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书|《和平戛然而止》
《和平戛然而止》,作者: [加]玛格丽特 ·麦克米伦,译者:王兢,版本:一頁folio|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11月
推荐指数:★★★★☆
推荐人:袁春希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的研究一直是历史学家们聚讼不已的话题,人们困惑的是,为什么自拿破仑之后欧洲将近百年的和平,家们小心翼翼维持的欧洲均势会在一夜之间变成昨日黄花?长久的和平与繁荣为何未能驯化中的非理性和极端主义的萌芽,最终吞噬了文明及其自身孕育的一切?百年前的欧洲不经意“滑入”的,也成为后来历史的一次次隐喻与预先排演。
英国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的作品《和平戛然而止》就是一部对一战的起源与历史背景全景回顾式的作品。不同于以往研究作品对于一战前夕预防性和大国同盟形成的原因的归纳梳理以及对于责任的追问,麦克米伦的《和平戛然而止》更像是回顾一出早已知晓结局的历史悲剧,本书不单关注大国层面的决策,还悉心还原出“美好年代”即将终结的欧洲社会的集体心理以及透过这种集体无意识是如何悄然影响着欧洲的决策者。
在麦克米伦笔下,无论是尼古拉二世还是威廉二世、弗朗茨·约瑟夫都曾经竭力阻止的爆发,但是时代早已悄然变化,当欧洲所有的国家都为而打造,大众时代的社会心态都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反犹主义欢呼,这些历史人物的抉择与判断,似乎都显得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孕育了自身的旧世界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毁灭和地狱之中。
编辑/李永博 张婷
校对/王心
戛然而止的归途
2月19日,湖北武汉武昌火车站地下停车场内,一位滞留武汉的旅客正在看书。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杨志刚摄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王贤、佘勇刚)2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戛然而止的归途》的报道。
在武昌火车站旁边的一个小旅馆里,谢平华无聊地翻看手机,盼着好转的消息。为了省钱,在越南一家家具厂打工的他1月22日坐飞机到深圳,转而搭乘普速列车到武汉,儿子再开车把他接回到湖北钟祥的家。
这不过是一趟再平凡不过的美好旅途,在外打拼一年的中国人,选择在春节前回家,与亲人团聚。可这一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搅乱了一切。谢平华在火车上一觉醒来,就看到了武汉将于23日10时关闭离汉通道的消息。而他的火车10点半才到,跋山涉水从国外回来,眼看着就要与一家妻儿老小团聚,却困在了离家不远的省城……原本充满期待的旅程,戛然而止。
一个月前,为了阻隔新冠病毒,武汉这座超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毅然关上了自己的“大门”。留在城里的,有上千万武汉市民,还有成千上万像谢平华一样,来这里中转、旅游、探亲、出差、工作的外地人。
这一个月间,滞留在武汉的外地人,心情随着的走向起伏变化。他们承受着比当地人更多的恐惧和孤独、更多的压力和不便。但坚韧的人们大多能坦然面对,与武汉一起战斗。他们中,有人做起了志愿者,更多人自觉遵守防疫规定足不出户;而武汉,也在尽量给他们提供帮助和关怀。
转眼一个月了,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滞留的外地人在为武汉加油,他们期盼局面快快好转,自己能够走完接下来的旅途,早日回到家乡,与亲人欢聚,恢复正常生活。
(小标题)回家的路,突然断了
“滞留在这里,住宾馆、吃饭花了3000多元。”谢平华这个年过得相当苦涩,“很想家里人,但是没办法,天天盼着‘解封’的消息;我们那一车下来的有好几百人,估计里面很多人都回不了家。”
45岁的谢平华相当憨厚,似乎已经接受了短时间内回不了家的现实。“只差了半个小时,就回不去了,那就好好待着吧,幸运的是都还健康。”他住的宾馆里,有15名滞留的外地人,离汉通道关闭后来来去去的有好几十人。
“很后悔,一觉睡过了,就滞留在这一个月,还错过了外婆90岁大寿。”湖北恩施女孩杨阳在江西南昌打工,五六年没回家过年了,今年趁着给外婆过大寿回家,没想到滞留在了武汉。
杨阳22日中午就到了武汉火车站,赶晚上十点半的飞机回恩施,时间上绰绰有余。但她到武汉后有点累,就在离机场不远的地方找了个酒店休息,一觉睡过了,没赶上飞机,于是改签到23日下午。
谁知,“”令下,机场关闭,杨阳的旅途停留在了武汉。独身一人、举目无亲的她住了几天酒店,钱花得差不多了,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救助站求助,最后辗转被汉口火车站站区办安排在车站旁的一家小旅馆住下。
“我去接她的时候,她哭得稀里哗啦。”汉口车站站区办一位工作人员说,“周边有隔离点,我嘱咐她不要出门,每天按时来给她测体温,给她送单位食堂做好的饭菜。”
(小标题)等了又等,苦中作乐
定居在广东深圳的刘女士一家三口1月23日自驾到武汉,看望身患癌的妈妈,一家人准备接妈妈出院回恩施老家过年后,再送妈妈入院做手术。“武汉离汉通道关闭后找了个民房租住下,现在妈妈病情加重还没住上院,小孩上高三没法回去上学,我的单位也复工了,我们该怎么办?”刘女士说。
在互联网上,滞留在汉人员的信息有不少。记者随机添加了两个微信群,就有800多名外地滞留武汉的人。他们有的在武汉打工,有的是来短暂探亲,有的前来看病后滞留,也有的只是路过……他们素不相识,却因同是异乡滞留人,而在线上聚到一起,相互打气,相拥取暖。
来自河南驻马店的女孩小刘是微信群的活跃分子,她1月19日来武汉看病,做了个小手术,计划1月28号返程,在医院滞留了十多天后,担心交叉感染进了安排的安置点。“本来2月20日复工看到曙光了,一次次希望破灭,感觉很压抑很郁闷,21日晚上跟心理咨询师打电话,聊了48分钟,感觉好多了。”
“进了群,看到很多相似经历的人,大家互通信息,相互鼓励,感觉心里会好受些。”长期在德国生活的武汉女孩小魏眼看着签证就要过期了,心里很着急,“重新申报签证至少要4个月,可能会失去工作、租的房子、商业信誉,最终面临个人破产,那边如果不考虑武汉的因素,回不去损失就太大了。”
武汉一家留学咨询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服务的留学生很多都滞留在武汉,有的考证、考学都耽误了,光澳大利亚一所大学就滞留了200多人。
(小标题)为武汉防疫尽份力
不少滞留的外地人勇敢站出来,到医疗机构或社区当起了志愿者。陕西西安人侯平安1月21日到武汉市新洲区的亲戚家探亲被滞留,干脆到社区当起了志愿者,“我是退伍,也是党员,就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为武汉防控尽份力。”
举全省、全市之力打这场防控战的武汉,也正在挤出力量,为外地滞留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2月23日,武汉市民政局开通防控期间滞留在汉旅客临时救助申请线上通道,并公布了17个区的救助热线电话。记者所在的外地滞留武汉人员微信群里,不断有人收到有关部门打来的电话,免费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我对武汉挺陌生,每天都待在房间里,但这个地方给人感觉很温暖;站区办的叔叔每天都来看我,给我送吃的,关心我。”杨阳说。
武汉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林小群说,离汉通道关闭以来已救助460多人,站内现在男区床位比较紧张,女区床位相对宽裕,另外还有新收入的近十人正在隔离。“我们的通道从来都没有关闭,也为可能增加的求助人做了准备,给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提供兜底保障。”(完)
字解成语:戛然而止,理解“戛”如何表达其义
戛然,戛然而止,
理解“戛”字是如何表达其义——
jiá rán
戛:敲击,象敲击突然而断之声。
然:之貌,的样子。
声音忽然停止貌;声音忽然停止之象声词。
出众貌。
指事情突然中止。
戛然而止
jiá rán ér zhǐ
戛:敲击,象敲击突然而断之声。
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指声音因为被打断而突然终止。
这个成语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
第14回:
“忽得锣鼓戛然而止,戏已煞却。”
第95回:
“满场生旦净末,同声一个曲牌,也听不来南腔北调,只觉得如出一口。唱了几套,戛然而止。”
示例
“娉娉收杯,至夫人前,沥余酒于案曰:‘才为兄妹,便钟友爱之情,郎君岂得戛然乎?’边妪亦从傍更相助,生乃尽饮。”
——李昌祺《剪灯余话.五.贾云华还魂记》
“夫文章变化,侔于鬼神,斗然而来,戛然而止,何尝无此景象?”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
“臣公叱曰:‘敢对我作此淫词?’戛然而止,俄登登复作。”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
“就这一句,戛然而止,听来格外令人注意。”
——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刘成章《安塞腰鼓》
何谓“戛”然?
会意合体字,戈为戛。从(首省丷)(shǒu),从戈。
戛-小篆
其中“(首省丷)”,人头(頭)首。
(首省丷)-小篆
首、头(頭),也表示人头首始,从头首开始。
其中“戈”,象木柄戈头形,
戈-小篆
既表示戈头形类兵器,也表示上为戈头形而下立杆木柄构物。
二者合一,
其一,【首(省丷)→戈】,
“首(省丷)”名“戈”类兵器为“戛”。
表示一种名“戟”的长矛兵器。
其二,【首(省丷)←戈】
执木柄“戈”之头“首(省丷)”可敲击为“戛”。
以此,
表示“敲,敲打,敲击”义,也表示“敲击突然中止而断声”义。
戛-汉字具象图
其三,【首(省丷)→戈】,
“戈”表示立杆标准为楷,“首(省丷)”为从头始。
“戛”指“首(省丷)”头始以“戈”立杆为楷标杆,
以此,表达“常(常礼,常法)、楷”之义。
(康誥。不率大戛。戛、常也。此謂戛同楷。)
(此类似汉字“臬”之表达)
本义:
①戟,一种长矛兵器;
②敲,敲击,弹奏。
③常,楷。
“戛”相关成语及组词——
敲金戛玉 敲冰戛玉
戛玉敲冰 戛玉锵金
戛玉鸣金 戛釜撞瓮
铿金戛玉 戛玉敲金
戛然而止 戛戛独造
戛玉敲金
jiá yù qiāo jīn
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
形容声调清脆或音节铿锵。
出自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引子》:
“试开戛玉敲金口,说与东西南北人。”
戛戛
Jiájiá
(1)形容困难;费力。
戛戛乎其难哉!——唐·韩愈《答李翊书》
(2)形容独创:如,戛戛独造
(3)形容物体相碰击的声音
(4)形容鸟的叫声:如,戛戛长鸣
【戛然而止,戛然而止的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