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王国,为何改名大韩帝国?
1897年,国王李熙改元称帝,曾经臣服中国千年的“王国”升级为“大韩帝国”。不过半岛积贫积弱的状态,显然与“帝国”不相匹配,这种闹剧式的称帝行为是为何呢?半岛数千年来一直充当中原王朝的屏障和藩篱,借助中国的实力保住自己的一隅之地。然而甲午改变了这一切,清朝的惨败使被迫委身于日本,而从“王国”到“帝国”的升级,正是俄朝几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1392年,我国明朝初年,李成桂发动,改国号为,定都开京(今开城市),三年后迁都(今首尔)。当时李成桂提供了两个备选国号,一个是“”,另一个是“和宁”,朱元璋认为:“东夷之号,惟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
朱元璋圈定为“”,朱元璋封李成桂为王,成为明朝藩属国。李氏为了加强对王国的控制,将很多大臣赐姓为李。
清朝时期,依旧是藩属国,成为清朝万国来朝中的一国。当日寇肆虐的时候,清朝像明朝一样,肩负起宗主国的责任,帮助抗击倭寇。
晚清时期,东亚经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守旧的满洲皇族寄希望于“兴办洋务”来富国强兵,而日本则选择脱胎换骨式的“明治维新”。
1875年,甲午爆发前约二十年,日本尝试过入侵,当时日舰“云扬号”驶入江华岛附近海域挑衅,遭到守军的炮击,随后日本方攻陷炮台。
1876年,日本强迫签订《日朝江华岛条约》,必须开放港口,通商,允许日本勘测沿海等。还有一条,日本承认是一个独立国家。原因就是大清的存在,而清朝正是的宗主国,日本想把从清朝剥离,这也就为日本后续的侵朝行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1894年-1895年,甲午爆发。甲午是日本侵略和中国的一场大战,从打到清朝本土。这场以中国清朝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马关条约》告终。
甲午后,日本胆子越来越大,也脱离了清朝控制。
“”这个国号,是明朝皇帝钦定的,日本决定给王国改个国号,同过去一刀两断。与此同时,日本与沙俄争夺东北亚的主导权,日本落入下风。也看到了这个机会,官方希望改国号,并且称帝,与中国、日本并列。
国王李熙,遣人寻遍古籍之后,取半岛根出“三韩”之意,将国号定名为“大韩”。
东汉时期,半岛出现了三个土著政权,马韩、辰韩、弁韩,史称三韩。此时的疆域和国名,大致也就是现在与韩国的雏形。北部的受中原文化影响深远,南部的韩国是土著文化。韩国人崇拜三韩,就像中国人崇拜炎帝黄帝一样。
1897年,举行了复杂而庄重的登基仪式,国名由“王国”改为“大韩帝国”,王朝第26代国王李熙,成为大韩帝国开国皇帝。尽管“帝国”的名头立起来了,之所以被日本承认,还是因为俄国的存在。
1905年,日本与沙俄签署《朴茨茅斯和约》,日俄结束,日本在东北亚占据优势。同年日本与大韩帝国签订《乙巳条约》,日本掌握大韩帝国的外交权,在大韩帝国设置统监府(总督府),大韩帝国成为日本的保护国。
1910年,日本与大韩帝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大韩帝国不复存在,日本吞并半岛。
半岛三面环海,北边连着亚洲陆地。半岛上有两个国家,北边的面积约12.3万平方公里,仍然延续明清的国名;南边的韩国面积约10.33万平方公里,全名是大韩民国,隐隐有抚今悼昔大韩帝国之意。
红色元素,农耕记忆,地质奇葩!济南这个小众古村,低调而鲜为人知,藏着你想不到的美!
秋高气爽的时节,在城市待久了,
适合去看看青翠的山林,风光旖旎的乡村。
出发去天晴峪看看吧!
特色旅游 物产丰富
天晴峪,无论听还是轻轻的叫一声村名,都会让人觉得,这里的天气象一个美好的心情,充满了阳光与活力。你还可以猜想,要是到了晚上,月光也一定格外明亮,星星眨着多情的眼睛,令人充满诗意化的畅想。
摄影:林之云
进村的林荫大道宽畅又平坦,迎接客人的首先是的一座端庄大方、华丽气派的彩绘牌坊。想必这里的村民,也一定热情好客又爽朗。
10多年前,天晴峪村就以前瞻的目光,着眼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出以历史文化游、返璞归真游、种植认养游、农家乐旅游为组合的游览大格局,贯穿了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赏雪和全年农家乐的四季生态旅游项目。
林之云
村里除了盛产椿芽、桃子、花椒和香灵核桃以外,占据了许多老游客餐桌的南山小米,一直供不应求。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大家熟知的“济泉黄岩蜂蜜”就产自风景如画的天晴峪村。
杨柳古泉 情深义长
走进天晴峪村,路边上一个造型别致的石雕,十分抢眼,上书:杨柳古井。石雕旁边,三棵壮硕的白杨树,比肩挺立,枝叶交叠。
摄影:林之云
其中两棵大树,树身需要两三个人牵手才能合围。
陪同我们游览的刘家英女士,是区里的,说起这里的山山水水堪比如数家珍,对于村里的事务更是了如指掌。
摄影:林之云
村里的老年人讲,两棵大树栽植于上世纪40年代,见证了植树人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和如意姻缘。因此,这两棵树也成了村里几代人互敬互爱、向往美满婚姻的形象大使。
石雕下方和左侧各有一口古井,相距30多米,它们共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天晴峪人。
现在,村里用上了深井自来水,古井虽然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天晴峪村的根脉,它们却定格在天晴峪人和游客们审视过往与村史的目光里。
农耕符号 乡村记忆
我们来到杨柳古井上方一座上下两进的老院,屋里屋外,陈设着农耕时代的各种生产工具和日常用品。它们满带着岁月的沧桑,负载着过往的艰辛与磨难。
这便是始建于2008年的“农耕记忆博物馆”。
摄影:曹军
博物馆征集的实物多达2000余件,由于场地的局限,只能分批向游客展示。它们传递着天晴峪村古朴的民风民俗和手工技艺,让前来观光的游客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刘家英女士带领我们参观另外一座四合院,她有些激动地说,这里是半个世纪之前,天晴峪村最为繁忙和热闹的地方。
摄影:林之云
步入小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1958”和剥落得残缺不全的“公社食堂”几个红字。
于是,电影或者小说中热火朝天的场景,映现在我们的脑海里。
这座特殊年代的历史遗存,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感慨和触动。
摄影:林之云
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天晴峪人就会相聚在“公社食堂”里,品味菜团薯粥,忆苦思甜,于是倍加珍惜当下,发奋图强,共谋美好新未来。
战地医院 红色记忆
公社食堂的北边,有一座居高临下的大院。
我们了解到,1942年,八路军武装在济南周边与周旋,由于天晴峪村特殊的战略位置和得天独厚的险要地形,便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师部级的战地医院,许多军民曾经在这里进行过救治。
摄影:林之云
那时,天晴峪村有一位医术非凡的刘姓老中医,刘先生德高望重,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伤员化妆成山民到这里医治,从来没有被敌人识破。
再说了,天晴峪山大沟深,地形复杂,鬼子也不敢冒然进犯。即便是真的来了,北山和青羊寨有许多险要的山洞,都可以应急躲藏。
摄影:商登贵
受到武装的影响,村里20多名妇女先后参加了妇救会,她们为和济南战役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说起这些光荣的村史,刘家英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激动与自豪。
摄影:林之云
我们看到,战地医院外面的墙壁上,依然保留着成排的拴马石。抚今悼昔,尤其感到新生活的幸福实在来之不易。
人文景观带 书院担重任
观光途中,刘家英说,山上有风有景,可以看看。大家兴致陡增,决定一探究竟。
摄影:商登贵
我们沿着杂草丛生的山道往上走,一座城堡似的红色建筑,掩映在丛林当中,越是靠近越发显得气势不凡。
这是一座名为“朱雀楼”的观景台。这里果木成林,彩蝶舞于道,蝉噪盈于耳,山风撩动衣襟,仿佛置身于舒适的春秋时节。
曹军
原来,早在2014年,村里便投资800多万元,建成了朱雀楼、玄武阁、青龙亭、白虎台、中和堂、自在廊等负载着传统文化符号的人文景观带。这些建筑,分布在天晴峪北山坡上,每个景点都引人入胜。
自朱雀楼门洞里穿过,走不多远,就是“担当书院”。不难理解,村民们委以书院的职能和重任。
眼下农事正忙,没有闲人阅读,书院临时关闭,我们依然能够感到书香盈野的田园之乐。
风光旖旎 胜似桃源
经过书院继续往上攀登,山路如同一个个首尾相应的“之”字,正好让我们领略了曲径通幽的妙处。
走着走着山势开始陡峭,古树翠柏愈加茂密。石阶左右盘绕,游人步步见高。回望山下,竟然有了一种凌空飘飞之感。
商登贵
山道左转,来到北沟大洞,仰视可见危崖悬石欲坠,不禁令人望而生畏。洞口阴风冷气阵阵袭人,越往里走温度越低,夸张一点说,象是钻进了冰窖里。大家面面相觑,倒吸着凉气,不停地赞叹自然的神奇。
大洞旁边还有两个小洞,其中一个叫做火蝎子洞。那里险象环生,加之洞名有些恐怖,我们没有去看。
摄影:曹军
听说离山顶不远了,大家争先恐后,好象晚了一步,美景就会被别人的眼睛包揽无余。
海拔越来越高,山风越吹越猛,林涛呼啸,仿佛整个山峰都在舞蹈。
大家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已经身处北山之巅。环顾四周,你就会觉得,竟然是站在了群山的。
摄影:曹军
刘家英忙不捷的给我们指认远方的景点,这边是七星台,那边是水帘峡、九如山,最远的地方是泰山。
四面聚集的风,都顺着悬崖往峰顶上冲,给人以身轻如燕的提升感,这种绝无仅有的体验,着实让大家美美的兴奋了一阵子。
凤凰涅槃 老屋新生
带着满足回到村里,我们见到一座座用木鱼石奠基的土墙草屋,它们一下子就让我们穿越到了上个世纪之初。
摄影:林之云
刘家英说,村里百年以上的连片四合院有30多座。这是前辈们在创建基业、养育后代的艰难岁月里留传下来的宝贵财富。村里正在着手把这些冬暖夏凉的老屋,开发成高端特色民宿,以此推动旅游发展。
行进中,在一个屋角处,我们遇见一位八岁的小脚老太太,岁月羁绊了她的脚步,她依然坚定信念,走进了新的时代。
摄影:林之云
艰辛磨光了她的牙齿,她始终用微笑向我们展现身为天晴峪人的自豪和幸福。
地址 | 西营街道天晴峪村,免费参观游览
趁着秋高气爽,不妨到天晴峪村里走一走,亲自感受一下,这里风光旖旎,胜似桃源。
【致敬 缅怀 奋进】——钱海军
钱海军,1970年4月生,党员,原上海市局刑事侦查总队党委委员、副总队长。1992年7月参加工作,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荣获嘉奖2次。
2020年5月10日,钱海军在召集会议研究扫黑除恶专案时突发疾病,经全力救治无效,生命永远定格在50岁。
因公后,钱海军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二级英模、上海市“平安英雄”等称号。
他的一生很短
五十载光阴稍纵即逝
他的一生很长
与罪恶斗智斗勇
游走于刀尖,盛舞于烈火
用尽一生只为打击罪恶
他的一生很精彩
驰骋于刑侦一线
反扒、缉毒、扫黑
几乎体验了刑警全部的惊心动魄
他的一生很遗憾
无法给予妻女最普通的陪伴
也无法与之牵手走完一生
他
是刑侦一线的“战斗者”
是扫黑除恶的“先行者”
是执法合作的“探索者”
他
是和平年代的刑侦英雄
钱海军
抚今悼昔 祭奠英豪
闪烁的中,总有些记忆无法抹去
藏蓝的中,总有些思念藏在心底
春天的风吹尽阴霾
也吹来了深深的思念
我们手捧菊花为你送行
我们不会忘记你的容颜
不会忘记你的功绩
不会忘记你的奉献
不会忘记你作为刑警的尊严
回忆追思 精神传承
为追思怀念钱海军,刑侦总队了“我和海军的故事”分享会,邀请全市刑侦条线先进代表,及钱海军生前战友们,共同讲述他们与海军的故事。
当告别战友的时候
好像雪崩飞奔万丈
泪水模糊了视线
冰雨淋湿了思念
海军的生命如流星闪电
他钟爱的事业却像江河长流
海军的故事、海军的精神
将永远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山海有情赤子心
碧血丹心铸警魂
【抚今悼昔,抚今悼昔,怆然悲鸣的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