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的意思(揭竿而起的意思及故事)

更新:09-01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陈胜吴广为什么要揭竿

 每一个大胆的的举动,如果都只停留在设想的阶段,而不去做那么设想永远都只能是设想。此刻坐在田埂边休息的陈胜,这时候脑子里谋划的就是一场大的变革,他的心情有些激动,他抬眼半开玩笑地对正在田里耕作的大伙说:“苟富贵,勿相忘。”众人只是笑笑,并没有把他的话当一回事,陈胜脸上不经意闪过一些笑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

  

崛起草莽之间

  陈胜,字涉,阳城人。是秦朝末年农民的领袖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陈胜,一介莽夫,对打仗之事是一窍不通,如果秦国君王真的是德治仁政,秦朝真的是海晏河清,那他可能就是一个躬耕的普通农民而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关心粮食和收成,不问政事。偏偏当时当政的是渣男秦二世胡亥,胡亥不作为赵高权倾朝野,天下苦秦久矣。

  揭竿而起号令天下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的和其他八百多名贫民,被冠以罪犯之名,征去戍守渔阳。在途中因雨势太大恐怕要耽误预定的日期到达目的地,大伙眼看抵达渔阳的期限将近,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垂头丧气的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按照当时大秦的酷律规定,凡是所征戍边兵丁,不能够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皆一律处斩的,此时为伍长的陈胜,深知如果不能按时到达,此去是有去无回。做了一辈子农民的陈胜,本想当个顺民完成征戍任务,可误了期限就要全部被处死,,民不得不反。横竖都是死,生下来自己的命就攥在在别人手中,这次为何不做回自己的主人。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陈胜就在这晚就去找了另一个屯长,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好兄弟吴广,他们一起商量的事情。吴广,字叔,阳夏人 ,他可能不知道他所做的事情,在后世会被载入史册,而且还成为了农民的领袖之一。两兄弟在一起,陈胜先分析了当前大秦的局势:“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觽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意思是天下人受尽了秦的暴虐统治,听说当朝天子胡亥登基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本该登基的公子扶苏被杀,良将蒙恬不知所踪,天下人都可怜这二人,如果我们打着公子扶苏的旗号反抗暴秦,应该会得到天下人的响应。陈胜说完此番大计,立即得到吴广的认可,他完全支持陈胜“死国”、“举大计”的决定。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运动就在此刻紧锣密鼓的展开了。

成语典故积累——星火燎原、逼上梁山、揭竿而起

星火燎原

出处:《尚书·盘庚上》

解释 :星火,一点点火星;燎,(liáo 聊),延烧;原,原野。一点点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延烧起来。

原文:“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用法: 比喻小乱子可以发展为大祸害。但多用以比喻势力的发展。

例句: ①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到了那天,各路义军里呼外应,如星火燎原。

逼上梁山

出处:施耐庵《水浒全传》

解释:梁山,地名在今山东梁山县。被逼迫投奔梁山。我国著名的通俗长篇小说《水浒全传》中塑造了众多反对北宋封建王朝统治者的英雄人物形象。他们出身不一,但在黑暗社会恶势力的迫害下,最后都投奔梁山落草为寇。

用法:①比喻被迫进行反抗。

②比喻不得不做某件事情。

例句:①中国历代的农民,都是,逼上梁山的。

②这个企业的几个负责人不团结,几年来经济效益不高,总经理被逼上梁山,只好申请上级将企业并入另一大企业。

揭竿而起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

解释: 揭,高举;竿,旗竿。高举造反的旗竿。

原文:“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用法:指封建社会里。

例句 :①在中国长达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民揭竿而起的何止干万起!

②最终,民众会揭竿而起,推翻暴君。

历史有味道:今天说说“揭竿而起”的故事

秦统一天下以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万里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墓就是其中典型的三大跨世纪工程,这些工程可不是为了拉动内需,解决就业问题的,最起码所有的农民工都是没工钱拿的,全部都是义务劳动,一不小心干得不好,还有一顿鞭子伺候,反正啊,这几个工地上的农民工。就两条路,要么干活累死,要么被打死,正所谓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公元前209年,也就是秦二世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也就是这一年七月,官府派兵去驻守渔阳,这其中有一支900人的队伍。这支队伍有两个组长,分别叫陈胜和吴广,这900人整日夜兼程赶路,走到大泽乡,也就是今天安徽寿县西寺坡乡,在这里,老天不配合,大雨倾盆一下就是好几天,这种鬼天气没法赶路啊,大家伙只能等天晴的好赶路,可是左等右等,发现老天爷这回下雨下上瘾了,这雨就是不停。

其中的一个中组长陈胜掐指一算,哎哟妈呀,眼瞅着,这时间耽误的太久了,没法在规定的日期前赶到了,就算脚上带闪电都不可能啊,这可咋办呢?当时秦朝重典,乱世用重典,素来是以法律严苛著称,特别是胡亥上台以后。根本就不把百姓当人看,一般来说,按照这种状况,一律斩首,以死罪论处,那么如果逃呢,那更不好玩儿了,是天下都是秦朝的,能跑哪儿去?跑到最后还是一样被抓回来,说不定还把自己的家人给连累了,大家伙蹲在大泽乡,叫苦连天都在嚷嚷命不久矣。

“赶紧的写遗书吧,被家里床底下破席子里面还藏着几私房钱呢,得告诉家里的婆娘别弄丢了,这辈子怎么就那么命苦啊?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有人叫道

陈胜和大家不一样,他是个有野心的主,年轻的时候就显示出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曾经和一块儿种地的朋友们说

“我们当中如果有谁富贵了,千万别忘了哥儿几个啊”

听了这话,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咱几个不就是一帮种地的农民嘛,怎么还能的吗?这辈子就这样了,一帮穷棒子能富贵到哪儿去。”

这些农民兄弟说的话其实挺实在,毕竟这年头儿又没卖的,也不能玩儿股票什么的,一夜暴富的事情在梦里都没发生过的,而陈胜看见大家一副得过且过认命认输的样子,只说了一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这就是成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来历,也亏得就是陈胜有这种志存高远,不安分的精神,所以他才可能成为中国第一大农民的领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被困大泽乡的时候,别人唉声叹气,他却动了别的心思,他找上了好哥们吴广准备来个铤而走险,绝地大反扑

“咱们现在困在这儿,就算大雨停了,到了渔阳也会被处斩的,与其辛辛苦苦的赶过去求死,不如反了,说不定还能拼出一条活路呢”

吴广一听,吓得嘴巴张得溜圆儿,脸都绿了,半响都没敢说出话,吴广可没这么大的胆子啊,陈胜一看这兄弟给吓傻了,又接着就说

“秦二世这家伙上台以后不好好治理国家,只会吃喝玩乐,苛捐杂税,劳民伤财,咱老百姓都快受不了了,我还听当初老皇帝本来是想让公子扶苏来继承皇位的,结果就被这个家伙用下流手段给截胡了,既然他这么不得人心,那我们登高一呼,肯定能得到很多人支持的”

这么一说吴广有点动心,想来想去,一边儿是正义,一边是被砍头。哎呀,这真是个艰难的选择啊,得了,看自己的哥们儿这么有雄心壮志,索性把心一横

“哥你说的对,反正横竖是个死,还不如轰轰烈烈大干一场”

既然达成一致,那就开干,东风吹,战鼓擂,放马过来谁怕谁啊,于是陈胜吴广精心准备了喻户晓的“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的故事,中心意思就一个“陈胜要当王”

眼看着“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弄得大家人心惶惶。陈胜吴广看着时机成熟,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宰了带头的两名军官。这下时把所有人的退路断了,他站在人群当中大声的道

“现在我们已经耽误了行程,就是到了渔阳也免不了死路一条,与其如此,不如一块儿反了,我们还能留下个好名声,再说了,那些王侯将相。难道是出生就该享受荣华富贵的吗?那我们难道就是天生就朝夕不保的吧?同样都是人,他们生下来就比我们高贵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此话一出,大家都安静了,随后就有了强烈的反响,因为之后所有的民工都毫不怀疑陈胜就是拥有天意的人,正确的道路就只有一条,那就是跟着陈胜造反

看见大家反响热烈,议论纷纷,都说要跟着自己一块儿干,陈胜非常的满意,立刻召集众人揭竿为旗,意思就是支起竹竿,掰断树枝作为旗帜,作为武器开始造反,所以历史上。称他们的造反也叫做“揭竿或是揭竿而起”

那干嘛拿这些烧火棍去造反呢,危险性多高啊,到老百姓家里找把菜刀啊,要个锅铲什么的不也挺好使吗?这个要解释一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觉得天下归一了,不需要打仗,也担心这武器流落在民间,老百姓容易受到这些兵器的诱惑,抄家伙造反,所以把全国各地的兵器统统收缴,放在熔炉里全给化了,最后还铸成的大鼎,所以陈胜,吴广他们造反的时候,几乎是没什么可能找得到像样的兵器的

他们一带头造反,整个大泽乡就炸了锅了,许多人纷纷加入了造反的行列,大泽乡很快被军占领了,军们有了第一块根据地。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消息传开以后,全国各地的都了起来。陈胜看到大势已成,索性自立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翻开了秦末乱世的第一篇

【揭竿而起的意思(揭竿而起的意思及故事)】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揭竿而起—揭竿而起斩木为兵 下一篇:搓手顿脚;搓手顿脚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