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你知道吗?
放生和好处很多。我国明代著名的憨山大师说:放生有十五种功德与利益。
·一、放生和天心。
·二、放生顺佛意。
·三、放生免三灾。
·四、放生消业障。
·五、放生寿命长。
·六、放生官禄盛。
·七、放生子孙昌。
·八、放生家门庆。
·九、放生无忧恼。
·十、放生少疾病。
·十一、放生解冤结。
·十二、放生有感应。
·十三、放生观音力。
·十四、放生普贤行。
·十五、放生结善缘。
众生有生命,有佛性,可成佛。虽造业,多出生道,业报尽,翻身为人,修行可成佛。放生就是与未来佛广结善缘,杀生即是杀未来佛。放生后,这些放生物投胎转世为人,这些贵人往往是你素食放生的生灵,你与他结放生缘,救他一命,他今生还你债,回馈你,名为因果是也。
放生很简单的行动,既挽救了生命,又积累了福报,还能吉祥如意,一举三得,你不去试试吗?
放生:改变命运,积累福报的最佳方式
在追求现实福报的诸多方法中,放生无疑是最强而直接的选择。几千年的实修经验告诉我们,放生不仅能够拯救生命,还能为自己的未来积累丰厚的善果。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放生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方法。
历史上有一个名叫徐中行的人,他在二十岁时就考中举人,但遇到一个神秘的僧人看相,竟被告知终身只能做到知县。然而,僧人告诉他,只有广积阴德才能改变这一定数,而放生是最容易且随时都可以做的好事。
徐中行虽然一开始经济困难,但他始终坚持放生。九年后再次遇到那位僧人,竟然没得到改善的消息。他意识到自己还不够努力,于是开始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去放生水族生灵。短短十天,他就花光了三十两银子,结果次年顺利考中进士,并最终官至布政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放生不仅是一种善行,也是一种积福的方式。当我们为众生付出时,福报也会随之而来。
那么,放生到底什么时候会有感应呢?当我们放生的功德超过了平时的业障和罪业,运气和福报自然就会降临。我们需要有信心和耐心,只要持续进行放生,快则三天、中则三个月、慢则三年,必定会看到积极的变化。
因果法则是宇宙间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的每一个善行,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以不同的方式回报给我们。
放生的种类非常丰富,具体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进行选择:
1. 飞禽类:如山鹰、麻雀、喜鹊等;
2. 水族类:如鱼、甲鱼、乌龟等;
3. 昆虫类:如蚂蚁、蝗虫等;
4. 动物类:如狐狸、蛇等。
结合当地环境,比如在山多的地方可以选择放飞禽类,而在水源丰富的地方则可以选择放生鱼类。
提到放生,可能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甚至抬杠。放生并不是没有条件的。我们必须掌握必要的知识,了解不同物种的习性,并确保我们所放生的是即将失去生命的众生。
放生需要智慧,不能随意进行。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点和物种,尊重生态环境,不要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同时,放生并不一定要花费很多金钱,关键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在进行放生时,一定要记得“回向”。将放生的功德回向给自己和他人,能够增强功德的力量,同时也为自己储存更多的福气。
心态也非常重要。放生不是为了追求立竿见影的结果,而是为了积累长久的福德。急功近利只会适得其反,要有耐心,真正把放生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和信念。
放生不仅是一种善行,更是一种福报的来源。如果你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积累更多的现实福报,那么放生绝对是最佳选择之一。通过这个简单的行为,我们可以不仅拯救他人的生命,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不妨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参与到放生的行列中来。让我们一起用这样的方式,增添生活中的福报,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放生小故事——见证神奇的时刻
清严法师,在世时,有次感染重病,沉病缠绵,起居不便,虽服药石,诵经礼忏,试种种法,效果不彰,乃发愿放生,不久重病即得痊愈,是故放生者,乃消灾解厄之最后法宝也。
十方诸佛神圣的保佑加持力,运心平等,犹如大风无所不吹,而众生犹如大船,上载业障大石,业障石重,虽蒙大风所吹,其船仍走欲进乏力,若走业障石轻,则一路顺风。故最根本消业之道,乃在清心寡欲,自净其意,犹如把业障石去入烦恼大海,船身自可渐轻,然众生业重,丢石人海,费时犹多。
欲取捷径,莫如发大心、立大愿、行大功。发心积德,好像把船上小帆,换成大帆,除非业重船沉大海,不然只要经大风一吹,一定一帆风顺,速达解脱彼岸。积德中以放生功德令人觉得难以思议。笔者曾有一次基于慈心,把家父钓得几尾大鲫鱼,偷偷地替他们皈依三宝,忏除罪业,念佛诵咒,再把他们放入家居近处景福宫的放生池中。次日笔者参加期中考试,统计一科,虽准备地匆促,不料考卷发下,竟然大部份都有印象,振笔疾书,考后得到最高分,放生感应竟是如此神速。
宋时张奎,钱塘人,小时候到溪边捕鱼剖之,不小心误伤指头,心中乃悟我伤一指如此痛楚,鱼遭剖割,其痛何如,遂将一篮鱼尽放之,常戒杀放生。后梦一人赠以大鱼,乃生一子,登进士为永州太守,累世富厚。若人欲求子,或求子秀孙贤者,力行放生,必能遂意。
某富翁生一个痴呆儿子,富翁亦是深感烦恼,一天有道士来化缘,手摩其儿子头顶言:“官官好一生相,惜杀业太重,灵窍不开耳”,富翁心有所悟,从此活物不送入厨房,后有一日,路见乞丐提花蛇一条,身又未带钱,乃劝一个开市店的友人买蛇放生,夜梦花衣人来谢,欲助公子读书成名。后来其子,忽吐黑水数斗,颖悟异常,登甲榜,是故放生可消杀业,得智慧与功名。
明朝吴文英平生好劝人放生为善,日久每今人厌烦。朋友讥之曰;“你劝人为善;究竟善在于别人,又不在于你,何苦令人如此生厌”。后来听雪禅师告之曰:“我闻经中说一人劝一人,作福两平分”。于是吴文英劝人更加卖力,终其一生,没有灾厄坎坷之忧。大凡前世或少时杀业过重之人,不走痴呆多灾,就走劳碌多苦,所以有些修道者,虽力加修行,仍遭横事多来忤身,可多放生消罪业,若走无钱放生,亦可劝人放生,所得功德亦走相同。
【放生感应-放生感应真实案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