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草原的成语-描写草原的成语有什么

更新:09-01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这个美如天堂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盛赞北国碧玉

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上,因呼伦湖、贝尔湖而得名。草原是个风光优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有一望无际的绿色,有延绵起伏的大兴安岭,还有美丽富饶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这里被人们盛赞为北国碧玉,人间天堂。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之一, 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

去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人都会赞叹这里的草原真是太美了,像歌里唱的那样: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还有羊也在跑。全国除了西藏都跑遍了,感觉呼伦贝尔是最令人难忘的,一到那就情不自禁地放飞了自我,烤全羊,骑大马,喝大酒,唱情歌,住帐篷,看日落,篝火晚会,玩疯了……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风吹草低见牛羊”;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牧民挥动马鞭、策马驰骋的英姿尽收眼底。 每到夏季,这里莺长,牛羊遍地,你可以在草原上骑马、观看摔跤、赛马、乌兰牧骑的演出,吃草原风味“全羊宴”,晚上的篝火晚会,更让你尽情体验游牧民族的独特风情。

流连老舍笔下的莫日格勒河是一条河道十分狭窄,但却极度弯曲的河流。从空中俯瞰,蜿蜿蜒蜒的河水,就象是一条被劲风舞动着的蔚蓝色绸带,悠然飘落在碧绿如玉平坦无垠的大草原上,其弯曲程度,用九曲弯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它顺流逆流,对流倒流,往往返返,迂回曲折,顾盼流连,忘情地抚弄着草原的肌肤,全部流程几乎都是在弯曲的流动中完成的,如诗的婉约韵律,如画的飘逸线条,如歌的跳跃音符,如书法的酣畅墨意。莫日格勒河之曲,却纯粹是大自然的天工造化,没有一点儿斧凿之处是真正的原生态景观。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大兴安岭观赏红叶的最佳地点,它是我国最后一片寒温带原始森林,其原始林区素有"落叶松故乡"之称,树种以落叶松为主,其次为白桦,故秋色以橘红和黄色为主,可谓是最佳的拍摄地点哦!

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与贝尔湖为姊妹湖。呼伦湖水域宽广,沼泽湿地连绵。并且呼伦湖也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和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春秋两季,南来北往的候鸟种类繁多。此外,湖中还盛产白虾,在湖边的饭店里你可以品尝到“全鱼宴”,是难得一尝的美味。

富有异国风情的室韦

室韦全称为蒙兀室韦苏木,位于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境内,是内蒙古自治区现行最北部的乡之一,也是蒙古族的发源地。这里地处北疆,风景优美,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从它身边流过,河对岸坐落着静谧的俄罗斯村庄。 室韦居民有1800多人,其中很多都是俄罗斯族同胞,他们大部分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他们擅长放牧、、捕鱼、种麦和种植蔬菜。“列巴”、“野果酱”、“格格列大”、“格斜立”是他们自制的风味小吃。住的是俄罗斯人典型的住房,全部用圆木对接而成的“木刻楞”,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异域风情。

在我国北疆内蒙古东北真个呼伦贝尔市,有一个位于中俄边境的小镇。小镇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美丽的额尔古纳河静静流淌。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正源,也是我国和俄罗斯的界河。走在街上,你不时会碰到金发、碧眼、高颧骨、深眼窝的俄罗斯族居民。他们虽有欧洲人的面孔,却说着一口隧道的东北口音。这里就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恩和。

说起蒙古男人,相关的词语仿佛就是剽悍威猛,包括粗犷、奔放这些习惯性的说法。

这大抵是不错的,但你走近或者说熟识蒙古男人,令人惊讶以及让人难忘的却是他们的柔情。所谓“柔情”,说的是蒙古男人心肠软,虽然他们同时还有刚毅、暴躁这些特征。你看蒙古男人的眼睛,眸子深处总藏有一些珍怜,当他们注视马、羊、孩子和女人的时候,这种珍怜便会流露出来,仿佛面对一个易碎的珍品。因此,他们经常赞美的是马、女人和土地。

草原上的蒙古马,总是保持着一身光洁。在水草丰沛时,它必饮清澈之水,必食新鲜之草,通常只吃新鲜的草尖,且不同季节吃不同的草。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蒙古马又可以不畏寒暑、不惧艰险,只要接受指令,就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跨过高山越过溪水穿过雪原。可能也正是这种能屈能伸的生存智慧,让它成为著名的军马种类。

“千里疾风万里霞,追不上百岔的铁蹄马”。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然而,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它们却能不畏艰辛、纵横驰骋、屡建奇功,铸就了蒙古马独特的品格和精神。

蒙古汉子骑着矫健的马儿奔驰在一望无垠的的大草原,牧马人挥着长鞭,赶着山羊到那座顶峰雪白的高山脚下,去吃雪水滋养的最新鲜的绿草。

春天,冰雪融化了。小草飘动着细细的嫩芽,花儿在风中散发着无限的幽香,草原的野草野花开始盛开了,五颜六色的,就像一块漂亮的地毯,披在呼伦贝尔的大地上。树木也穿上了绿色的纱衣,春燕欢笑着归来,整个大草原春意盎然。春天的呼伦贝尔变得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夏天这里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避暑度假的胜地。 一场细雨过后,一览草原风光。美丽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牛羊成群、点点毡房、袅袅炊烟,整个草原清新宁静。茫茫无际的牧场,传来悠扬的牧歌,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向远方。

白色的羊群在山坡上吃草。远远望去,好像是白云飘浮在山间,又好似一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 微风吹过,草浪滚滚,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牧羊的姑娘,唱着动听的情歌,挥动着羊鞭,游走在美丽的草原上。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在霞光的辉映下,草原与天连成一片。蒙古包里响起了委婉动听的马头琴声,这动与静相结合的草原美景,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五一节假期来了,你还等什么呢?赶紧行动吧!

六年级上第1课《草原》感悟蒙汉情深,老师手写笔记划重点

小学友们,你们想要的六年级语文课前导学笔记来啦!第1课,我们跟随着“艺术家”老舍先生去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一下字里行间跃然纸上的浓浓的兄弟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一、生字词导学

【毯】tǎn (地毯)(毛毯)(绿毯)

字义:厚实有毛绒的织品。

【陈】chén (陈旧)(陈列)(姓陈)(陈述)

字义:①旧的,时间久的。②排列,摆设 ③述说

【裳】shang (衣裳)(穿衣裳)字义:衣服

【虹】hóng (彩虹)(霓虹)(虹膜)(气贯长虹)

字义: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蹄】tí (马蹄)(蹄子)(铁蹄)(马失前蹄)

字义:马、牛、羊等生在趾端的角质保护物,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腐】fǔ (豆腐)(腐败)(腐烂)

字义:①豆腐等用豆子制成的一种食品。 ②烂,变质。引申为思想陈旧或行为堕落。

【稍】shāo (稍等)(稍微)(稍许)(稍纵即逝)

字义:副词,略微

【微】wēi (微笑)(微信)(微妙)(防微杜渐)

字义:①轻微,稍。 ②小,细小 ③精深,精妙。

多音字:

稍:①shāo (稍微)②shào (稍息)

曲:①qǔ (歌曲)②qū (弯曲)

裳:①shang (衣裳)②cháng (云裳)

蒙:①měng (内蒙古)②méng (蒙面)③mēng (蒙骗)

词语解释:

⑴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⑵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⑶洒脱: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⑷迂回:回旋,盘旋。

⑸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青绿无际。

⑹翠色欲流:指鲜嫩,颜色青翠,,好像在流动。

⑺襟飘带舞:衣襟和衣带迎风飘动。

⑻会心:领会别人没有明白表示的意思。

二、课文导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描绘了作者初次来到草原见到的美丽景色。

重点词语解析:

1、“清鲜”清新和洁净的意思,“明朗”除了晴朗的意思,还给人一种明丽、开阔之感。这个两个词写出了草原空气和天空的特点。

2、“绣”,这个字用得好,羊群本是为了吃草而随意走动,可在作者笔下,它们却是在为草原设计图案。这图案随着羊群的走动而不断变化,妙不可言。

3、“渲染”是指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画出轮廓。“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是说碧绿的草原无边无垠,天地融合在一起,像一幅中国画。

4、两个“流”字写出了草浓密绵软、似乎在流动的特点,表现了草原富有生机和活力。

5、“回味”指从回忆里体会,用该词来写骏马和大牛,表现了它们似乎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回味,突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描写了蒙古族欢迎远客到来的场面。

重点词语解析:

1、“全是”“还是”说明走了很远的路,眼前所见的仍然是草原景色,突出了草原的辽阔。

2、“洒脱”是说在草原上行车非常自由,侧面表现了草原的平坦辽阔。

3、“快了”“快到了”写出了“我们”走了很久,终于快到目的地时急切、兴奋的心情。

4、“飞”字突出了速度之快,动作之轻盈飘逸,表现了蒙古族迎接远客时急切的心情。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描写了客人来到目的地后,主人热情款待、主客联欢和话别的场景。

重点词语解析:

1、“倒上了”“摆上了”“不大一会儿”说明主人早有准备,他们用自己民族的特色食品来招待客人。这充分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特点。

2、“会心的微笑”主人和客人之间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能从歌声中感受到彼此的友爱和理解,所以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本文中情景交融的方式大致有这样三种:

⑴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别时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流于笔端,将独特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

⑵精笔细描:如说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彩虹。这样的描写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

⑶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如“也不知道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种纪实的描写,更能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淳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关注“一起学习语文吧”,和左左老师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知识点汇总

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句意:蒙汉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2.句子作用:既点明了中心,又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表达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蒙汉团结友爱的深厚情谊。

3.从这句诗根开去,联系生活描写惜别场面?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无边的草原,老舍和蒙古--握手告别,离别的话说了又说。汉族一步一回头地上了汽车,蒙古目送汽车渐行渐远,但双方告别的手还是不停地挥动着。

二、课文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蒙汉情深”?

1.草原玩道欢迎。

2.人们相见时握手、问候、用特色美食招待,及敬酒、唱歌跳舞等亲如一家的表现。

3.临别时,夕阳西下,仍旧难舍难分。

三、中心主题:《草原》体裁散文,写作顺序: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第一位获得“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本文记述老舍第一次来到草原,访问陈巴尔虎旗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赞颂了蒙汉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

四、用“既......又......既......又......”写一句话.

这个物品既美观,又实用,既省钱,又环保,真是一个不错的发明。

五、词语解释

一碧千里:指一片碧绿的颜色,十分宽广。

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六、找出文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地方,并说说它的好处。

1.把绿色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

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

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好处:更能表现出草原的美丽风光,表达出作者对草原的喜爱及赞美之情。

2.把骏马和大牛当做人,拟人手法,

好处:像人一样享受回味,构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增强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3.“到外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中两个“流”字写出了

七、文中多处既有景色描写,又有作者感受的句子,说一说情景交融的好外:可以使情与景融为一体,达到情有景生,景因情美,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能更好地表达文章中心,更准确地抒发作者情怀。

八、本文描绘了三幅画面:

1草原风光图2喜迎远客图3.主客联欢图(含依依惜别图)

九、蒙古的风俗习惯:

(1)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2)用奶茶、手抓羊肉、奶豆腐等招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唱民歌。

(3)饭后、小伙们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

好处:不仅勾勒出蒙古族热情豪爽的性格,还折射出他们淳朴好客的美好心灵。

十、把多音字:勒 蒙 的 似,用字典查一查,写到下面。

【描写草原的成语-描写草原的成语有什么】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描写花的成语;描写花的成语大全四个字 下一篇:描写雨大的成语,描写雨大的成语但不提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