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臂三公【折臂三公未可知,会当千镒访权奇】

更新:08-28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犹应出折臂三公

【东城南陌】评《世说新语·术解第二十3》总825

【东城南陌】评:羊枯贵为晋景帝司马师的妻舅,但他一生为官谨慎清廉,史称"立身清俭"、"贞无私",上极其小心。而相者相其父墓,乃出“受命君”,之兆,必出夺取天下的皇帝,如此言说,岂不与羊枯谨慎的为官之道相悖?很可能也让他陷入凶险的境地,甚至可能遭到灭族之诛。故而羊枯采取了“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的措施,以明自己忠心国家朝廷而绝无野心。

不过即使“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然而,羊枯父墓的风水实在太好了,虽然“受命君”之势已断,但三公之势不断,,只是奇怪,墓后的脉运既然已经掘断,焉能有运?更不要说是三公之运势了。不过能预测到“折臂”也是神乎其神了。

【原文】人有相羊枯父墓,后应出受命君。枯恶其言,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相者立视之,曰:“犹应出折臂三公。”俄而桔坠马折臂,位果至公。

【译文】有个会看风水的人看了羊枯父亲的坟墓,说后代该出真命天子。羊祜厌恶他的话,就把坟后挖断,以便破坏坟山的气脉。看风水的人马上又去看,说道:“还要出个断臂的三公。”不久羊祜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手臂,后来果然升到公的官位。

羊祜:西晋传奇名臣

羊祜出身名门,祖上世代为官,父亲为上党太守,母亲是蔡邕之女。羊祜自小受良好教育,长大后谈吐不凡且英俊高大。

羊祜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气质和才华。由于家族的熏陶和培养,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其良好的教育背景使得他在文学、和军事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见解。

长大后的羊祜,身高七尺三寸,须眉秀美,仪表堂堂。当时泰山郡新上任的夏侯威见到羊祜后,被他的气质和才华所折服,断定羊祜日后必有所为,于是力主将自己的侄女嫁给羊祜。夏侯威的眼光确实独到,羊祜在后来的人生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风范。

羊祜的出身和才华,为他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家族背景和个人魅力,使得他在舞台上备受瞩目。然而,羊祜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骄傲自满,相反,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羊祜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

早年的羊祜深知官场复杂,不肯入朝为官。他曾多次被推举为计吏,州官四次征辟他为从事、秀才,五府也纷纷任命他,但他都一一谢绝了。魏明帝景初三年(239 年),魏明帝曹叡去世,魏哀帝曹芳继位。曹爽征召羊祜与王沈,羊祜谢绝。正始十年(也是嘉平元年,即 249 年),曹爽在与司马懿的权势争夺中大败,羊祜的岳父夏侯霸投降蜀汉。对此,羊祜不仅不避嫌,还对夏侯氏礼遇有加。

后来,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255 年),身为大的司马昭派人征辟羊祜,羊祜以母丧在身为由拒绝。而后,朝廷又来了诏书,拜羊祜为中书侍郎,这次羊祜没有拒绝,开启了仕途之路。

羊祜步入仕途后,历经多个职位。甘露五年(260 年),高贵乡公曹髦被杀,司马家扶持魏元帝曹奂即位,羊祜被封为关内侯。羊祜不愿意待在皇帝身边做一个侍从之臣,于是请求出宫补缺职位,从而改官为秘书监,等到建立五等爵制,羊祜受封为钜平子。

景元四年(263 年),蜀汉投降后,钟会居功自傲有了谋反之心。羊祜因叔母辛宪英的提醒,也对钟会有所质疑。景元五年(264 年)正月,钟会与姜维失败被杀,羊祜被任为相国从事中郎,与荀勖一起掌管中书机密大事。

咸熙二年(265 年)八月,司马昭中风猝死,其子司马炎继承晋王爵位和相国职位。羊祜也随之升任中领军,在宫中执勤,执掌禁军,成为司马炎看重的重臣。同年十二月(266 年 2 月),魏元帝曹奂禅位,司马炎登上帝位,为晋武帝。西晋开国大封功臣,羊祜进升为中加散骑常侍,爵位升为郡公。羊祜坚决推辞封爵,于是朝廷把羊祜原本的爵位钜平子改封为钜平侯。司马炎为羊祜的谦虚所感动,特意下诏赞美并加封羊祜为左仆射、卫,赐给他本营兵士。

泰始五年(269 年),晋武帝司马炎想要灭吴,任命羊祜为荆州诸军都督,假节,同时也保留散骑常侍、卫的原官不变。荆州是晋、吴战线的前沿,双方经常发生战事冲突。

羊祜率军出任荆州,坐镇襄阳。在襄阳,羊祜屯田整军,开设学校,安抚百姓。甚至想要投降的人羊祜都任其来去自由,这使羊祜深得江汉人心。羊祜的举措使两国边境不再紧张,出现了难得的和平与安宁,于是百姓安居乐业,士兵屯田存粮,粮仓日渐充足。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嘉勉羊祜在荆州治军有方,屯田有成,特下诏书召羊祜回京接受封赏,在羊祜的原官上再加封车骑,开建府署设置僚属,如同三司的礼制。羊祜上书想要辞让封赏,但是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

泰始六年(270 年),吴国名将陆抗镇守荆州,与羊祜对峙。泰始八年(272 年),晋吴西陵之战,羊祜派荆州刺史杨肇攻打陆抗,在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因为被陆抗破坏了道路而粮草跟不上,因此在杨肇战败之后只得被迫退兵。此战因为救援不利羊祜被贬为平南。

西陵之战的失败,让羊祜明白面对陆抗这样的名将不能操之过急,而要坚持怀柔政策,攻心为上,以达到收拢民心的效果。在羊祜的经营与治理下,很多吴国的人纷纷转而投晋。而且,与吴军对战,羊祜从不实施计谋与手段,不论敌我,都给予足够的尊重。

西晋时期,尚书左仆射羊祜家里养了一只白色的丹顶鹤,他十分喜欢这只鹤。鹤在吃饱喝足后尽情狂舞,羊祜向客人夸奖鹤是如何有灵性。客人前去观看,鹤因为有生人在场,怎么也不起舞,让客失所望,说这是一只不舞之鹤。后人用 “羊公鹤” 或 “不舞之鹤” 比喻名不副实的人,也用来讥讽人无能。正如《不舞之鹤成语故事》中所记载,“西晋时期,尚书左仆射羊祜家里养了一只白色的丹顶鹤…… 竟以不舞之鹤为羊公辱”。

羊祜五岁时,曾叫乳母取金环给自己玩,乳母说:“我家本无此物。” 羊祜即领乳母到邻人李氏东墙下一棵桑树洞中找到了一个金环。李氏知道后大惊说:“这是多年前我死去的儿子丢失的,都说是被人偷去了。” 乳母把寻找金环的过程述说一遍,李氏非常悲哀。当时人都觉得奇异,认为羊祜是李氏之子转世。据《生死相续!西晋名将羊祜的奇特经历》记载,“羊祜在五岁的时候,有一天向奶妈讨取一只金环…… 后来,远近居民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神奇,都认为李家儿子就是羊祜的前身”。

羊祜小时候,有一个擅长看墓穴风水的人,说羊祜的祖坟有出帝王的气象,若把墓凿开,就会断绝子嗣。羊祜真的把墓凿开了。相墓人见到凿后的墓说:“依然会出摔断了手臂的三公。” 后来羊祜因落马折断了手臂,位至三公而没有子嗣。《相师说他家祖坟有帝王气,挖开之后会绝后,果然官至三公折臂断后》中提到,“羊祜因为有拥立之功,被司马炎封为中军…… 羊祜到任后,并没有着急出兵攻打东吴…… 羊祜死后,被加追封为侍中、太傅”。

羊祜回洛阳时,路过野王县,当时太原人郭奕任野王县令。羊祜到了县界,派人邀请郭奕来会,郭奕便允诺前来。二人见面后,郭奕赞叹说:“羊叔子不见得不如郭太业呢!” 过后再前往羊祜住所,不多久便回去,又赞叹道:“羊叔子远超过常人啊!” 羊祜离开后,郭奕送了他一整天,走了数百里路,最终因为擅自离开县境而被免官。他再感叹道:“羊叔子不见得比颜子差!” 郭奕对羊祜的三次赞叹,体现了羊祜的人格魅力。

羊祜喜游山水,风景美好的日子,一定到襄阳城南的岘山游乐,饮酒赋诗,终日不倦。有次,羊祜慨然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从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来的贤达高士,像我和你们一样,登上此山眺望游乐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淹没无闻了,想来令人悲伤。如死后有知,我的魂魄仍会登此山的。” 邹湛说:“您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业绩和名望一定和岘山一样永存于世,至于我等之人,才像您说的会淹没无闻啊!” 羊祜去世之后,南州百姓罢市而哭,江南守边将士痛哭不已。襄阳人想到羊祜在世时经常游赏岘山,于是建庙立碑,四时祭祀,往来人看到碑文后,无不流涕,故名为堕泪碑。羊祜的功绩和品德,深深地印在了百姓的心中。

羊祜虽在战场上没有取得过辉煌的大胜,但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却举足轻重。

在三国归晋的历史进程中,羊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他坐镇荆州十年,不仅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实行屯田整军,使得荆州粮仓日渐充足,为晋朝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他知人善用,积极为灭吴之战储备人才。他向晋武帝推荐的王濬,在后来的灭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羊祜通过十来年的研究和策划,在晚年为晋朝贡献了平吴之策。尽管他生前未能见到平吴策的实施与三国归晋的一统,但在他死后两年,晋朝君臣正是按照他生前制定的灭吴之策,一举灭吴,实现了天下一统。

羊祜深受朝廷信任,司马炎对他极为器重。羊祜多次拒绝加封,依然位至三公,被封钜平侯。他的谦虚和忠诚让司马炎感动不已,特意下诏赞美并给予诸多赏赐。在羊祜生病去世后,司马炎为之素衣痛哭,追赠侍中、太傅,赐谧号 “成”。可见羊祜在晋武帝心中的地位之高。

羊祜也深受百姓爱戴。他在荆州期间,对百姓关爱有加,开设学校,安抚百姓,甚至对想要投降的人任其来去自由。他的怀柔政策不仅赢得了晋国百姓的心,也让吴国百姓对他心悦诚服,尊称他为 “羊公”。羊祜去世后,襄阳百姓在岘山上为他立碑建庙,每到重要节日,百姓们就去朝拜,在石碑面前落下眼泪。前来祭拜的人无不感念羊公的仁德,其碑故又名堕泪碑。

羊祜手握重兵而心怀仁义,他的功绩和品德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他的战略眼光、高尚品德和忠诚精神,使他成为了一位当之无愧的一代名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羊祜作为西晋初期的杰出人物,其一生为西晋的统一大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尤其是在平定东吴的过程中,他的遗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羊祜深知东吴尚有陆抗在时,不可轻举妄动。于是,他对东吴采取了军事蚕食和攻心为上的策略。在荆州边境,羊祜与陆抗互相驻军,对吴军执行怀柔政策,经营数年,善德之名传遍百姓。他的部下为贪功抓来东吴牧童,羊祜了解情况后派人送还,牧童父母对羊祜的恩德赞不绝口,还带动了一批人投降。东吴将领陈尚、潘景来进攻西晋被打死,羊祜买上等棺木装殓他们,并通知其子弟迎丧,还亲切接待,劝他们为国家统一做贡献。羊祜的行为使吴人十分感动,尊称他为 “羊公”。

羊祜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的谋略,还注重为国家培养人才。他深知自己身体每况愈下,在病重之时,上疏灭吴计策,并向朝廷举荐杜预代替自己。羊祜的这份担当和远见,为西晋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羊祜去世后,南州百姓罢市而哭,江南守边将士也痛哭不已。襄阳人想到羊祜在世时经常游赏岘山,于是建庙立碑,四时祭祀。往来人看到碑文后,无不流涕,故名为堕泪碑。这充分体现了羊祜在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

羊祜的故事被人们传为美谈,他的功绩和品德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他以自己的智慧、仁德和忠诚,书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篇章。

【折臂三公【折臂三公未可知,会当千镒访权奇】】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折桂攀蟾,折桂蟾宫什么生肖 下一篇:折臂三公什么意思,折臂三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