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喜不报忧 人生三大喜事是什么

更新:08-28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52.0%受访者经常对父母报喜不报忧

漫画:付业兴

生活中,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常常向对方隐瞒自己的难处,本来是不希望对方担心自己,有时却对亲子关系造成一些影响。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中,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偶尔这样。

受访者中,00后占2.8%,90后占35.4%,80后占45.2%,70后占12.5%,60后占3.4%。

受访者和父母之间常在工作、财务和健康方面报喜不报忧

95后韦珍(化名)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国外读的。在国外生活的7年,她对家人一直是报喜不报忧。“我算是一个懂事、能干的人,遇到问题一般都自己想解决办法。我妈妈比较敏感,我担心如果跟她说了自己的烦恼,她会多想,因为担心我而睡不着觉”。

何星(化名)的老家在湖南,从读大学开始,她就离开了家人到外地,大学毕业后又在英国读了一年书,现在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工作。何星一直都尽可能给父母创造机会,让他们了解和参与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好消息还是一些坏的事情,我都会跟他们说,也让他们知道我有能力去克服困难”。

虽然何星会告诉父母自己的烦恼,但她觉得父母对自己并不“坦诚”。“我在国外读研时,正好家里在换房,搬家、装修前前后后折腾了小半年,都弄完了,家人才跟我说,怕告诉我会让我分心,影响学习。”何星说,她希望能知道家里的情况,希望父母相信她有余力关心家人。

中,52.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和父母之间经常会报喜不报忧,43.6%的受访者和父母偶尔这样,仅4.4%的受访者和父母从来都不这样。

“我上大学时,我妈妈做甲状腺手术,直到出院后才让我知道。”在河北工作的白芳(化名)是个90后,她觉得家里人经常对自己隐瞒一些事情,“家人这样做,是不想让我担心,想给我一个更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在深圳工作的伊伊(化名)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告诉家人自己遇到的困难。“遇到一些人际关系上的困惑,我会跟家里人说,他们能提供建设性意见,也会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但工作上的问题,比如要不要跳槽、换了工作但不理想这种事,我就不会告诉家里人。因为他们非但帮不上忙,还可能非常担心,甚至会劝我别在外面工作了,赶紧回家”。

显示,3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父母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多一些,26.1%的受访者表示父母对自己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多一些,31.0%的受访者表示差不多。

受访者和父母之间最常在工作(59.0%)、财务状况(56.3%)和健康状况(56.0%)等方面报喜不报忧。

“父母和孩子之间报喜不报忧,确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不同家庭之间也有差异,有的家庭这种情况比较突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分析,父母向孩子隐瞒家里的一些困难,可能是不希望给孩子压力,他们把孩子想得比较脆弱,把隐瞒坏消息当作一种爱和保护的方式。父母的这种行为对孩子可能会形成一种示范,导致孩子也这么做。

父母和孩子之间报喜不报忧,61.7%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担心

白芳会避免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家人而报喜不报忧。“随着年龄增长,我在父母面前越来越倾向于隐藏不良情绪,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尽可能自己解决”。

为什么有的人和父母之间会报喜不报忧?中,61.7%的受访者归因于不希望对方为自己担心,51.2%的受访者归因于希望给对方更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50.3%的受访者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不需要告诉对方。

“有的父母会觉得,告诉孩子自己的难处没什么用,还会引起孩子的不安。但真实的情况是,孩子有时也要面对困难、挫折。父母应该让孩子了解一些事实,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引导。” 陈祉妍认为,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承受能力来决定具体做法,让孩子了解家里的困难、产生困难的原因,也了解父母是如何应对的。

对于孩子向父母报喜不报忧的现象,陈祉妍分析,有的孩子会觉得,把自己的困难告诉父母会增加他们的焦虑,父母如果反应激烈,反过来增加自己的压力。她建议,父母在孩子讲述困难时,多倾听,适当地给予一些帮助和抚慰,这样孩子未来谈自己困难的可能性也会更高。“如果父母年老,孩子要考虑到父母的承受能力,告诉他们一部分事实,同时讲一讲自己的解决方式,让父母放心。”

陈祉妍不赞成父母和孩子之间一味地报喜不报忧,“即便不能真正地代替对方解决问题,朋友、亲人之间的相互帮助、情感上的相互支持,对我们的情绪疏导、心理健康和亲密关系的建设,都是很重要的”。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山 实习生 黄硕 来源:中国青年报

警惕!为何少数官员习惯“报喜不报忧”?

大以来,全党上下严抓纪律和作风建设,报喜不报忧现象锐减,但仍在少数官员身上存在。

表现

官员报喜不报忧的对象,包括上级官员和、媒体和公众等,这里主要针对上级而言。其主要体现为:

一是只讲成绩,不讲或少讲问题。不管是上级检查工作,还是自己主动汇报,抑或是总结工作,都只讲取得的成绩,对存在的问题只字不提,不得已时一笔带过。

二是夸大造假,欺上瞒下。官员为了营造有功无过的假象,就得片面夸大所谓的成绩,将一点成绩无限放大;同时要想方设法掩饰存在的问题,避免问题暴露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少数官员就大搞一些“面子工程”。当上级来检查工作时,总是带检查人员去“参观”这些工程,用一个个所谓的典型去印证自己的成绩。为遮掩问题、应付检查,一些官员还弄虚作假,比如随意修改统计数据、给荒山涂绿色油漆、给老旧小区加围挡等。各种假数据、假信息、假项目也应运而生。

三是好大喜功,邀功诿过。报喜不报忧的官员,只看成绩不看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偏好”:只愿听夸赞表扬,听不得批评意见;有功劳就往自己头上安,有问题就向他人身上推;喜欢夸夸其谈,自吹自擂。

四是投机取巧,八面玲珑。习惯报喜不报忧的官员,往往都要想方设法弄清楚上级的喜好,爱听什么,关注什么,都要打听清楚,然后投其所好,以此来为自己获得好处。

根源

首先,官员的思想认识出了问题。官员之所以报喜不报忧,是因为这样可能为自己带来某种利益和好处,比如,受到上级的认可和表扬、职位的升迁、自己的问题被掩盖等,而主动忽视此举的危害。显然,这些官员个人私利当头,完全不顾和国家的利益,思想认识已经出现问题。思想认识出问题就会导致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好人主义。例如,个人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在私心杂念的驱使下争权夺利;脱离的实际需要做表面文章,不脚踏实地干事,也不会真正做事;善于做样子、搞形式,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效果如何从不关心;不担当不作为,怕负责任,也不愿得罪人。

其次,官员的考核升迁制度不健全。从考核的角度看,考核主体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这就决定了官员必然针对上级主管部门做文章;或者说只要“搞定”上级主管部门,考核就不是问题。考核内容上的一票否决,也决定了官员要千方百计地掩饰问题,因为只要在这些“一票否决”的领域出现问题,所有的努力就将白费。在官员的提拔任用上,由于提拔主要看政绩,决定权在上级手中,所以官员们只能拼命搞出政绩。走正道的是真正干出政绩,没能力的就只能编造政绩。这些真真假假的政绩都得让上级切实看到,且又不能暴露出任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官员们倾向于报喜不报忧。

再次,受社会风气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一方面,个别官员惯于玩弄手段,比如,弄虚作假、谎报政绩、隐瞒问题,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相反还可能获得了提拔。这可能导致某些官员效仿,寄希望通过报喜不报忧获得升迁。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多教人向善,对人要隐恶扬善,多夸别人的优点,不讲其缺点;对己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当然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至于自己对家人报喜不报忧、医生对病人报喜不报忧成为一种美德。某些官员从扬善的角度看待报喜不报忧,认为这是在树立正面形象,有助于鼓舞士气。殊不知,善不能代替真,向善也不能说假话,特别是对官员来说,对党和说假话,报喜不报忧,是违法违纪的行为。

最后,官员的投机心理。一些官员总认为,受益的是自己,倒霉的是别人,明知道报喜不报忧潜藏风险、危害极大,还是会铤而走险。之所以说报喜不报忧是投机,是因为成绩和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那些谎报的成绩、隐藏的问题终究会水落石出。诸多落马官员的经历证明,即使一时投机成功,问题没被发现,因为夸大的成绩而获得赏识和提拔,但这一切都经不起历史的检验,大白之时就是其接受惩罚之时。

危害

官员报喜不报忧,首先,妨碍上级和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要以全面、准确的信息为基础,而在信息的多种来源中,下级官员和部门的汇报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官员报喜不报忧,导致上级信息失真、闭塞,掌握不了全面的信息,特别是对政策要解决的问题了解不全面,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作为决策机构的上级将因此面临很大的决策风险,至少是大幅增加了上级作出正确决策的难度。

其次,破坏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影响党和的威信。实事求是,就要尊重客观事实,不夸大,不缩小。官员报喜不报忧,显然违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中,个别官员忙于营造“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把一份成绩夸大成十份;另有少数官员善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矛盾和问题隐藏起来。事实上,成绩并没有那么多,问题却不少,隐藏而不是去努力解决问题,最后把小问题拖成了大矛盾。由于少数官员报喜不报忧而造成重大损失、导致重大矛盾和问题,给党和带来严重的后果,进而影响党和的威信。

最后,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对党忠诚是全方位的,需要党员干部在任何时间和事情上绝对做到这一点,而报喜不报忧看似不涉及信仰层面的问题,实则从言行到思想都出了问题,表里不一,摇摆不定。官员报喜不报忧更是不担当不作为的典型表现。只拣好的说,拣爱听的讲,把问题都隐藏起来,是因为这一小部分官员根本没有敢作敢当的勇气和决心,也不具备做事的能力。个别官员的不忠诚、不担当,还可能产生“示范”效应,带偏更多的人。

针对当前少数官员报喜不报忧现象,主要应从思想认识和制度两方面加以改进

一方面,加强官员的思想教育和作风建设是基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夯实全体官员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和作风原则。

另一方面,完善官员的考核晋升制度是关键。考核的内容不能是官员自己讲,要全面深入了解官员的所作所为;不能只看官员的成绩,还要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考核方法上,要鼓励官员多讲问题,让那些只讲成绩的官员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还要得到相应惩罚。考核主体上,要减少上级和主管部门的权限,尽量更多听取社会和公众的意见,避免“一言堂”现象。

在官员的晋升上,要提拔那些敢说真话者、倡导讲真话和具有埋头苦干精神的干部,让弄虚作假的官员不仅得不到提拔,还要被追究责任。

来源 | 云

时代症候 | 报喜不报忧

文|李松蔚

编辑|翁倩

晚上9点,地铁里站着几个疲惫的年轻人。一个小伙子讲着电话:“跟你们说了不是加班,北京错峰下班都这个点!我工作不累,你们不信我也没办法!”地铁到站,一大拔人挤上车。小伙子有点慌:“就这样嘛,你们照顾好自己……”一边说,一边抱歉地冲旁边的同事笑,好像生怕他们戳穿。

其实,谁会不理解呢?我遇到的大部分年轻“北漂”,都有报喜不报忧的习惯。给老家的父母打电话,再苦再累,只字不提,净捡好听的说。有些人是为了逞强,不愿意让亲人看低了自己;也有一些人觉得,父母离得那么远,自己遇到困难,他们什么忙都帮不上,徒惹一场担心,何苦呢?

一个学生告诉我她的一桩经历:她读本科的时候,有一年生了重病,在北京跑了好几家医院,始终自己应付。最后医生跟她商量手术事宜,提到手术失败会有瘫痪的可能,她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觉得还是有义务跟父母汇报一声。“万一出来最坏的结果,一下子扔给他们,我怕他们犯心脏病。”

“所以在那之前,一个字都没提过?”我问。

“没提。”看病足足有半年,“说了他们肯定着急,要过来看我,可他们就算来了也没什么用,制造紧张气氛。不如等病好了再告诉他们。”

“这么重的病,父母照顾一下不好么?”我想不通。

她摇摇头:“又不是不能照顾自己,再说还有别的朋友陪着。”

她的理由无懈可击:“父母不懂这个病,也没条件帮我在北京找到更好的医生,他们什么忙都帮不上。顶多就是给我钱,可我已经有钱了。”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心态却颇具代表性。我在大学工作的时候,规定学生遇到了重大困难,校方有义务通告监护人。这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比挂科、处分、学位不保更让他们痛苦10倍。就像小学生,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一听说要“请家长”,就吓得千方百计求饶。但他们毕竟不是小学生了,有的学生就大声跟我们理论:“告诉他们有什么意义?他们什么都帮不了!”

他们说得没错,从理性上说就是这么一回事。反正帮不上忙,冲父母“报忧”又有何意义?按照这个时代讲求效率的风气,没有“意义”的事自然不必做。但这只是理性层面的考虑,虽然正确,却单薄。人同时也是有情感需要的。情感是非理性层面的存在,倘若完全不理会它的声音,人会孤独。

我们遇到难过的事,常常想找人聊聊。这个人未必“有用”,未必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但是“聊聊”这个行为本身,发乎自然,不加思考,不需要那些计较。一个电话拨过去,对方问道:“有什么事?”我们回答:“没事,就想找你聊聊。”吃个饭,喝个茶,逛个街,这些活动有什么非做不可的必要性呢?但情感上我们因此感到踏实。他人的存在,哪怕什么也不做,本身就有分享情感的功能。喜怒哀乐让人们聚到一起,毫无必要地聚到一起,这是一种本能。

但是这种本能,在快节奏高密度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我们的问候从“吃了吗”变成“最近在忙什么”,因为我们假定所有人都在忙,都很累。时间变成了最高昂的成本,任何人付出时间,都期待它有点什么“意义”。同城的朋友见面成了奢侈,哪怕请客,人家还不一定舍得时间。“有什么事?”一条短信发来,谁会厚颜无耻地回以“没事,就想找你聊聊”呢?

既然时间宝贵,凡事必追究意义,报喜不报忧就只能是现代人无奈的选择。独自漂泊在外的人,尤其熟悉这种理智的孤独、无可言说的空虚。小伙子对父母说“我工作不累”,挂掉电话,恐怕也有点怅然若失。理智会说:“有什么用呢?他们又帮不上忙。”而人的情感,总会留恋那一份热汤热水的温暖。

【报喜不报忧 人生三大喜事是什么】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报仇雪恨的意思;报仇雪恨的意思和造句 下一篇:报字开头的成语;含百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