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日可待;指日可待上一句是怎么说

更新:08-30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张仲麟:C919用上国产轮胎指日可待?卡脖子的手指又少一根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仲麟】

国内对中国大飞机的讨论,常常会陷入子系统、部件是否国产的争论中,比如发动机问题。但对于飞机来说,轮胎也同样至关重要。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橡胶工业建设,在六七十年代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航空轮胎自产能力,广泛用于我国军机上。但是由于民航飞机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和经济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其所使用的轮胎比飞机要求高多了。

这些因素,也使得民航飞机轮胎的门槛极高。而且由于关键材料的研发和高精度制造工艺的掌握需要长期积累,加之国际市场的成熟供应链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国内民航航空轮胎市场一直依赖进口。

然而,随着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航空轮胎的需求日益增长,依赖进口高性能轮胎变得越发不经济。在此背景下,中国中化旗下桂林蓝宇航空轮胎发展有限公司在广西建成并投产了我国首条规模化民航轮胎生产线,每年可生产10万条高性能民用航空轮胎,约占国内需求的40%。

这不仅填补了国内航空轮胎制造的空白,也标志着中国在航空关键零部件自主生产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蓝宇航空轮胎所生产的轮胎已完成了与中国国产飞机C909、空客A320以及波音737的适配性,装在国产C909上投入商业应用也是指日可待。

国产民航轮胎生产线投产 视频截图

民航飞机轮胎为什么那么难?

轮胎是飞机起飞、着陆和地面操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件,直接关系到飞行的安全性与地面滑行的顺畅性。飞机在起降时,轮胎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力和摩擦力。特别是在着陆时,飞机的重力会瞬间集中在轮胎上,速度也非常高。

此时,轮胎不仅需要承受数十吨的压力,还要保持优良的抓地力,确保飞机能够从两百多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稳定地减速并停在跑道上。因此同样是轮胎,飞机轮胎的技术含量可是非常高的,极高的性能要求带来精密的结构与复杂的工艺要求,使得航空轮胎的门槛一点都不低。

航空轮胎作为飞机安全运行的关键装备,需要通过极为严格的适航认证,包括抗压、耐磨、耐高温和抗疲劳性能的全方位测试。这些要求可以确保轮胎能在极端环境下承受起降时的巨大载荷、高速运行时的强烈摩擦以及反复循环的压力变化。然而,这些高标准也构成了进入航空轮胎制造领域的技术门槛。

航空轮胎有着最为复杂的结构 资料图

航空轮胎的复杂结构是其高性能的根本保障。一般来说,航空轮胎主要由胎面、胎体和胎圈三部分组成。

胎面是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采用高强度橡胶材料制成,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能;胎面上通常有排水沟槽(子午线)设计,以确保在雨天跑道上提供良好的抓地力。胎体是轮胎的骨架部分,由多层复合材料(如高强度钢丝或凯夫拉纤维)构成,提供强大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能。胎圈是轮胎与飞机轮毂相接的部分,需具备高强度和可靠性,以防止轮胎在高速运转或重载情况下发生脱落。

轮胎爆裂也会非常严重的航空,其中的典型例子是2000年的法航4590航班,也即协和。当时一架协和式客机在巴黎戴高乐机场起飞,一块前起落架轮胎被跑道上的金属碎片刺破,导致轮胎爆裂。爆裂的碎片撞击了机翼油箱,引发燃油泄漏和大火,最终导致飞机失控坠毁,机上109人及地面4人丧生。在此之后,飞机轮胎的防爆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防止因为跑道尖锐异物戳破轮胎导致爆裂。

谁能想到这是一起轮胎压到尖锐异物爆胎所导致的惨烈呢? 资料图

也因此航空轮胎不仅仅要保证高负载、高强度下的条件下可以使用,还必须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尤其是考虑到轮胎在减速刹车时会承受极高的温度,这时胎体内的压力会急剧上升,导致爆胎风险。航空轮胎需要避免意外爆胎导致发生。

因此,为了防止这一危险,航空轮胎的胎圈部位通常配有热熔阀,在胎体温度达到一定极限时,会自动融化并释放内部的高压氮气,使轮胎内部压力快速下降,避免因爆胎对飞机结构或地面人员造成严重危害。

国产航空轮胎的历史与未来

我国的航空轮胎发展历程并不容易。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航空工业更是起步艰难。轮胎制造,尤其是技术要求极高的航空轮胎,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但很快爆发的让国外进口渠道很快断绝,我国只能独立自主研发。这时候以大中华橡胶厂(双钱轮胎)为代表的一批民族进步资本的工厂就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他们在时期积极生产航空轮胎,为提供了大量轮胎满足前线所需。

在我国大飞机的鼻祖运十(708项目)研发期间,大中华橡胶厂也积极为运十生产配套轮胎,在1975年为运十配套研制了11.5*410与9*300规格无内胎轮胎。这些为运十研发定制的轮胎目前依然装在运十02机的起落架上。虽然饱经风雨满是裂纹,但它与旁边的“永不放弃”纪念碑一起,见证了运十的起与落。

本次成功投产航空轮胎生产线的桂林蓝宇公司,与著名的曙光橡胶工业研究院(简称曙光院)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的飞机约60%的轮胎曾经都是曙光院所生产的三环牌航空轮胎。

桂林蓝宇公司承担着“大型航空轮胎国产化”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该公司国产轮胎已经成功完成了C909的适配,具备了装机条件。同时公司的刚空轮胎已经完成了与C919同的A320与波音737的适航认证与适配实验,这意味着与C919的适配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此前,不少人嚷嚷着C919连轮胎都得用国外的,现在他们得珍惜剩下的“美好时光”,毕竟没多少时间让他们能继续复读了。

对于工业生产来说研发成功只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实验室研发的成果能否转为产品?产品能否投入生产?生产能否大规模生产?很多实验室成果也倒在了无法大规模生产这一步上。只不过这次不一样了。目前公司生产线的设计产能能满足我国民航40%的需求,对于刚投产的生产线来说这是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中国中化下属桂林蓝宇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民用航空系列轮胎(右二为C919轮胎) 中国中化

对整个航空产业链而言,国产航空轮胎的突破意义更为深远。航空轮胎的生产涉及高端材料、智能制造设备、复合工艺和适航认证等多领域的协同进步,这一过程推动了国内航空制造全产业链的技术升级。从橡胶化工行业到复合材料研发,从高精密制造设备到动态测试系统的开发,航空轮胎的国产化带动了多个高新技术行业的突破,形成了显著的产业协同效应,拉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发展。

更重要的是,符合适航标准的国产航空轮胎,还为航司们提供了更加有性价比的选择。作为飞机上的“高值易耗品”,飞机的轮胎往往在使用中消耗较大。以波音737为例,其轮胎在约200次起降之后就磨损殆尽需要更换了。而若以一架飞机一天飞4段航班来计算,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要将轮胎更换一遍。我国民航机队的规模有四千多架,对轮胎的需求非常高。

虽然符合翻修标准的飞机轮胎可以在翻新后继续使用,甚至可以多次翻新,但是我国对航空轮胎的需求每年都数以万计。进口轮胎的高昂成本,也成为了国内航司一个不小的成本。如今国产化的轮胎不仅在价格上相比国外轮胎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其性能也完全能够满足民航日常运营中对安全性和耐久性的严格要求,这无疑对国内航司是一个相当大的利好。

原本航空轮胎市场98%是由国外航空轮胎占领,如今国产轮胎能满足至少40%的需求。更何况40%是目前产能下的数据,以后继续扩产……怕不是要重演汽车市场的情况了。国产航空轮胎产业链得到了发展,航空公司降低了轮胎成本,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蓝宇轮胎的未来是光明的,毕竟飞机航材能否在全球使用的标准很简单,就是有没有通过适航认证。既然桂林蓝宇已经获得了A320与波音737轮胎的适航认证,那么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老牌轮胎竞争也是指日可待。届时广大全球南方国家的航司,也不必再忍受老牌的高价产品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中国轨道交通将实现三个“指日可待”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海南博鳌4月10日电(记者刘邓)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化龙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透露,中国轨道交通未来三到五年将实现智慧列车、可变轨距高铁、六百公里时速磁悬浮列车三个“指日可待”。

交通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绿色、高效、智慧、和谐成为中车集团面向未来交通的重要理念。

刘化龙说,第一个“指日可待”是京张高铁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投入使用,这是一个完全智能智慧的列车,相信从车辆的设计和自动化管理会给乘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第二个“指日可待”是2020年左右将推出一款可变轨距四百公里时速的高铁,将解决跨境运输时轨距不一样的难题,实现高效快捷运输。

第三个“指日可待”是2020年左右,六百公里时速的磁悬浮列车样车将会下线。

此外,中车集团碳纤维新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将于2020年取得突破,今后无论地铁还是高铁的车厢都将更加绿色环保。

刘化龙表示,黑科技也有利于技术进步,无论是四千公里时速的飞行列车还是其他管道运输技术,中车集团都在进行一些前瞻性的研究。轨道交通最关键的是安全可靠,飞行列车离真正投入使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待时间的验证。

美方担忧成真,中俄重要项目取得突破,破解马六甲困局或指日可待

日前,中俄举行了北方海路合作双边分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了现有计划。俄方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总经理利哈乔夫担任分委会,中方则由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担任分委会。

【中俄举行北方海路合作双边分委会第一次会议】

虽然这是双方首次举行此类会议,但已在航行安全等关键领域达成具体协议,并在其他重大问题上开展了建设性互动。刘伟部长透露,双方就未来合作方向已形成多项重要共识。

这对长期在背后掌控马六甲海峡的美国而言,无异于一声“警钟”。

马六甲海峡一直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重要节点。作为全球最繁忙的航运通道之一,这条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战略咽喉影响着中国超70%的能源进口通道。近年来,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在南海和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不断增强,封锁马六甲的威胁逐渐升级。

在此形势下,北方海路的推进为中国提供了一条潜在的替代路径。这条新航线不仅为中俄带来了合作契机,也为中国打破美国封锁提供了新的可能。

“北方海路”又叫“北极航线”,是贯穿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体的航运通道,主要包括西北航道、东北航道和航道。

【北极航道开通对中俄意义重大】

其中,中俄两国合作开发的主要是东北航道。该航道主要航段从北冰洋的南岸海域,即俄罗斯北部沿海海域经过,是东亚连接北欧、东欧及西欧地区的最短航线,同时也是连接中国与欧盟国家的最短海上航程。这一航线相比传统的马六甲——苏伊士航线,航程缩短约三分之一,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

对于中俄来说,这条航线的开通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俄罗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制裁,不仅切断其与欧洲的能源贸易,还将其排除在国际经济体系之外。在此形势下,俄罗斯亟需一个新的经济突破口,而北方海路正是最佳选择。

一旦这条航线打通,将吸引中国、印度等国的贸易投资,带动俄罗斯北部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为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北方海路将使俄罗斯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减轻制裁压力,推动经济长远发展。

而对于我国来说,北方海路的开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避开美军干预的能源运输通道,也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与安全性。

【美国封锁马六甲海峡的威胁逐渐升级】

此航线远离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美军若试图在此拦截中俄船只,将面临巨大与军事风险。这种高风险操作几乎不可行,使得北方海路成为中国能源运输的安全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对北极航线的安全保障高度重视,自2012年以来,俄军几乎每年都会在科捷利内岛进行军事演习,该岛作为北方海路的关键防御点,是俄军控制北极航线的重要枢纽。只要科捷利内岛守住,北方海路的主导权便牢牢掌握在俄罗斯手中。

中俄在北极地区的合作,无疑是对美国的一次“战略反击”。美国长期以来依靠控制关键海上通道来维护其全球霸权,而北方海路的崛起正逐步削弱这一优势。

随着北极航线的重要性提升,美国未来可能在北极事务上加大干预力度,但中俄联手已为打破这一局面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北方海路不仅是新的航运通道,更是中俄应对地缘挑战的战略杠杆。随着中俄合作的深化,这条通道可能成为未来全球贸易与能源运输的新枢纽,改变现有的国际海运格局。

【指日可待;指日可待上一句是怎么说】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指指点点的意思(指指点点的意思是什么在《桂花雨》里面) 下一篇:指日可待什么意思(指日可待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