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饮食琐记:黄县的肴 颜色红亮酥香软烂声名远播
水母网1月29日讯《说文解字》:“肴,啖也,从肉爻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为:“谓熟馈可啖之肉。”又接连列举说“折俎谓之肴”“豆实谓之肴”“凡非谷而食者曰肴”,“俎”是盛的礼器,“折俎”是指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豆”也是一种盛器,“豆实”是指盛于木豆中的祭品。孔子说过:“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俎豆”就是指代祭祀,祭祀之后要把供品分而食之,所以祭祀也是打牙祭的机会。非谷而食的意思更好理解,就是指除了谷物类的粮食,鱼肉之类的荤菜都可以叫作“肴”。《楚辞·招魂》:“肴羞未通,女乐罗些。”佳肴美味还未撤去,舞女乐队又列队准备表演了。这里的“肴”指的就是鱼肉做的菜。
在黄县(今龙口)话里,“肴”特指煮熟的猪下货,含义较古代狭窄,这是比较有黄县地方特色的叫法,见闻所及,好像还没有别的地方有类似的称呼。江苏镇江不仅产香醋,还有一种代表美食叫“肴肉”,是要切了做冷盘,连肉带冻一起吃的,和黄县肴大不一样,而且“肴”读作“xiáo”,据说是从“硝”字改过来的。
古代也有类似黄县肴的做法,比如“烧猪头”,《金瓶梅》第二十三回,孟玉楼、潘金莲到李瓶儿房中赌钱,金莲道:“咱们赌五钱银子东道,三钱银子买金华酒儿,那二钱买个猪头来,教来旺媳妇子烧猪头咱们吃。说他会烧的好猪头,只用一根柴禾儿,烧的稀烂。”来旺媳妇宋惠莲的做法是:“把那猪首蹄子剃刷干净,只用的一根长柴禾安在灶内,用一大碗油酱,并茴香大料,拌的停当,上下锡古子扣定。那消一个时辰,把个猪头烧的皮脱肉化,香喷喷五味俱全。”“锡古子”是形如鼓的有盖锡锅,有点类似今天的高压锅。看来这“烧猪头”和黄县肴一样,也是以熟烂为美的。
扬州名吃“三头”之一就是扒猪头(另外两头是“红烧大鱼头”“清汤狮子头”),我没吃过,估计做法也差不太多,但这些做法烧的只是猪头,材料比较单一。南方还有卤菜和烧腊,做法和黄县肴有些相似,不过他们是一锅卤水鸡鸭鹅兔什么都可以卤的。黄县肴则是选用整套的猪下货,新鲜的头蹄下水除了腰子以外(这玩意要是下到锅里煮,一锅汤就没法闻了),余下的全都一锅煮,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味道,挨挨挤挤,互相冲撞、调和,再佐以二三十味调料,用陈年老汤炖至酥烂,那种融融的醇香会馋得你抠心挖胆的。俗话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黄县肴一歇锅,估计神仙闻着味儿就得直接跳墙了。
肴煮熟之后,还是要分开卖的,猪头拆去骨头,就是猪头肉,包括猪拱儿和猪脸两部分,猪嘴上部包括鼻子,平时是用来拱土的,所以叫做“猪拱儿”,肉特别有韧性,吃起来艮揪揪的,是肴中的上品。不过猪的上鼻腔有个部位黄县话叫“臭鼻儿”,清洗时一定要去掉,不然会有味道。另外猪上腭有一块像一磴磴的梯子一样的东西,学名应该叫“软腭”,台湾人称其为“天梯”,口感QQ的,涮了吃很是爽脆。猪脸肥香软烂,入口即化,也很受一些人的欢迎。猪舌头黄县话叫“口条儿”,全是细腻的肌肉,是人人都喜欢的。猪耳朵里面有脆骨,最适合切了拌黄瓜丝,是夏天的下酒菜。猪肝儿口感不佳,吃起来噎人,但据说对眼睛好,所以上学的孩子几乎没有不被逼着吃猪肝儿的。猪心全部由心肌构成,比较硬,味道也不见得怎么好,但传说吃了对心脏好,卖得也不便宜。倒是猪心外面包裹着的叫作“护心脂”的,有瘦肉,有结缔组织,吃起来香而不柴。猪肺软囊囊的,样子也不受人待见,所以卖得很便宜,但因为容易入味,还是有人喜欢吃这一口。猪肚儿、大肠和小肠,既可以做肴吃,也可以用来炒菜,熘肚片儿、辣椒炒大肠都是黄县的家常菜,大肠靠近后面的部分,肌肉特别厚实,叫做“大肠儿头”,吃起来更有咬剂儿,上海本帮菜的代表“草头圈子”就是用大肠儿头做的。小肠有一点发苦,但胜在味道清淡,也有不少人喜欢吃。猪的脾黄县话叫“沙肝儿”,带点腥味,也没什么味道,有时候就随着水油什么的一块处理了,焅油的时候放油锅里炸一下,然后随着油滓滓一起卖了。“肝”在这里轻声变韵,“an”读作“en”,“扁担”“蒲扇”都作如是读。猪的膀胱黄县话叫做“尿(‘suī’)巴”,煮成肴卖称为“小肚儿”,主要是结缔组织和平滑肌,味道和猪肚儿差不多。猪蹄儿以前挺便宜,我上大学那会儿,两块钱一个,食堂的盘子里堆得和小山一样。后来据说因为富含胶原蛋白,特别受爱美的女士青睐,价格也水涨船高了。猪蹄儿有前后蹄之分,前蹄小,但皮薄肉细,味道鲜美,后蹄虽大,味不若前蹄。
要说到猪身上最贵的地方,很多人可能要大跌眼镜,那就是“猪尾巴根儿”,猪的小尾巴整天不停地摇啊摇,所以尾巴上的肌肉特别细腻,味道鲜美,而且一头猪只长这么一根小尾巴,有时候你有钱都买不到。对小孩子来说,能啃一根猪尾巴根儿,简直就是最大的奖赏。要说猪身上最便宜的地方,也可能有很多人想不到,这就是“猪脑儿”,一个猪脑儿只要几块钱,这是因为黄县话里骂人蠢笨,会说“你猪脑儿啊”,所以黄县极少有人吃这东西,特别是上学的学生,更不敢让吃。没办法,中国人极重口彩,都有点神经质了。但在四川,猪脑儿称为“脑花”,那可是好东西,烤脑花、脑花面都非常有名,用来涮火锅也不错,也不见他们笨到哪里去。
黄县肴颜色红亮,酥香软烂,可以说是黄县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了,且声名远播,有不少外地人专门托人捎些回去解馋。可是黄县肴起自何时,由何人所创,却一直没有定论,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王东超
末代皇后婉容的禁忌爱情:两次出轨,甚至不惜为奸夫生子!
爱新觉罗溥仪,这位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都被迫处在被外界所控制的阴影之中,无法逃脱。
在表面上,他被尊崇为九五至尊,但是他的人生自己却完全做不了主,他的整个前半生都是在外界的各种摆布进行下去的。
这位傀儡皇帝的人生就像是一场滑稽戏。
那些清王朝的光辉全部都归属于他的祖辈,而他这样一个阴差阳错当上皇帝的人,却承接了王朝覆灭的沉重与无奈!
从三岁登上皇位开始,他在表面上是皇帝,实则是一个傀儡,一场笑话!
在后来,这位傀儡皇帝还摇身一变成为了罪犯,卖国贼,汉奸,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溥仪的人生都是极为失败的,极为耻辱的!
图|溥仪出席远东军事法庭
甚至他的婚姻生活也异常不幸!他的爱妃文绣毅然离他而去,使他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离婚的皇帝。而他的婉容皇后做得更为过分,她竟然同自己最为信任的两个侍卫祁继忠、李体育私通,给自己结结实实地戴了两顶大绿帽,这使得他这位皇帝的尊严彻底被撕得粉碎,片甲不留!
只是这还没有完,当时被日本人所控制的溥仪,甚至连处置身边侍卫的资格和权利都没有。由此溥仪只能选择了一个下下策,为了保住皇家颜面,他选择给予这两名侍卫分别400大洋,作为皇家脸面的封口费!
在这其中,祁继忠正是依靠这400大洋,成功走向了“人生巅峰”。由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就是他当时同末代皇后的私通之举,让他为后人赢得了亿万家财!
1912年2月12日,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宣统爱新觉罗.溥仪被迫颁布了退位诏书。从这一刻开始,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算是走到了尽头,曾经那个被封建王朝所统治的旧时代一去不复返。
只是在这之后,末代皇族虽然没有了掌控国家的权利,但是他们依旧被民国予以优待,他们还是被允许住在富丽堂皇的紫禁城之中,而且每年还有400两白银的开支费用。除此之外,皇室还可以拥有卫队,还可以有大量太监侍奉在侧!就单从生活享受层面而言,这些皇族们的生活与昔日是别无二致的。
只是这种好日子在持续了十来年后,于1924年11月5日走到了尽头。一个完全不被国家所承认的废帝,是没很多利用价值的,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自然就很难有无穷无尽的荣华富贵能一直持续享受。
在冯玉祥发动了北京之后,以末代皇帝溥仪为首的皇族们被无情地驱逐出了紫禁城,在之前一直沿用的大清年号和帝号也被完全废除。失去了庇护的溥仪十分狼狈地逃到了天津,他的混乱人生进入了新的篇章。
图|末代皇帝被赶出皇宫
在溥仪来到天津定居的那七年时间里,溥仪的情绪状态一直都不是特别好。其实这很好理解,溥仪从一个皇帝的身份骤然跌落成为了一个普通人,这种巨大的落差于他而言是难以忍受的。
伴随着他身边环境的变化,失去了宫廷的庇佑以及奴才的服侍,完全无法适应全新生活方式的溥仪的疯狂情绪进一步高涨!在这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下,溥仪的情绪经常处于失控的状态。
在当时,他经常对着文绣、婉容疯狂的情绪发泄!
时间久了,一直不被溥仪所宠爱的文绣产生了离开溥仪的强烈冲动。再加上“姐妹”婉容同自己长时间的不对付,文绣认为离开溥仪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图|文绣
1931年8月,文绣登报公开表示他会同溥仪离婚,当时这件事情一被爆出,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这件事情被人们称之为“刀妃”。同年10月,溥仪的淑妃文绣正式宣布与溥仪离婚。
与文绣勇敢追求自由的决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婉容的处事态度。
她虽然是新时代女性,但是她却完全舍不得丢掉皇后这一虚名与头衔。
她对溥仪重新复辟成为皇帝的渴望持有一种极为复杂的态度,一面她觉得不现实又有极大风险,一面又想要去享受皇后待遇。表面上来看,溥仪那抠心挖胆一般的复辟心愿,她是反对的,可是从心愿而言,她又是接受的。
图|婉容
当时溥仪一家在天津住的地方名为“静园”,虽然名字为“静”,但是溥仪的内心却总是涌动着一股难以平复的浮躁与焦虑。尤其是在文绣离开之后,溥仪的情绪更是跌落到了谷底之中,每天都展露出一副忧郁的面孔。
而对于婉容而言,她则是产生了诸多的改变。在“情敌”离开之后,婉容开始竭尽全力地去取悦自己。她每天在天津过着摩登女郎一般的神仙生活,出手阔绰且大手大脚,为了保持着末代皇后的虚荣,本来就已经家底不丰厚的溥仪,要为其挥霍无度变卖家产。
当时的婉容非常时髦,烫了一头卷发,还穿着高跟鞋、旗袍。以模样来看,的确是当时最为新潮的女性的形象。
后来她为了获取更多的快乐,她逐渐染上了毒瘾。这件事情,被溥仪发现之后,溥仪大为恼火,他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两个妻子都如此不堪!一个离开自己,一个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溥仪的情绪开始越来越难以控制,在当时他经常同婉容争吵。在一些激烈的争执之中,两个人甚至会大打出手。
关于这一点,溥仪后来在《我的前半生》之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婉容本是一位天津大小姐,花钱买废物的门道比我更多,她买了什么东西,文绣也一定要,我给文绣买了,她于是又买,而且花的钱必须多,好像不如此而不足以显出“皇后”的身份。
婉容对于天津是极为喜爱的,她为这座城市投注了最为充沛的热情!除此之外,她有着溥仪所没有的城市熟悉感。她曾经在少女时期就读于一所天津的女子中学,正是那所学校赋予了她英文的底蕴和新文化的熏陶。这使得她在那几年的天津生活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内心之中每天都充斥着过量的愉悦!
而且在文绣走了之后,婉容成为了溥仪唯一的妻子,这使得她经常要陪伴着溥仪出现在各种公开活动之中,她相比以前变得更加不可或缺。
婉容每次都会为这些活动进行充分的准备,只为向世人展现自己这位末代皇后的非凡气质与美丽。在当时,只要婉容在场的地方,就肯定会涌入很多人,总能吸引无数目光,只为去见证她那惊鸿一瞥的侧脸。
婉容是一个非常虚荣的人,她享受着人们对她投射出来的那种艳羡眼神,这可以使她产生一种巨大的心理满足!在当时的婉容心中,她就想要一直在天津生活下去,除此之外哪里都不去。
然而,她所不知的是,命运根本不会由她自己完全所掌控。她所不知的是,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婉容这位末代皇后的悲惨后半生即将揭开序幕。
在天津生活的那几年时间里,婉容过的那叫一个潇洒、快活、自在。然而对于溥仪来说则是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虽然外界还是给溥仪表面的尊重和极其气派的排场待遇,可是溥仪并未收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
1928年7月,孙殿英盗掘了清东陵,而且还把溥仪的祖宗乾隆皇帝以及慈禧太后的尸体暴尸于外!这让溥仪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而且他还为此深感愧疚,为自己没有保护好自己祖宗的安息之地而痛心疾首。
图|孙殿英
这种屈辱和痛苦促使溥仪在心中产生了一个强烈的信念:必须要复辟,必须要重新当回皇帝,必须要拿回祖宗的基业!这样才能够使得爱新觉罗家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才能把丢掉的脸面重新捡回来。
图|末代皇帝
在1931年九一八之后,日本侵略者成功侵占了整个东北三省,但是他们为了可以完全吞并东三省,只是依靠蛮力肯定是不现实的。于是他们便想到了溥仪这位废帝,伪善的日本人企图利用溥仪来建造一个“伪满洲国”,以一种虚假的自治名义形成独立,同时还可以遮盖自己的侵略行径。
在最开始的时候,溥仪其实是有所顾虑的。但是当时他想要恢复祖宗基业实在是太急切,除此之外日本人还耍了阴招,为了催促溥仪上贼船,他们还寄送装有的果篮到静园,寄很多恐吓匿名信给溥仪,这使得溥仪得了疑心病,每天都疑神疑鬼的。
很快,在当时溥仪的狭窄认识之中,他意识到自己和日本人合作是他想要复辟唯一可行的选择,就这样,他落入到了日本人为其设下的圈套之中,彻底走向了卖国贼的道路。
1931年11月,溥仪在日本的坑蒙拐骗之下,通过一系列的伪装偷渡到了大连。在溥仪来到东北之后的两个月,婉容皇后通过乔装打扮从海路也来到了大连。他们一到大连,曾经天津的自由生活便结束了,他们需要面对的是软禁的桎梏。在当时溥仪夫妇连外出都不行,只能够在自己居住的楼房之内活动。
在此之后,日本者接连编织大戏欺骗溥仪,他们会派汉奸张燕卿、谢介石等六人冒充东北到旅顺“请驾”!如此下来,被蒙在鼓里的溥仪接受了“请驾”请求,成功出任了伪满洲国的皇帝。
当时溥仪乐不可支,他打心底真的以为自己成功复辟了。之后,日本人还为溥仪做足了戏,他们会雇佣一大堆的簇拥者来去为溥仪和婉容拥护以及呐喊。
在最开始的日子里,婉容对自己的新皇后生活还是相当满意的,她经常可以抛头露面,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当时伪满洲国的报纸之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婉容的美照。那个阶段,婉容日子过得还是非常畅快的。虽然自己的命运被日本操弄于股掌之中,但是婉容乐意。
可是日子久了,婉容便想要渴求更多。在表面上来看,他和溥仪的关系似乎还比较融洽,但是实际上,婉容需要溥仪对他有更多的关爱,同时她也需要正常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
然而溥仪在当时与婉容的关系其实已经有了裂痕,长时间以来,他一直都把文绣的出走责任归咎于她,他认为是婉容同文绣之间有内斗,文绣才出走。除此之外,溥仪的身体在少年时期便“坏掉了”,不能够满足婉容的生理需求。
这使得婉容逐渐陷入到了极强的绝望境地之中,她开始逐步走向了自暴自弃的堕落生活。
关于婉容当时的生活状态,在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之中有过相关描述:
自从她把文绣挤走了,我对她有了反感,很少和她说话,也不大留心她的事情,所以,我没有从她嘴里听她说过自己的心情,苦闷和愿望。
后来发生的事情说明,她究竟是个人,有一般人的正常需要。
她是在一种非常奇特的心理下,一方面有正常需要,另一方面又不肯或者不能丢开皇后的尊号,理直气壮地建立合理的生活,于是就发生了私通行为,还染上了()的嗜好。
婉容实在无法忍受溥仪长时间的冷漠以及冷嘲热讽,所以婉容曾经想过像文绣一样去追寻自由,只是她根本没有办法逃脱掉日本人的控制。于是婉容只好依靠过量的吸食来度日,以逃避现实生活的拷打。
然而这种逃避给婉容的人生带来了沉重的后果。婉容的精神很快崩溃,并且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脸色经常显现出吓人的惨白。
很快,这种全面的不正常使得婉容迈向了所有礼法所不忍的可能性道路,她开始先后与溥仪最为信任的侍卫私通,之后还怀上了孩子。
在最开始的时候,溥仪还笃定地怀疑是日本人对自己的老婆“动的手”。后来才发现是自己最为器重的两个侍卫:祁继忠和李体育同自己的皇后私通。
其中祁继忠还是自己儿时的玩伴,多年来一直陪伴在自己左右。前几年,溥仪甚至曾对其寄予厚望,将其送往日本士官学校进行培养!然而,未曾料到,自己最器重的侍卫竟然给自己戴上了最结实的绿帽子。
在溥仪以往的观念之中,遇到这样的背叛,这两个侍卫以及婉容的性命肯定是不保的了。
只是,一来,溥仪为了保住皇家的脸面而不敢过度声张。二来,当时他作为伪满洲国的皇帝,虽贵为帝王,他连基本的生杀大权都没有。
在之后,溥仪为了保住皇家脸面,不得不选择隐忍,甚至他还给了祁继忠和李体育每人400大洋作为封口费,以保证这段耻辱过往不被世人所知。
而至于婉容,溥仪在最开始的时候,自然是想要同婉容离婚的。但是日本人不同意,日本人不想让百姓知道满洲国皇帝太多的私事儿,这样不利于日本人在东三省的统治。
为了安抚溥仪的情绪,日本人给溥仪先后找来了两个日本女人作为妃子,她们就是祥贵人和福贵人。而婉容则被溥仪无情地打入冷宫,锁在了卧室之中,让她永远见不了外面的世界。
而婉容肚子里的孩子,在才生下来之后便被溥仪令人丢进了锅炉之中活活烧死。
婉容在被打入冷宫之后,她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在日本投降之后,苏军来到了东北,所有伪满洲国的臣民都要接受审判!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死在了吉林延吉的监狱之中,最后她的尸体都没有人帮她去收拾。一代皇后凄惨的人生,走到了尽头。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婉容的悲惨人生好像冥冥之中就有注定一般。
在她才入皇宫,她就写过这样一首诗,这首诗完整地印证了她后来的悲惨人生:
“人言相思苦,我言相思悦。思虽苦,心还慰,只有单思无了时。太不良,太不良。赛虎狼,赛虎狼。黑心肠,黑心肠。无法偿,无法偿。狂风扬,狂风扬。天地昏暗日无光。”
相比于婉容以及溥仪后来的命运婉容的那两位奸夫祁继忠、李体育的人生,却因为一场私通让其命运走上了快车道。李体育还算老实,在被溥仪开除之后,他便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再出什么幺蛾子。
而祁继忠在被溥仪开除之后,他就开始为日本人做事,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奸。在那些年里他主动亦或者被动做了太多伤及中国人感情的事儿,无数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都与他脱不开关系。在在日寇投降之后,他也依托自己的钱财而免去了牢狱之灾。
在出狱之后,他用自己剩下的钱做起了木材生意,后来在北京布置了不少的房产,狡猾的他将这一切都置于子女名下,并令子女纷纷改名换姓以避免被人追查。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祁继忠过往的罪行没有让他能逃脱法律的制裁。
据说他在实刑之前还曾对战士口出狂言,带着挑衅的语气说道:“我这辈子实在是太值了,你们快点射杀我吧。我无所谓。”之后战士听后迅疾给了他一颗,让其丑恶的嘴脸消失在这个世界之中。
之后,属于他自己的财产被没收,但是他留给儿女的那些房产都被保留下来了。以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那些房产在今天增值百倍千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上亿价值。
因为他同末代皇后婉容的私通,使得他的子孙在今日成为了亿万富翁,这样的行为逻辑每当想起,都会让人觉得可耻。
婉容的人生结局让人感慨万千,她是末代皇后,她也是一个新时代女性。
在两种身份的双重影响之下,她走上了一条又一条的错误道路。一步错步步错,她从一个让人艳羡不已的皇后,成为了一个世人人眼中私德败坏的疯女人。
婉容的人生本来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和人生希望。她拥有着非凡的美貌,她聪明也向往自由。但是她却因虚荣、贪图享乐,从而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逐渐迷失了自己,走上了人生不归路。
婉容的人生就是一个悲剧,这几乎是一个定论。这个悲剧也许从她那年踏入皇宫之后,就注定会发生。
1、《末代皇后婉容出轨之谜》2016-09-29 张平 金色年代 2016年7期
2、《我的前半生》爱新觉罗溥仪
3、《末代皇帝溥仪之死》炎黄世界 2011年9期
【抠心挖胆是什么意思,抠心挖胆是成语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