了发展旅游这条路子,村民们猛然发现,原来在茨坪景区漫山可见的“”,“也可以来神山村啊!”
高速路通了,房子外立面改造了,小广场建好了,贷款到位了,张成德开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左香云也跟着开了一家,彭德良开了井冈红茶专卖店,常年在外打工的彭清凉回来卖起了自酿的白酒、神山糍粑和土蜂蜜……
2016年,来神山村的游客近10万人次,次年达到22万,2018年超过26万。借力红色旅游,神山村快速脱了贫,小康也近在眼前。2017年2月,井冈山在全国第一个宣布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井冈山市的贫困发生率降为0.4%,比2014年下降13.4%。
井冈山有句发展口号,叫作“绿的更绿,红的更红”。绿的是竹木、是山水、是村落,红的是政策、是发展、是人心。
马山:“体育+”改变荒山
到广西马山县,沿着355国道下乡,两边的山地自行车标识、民居上的运动主题漫画格外引人注目。
马山最不缺的就是山,“九分石头一分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路更是惊险崎岖,很多路都是开山炸出来的,车开过去都会“刮底盘”。受够了因山而苦的日子,马山人盘算,怎么靠山吃山。
2008年底,村民以山林土地入股,成立了广西第一个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旅游合作社——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加上扶贫政策的帮助,村里封山育林、硬化道路、完善设施、打造景点……村民们告别了原始的刀耕火种,搬出破旧石屋,住进水泥楼房。
2016年,马山办了首届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拿下“中国山马赛最美赛道奖”,头一回尝到了甜头。跑过山马,马山又承办了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巡赛、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攀岩系列赛等大赛事。
自2016年起,赛事沿线的羊山、安善、乔老、里民4个贫困村整村脱贫。近3年来,马山有38个贫困村摘帽,7049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初的20.22%下降至5.91%。体育扶贫、文旅扶贫带动全县贫困人口脱贫率达到20%以上。“体育+”让穷苦大山有了新变化!
和田:“口袋底”鼓起来了
新疆人说:南疆是新疆的“口袋底”,和田是“口袋底”的“底”。“底”啥样?交通最末端,条件极恶劣。人均8分耕地,年降雨量不到40毫米,年浮尘天气200多天。当地有句老话:“和田苦,一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
这两年,和田来了许多外地人。带着农民种枣的李鹏,满口山西普通话;帮乌布力艾散·乌布力喀斯木把关服装设计的王恩明,操着浙江口音;管理黑木耳菌包生产厂的刘铎敏,一开口就有股子东北二人转的俏皮味……
2017年,洛浦县墩库孜来克村因地制宜,探路食用菌产业脱贫。不到一年,村旁那块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长”出一座黑木耳菌包生产厂,13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2018年,村合作社又在厂子旁搭起50座大棚,“孵”黑木耳,贫困户优先入股。2019年,不算援疆资金,光是国家、自治区给和田的各类扶贫资金就达117.34亿元。
2019年,和田地区实现27.1万人脱贫,到2020年底,和田地区将实现全部人口脱贫,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好日子离不开当地人自身的发奋苦干,同时也离不开从到地方的鼎力支持、内地援疆的真情投入、各族兄弟的热心扶助。全国上下、东南西北齐伸手,偏远的和田才有了今日之变。
岢岚县:别了,“可怜县”
岢岚县属于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是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当地人用方言说“岢岚县”,常被外人听成“可怜县”。加之本来就穷,“可怜县”的名号就流传开了。
2016年3月,岢岚县驻村工作队进驻赵家洼村,队员陈福庆后来成了村第一。面对村民“这个瞎沟,住的尽是七老八十的人,你来做甚?”的疑问,陈福庆笑而不语,帮扶却从此开始。
赵家洼这方水土,根本养不好一方人。除了整村搬迁,没别的出路。县里向6户人家提出搬迁计划,13位老人一口回绝:“不搬!” 农民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老屋上的每块泥巴,都是自己一手抹上去的,不舍,那是一定的。但更要紧的是,农民怕离开了土地,没法活。
农民在想啥,党和清楚:房子给盖好,家具给装上,补贴给谈妥,工作给张罗……土地是金,信任胜金。今天,农民信任扶贫干部,信任党和的好政策,就如同他们祖祖辈辈信任土地一样。
如今,岢岚县有115个村庄完成整村搬迁,2548户6100人住进新房子。岢岚县还做起了马铃薯、沙棘、中药材等产业。今年5月,岢岚县脱贫摘帽,“可怜县”再也不可怜了。
文图来源/海外版
文字摘编/云歌、司卿
图片编辑/百里云鹤
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
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诀5:自己救自己。
▲让失去变得可爱▲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6: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秘诀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人生的秘诀▲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秘诀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司机考试▲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9: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秘诀10: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成功小故事 成功小故事及感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