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动的近义词,按兵不动近义成语

更新:08-30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一天一成语:出奇制胜

【成语名字】出奇制胜

【成语拼音】chū qí zhì shèng

【成语释义】奇:奇兵,奇计。制胜:夺取胜利。用奇兵或奇计制服对方,取得胜利。后比喻用别人意想不到的手法取胜。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成语出处】

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兵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后人据此提炼出“出奇制胜”这则成语。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成语用法】动式,在句子中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六出奇计、攻其不备

【反义词】按兵不动、束手待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成语寓意】

出奇制胜这则成语寓含着精妙的战术,即用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攻战时必须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制胜。善于用兵的人自能层出不穷地使用权诈;因奇生正,因正生奇,使敌人不可捉摸,像一个环那样让人寻找不到头尾。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活学活用】

⒈“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制胜处,于是奔走江湖。”——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七回

⒉“出奇制胜,变化如神。”——宋·陈亮《龙川文集·酌古论二·邓禹》

3.“况楚琳卒伍凡材,厮养贱品,因时扰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坚殪敌之雄、出奇制胜之略。”——唐·陆贽《论替换李楚琳状》

⒋从那几件事情可以看出,韩信是一位出奇制胜、善于用兵的军事统帅人才。

按兵不动[ àn bīng bù dòng ]

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语言智慧,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巨大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几乎每个成语都有自己的故事,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故事里有文化,文化里有故事,让我们一起听故事、学文化。每天带你了解中华成语故事。

【成语释义】

按:抑制,止住。

1. 使驻扎下来暂不行动。

2. 虽然接受了任务但不马上开展工作。

【典故出处】

荀子·王制》:“偃然按兵不动。”《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成语故事】

春秋末期,卫国是一个弱小的诸侯国,长期受到强大晋国的压迫。卫灵公不愿一直处于屈辱地位,便与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结盟约,从而与晋国断绝了关系。 这一做法让晋国执政卿赵简子非常恼怒,他立即调集,打算袭击卫国都城帝丘,迫使卫灵公屈服。在大军出发前,赵简子先派大夫史默到卫国暗中了解情况,并命令他一个月内回国报告。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史默却没有按时回来,赵简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心神不定。晋国官员们议论纷纷,有人猜测史默可能已被卫国人,又认为卫国是小国,没多少军事力量,晋国大军一到,卫国国君会不战自降,请求赵简子下令出兵。

但赵简子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他认为卫灵公既然敢与晋国断绝往来,必定做好了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于是坚持等史默回来再作打算。

半年之后,史默终于回来了。赵简子问他为何耽搁这么久,史默回答说,经过六个月的考察,发现卫灵公很有才干,国内有许多贤臣,如任命了曾遭受陷害的蘧伯为相国,还有史鰌等大批贤臣辅佐,拥戴卫灵公,举国上下团结一心。

接着,史默讲述了卫灵公激励国人抗击晋国情绪的方法:卫灵公派大夫王孙贾向国人宣告,晋国已下令卫国,凡是有两个女儿的家庭,都要抽出一个女儿送往晋国当人质。为了让国人相信,卫灵公又让王孙贾抽选出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儿,准备送往晋国。结果出发那天,成千上万的百姓前来阻拦,不让她们去当人质,并愤慨地表示要和来犯的晋军拼战到底,宁死不屈。此外,孔子来到卫国,其弟子子贡也在给卫灵公出谋划策。

史默表示,卫国现在贤臣众多,民气旺盛,国君重视贤臣意见并采纳他们的计谋,想用武力使卫国屈服,恐怕要付出很大代价。赵简子听后,认为进攻卫国的时机不成熟,便下令暂不行动,等待有利时机。这便是“按兵不动”这一成语的由来。 “按兵不动”指掌握力量而暂不行动,以等待时机。现也比喻事情发生后持观望态度而不肯行动。它常作谓语、状语,含褒义。例如:“在探清敌人的虚实之前,我军还是先按兵不动。” 其近义词有“以逸待劳”“裹足不前”等;反义词有“雷厉风行”“闻风而动”等

一天一个成语:裹足不前

【成语】裹足不前

【拼音】guǒ zú bù qián

【释义】裹:缠。停步不前,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出处】

战国·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解释】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近义词】踌躇不前 作茧自缚 按兵不动 固步自封 安于现状 裹足不前 固步自封 停滞不前

【反义词】长驱直入 高歌猛进 乘风破浪 勇往直前 马不停蹄 一往无前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思想保守。

【造句举例】

对于眼前这些困难,我们不能裹足不前,消极等待,而应积极想办法去克服才对。

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的人,我们只能称其为"懦夫"。

【成语故事】

先秦时期,秦王嬴政刚当上秦王不久,正想一展宏图,横扫六国。秦王嬴政任用李斯为丞相,不过,他刚到秦国时,仅仅是一个客卿,还不是宰相。所谓客卿,就是从别的国家来为秦国服务的人。

这个时候,有一位水利家,叫做郑国,从韩国来到了秦国。他向秦王嬴政建议说:“秦国想不想发展壮大呀?如果想的话,您首先得在国内富国强民。秦国有辽阔的土地,但是水利不足。我是搞水利的,我愿意尽一份力量,给您修一道渠,这道渠可以灌溉四万顷良田。这四万顷良田如果都能打出粮食,您粮库的粮食就积累得多了,这样的话您就有力量向外扩张。”嬴政觉得他讲的有理,就说:“那好吧,就听你的。”

于是,郑国当了总指挥,带着人在泾水边开出一条渠来。这条渠开了三年,秦国出动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渠修成后,秦国果然受益,延伸三百里,能灌溉四万顷良田。这渠就被称为郑国渠,又叫郑渠。按理说这是好事,但是后来在秦国却有人说,郑国其实是一个间谍。因为秦国当时太强大,郑国所在的韩国感到受威胁,就把郑国派来帮秦国修渠,而且一修就是三年,目的是为了耗费秦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这样秦国就没有力量兴兵侵略别的国家,就可以让别的国家缓口气。

嬴政知道后,非常生气。有的大臣就建议应该把其他国家在秦国的人全部驱逐出去。嬴政真的采纳了这种建议,下了逐客之令,要把所有客卿都赶走。李斯是楚国人,自然在被驱逐之列。李斯于是写了一封信给秦始皇,这封信就是《谏逐客书》。

他在信里说:“我觉得您这样做不妥,错误很严重。一个国家要想有个大国的样子,就应该能容纳人才。江河之所以大,是因为引入了很多细流;高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容纳了很多沙土。俗话说,国富则民强,地广才粮多。您因为这一件事就把所有他国来的贤士都驱赶走了,后果难以设想。将来这些人去外面说,秦国不任用他本国之外的人。那么,所有贤士听了,就都裹足而不前,都不往秦国来了。您不能广纳天下贤士,将来怎能建立大业呢?”

嬴政看完李斯的信后,觉得他说的有理,于是就收回了逐客令。

【按兵不动的近义词,按兵不动近义成语】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按兵不动的意思【按兵不动的意思按的意思】 下一篇:按兵不动造句,按兵不动造句怎么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