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弯抹角—拐弯抹角的角

更新:08-29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拐弯抹角”一词原来出自胡同 您知道吗?

​包头章胡同里的“拐弯抹角”

胡同,是北京城的骨血。在这座八百年的古都里,大大小小的胡同构成了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北京城里,多的是贵胄官绅的高门大院,但更多的还是平民百姓的青砖灰瓦。这从每条胡同的名字中就能看出,可称得上是雅俗共赏无所不包

要说,百花深处、杏花天、骑河楼、龙头井,这些地名丝毫不亚于《西江月》《临江仙》《清平乐》这样的词牌(杏花天恰好也是个词牌);

要说,也有十分接地气的棺材胡同(光彩胡同)、臭水河胡同(受水河胡同)、烂面胡同(烂缦胡同)、狗尾巴胡同(高义伯胡同)。

可以说,北京文化里,胡同文化必有一席之地,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创作了多少诗词书画,而胡同本身也因此产生了胡同独有的词语,拐弯抹角就是其中之一。

拐弯抹角,北京话其实是拐弯儿抹角儿,这是胡同里一种比较常见的建筑形式

过去,北京的胡同宽的不多,居民们出入也大多是以步行为主,一旦需要用到大型车辆的时候,拐弯就成为一个难题。拐弯处两面墙的交汇处往往棱角鲜明,不易通过。

比如西四羊肉胡同这条分支的墙角

但在北京,一些处于拐角的四合院,会有意把拐角的墙体向内抹去,砌成圆形的转角。这样一来,虽然了墙内的部分使用面积,却大大方便了大型车辆(主要是马车)的通行。

这便是“拐弯抹角”。最早在元代戏曲家秦简夫创作的《东堂老》的第一折中便写到了“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拐弯抹角这一现象曾经遍布京城,包头章胡同、朱苇箔胡同、裘家街、青云胡同等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也深受摄影爱好者的喜爱。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推土机进入了北京城,拐弯抹角这种建筑如今也已经越来越少了,今天就来说说这些胡同。

如今依然存在的,还有青云胡同这处的“拐弯抹角”

在网上搜“拐弯抹角”,第一个跳出来的便是大吉片的包头章胡同。

包头章胡同不长,不过短短200米;包头章胡同也不宽,均宽有1.2米,北口最窄的部分不过0.8米。

包头章胡同,图源:搜狐博客

包头章胡同的历史很长,记载却不甚详细,有两处疑点

胡同形成于明代,名为“包头张家胡同”,其中的“包头”不知是曾住有一位来自“包头”的张姓大户,还是这家张姓大户有着厉害的“包头”手艺,此为其一;

清嘉庆时期京城全图中的包头张胡同

胡同清代沿称,民国时却改称“包头章胡同”,延续至拆除,不知是重新来了一家“”姓大户取代了原来的姓大户,还是记载时出错,此为其二。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的包头章胡同

胡同里没有达官显贵的深宅大院,也没有外埠会馆,都是青砖灰瓦的小门小户,感觉上,是条宁静幽深的普通胡同。

在胡同的西口,就是拐弯抹角的“打卡处”,曾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北京曲里拐弯的胡同数不胜数,在拐角处把墙抹圆的也不在少数,但这种上方下圆的“拐弯抹角”,并不多见。

可惜的是,这座“拐弯抹角”的房子,连同这条曾经安静祥和的小胡同和周边的胡同一起被拆除了,而那些关于“包头章胡同”这个名字的疑问,也终将封存在历史中,成为一件悬而未决的疑案……

越过骡马市大街往北,就是“棉花地”,包括棉花头条、上下二条一直到棉花九条在内的十几条胡同,中间被裘家街拦腰截断。去年路过的时候,这里已经只剩棉花下二条到下五条这一小片区域了。

棉花地,这个名字很有意思,据载是因明末四川石砫宣抚使秦良玉入援京师,在四川营附近驻兵,并在临近实行屯田政策,令其军士纺织棉花,由此得名。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的棉花地, 中间被裘家街拦腰截断,东边就是四川营

曾经的棉花地梨园飘香,曾有十几位京剧和大鼓名家在此居住:比如棉花下三条的于连泉(小翠花),棉花五条的叶盛兰,棉花上六条的赵桐珊,棉花下六条的赓金群(鼓师),棉花上七条的裘盛戎,棉花下七条的李少春金少山、“快手刘”(戏法艺术家),棉花八条的马富禄连阔如(评书艺术家),棉花九条的刘宝全(京韵大鼓艺术家)等。

棉花下二条的这处“拐弯抹角”胡同东口,和“半壁”裘家街相接。之所以说“半壁”,是因为胡同如今只剩西半边了。

路口把角的四合院是裘家街31号,张海佩/摄

裘家街明朝时称“缴家街”,顾名思义,是因姓氏而得名,后逐渐演变成裘家街,并沿用至今。胡同内13号为江西临川会馆,江西籍的许多名人都曾在此居住,如著名书法家教育家、龚自珍的老师李宗翰,史学家纪大奎、赵翼等。

如今的棉花地,正如一片孤岛,被周围拔地而起的一幢幢高楼掩盖,在裘家街的西侧,还留有几条老胡同,而东侧已是高高的现代化办公大楼——中国联通大厦,那里曾经是棉花头条和上几条的位置。

棉花下二条东口正对的就是联通大厦,图源@猫儿胡同

朱苇箔胡同,这名字光看字面可不好理解,其实是经过了雅化,清代时称猪尾巴胡同,因胡同形似猪尾而得名,1911年后以谐音雅化改称朱苇箔胡同。

其实在西单附近就有一条高义伯胡同,也和朱苇箔胡同的情况类似,原称狗尾巴胡同,因形似狗尾而得名,后在1911年谐音雅化。

不管是猪尾巴还是狗尾巴,这两条胡同都并不规整笔直,尤其是朱苇箔胡同,不长的小巷,却有多处弯折,这其中就有一处“拐弯抹角”。

有幸找到一张老照片,白的墙、青的砖、红的门,还保留着北京胡同的原汁原味,空间形态也极富变化。

朱苇箔胡同的拐弯抹角,图源@曾一智

可惜的是,如今房子拆迁,老房子被蒙上了新外衣,原本的“拐弯抹角”已然消失了……

如今的朱苇箔胡同,拐弯抹角已然消失,图源@曾一智

过去的十几年,每年都有胡同、古建筑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它们被拆除的原因很多,其中也有一些拆除后又重新复建,但却不复旧模样

以上几条胡同都位于西城,在东城,也有一条青云胡同有着典型的“拐弯抹角”。

青云胡同的拐弯抹角,图源@老莫咔哧眼

可不要被青云胡同的名字骗了,胡同和“青云”没有关系,而是因胡同里曾有一座庆云庵而得名,清朱一新的《京师坊巷志稿》中有“在大小崇真观与北芦草园之间有庆云庵”的记载可以佐证。

胡同原名庆云巷、庆云大院,1965年将庆云大院、十间楼并入,定现名。其中的十间楼,是因胡同内有十间楼房而得名,最早见于清光绪年间。此地原有仙翁庙、火神庙和颜料会馆。京剧大师梅兰芳曾在现29号院居住,这也是目前梅兰芳在北京的三处故居之一。

在青云胡同和长巷五条的交汇处,就是“拐弯抹角”的打卡地,所幸,这处拐弯抹角如今依然存在,有兴趣的路过不妨去看看~

青云胡同的拐弯抹角,图源@老莫咔哧眼

您还知道哪些胡同里有“拐弯抹角”?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 end ·

致谢和声明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章

[1] 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

[2] 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

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一直说反话

有人说:“你嘴里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好好说话,就是改变命运。”

言为心声,你怎样说话,就怎样过一生。

把话说得体,是成年人最了不起的能力。

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认可你,也愿意帮助你。

反之,你越不会说话,就越不招人待见。

前两天,朋友慢慢跟男友吵架了,事情的缘由很简单。

男友跑步时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慢慢很心疼,忍不住偷偷抹眼泪。

可她一开口,口吻却变成了指责:

“谁让你非得去跑步的?难道跑步比我还重要吗?”

明明是关心,却导致两人不欢而散。

马歇尔·卢森堡曾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爱说反话的人,一开口就输了。

很多原本亲近的感情,就在这样的反话益消弭。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也是一个爱说反话的人。

黄逸梵费尽心思送张爱玲去读书,不惜请了一个犹太裔的英国人,花每小时5美元的价格为她补习数学,还教她待人接物的礼节。

她深爱着女儿,却常常无意间伤害了张爱玲而不自知。

黄逸梵一心想把张爱玲培养成淑女,可张爱玲偏偏在生活中“笨”得一塌糊涂,连削果皮都学不会,练习了好久才学会补袜子。

黄逸梵恨铁不成钢,口不择言地说:

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我宁愿看你死,也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

这些话像锋利的般扎进张爱玲的心,导致她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很淡漠,两人后半生几乎没什么联系。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却不见得真正会说话。

即使关系再近,说话也要注意尺寸,千万不要用反话推开对方。

生活已经很辛苦了,如果做不到彼此理解,起码不要互相伤害。

作家王蒙曾说:

一个人有没有水平,主要表现在说话上。

“言值”高的人,让人如沐春风;

“言值”低的人,让人远而疏之。

在电影《莫娣》中,男主角路易斯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他总是正话反说,伤人亦伤己。

莫娣满怀期待地问路易斯:“人们喜欢我的画吗?”

路易斯冷淡地回了句:“你的画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女人”。

有人想买莫娣的画,路易斯嘟囔道:“她画的画有什么好?5岁孩子都比她画得好。”

莫娣画画时,受不了苍蝇的打扰,想在家里装一个纱门。

路易斯一口回绝,惹得莫娣很不开心。

虽然路易斯第二天就默默地装好了纱门,可莫娣被拒时的不快仍盘亘在心里。

还有一次,路易斯接受的采访时,下意识地说了很多莫娣的缺点,抱怨莫娣不做家务,自己每天都要做很多事。

这些话一播出,不仅没有博得观众的同情,反而受到无数指责。

路易斯一个人包揽了家中的家务,全心全意照顾着莫娣,却因为爱说反话而惨遭非议。

时间久了,两个人的感情也因为这些反话支离破碎,从无话不说变成无话可说,莫娣忍无可忍负气离开。

乐嘉曾说:

如果我误会了你,那是我的错,但真心请求你不要不停地说反话,只会把问题越弄越糟糕。

生活中,很多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

如果我们总是口是心非,却希望对方洞若观火,结果只会南辕北辙。

少一句刺耳的讽刺,多一句温暖的鼓励,既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教养,也是一种不让人难堪的体谅。

很多人说话时,喜欢让别人去猜。

要是猜对了,自然皆大欢喜;

要是猜错了,双方满盘皆输。

让对方去猜自己的想法,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被误会。

有话直说,是最高级的情商。

演员袁咏仪每次想买包时,从不含蓄暗示,也不拐弯抹角,而是直接告诉老公张智霖自己的诉求,两人很少因此产生纷争。

在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里,袁咏仪说:

“夫妻之间有事一定要摊开了说。老公见自己不高兴,心里有事时,就会当场问个清楚。”

说话留一半藏一半,指望对方心领神会,懂你的言外之意,这是一件极其高难度的事情。

与其猜来猜去徒增烦恼,不如简单直接坦诚相待。

遇到事情憋着不说,或者故意说反话,不仅会加剧矛盾,还会气坏身体。

明明很在乎,却说不在意;

明明很心动,却说着嫌弃;

明明想留下,却嚷着要走。

到头来,只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令双方都疲惫不堪。

正如黄执中所言:

我们中国人说话都只讲三分,剩下七分用猜的。

猜来猜去,都在用真心猜真心,错过好多心。

这又是何苦呢?

过日子不是猜谜语,猜来猜去很可能把感情给猜没了。

任何感情都经不起蹉跎,你以为我懂,我以为你懂,结果谁都不懂。你得不到快乐,别人也得不到满足。

生命不长,别把时间浪费在说反话上。

本·琼森说:

语言最能暴露一个人,只要你说话,我就能了解你。

有话直说的人,往往情商更高,让人舒服;

拐弯抹角的人,沟通成本更高,让人不爽。

你的欲言又止,只会令人厌倦;

你的欲语还休,只会令人排斥;

你的言不由衷,只会令人逃离。

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一直说反话。

软舌无骨,却能碎心。

愿我们从不说反话开始,给身边人释放善意的光。

与你共勉。

作者 | 林希言。公众号:希言说成长。

图片 | 视觉中国

【拐弯抹角—拐弯抹角的角】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拍案而起、拍案而起的案意思 下一篇:拒的组词、订的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