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边鼓什么意思-敲边鼓是什么意思秒懂百科

更新:09-03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边鼓声声|时而明快,时而舒缓,时而如歌如吟,时而如泣如诉……

“嗒嘀笃、嗒嘀笃、嘀嗒嘀嗒嘀嘀笃……”空寂无人的小巷里,一阵节奏鲜明的边鼓声,跳荡进我的耳朵。仔细听听,声音是从一座庙屋里传出来的。

我当即就判定,那是您敲的,您就在那庙屋里,因为我知道,您是这个村庄里唯一一个会敲边鼓的人。

循着边鼓声,我屈身低头抬腿跨过门槛,走进那庙屋。

这庙门极其低矮,大约一米多高,人要进门,自然得弯腰鞠躬。庙屋空间狭小,除了屋子正中土地爷的半身泥胎,泥胎前面供人跪拜的草垫,剩下的空间也仅可以容纳下两三个人。

黯淡之中,我看见了您坐在泥胎旁,依然穿着一身白色的布衣,在白色布衣的衬托下,您苍白的头发、清癯瘦削的面庞,愈发醒目。您的前面摆有一架边鼓,边鼓的形色和您一样,沧桑纠结着沧桑,您低着头佝偻着腰正聚精会神地击敲打着边鼓。

我喊了一声“叔!”您才应声而停,然后,定定神,瞅清了是我,费力地支撑起身子,艰难地挪动两条早就有些残疾的腿,和我一起走回您的家。

婶子已经走了四五年,您就一个人单身过。一个小案板,一个铁皮桶煤火炉,一张床,就解决了您的吃喝住。

走进您的屋子,空旷,简陋,浓重的凄凉气息扑面而来,但却又干干净净,一如您身上一尘不染的白色布衣。

“哈哈,八十啦!”您的嗓音依然高亢有力。右手的大拇指上举,食指前伸,呈倒八字形状,用力晃动着,不像是在倾诉苍老,而是在炫耀高寿。

看着您的神情,我的眼前便浮起您过去的样子……

中年和壮年的时候,您是村里有名的种菜大户。

我看见过您在温室大棚里穿着一件白背心汗流浃背娴熟地莳弄蔬菜。

我看见过您拉着架子车走在奔向城里菜市场的道路上,腰杆挺直,满面红光,虽然一只腿有点儿颠,却不妨碍您健步如飞。

我看见过您在菜市场里向买菜的人推销自己的蔬菜,您面前的蔬菜,西红柿个大饱满,黄瓜嫩绿晶莹,豆角色鲜肉厚。您的蔬菜一摆上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靠着一手精湛的种菜手艺,您为六个儿子每人盖了三间房,娶了媳妇,还风风光光打发了女儿出嫁。

您年轻的时候,总背负着家庭成分高的十字架,因为家庭成分高,您被迫中断高中学业,回乡务农。

因为家庭成分高,在村子里您就是卑贱的人,就只能老老实实,不能乱说乱动。

您毕竟有文化,在几乎家家文盲的时代,您的高中肄业文化,就像金玉一样,在沙子里埋也埋不住。生产队里您帮着记工算账,村里婚丧嫁娶,您帮着左邻右舍精心料理。您的卑贱,就涂上了一层温和的色彩。

为解决艰难的生计,您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在盐碱地里刮碱熬盐,刮硝做鞭炮。挣了钱,买了粮食,喂养嗷嗷待哺的七个孩子。

以后,您又成了村里的种菜能手,成了村里第一批万元户。县里的表彰大会过后,您曾经披红带花和许多农业能人一起在县城大街里招摇过市。那时候,您的身子挺拔而魁梧,您的步伐轻快而沉着,有些踮脚的腿似乎一下子完好起来。

这一切,既要归功于您的聪明,也要归功于您的隐忍。聪明,使您从愚昧中脱颖而出;隐忍,帮您在卑贱里倔强前行。

四 其实,您还是一个健谈的人。

曾记得,我和您一起拉着一辆架子车去济宁运货,您驾辕我拉偏套。一千多斤重的条编装得一米多高,三百多里的路程,一步一步丈量跋涉四天。遥远,单调,疲惫,打着组合拳,时不时袭扰着我。为转移我的注意力消解疲劳,您不停地和我拉呱,就像如今的声声边鼓,笃笃笃响个不停。家长里短,奇闻异事,人生感慨,源源不断的泉水般流进我的耳朵、滋润我的心田,疲惫而枯燥的旅途变得有声有趣。

也曾记得,停产时节,空旷的厂区里只有您和我两个人,我们一起翻晒棉花垛底,将棉花和杂质分离,很多时候,都是低着头用手拨拉着分拣着,工作单调乏味,环境寂寥瘆人。那时的我少言寡语,您就打开话匣子不停地播音,也如同今天的声声边鼓一样,“笃笃笃……”冲撞着厂区的空旷和寂寥,在我死水一般的心池里荡漾出层层微澜……

您是如何学会敲边鼓的,我真的不知道,也没好意思打听。

可以肯定,是在您彻底休闲养老之后。我第一次听您亲口说:“一棒子退休的老人,在一起唱唱戏,我给人家敲边鼓。”

我当时很惊讶,您一个在地头劳作了一辈子的农民,怎么就会敲边鼓呢?

我知道,在我们这一带给戏曲伴奏敲边鼓的人叫司鼓。司,就是掌管的意思。司鼓,掌管着一台戏的鼓点儿,在戏曲里,鼓点儿就是节奏。幕后所有乐器的节奏,舞台上演员唱念做打的节奏,都得听鼓点儿的,也就是听司鼓的,而司鼓就是戏曲的总指挥。

惊讶之后,就是怀疑,怀疑之后,却又是确信。

因为,那次谈话不久,我亲眼看见您坐在戏台旁,一身白净布衣端端正正地坐着,有板有眼地敲着边鼓,鼓点儿掷地有声、张弛有度。

确信之后,就是敬佩。敲边鼓,使您有了艺术高度,使您在精神宇宙有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如今,您竟然把司鼓敲进了庙屋,那节奏,时而明快,时而舒缓,时而如歌如吟,时而如泣如诉……

在如此低矮、狭小、简陋的庙屋里,您孤独一人敲击边鼓,您是在为土地爷冥路上的奔波助行?还是悄然倾吐您在人世间曾经的幸福和快乐?抑或是在驱赶您老来的孤独和郁闷?这一切,只有您自己知道。

但是,我知道,如今,敲边鼓已经成为您老年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成为您化解孤独寂寥的一种仪式。

告别您后,我又走过那座低矮的土地庙,似乎又听见那节奏鲜明的边鼓声,“嗒嘀笃、嗒嘀笃、嘀嗒嘀嗒嘀嘀笃……”

只是,我很难分辨清,到底是歌吟,还是泣诉,抑或二者兼之?

壹点号轻舟闲言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词句段运用】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动词+名词)俗语(四上园六)

生活中的动宾结构俗语,如“打头阵”等,它们是特殊的语言现象,体现了汉语言的丰富内涵。

【词句段运用】

灵活运用生活中的(动词+名词)俗语

(四上园六)

出示四上P92园六【词句段运用】第一项词语

一、我的发现

这些词语是生活中的俗语,由“动词十名词”(动宾结构的三字惯用语)的形式组成。它们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

二、理解词语意思

上述词语什么意思?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呢?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下面举例说明。

比如“开绿灯”,我们可以想象路口的交通灯亮起绿灯时的画面,这时候车辆是否可以通过路口?接着再出示句子,说出“开绿灯”的意思。如,“今天本来应该交语文作业的,可王小虎昨天生病了,没能及时完成。于是,老师给他开绿灯,让他明天一定补交。”

再如“敲边鼓”,我们可以分别扮演小明、爸爸和妈妈,演一演下面的生活场景:

小明:“爸爸,我想买一双新球鞋。”

爸爸:“你的球鞋还可以继续穿,暂时不用买。”

妈妈:“他那双鞋已经很旧了,就给他买一双吧。”

像妈妈这样从旁帮腔,替小明说话,就可以称作“敲边鼓”。

由此,上述词语意思理解如下:

  • 打头阵:比喻冲在前边带头干,人或一马当先。
  • 挑大梁: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 占上风:保持优越位置,占据有利形势。
  • 破天荒:借指事物第一次出现,破了规矩。
  • 栽跟头:比喻失败或出丑,受到挫折等。
  •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 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或为某事提供方便。
  • 碰钉子:做事情遭到拒绝或者受到挫折。

三、词语运用

  • 打头阵:可以用在形容进行某项工作的先遣人员的时候。
  • 挑大梁:可以用在形容承担核心工作的时候。
  • 占上风:可以用在形容占据有利形势的时候。
  • 破天荒:可以用在形容打破常态的时候。
  • 栽跟头:可以用在事业、生活等遇到困难的时候。
  • 敲边鼓:可以用在形容帮忙解说的时候。
  • 开绿灯:可以用在形容准许同意做某件事的时候。
  • 碰钉子:可以用在形容办事遇到挫折的时候。

四、我会用

1.用上面的八个词语造句。

(1)打头阵

今天的戏一定精彩,因为是梅兰芳先生打头阵

(2)挑大梁

我爸爸在我们家是挑大梁的,所有的生活开销都由他提供。

(3)占上风

我和爸爸正在打羽毛球,一开始都是我占上风,可是他却在我分神的时候,给我来个措手不及的。

(4)破天荒

他是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这次捐款,他竟破天荒地捐了10元钱。

(5)栽跟头

男子酒驾被抓,懊悔不已没听老婆的话,这次“栽跟头”了。

(6)敲边鼓

学习的事,外人只能敲边鼓提个醒,真正要面对的还是我们自己。

(7)开绿灯

这个城市违法活动大开绿灯的现象是全国最严重的,对此要负主要责任。

(8)碰钉子

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的犯错误,只有在不断的错误,不断的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

2.练习,用刚才学过的词语填空。

(1)每逢学校搞活动,王小虎总是( ),挑大梁,从不叫苦叫累。

(2)这个瘦弱而坚强的女人独( ),将重整家园的重任扛上了肩。

(3)甲乙双方各执己见,唇枪舌剑,决不让对手( )。

(4)在这条小河里居然( )出现一只鳄鱼,引起民众的恐慌。

(5)今天要不是我大意,根本不可能( )。

(6)人家说话时,他总是喜欢( )。

(7)我们永远不会给( )。

(8)为了早日建成新校舍,他连日奔波募款,却四处( ),深感懊恼沮丧。

3.类似的词语还有(吃老本)、(炒鱿鱼)、(穿小鞋)

(1)时代日益进步,我们不能光吃老本,要不停学习新事物。

(2)要是我把工作干砸了,很可能会被老板炒鱿鱼

(3)他拒绝天天加班,因此他的朋友很担心会给他穿小鞋

原来成语不全是四个字,这些三字成语你也要熟悉!

成语言简意丰,使用得当,可以使语言简洁,增强修辞效果。

要准确使用成语,必须正确理解把握成语的含义。

以下是从3万多条成语中整理出的三字成语(含释义)赶紧收藏学习吧!

安乐窝 :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百世师 :

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杯中物 :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闭门羹 :

拒绝客人进门叫做让客人吃闭门羹。

不成器 :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

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掉书袋:

掉:摆动,摇动。

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东道主: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恶作剧:

捉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耳边风 :

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二把刀 :

称对某项工作知识不足、技术不高的人。

赶浪头 :

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刮地皮 :

比喻贪官污吏千方百计地搜刮的财产。

假惺惺 :

假心假意的样子。

紧箍咒 :

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能使孙悟空头上的金箍紧缩,头痛欲裂。后用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空城计: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口头禅:

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老江湖 :

指在外多年,很有阅历,非常世故的人。

里程碑 :

路旁标志里数的碑。比喻在历史进程中可作为标志的重大。

露马脚 :

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

乱弹琴:

比喻胡扯或胡闹。

马后炮 :

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马前卒 :

旧时在马前吆喝开路的兵卒差役。现在比喻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门外汉 :

指外行人。

闷葫芦:

比喻很难猜透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

迷魂汤 :

比喻迷惑人的语言或行为。

迷魂阵 :

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莫须有 :

原意是也许有吧。后指凭空捏造。

鸟兽散 :

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跑龙套 :

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破天荒:

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

敲边鼓:

比喻从旁帮腔或助势。

敲门砖 :

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敲竹杠: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肉中刺 :

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

杀风景:

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

试金石 :

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靠的检验方法。

耍花腔:

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替罪羊 :

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五里雾 :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的境界。

下马威 :

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想当然 :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笑面虎 :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眼中钉 :

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一刀切:

比喻用划一的办法处理情况或性质不同的事物。

一风吹 :

比喻完全勾销(多指决定、结论等)。

一溜烟 :

形容跑得很快。

一窝蜂 :

一个蜂巢里的蜂一下子都飞出来了。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应声虫 :

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执牛耳 :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逐客令:

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抱不平: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不旋踵 :

来不及转身。比喻时间极短。也指不退却。

来源:微信公众号“三味诗屋”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敲边鼓什么意思-敲边鼓是什么意思秒懂百科】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