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过饰非
一般来说,在社交场合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应当老老实实承认认认真真改正。但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也照此办理又会使自己陷入极为难堪的境地或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时,则不妨考虑一下能否来个将错就错,出奇制胜,从而摆脱窘境。
有一次,张大帅出席名流雅席。席间,有几个日本浪人突然声称,久闻张大帅文武双全,请即席赏幅字画。张明知这是故意刁难,但在大庭广众之下,盛情难却,就满口应允,吩咐笔墨侍候。只见他谦洒地踱到桌前,在铺好的宣纸上大笔一挥写了个“虚”字,然后得意地落款:“张大帅手黑。”针上朱印,踌躇满志地拂笔而起。那几个日本浪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面面相觑。机敏的随传秘书一眼发现了纰漏,“手墨”亲手书写的文字怎么成了“手黑”?他连忙贴近张大帅耳边低语:“您写的"墨’下面少了个"土’,"手墨’变成了"手黑?’”张一瞧,不由得一楞,怎么把“墨”写成“黑”啦。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大煞风景。他眉梢一动,计上心来,故意训斥秘书道:“我还不晓得这"墨’字下边有个"土’字,因为这是日本人要的东西,这叫寸土不让。”话音剐落,满座喝彩,那几个日本浪人这才悟出味来,越想越没趣,只好悻悻退场了。
你看,原本难免出洋相的一个笔误,竟然成了民族气节和斗争艺术的反映。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不就仰仗着将错就错的巧妙运用吗?
认定确有必要:一旦发现了自己的失误,千万别为后悔徒然耗费时间,而要迅速权衡一下利害得失,只有在当场承认错误的负面效应实为自己难以承受,而拒绝认错又不至于把事情弄得更糟时,才可考虑选用将错就错一策。否则,还是承认、改正为好,因为坦诚往往会换来谅解。甚至敬童。例中的张大帅关于“如果当众更正,岂不大煞风景”、的暗忖,就是快速权衡之后所做的判断。情况是明摆着的:日本浪人是故意刁难,等着看笑话,如果承认错误,便正中了居心不良者的下怀。于是,将错就错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组织相应理由:这是晕为关键的环节。因为只有提供相应的理由,使别人也认同你的错误并非错误才行,否则,仅屑死不认错,其结果不仅于事无补,反会给人一种粗野无知、冥顽不化的印象。错能变对吗?可以的。因为所谓错误,只是对于某种习惯性规范的违反而已。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均以时间、地点、条件而转移。某件事情在这个范围内,按通常标准衡量可能是错的,但若改变其背景,或换一种眼光去看,就有可能是正确的了。比如,乍听“这个婆娘不是人”,你一定以为是句恶意的骂语,接着又听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你的看法势必发生逆转:原来,所谓“不是人”者,只是个噱头而已,正意是在盛赞“婆娘”的非凡美一仙女不更比凡人高级吗?同样地,初听第三句“生的儿孙都是贼”,你恐怕也会以为是说其儿孙不肖什么的,可临末一句“偷来蟠桃奉至亲”又会叫你的感觉翻个斤斗:原来此“贼”并非偷鸡摸狰之辈,他们偷来王母娘娘的仙桃为亲人贺寿,愿她寿比南山,这不是一种可贵的孝行吗?这四句打油诗固然属于文人的刻意编造,但也足以证明,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组合”确实能够导致“质变”。既然这样,如果通过联想和想像,再加上逻辑的整合,将自己的失误置于新的关系系统中,就有可能显出非中之是来。张大帅对秘书的一番故意训斥就起着这种作用。“我还不晓得这"墨’字下边还有个"土’”一句,表明他对题字之后的落款惯例是完全清楚的,换句话说,他之所以少写一个“土’字是故意为之。理由是什么呢?他由“土”字联想到国土,进而联想到日本处心积虑地要便我国土,以及这一政策对自身利益所构成的严重,威胁,再考虑到面对的又是日本浪人,于是,经过快速协调和瞬间组合。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形成了:自己“墨”下少写“土”字乃是以示不给日本人寸土之意。这样一来,书法落款转化成了民族斗争问题,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当然也随之一变:张对日本寸土不让的态度正适合在场国人的心理。
迎合主观意图将错就错能够成功地文过饰非,尚属一般水平,而要出奇制胜,那就还得加上一个条件:你的理由不仅可以卓有成效地支撑你的文过饰非,而且还更应当是在该特定情境中你自身既定行为逻辑的必然外在表现。张作霖就达到了这种境界。他置身其中的环境是名流雅席,雅是氛围基调。题字亦属雅事,只是系日本人所请,暗中藏钩,张洞察其奸,还是应允题字,表明他接受挑战。他虽草莽出身,但此时此刻力求外示于人的是儒雅风度,他“深洒地踱到桌前”、“得意地落款”“踌躇满志地掷笔而起”等一系列动作、神情就是这种心理的绝妙写照。一番实为掩饰笔误以摆脱窘境的辩白不仅证实了他的风流儒雅,而且显示了他的民族气节和斗争艺术。甚至连对手日本浪人也一筹莫展,只好自认没趣,悻悻退席;而国人的喝彩又为高雅的现场氛围平添了一层亮丽的色彩。将错就错竟能如此契合情境,当然堪称出奇制胜了。
文过饰非,人都犯过,圣贤难免,有错就改,快速止损,君子之风
人都是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于是,文过饰非,人皆会犯,只想瞒天过海,降低负面影响,使自己少丢脸面。
人类文过饰非,也有高低之分,高者不动声色,将过错饰为优点,天衣无缝,比如曾国藩,开始和太平军打仗时,屡战屡败,曾国藩又羞又气,便跳江自杀,被众人拦下,才免于一死。可在给朝庭的奏章中,曾国藩却将的屡战屡败说成屡败屡战,巧妙地将一败涂地变成了不怕失败,不怕,誓死效忠朝庭的行为,让你不得不配服曾国藩的智慧。
致于低者,就顾此失彼,漏洞百出,将自己的错误越饰越显,越描越黑。汉末的袁绍就是典型:官渡之战前,谋士田丰极力劝阻,袁绍不听,田丰死谏,袁绍大怒,以扰乱军心罪将田丰打入大牢。官渡一战,袁绍大败,损兵折将,势力削去大半。袁绍不但不后悔没听田丰之言,反而怕田丰笑话自己不听他的劝告,把战败归咎于田的乌鸦嘴,将田丰从监狱提出来杀了,实让人不齿。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就改善莫大焉。春秋时的秦穆公就做得很好:公元628年,秦穆公不听蹇叔等的劝阻,执意派兵攻打千里以外的宋国,无功而返时,在崤山险地被晋军围而歼之,全军覆没,将帅被擒。崤山之战,将秦穆公彻底打醒,他后悔没听蹇叔之言,使国家受损,孟明等三帅回来后,穆公不但不加罪,反而向他们赔罪,更加信任他们,带兵到崤山埋葬了战死的秦国将士尸骨后,调整战略,向西用兵,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五代贯休说:“非莫非于饰非,过莫过于文过。”道理并不复杂,结果也泾渭分明,只因人类内心的阴暗知错就,才使文过饰非成为常态。知错就改,才显得那样珍贵,才被颂为君子之风。
:认真开展好专项整治,不掩饰缺点不文过饰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
近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总重要指示精神,对切实抓好主题教育列出的8个方面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作出具体部署,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确保主题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指导。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显著特点和优势,是我们党自我精神的重要体现。这次主题教育,以检视问题为关键、以整改落实为目的,就是要全面查找党内存在的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以彻底的自我精神加以解决。这次主题教育专项整治8个方面突出问题,是党结合当前正在做的事情,聚焦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是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增强“”、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抓好专项整治工作。
这次主题教育,开展专项整治是一个重要抓手。专项整治是我们党集中治理突出问题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我们党回应群众关切,先后专项整治公款吃喝、超标配备公车、滥建楼堂馆所等,取得显著成效。专项整治作为一个解决突出问题的好办法,好就好在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这次主题教育,不少地方和部门从一开始就按照要求,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和集中治理,对专项整治任务进行细化具体化,明确责任单位,梳理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取得积极效果。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用好专项整治这个重要抓手,把主题教育引向深入。
开展专项整治,在主题教育全过程都要抓紧抓实。第一批单位首先要抓好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决策部署阳奉阴违等5个方面问题的专项整治,同时针对市县两级注意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等3个方面问题,逐项细化问题清单,从自身找原因、抓整改;第二批单位要先动起来,能改的抓紧改。要把专项整治与学习教育、研究、检视问题衔接起来,贯通于两批主题教育,加强上下互动和部门联动。要实行项目化推进,找准每个专项整治的切入点,确定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进度时限和工作措施,逐条逐项推进落实。除了党统一部署之外,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列出需要整治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
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精神。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干部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积极主动投身到这次主题教育中来,认真开展好专项整治,不掩饰缺点,不文过饰非,坚决同一切弱化先进性和纯洁性、危害肌体健康的现象作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来源:)
【文过遂非-文言文翻译转换器app】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