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英雄的故事【战斗英雄的故事500字】

更新:08-27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黄继光:英雄无畏,舍身堵枪眼

开栏的话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峥嵘岁月,见证着一代代奋斗者的奉献;70年春华秋实,凝聚着一代代奋斗者的家国大爱。

为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热情讴歌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生动讲述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本报自今日起推出“最美奋斗者”专栏,陆续报道“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9月初,空降兵某旅“黄继光连”,一批即将退伍的战士面对黄继光塑像庄严宣誓,向老班长告别。临别前,退伍们纷纷在胸前别上一枚徽章,徽章上写着:黄继光传人。

黄继光,中国特级战斗英雄。1952年,新华社报道黄继光在中舍身堵枪眼、英勇,称他是“马特洛索夫式”的战斗英雄。今天,人们则常用“黄继光式”的英雄来形容大无畏的英雄壮举。

1931年,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家乡解放后,黄继光参加清匪反霸斗争,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并被评为民兵。1951年3月,他参加,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主义青年团。他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4挺轻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想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六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全部壮烈。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被困在敌人阵地前。如果在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作战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还会使遭受重大伤亡。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六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首长,让我去吧!”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营参谋长。在决心书上黄继光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班班长。黄继光带领两名战士向敌火力点前进,期间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不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敌顿时停止射击。然而,当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地堡里的又突然开始扫射,攻击再次受阻。

此时,黄继光已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敌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年仅21岁。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党员,追授团员称号。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主义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黄继光的遗体安葬于沈阳陵园。

为弘扬黄继光的英雄事迹,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30周年时,邓小平为黄继光纪念馆的黄继光塑像座下的山岩石墙上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本报记者 王天益)

三次特等功!直到逝世,人们才知晓这位战斗英雄的故事……

一位普通的教师,直至逝世,人们在翻阅其档案准备悼词时,方知是位赫赫大英雄。

2024年6月29日,96岁高龄的昆明学院离休干部郝珍富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学院为郝珍富追悼会,查阅档案记载介绍其生平,大家才发现郝珍富尘封的英雄事迹。他参加战斗无数,历经枪林弹雨,先后荣立3次特等功、2次大功、2次三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被评为省级劳动、优秀员。

浴血奋战 功卓著

1928年8月,郝珍富出生于山西长治,4岁丧母,6岁丧父,寄身地主家做苦力,自幼吃不饱穿不暖,从小亲历日本野蛮侵略,饱受苦难的磨难。1946年家乡解放后,郝珍富毅然投身,1947年4月加入中国,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华南、西南等战斗。

历次作战中,郝珍富都是冲锋在前,英勇无畏。

晋南战役,当敌我陷入胶着拉锯时,郝珍富揣上手端起,冲到敌前沿阵地撕开一道口子。强渡黄河,郝珍富冒着敌密集火力,带头蹚出一条渡河路线。两次战斗,郝珍富两立大功。

洛阳战役,在炮火掩护下,他带着班里战士冲到城墙下,冒死完成爆破任务。伏牛山战役,他和先头将敌围困于伏牛山东麓,带头杀入敌阵,全歼顽敌。淮海战役,他带着全班敌人,在耳朵、左肩、左腹等5处被击中情况下,强忍疼痛不下火线,直到战斗最后胜利。三次战役,郝珍富两立特等功,淮海战役中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郝珍富获得的部分奖章。

在解放云南的一场战斗中,郝珍富带领12名战士穷追猛打,俘虏陆军副总汤尧,端掉敌指挥部。

那是1950年1月24日,汤尧带着残部逃至元江县二塘山一带,最终龟缩在一个叫石缸庙的地方负隅顽抗。下午2时,突围心切的敌军一次次向反扑,时任110团1连1排排长的郝珍富见状,率领一个班绕到敌侧翼,趁敌不备冲入敌阵,举起手大喊:“不许动,谁动打死谁!”

新华社随队记者拍下的汤尧被俘后照片,从左至右为曹天戈、汤尧、杨也可。

敌军顿时惊慌不已,一名年长军官丧气地说:“不中了,缴枪吧。”此人正是汤尧。至此,在的最后一个兵团宣告覆灭。

此役,郝珍富再次荣立特等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扎根西南 深藏功名

云南解放后,为保卫边疆安宁,郝珍富随驻守勐海地区,参与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巩固边疆任务,直至1968年11月移防四川彭县(今彭州市)。

驻守云南期间,郝珍富认识了妻子张雨薇。两人刚认识时,张雨薇压根不知道郝珍富是一级战斗英雄,“他从来不提这些事,常说那些才是真正的英雄。”

郝珍富与张雨薇结婚照。

几十年来,无论是在还是到地方,郝珍富始终默默无闻勤奋工作,很少接受采访。

1978年11月,郝珍富脱下军装转业地方,组织安排他到昆明市第九中学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他欣然前往。当时学校地处偏远郊区,交通不便,条件简陋,他带着张雨薇和3个孩子,借住在一座庙里,一住就是3年。

从中学到教学服务公司,再到高等专科学校,郝珍富尘封过去的战功,一心投入教育事业。直到1987年6月离休,他依旧关心学校发展,资助贫困学生。

初心不渝 本色不改

认识郝珍富的人都说,郝珍富工作很认真很负责,为人很谦虚很随和,生活很俭朴很自律,谁也不曾想他竟是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

战斗英雄奖状。

与郝珍富共事多年的昆明学院原副校长黄启后说:“郝老是个纯粹的员,离休后学校经常请他给师生作报告,他都是有请必到,他常说只要是为党做事那就没二话,但关于他的个人功绩从未提过一嘴。”

大儿子郝刚在军营长大,高中毕业后想上军校,去。他知道父亲有很多战友在和军校任,但郝珍富没有张过一次口,反而用自己的经历教育家人:“我们那时候参军入伍为解放,打了那么多仗,没想过要享什么福,你们想找关系,门都没有。”

二儿子郝昆回忆,上高中时有个同学指着一本书名为《红旗飘飘》的回忆录说,里面有他父亲郝珍富的英勇战斗事迹。郝昆拿着这本书回家询问父亲,没想到郝珍富反训斥道:“告诉你干啥,好出去显摆吗!”从此郝昆再没敢问父亲的事迹。

郝珍富一生无私一心为公,主动给灾区捐款捐物,为贫困学子捐资助学。昆明学院离退休工作处工作人员马洪波经常联系郝珍富:“郝老做公益很大气,但一家子却住在70来平的老家属房,每次学院去看望郝老,他从没说过个人困难。”

一生深藏功名

向英雄致敬!

来源:

三次特等功!直到逝世,人们才知晓这位战斗英雄的故事……

来源:微信公众号

一位普通的教师,直至逝世,人们在翻阅其档案准备悼词时,方知是位赫赫大英雄。

2024年6月29日,96岁高龄的昆明学院离休干部郝珍富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学院为郝珍富追悼会,查阅档案记载介绍其生平,大家才发现郝珍富尘封的英雄事迹。他参加战斗无数,历经枪林弹雨,先后荣立3次特等功、2次大功、2次三等功,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被评为省级劳动、优秀员。

浴血奋战 功卓著

1928年8月,郝珍富出生于山西长治,4岁丧母,6岁丧父,寄身地主家做苦力,自幼吃不饱穿不暖,从小亲历日本野蛮侵略,饱受苦难的磨难。1946年家乡解放后,郝珍富毅然投身,1947年4月加入中国,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华南、西南等战斗。

历次作战中,郝珍富都是冲锋在前,英勇无畏。

晋南战役,当敌我陷入胶着拉锯时,郝珍富揣上手端起,冲到敌前沿阵地撕开一道口子。强渡黄河,郝珍富冒着敌人密集火力,带头蹚出一条渡河路线。两次战斗,郝珍富两立大功。

洛阳战役,在炮火掩护下,他带着班里战士冲到城墙下,冒死完成爆破任务。伏牛山战役,他和先头将敌围困于伏牛山东麓,带头杀入敌阵,全歼顽敌。淮海战役,他带着全班敌人,在耳朵、左肩、左腹等5处被击中情况下,强忍疼痛不下火线,直到战斗最后胜利。三次战役,郝珍富两立特等功,淮海战役中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郝珍富获得的部分奖章。

在解放云南的一场战斗中,郝珍富带领12名战士穷追猛打,俘虏陆军副总汤尧,端掉敌指挥部。

那是1950年1月24日,汤尧带着残部逃至元江县二塘山一带,最终龟缩在一个叫石缸庙的地方负隅顽抗。下午2时,突围心切的敌军一次次向反扑,时任110团1连1排排长的郝珍富见状,率领一个班绕到敌侧翼,趁敌不备冲入敌阵,举起手大喊:“不许动,谁动打死谁!”

新华社随队记者拍下的汤尧被俘后照片,从左至右为曹天戈、汤尧、杨也可。

敌军顿时惊慌不已,一名年长军官丧气地说:“不中了,缴枪吧。”此人正是汤尧。至此,在的最后一个兵团宣告覆灭。

此役,郝珍富再次荣立特等功,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扎根西南 深藏功名

云南解放后,为保卫边疆安宁,郝珍富随驻守勐海地区,参与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巩固边疆任务,直至1968年11月移防四川彭县(今彭州市)。

驻守云南期间,郝珍富认识了妻子张雨薇。两人刚认识时,张雨薇压根不知道郝珍富是一级战斗英雄,“他从来不提这些事,常说那些才是真正的英雄。”

郝珍富与张雨薇结婚照。

几十年来,无论是在还是到地方,郝珍富始终默默无闻勤奋工作,很少接受采访。

1978年11月,郝珍富脱下军装转业地方,组织安排他到昆明市第九中学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他欣然前往。当时学校地处偏远郊区,交通不便,条件简陋,他带着张雨薇和3个孩子,借住在一座庙里,一住就是3年。

从中学到教学服务公司,再到高等专科学校,郝珍富尘封过去的战功,一心投入教育事业。直到1987年6月离休,他依旧关心学校发展,资助贫困学生。

初心不渝 本色不改

认识郝珍富的人都说,郝珍富工作很认真很负责,为人很谦虚很随和,生活很俭朴很自律,谁也不曾想他竟是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

战斗英雄奖状。

与郝珍富共事多年的昆明学院原副校长黄启后说:“郝老是个纯粹的员,离休后学校经常请他给师生作报告,他都是有请必到,他常说只要是为党做事那就没二话,但关于他的个人功绩从未提过一嘴。”

大儿子郝刚在军营长大,高中毕业后想上军校,去。他知道父亲有很多战友在和军校任,但郝珍富没有张过一次口,反而用自己的经历教育家人:“我们那时候参军入伍为解放,打了那么多仗,没想过要享什么福,你想找关系,门都没有。”

二儿子郝昆回忆,上高中时有个同学指着一本书名为《红旗飘飘》的回忆录说,里面有他父亲郝珍富的英勇战斗事迹。郝昆拿着这本书回家询问父亲,没想到郝珍富反训斥道:“告诉你干啥,好出去显摆吗!”从此郝昆再没敢问父亲的事迹。

郝珍富一生无私一心为公,主动给灾区捐款捐物,为贫困学子捐资助学。昆明学院离退休工作处工作人员马洪波经常联系郝珍富:“郝老做公益很大气,但一家子却住在70来平的老家属房,每次学院去看望郝老,他从没说过个人困难。”

一生深藏功名

向英雄致敬!

来源:中国退役综合云南省退役事务厅、昆明市退役事务局、昆明学院

【战斗英雄的故事【战斗英雄的故事500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战战兢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下一篇:战无不胜是什么意思-战无不胜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