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买驴、一龙一珠、又弱一个:你没看错,这些真的是成语
一提到成语,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四个字,而且结构严谨、语意精炼。幼时初学启蒙,我们都学过“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揠苗助长”等等趣味无穷、发人深省的故事成语。其他的诸如“亲密无间”“间不容发”“发指眦裂”“裂土分茅”“茅塞顿开”“开路先锋”“锋芒所向”等还可以接龙的成语。
但是,你知道“破马张飞”“油渍麻花”“喝西北风”“又弱一个”“风吹马耳”是成语吗?甚至“加减乘除”“想当然”也是成语!
油渍麻花,形容油污斑斑的样子。
据传,破马张飞源自张飞和马超的一场争论,二人曾有一段经典对话:
张飞:“人马并驰,疾而速……”(人和马一同飞驰,那速度很快)
马超:“若人无能,良驹何用?”(假如我自己本人无用,那么好马又有什么用呢?)
张飞误以为马超在讽刺自己,于是反问:“人无用,何人有用?”(我没有,谁有用?)
马超则又误会张飞在称赞他的才能,便谦虚道:“人已无用,何人皆有用”(我没用,其他人都有用)
结果,张飞当然认为是在说谁都比他有用,于是一拳打在马超脸上,吼道:“此等破马”!(这个没用的马超和他的马)
后来,人们就用“破马张飞”形容一个人做事不稳重,张牙舞爪,风风火火的样子。
诗词君整理了一些不像成语的成语,奇奇怪怪的成语增加了。
还记得学生时代是如何学成语吗?
喝西北风
喝西北风,汉语成语,意思是道家所宣扬的一种境界,即不食人间烟火,只靠呼吸空气生存。指没有东西吃,空着肚子过日子。形容没吃饭,饿肚子。现意:(多用于生活贫困)多用于口语。
出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又弱一个
又弱一个,汉语成语,弱:丧失、减少。又少一个,意思是哀悼人去世。
出自《左传·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风吹马耳
风吹马耳,汉语成语,解释是比喻对别人的话无动于衷。另有“马耳东风”一说,意思雷同。
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加减乘除
加减乘除,汉语成语,算术的四则运算,借指事物的消长变化。
出自明·王九思《端正好·次韵赠邵晋夫归隐》:“端的是太平人物,谁想道命儿中加减乘除。”
想当然
想当然,汉语成语,凭唯心主义的没有根据的推测来断定,指臆断,不根据实际情况,以为事情和结论一定是如此,单凭自己的主观看法下结论。
出自南朝·宋·范晔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药店飞龙
药店飞龙,汉语成语,飞龙:指中药龙骨,即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出自《南朝·宋·乐府《读曲歌》:“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
铁板一块
铁板一块,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结合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
出自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朱元璋和这个集团的首脑人物,尽管在过去同生死,共患难,但并不是铁板一块。”
博士买驴
博士买驴,汉语成语,意思是博士买了一头驴子,写了三纸契约,没有一个“驴”字;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蛤蟆夜哭
蛤蟆夜哭,意思是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出自宋·苏轼《艾子杂说》:“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
空心汤圆
空心汤圆,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徒有虚名,并无实利可图的东西。
出自茅盾《“九一八”周年》:“华盛顿也许要来‘周年’:重申《九国条约》,再给高等华人空心汤圆。”
冬日可爱
冬日可爱,汉语成语,意思是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像冬天的太阳值得人们去喜爱。
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夏日可畏
夏日可畏,汉语成语,意思是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敬畏。
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惨绿少年
惨绿少年,汉语成语,意思是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引申为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出自唐·张固《幽闲鼓吹》“客至,夫人垂帘视之,既罢会,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
荷花大少
荷花大少,喻冶游人夏时衣着华美,冬季却无力置办冬装者(因冬装价昂)。大少,大少爷。
出自清·王凌卿《冷眼观》第十四回:“你不晓得他们那班荷花大少的利害呢,到堂子里来白相,身边是奉旨不带分文的。”
佛头着粪
佛头着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佛性慈善,在他头上放粪也不计较。后多比喻不好的东西放在好东西上面,玷污的好的东西,亵渎美好的事物。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一龙一猪
一龙一猪,汉语成语,意思是 一是龙,一是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出自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令人喷饭
令人喷饭,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鹿鹿鱼鱼
鹿鹿鱼鱼,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平庸,无作为。
清 陆陇其 《答曹微之进士书》:“弟恐鹿鹿鱼鱼,不足以当鼎植耳。”
八风不动
八风不动,佛家所谓的“八风”,是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逆共八件事,顺利成功是利,失败是衰,背后诽谤是毁,背后称赞是誉,当面赞美是称,当面漫骂攻击是讥,痛苦是苦,快乐是乐。佛家教导说,应当修养到遇八风中的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这就是八风不动。
出自宋·苏轼《东坡志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摇鹅毛扇
摇鹅毛扇,汉语成语,意思是传说诸葛亮常手执羽扇指挥作战,后世舞台上出现的一些军师也多执羽扇。以之比喻出谋划策。
出自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
君子豹变
君子豹变,汉语成语,古人用豹变来形容君子的长成。因为君子像豹一样,出生丑陋和普通,但是经过自己修养、求知,最终像成年的豹子一样,矫健而美丽,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
出自《周易》 革卦:“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
大人虎变
大人虎变,汉语成语,意思是用来比喻身居高位的人行动变化莫测。
出自《周易·革》:“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盘龙之癖
盘龙之癖,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爱好的。
出自《晋书·刘毅传》记载:刘毅小名盘龙,好,每次达数百万。
玄文覆酱
玄文覆酱,喻著作高深,无人能懂,或喻毫无价值。
出自《汉书 扬雄传赞》“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无肠公子
无肠公子,是古人对螃蟹的别称。古人给蟹取“四名”:“以其横行,则曰螃蟹;以其行声,则曰郭索;以其外骨,则曰介士;以其内空,则曰无肠。”所以蟹便有了“横行介士”和“无肠公子”的称号。
出自晋·葛洪《抱朴子》:“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青州从事
青州从事,汉语成语,是好酒的代称。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另“平原督邮”,汉语成语,是劣酒、浊酒的隐语。
打得火热
打得火热,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关系十分亲密。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原来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个烟花娼妓唤做李巧奴时常往来 ,正是打得火热。”
九天九地
九天九地,汉语成语,意思是原指天上的最高层和地的最深处。
出自《孙子·形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
东风压倒西风
东风压倒西风,汉语成语,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正义力量对于邪恶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爱惜羽毛
爱惜羽毛,汉语成语,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谨慎。
出自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蹇人上天
蹇(jiǎn)人上天,汉语成语,比喻不可能之事。亦作"蹇人升天"。蹇:跛,行走困难。
出自《后汉书·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谣曰:‘出吴 门,望缇群。见一蹇(jiǎn)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时隗嚣初起兵於天水,後意稍广,欲为天子,遂破灭。”讽刺隗嚣异想天开,不自量力,最终自讨失败。后来,便用“蹇人上天”比喻不可能之事。
牛衣对泣
牛衣对泣,汉语成语,意思是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出自《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22个小众成语,长知识!
中文博大精深,不管是表达美好的意象,还是表达批评的意思,都能既准确又雅致,比如,“般般入画”是指女孩子很美丽,“斯抬斯敬”指很客气很有礼貌,“意意思思”说的是一个人优柔寡断,“不舞之鹤”则形容名不副实的人……一起来get新知识!
1
如果想评价一个人庸碌无为,
可以用:
鹿鹿鱼鱼
形容一个人十分平庸,无所作为。
清·陆陇其《答曹微之进士书》:“弟恐鹿鹿鱼鱼,不足以当鼎植耳。”
2
表示一个人为人处事优柔寡断,
可以用:
意意思思
亦作“意意似似”,
形容行动迟疑或犹豫不决的样子;
说话犹豫、支吾,
虽然说了一点但又不知所云。
清·曹雪芹《红楼梦》:“他只意意思思,就丢开手了,你叫我有何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听得声都要走,便有些意意思思的舍不得。”
3
如果你想形容一个女子很漂亮,
可以用:
般般入画
女子容貌漂亮,就好像画中画的一样。
清·李渔《闲情偶寄》:“常有眉目口齿般般入画,而缺陷独在肌肤者。”
4
如果你想形容一个男子风姿卓越,
可以用:
如圭如璋
圭和璋都是古代非常贵重的玉制礼器。
像圭和璋一样,
形容人的气质高雅或仪表轩昂。
《诗经·大雅》:“颙颙(yóng,温貌)卬卬(áng,盛貌),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5
如果有人爱掉书袋又学识不高,
可以说他是:
冬烘先生
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五代·王定保《唐摭(zhí)言》:“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鲁迅·《华盖集》:“三家村的冬烘先生,一年到头,一早到夜教村童……”
6
形容一个人名不副实徒有虚名,
可以说他是:
不舞之鹤
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
也用来表示人无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tóng méng)而不肯舞。”(从前羊祜有一只鹤善于舞蹈,他曾对客人称赞它。客人试着叫人把鹤赶来,鹤却羽毛松垮着不肯舞蹈。)
7
如果你想说主人招待周到,
可以用:
白饭青刍
白饭供客,喂马,
招待得十分周到。
唐·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诗》:“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8
如果你想形容人与人有爱恭敬,
可以说:
斯抬斯敬
意思是:双方客客气气,很有礼貌。
清·曹雪芹《红楼梦》:“要像如今这样斯抬斯敬,那里能把这些东西白遭塌(糟蹋)了呢。”
9
如果对某人的行径实在气愤,
可以用:
汝成人耶
意思是:你当真还算是个人吗?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中记载:淮西军主帅尹少荣是个刚直的人,他来求见焦令谌,大骂道:“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你还是人吗?泾州赤地千里,百姓将要饿死;而你却一定要得到谷子,又用粗棍子重打无罪的人。”)
10
要是想表达不怎么看得上某人,
可以说:
天壤王郎
意思是:天地间竟然还有这种人!
晋代时期,有名的女中豪杰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她自己才学比王凝之高,家里又有谢尚、谢安、谢据这些才华横溢的人,所以不怎么看得上王凝之。她的叔父谢安宽慰她,说王凝之人品才学不错,希望她不要轻视他,夫妻要和睦相处。可谢道韫还是忍不住叹息:“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没想到天地之间,竟然还有王郎这样的人!”)
11
如果你想形容事情进展十分顺利,
可以说:
阪上走丸
指在斜坡上滚弹丸,
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东汉·班固《汉书》:“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一定会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竞相投降。)
12
如果你想在作文里表达时光流逝,
可以说:
韶华如驶
指美好的春光如马飞逝而过。
《群音类选》:“玉辇何年来帝子,更淹淹蹉跎岁时,看过眼韶华如驶,长日伴飞絮游丝。”
13
如果想表达无缘无故诬陷好人,
可以说:
蛤蟆夜哭
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艾子杂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艾子在海上航行,晚上停泊在孤岛上,半夜听到水底有声音传来。鼍(tuó,扬子鳄)说龙王下令明天要把水族里有尾巴的全部斩杀,它很害怕。蛤蟆听后也哭了起来,鼍觉得很奇怪。(“吾鼍也,故惧诛而哭。汝蛤蟆无尾,何哭?”)蛤蟆解释它害怕龙王追溯到蝌蚪时代,那它也在诛杀之列。
14
如果想表达某种行为
是不雅或不合适的,可以说:
花下晒裈(kūn)
在花下晒裤子,指不文雅,煞风景。
唐朝诗人李商隐曾在《杂纂》中列出了一系列大煞风景的事情:松下喝道,看花泪下,苔上铺席,斫却垂杨,花下晒裈,游春重载,石笋系马,月下把火,步行,背山起高楼……
15
如果觉得一个人是好好先生,
对什么都说好好好,可以说他:
司马称好
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汉朝时期,司马徽(东汉末年隐士)从不说别人的短处,与人说话时,从来不问别人的好恶,都说好话。一个同乡来问他安否,他回答好。有个人说自己的儿子死了,他也说好。妻子骂他缺德,别人死了儿子为什么还要说好,司马徽说:“你刚才的话,也很好。”
16
如果一个人性格贪婪,
什么都想要,可以说他:
东食西宿
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汉·应邵《风俗通义》记载:齐国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东西两家公子同时来求婚,东家公子很富有但相貌丑陋,西家公子是一个英俊的穷书生,姑娘的父母很为难,叫姑娘自己定夺,她说两个都愿意嫁,白天在东家吃饭,晚上去西家住宿。(“欲东家食,西家宿。”)
17
如果想形容一个人意志坚定,
可以说:
木人石心
指一个人不为外界诱惑而心动。
《晋书》:“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18
如果你想赞扬一个人的言辞,
可以说:
谈霏玉屑
谈话时,
美好的言辞像玉的碎末纷纷洒落一样,
指言谈美妙,滔滔不绝。
北宋·欧阳澈《显道辞中以诗示教因和韵复之》:“谈霏玉屑惊人听,歌和阳春满坐谣。”
19
如果看了一本书,觉得很不怎么样,
可以说:
灾梨祸枣
旧时印书,多用枣木梨木刻板,
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滥刻无用的书,
而祸及作版的梨木枣木。
明·袁宗道《答陶石篑》:“中郎见弟近作,谬相称许,强以灾梨。”
20
如果想表达一个人很自以为是,
可以说他:
顾盼自雄
寓意得意忘形,自以为了不起。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少年恃其刚悍,顾盼自雄,视乡党如无物。”
21
如果你想形容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
可以说:
亨嘉之会
美好的事物,优秀的人物聚在一起。
《周易·乾》:“亨者,嘉之会也。”
22
如果你想形容清明,天下太平,
除了海晏河清,还可以说:
迩安远至
近居之民以清明而欢乐,
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
《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图/视觉中国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这些好玩的成语你见过吗?
夫妻情笃是“琴瑟和鸣”,情投意合可以是“目成心许”,思念友人可以用“暮云春树”,人生无常可以是“浮生若梦”,也可以是“物是人非”。如果把它们比作人的话,每个成语好像也有自己的姿态和个性。有的带点呆萌,比如白衣卿相、冬日可爱;有的主打唯美,比如梨花带雨、岸芷汀兰;有的看起来特别好吃,比如莼羹鲈脍、早韭晚菘;还有的,嗯,一眼看去真不像个成语——一蟹不如一蟹、白费蜡、跳进黄河洗不清 ……
1、博士买驴【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博士买驴”,用来形容写文章或讲话不得要领,虽然写了一大篇,说了一大堆,却都离题很远。
2、惨绿少年 【出处】出自唐·张固《幽闲鼓吹》: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 指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本意是指穿着淡绿衣服的少年,后也指衣着讲究的少年。
3、令人喷饭【出处】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最令人喷饭的,那小耗子又要舞,又怕猫,躲躲藏藏,贼头贼脑,任他装出斯文样子,终失不了偷油的身分。” 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可是说是央视带红的成语了。
4、汝成人耶 读音 [rǔ chéng rén yé] 意思就是说,你当真还算是个人吗?——没错,这是个成语。
5、鹿鹿鱼鱼【出处】出自陆陇其 《答曹微之进士书》:“弟恐鹿鹿鱼鱼,不足以当鼎植耳。” 意思是形容平庸,无作为。其实还蛮可爱的嘛~
6、冬日可爱【出处】《左传·文七年》记载,酆舒问贾季,赵衰、赵盾父子哪一个好?贾季答:“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冬日可爱”,用来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7、一蟹不如一蟹【出处】出自宋·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艾子喟然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艾子来到沿海的地方,看见一物扁而圆,有很多腿。他不认识,就问当地居民,当地人告诉他那是一种螃蟹。后来艾子又看到了好几种螃蟹,但一种比一种小,艾子叹了口气说:“怎么一蟹不如一蟹呢!” 比喻一个不如一个,越来越差。
8、觚不觚 读音[ gū bù gū ],长得就很好笑,念起来更好笑。【出处】出自《论语·雍也》:“觚不觚,觚哉!觚哉!” 比喻事物名实不符。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何晏 集解:“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
9、登徒子 你没有看错,“登徒子”也是一个成语。 但几乎没看到过哪个美女用这么优雅的词汇来骂男人耍流氓。
10、东食西宿 嗯,简单来说,就是咱们常常听说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齐人有女,二人求见…… 就是说有俩人来求婚,东边的家里富但长得丑,西边的家里穷但长得帅。父母对女儿说想嫁哪个就露哪边的胳膊,女儿两只胳膊都露了出来。父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女儿说:“在东家吃饭,在西家睡觉。” 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
11、君子豹变【出处】出自《周易》 革卦: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古人早就用豹变来形容君子的长成。 因为君子像豹一样,出生丑陋和普通,但是经过自己修养、求知,最终像成年的豹子一样,矫健而美丽,成为一个有品质的人。 君子应当随着时代的演进,继续革新自己。
12、蛤蟆夜哭 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13、灾梨祸枣 古代的书主要靠雕版印刷,用的木材大多是梨木和枣木,所以如果某人的书很差,就相当于祸害了被砍来做书板的树。 这里感叹一句中国文人骂人要绕这么几个弯,真是够尖刻。
14、鲁鱼亥豕 读音[lǔ yú hài shǐ]【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遐览》。 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撰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现多指书写错误,或不经意间犯的错误。
15、扫眉才子 扫眉:妇女画眉毛。 薛涛以其出众的才华和美貌,倾倒唐朝诗坛上的文人骚客。 后来人们就常用“扫眉才子”指有文才的女子。
16、盘龙之癖 读音[ pán lóng zhī pǐ ]【出处】出自《晋书·刘毅传》记载:刘毅小名盘龙,好,每次达数百万。指爱好的。17、称雨道晴【出处】出自明·邹善长《汇苑详注》卷十五:“县官甚不和,长官称雨,赞府道晴,终日如此不和也。 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18、目不见睫【出处】出自《韩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眉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19、冬烘先生 读音[ dōng hōng xiān shēng ]【出处】出自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20、二桃杀三士【出处】出自《晏子春秋》,讲晏子用两个桃子就杀死了齐景公帐下三员大将的故事,寓意用计人。 基本上很难用到,因此它不仅冷僻,而且和别的成语比起来,几乎“难以使用”,而且故事情节无比离奇。 可不得不服的是,它却是个成语。
【成语鹿鹿鱼鱼是用来形容;鹿鹿鱼鱼造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