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到真品?原来是不了解这些古玩行的规矩
今晚《华豫之门》
今天在文章开篇,我们先发布一个福利,转发本篇文章至朋友圈,并得到朋友点赞15个,就可以截图联系小编,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礼品:《华豫之门》定制限量版台历,精美酷炫吧!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本台历,里面还藏有优惠券!优惠券!优惠券!
想要得到它,就在《华豫之门》公众号里直接发送截图给小编吧。限量30个,先到先得哦。
聊古玩,就不得不说一下古玩行里的行规,也就是潜规则。
古玩行的行规,基本上都是约定俗成的,是几十年、上百年传下来的一种习惯,虽然是习惯且没有人强迫,但也要遵守,否则在这一行内就无法立足。
规矩很多,而且很有意思。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古玩商需要遵守的,一类是买家需要遵守的。
文物无价,安全第一
一位古玩爱好者初到古玩市场,当踏入市场大门的时候规矩就来了。首先,古玩市场承袭了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以地摊为主、摊床为辅。
很多人第一次去古玩市场的感觉就是又脏又乱、到处是人,卖啥的都有。这其中,走路就是一个规矩。如果您走进一趟地摊,突然想离开,那就要请您继续向前或者向后从地摊口出去,可别因为人家摊子小一脚跨出去。
这样做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这种行为是对人家的不尊重。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古玩行卖的都是特殊商品,这些商品都是“无价”的(这里的无价是说价格不好衡量,不是无价之宝的意思),一旦您给剐了、碰了就不好说了,古玩行里经常能见到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多数是因为碰坏了东西。
别人手里的东西不看不问
同时,在挑选藏品的时候要“别人手里的东西不看不问”。这里说的手里不是指古玩商手里,而是说在摊位上其他买家已经拿在手里的东西不要看,也不要问。
很多新人不了解这个规矩,例如到了一个钱币摊上,看别人正拿着一本钱币在看,便凑过去也看,一眼看到个喜欢的,就上去拿人家本子说,“哥们儿,让我看一眼这个”,这时如果人家客气的话,会说’请等我看完你再看’,如果不客气可以直接骂你不懂规矩。
而且等别人看完了,最好等卖家把东西收回去以后您再从其手里要来看,最好不要从上一位“看官”手上直接拿,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有些“看官”手脚不干净,好偷东西,如果他拿了东西后把剩下的交到你手上,你看完一还,卖家发现少了东西就说不清楚了。
出价不买,行内大忌
对于一位新手买家来说,通常购买的时候很不自信,一是对东西新老看不好,二是对到底多少钱合适把握不准。不管怎样,只要您决定要买一件东西并开始讲价的时候,就要遵守一个规矩,那就是当您提出的一个价格对方同意以后就一定要买。
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意义,很多朋友要问:“我提出的价格当然是我承认的一个价格,我当然会买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放在古玩行里很多新人身上就是做不到。究
其原因,就是眼力和经验的问题,有些人见到喜欢的东西心里就打鼓,不知道买还是不买,也不清楚这个东西能值多少钱,例如卖主报价1000元,您还价到500元,完全是凭心情,如果卖家说500元卖了,您瞬间就有一种被骗了的感觉,马上又说‘这个我不要了’,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好的。
还有的人根本就不想买,完全是凑热闹,见到点稀奇古怪的东西就问卖家价格,例如卖家报价1000元,便习惯性地回答,“这东西也就值500元”,人家看您给价要是同意卖了,您又说不想买,这样就得罪人了。
还有一种情况也属于江湖大忌,就是当您已经犯了出价不买的重大错误以后,要么就溜之大吉,要么就和人家解释一下您是新手还拿不准主意,等想清楚了再买。
千万不要在自己报了价对方也同意的时候和人家说“其实我不想买,我就是想知道这个东西到底能值多少钱”。古玩行里对这种人有个专门的术语叫“趟价的”,其性质类似于商业间谍。总之一句话,“出价不买,行内大忌”。
学会领悟暗示
暗示有很多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暗示,古玩行的交易多数都是背人的,往往一笔简单的买卖牵扯到错综复杂的关系,连着不同的人。
很多时候这些内部的事情不能用语言表达,但是人都会用暗示的办法提醒你,很多新人经常抱怨,说古玩行里的人怎么都那样冷漠啊,问什么也不告诉。实际不然,只是你还没有学会领悟暗示。
首先,还是说逛市场看东西的时候,假设你进的是一家古玩店,店里几个人在谈话,你一进来看东西,人家不讲了,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人家有可能是在谈一笔买卖,一般是不想让人知道的。
如果几个人直盯盯的看着你,你就要知趣的出门,如果你意识不到,人家会近一步暗示你,比如你看个东西问个价,人家会直接告诉你这东西不卖,问另一件东西,依旧回答不卖。那就是很明显的要请你出去啦。
在有朋友陪同的时候,假设你选了一件东西想朋友帮你把把关,很简单,只要把东西放到他手里,等他看完,如果东西好有价值,他就会直接帮你问价格,如果他看完后把东西交还卖主,那也就什么都不用再问了,起身走人是也!
买东西讲价的时候如果卖主说,“这东西刚才那人给我150我都没卖”,那实际上他就是暗示你他要卖你150。同理,如果一个卖家主动拿个东西让你看,看后主动告诉你“这东西我是150买的”,实际上他也是要卖你150块。东西买到手,请人给长眼的时候也有很多种暗示。
举个例子如: 你刚买了件瓷器,来到朋友的店里歇着,你朋友问你“买什么了?”你答:“买了件瓷器”,同时把东西递到朋友手上。朋友又问“谁家买的啊?”你答:“老王店里”。朋友又问:“多少钱”?你兴致勃勃的答:“3000”!然后你发现朋友双眼望着门口或者开始拾掇东西,就已经说明你东西买贵啦。
所以你也就没有必要再问价格是否合适之类的话。 再比如,你刚买了件东西急于想知道真假好坏,找了个行里的朋友,主动给人看,并让人给断断真伪。
以下几种情况均属于坏消息:
1、 对方看后还给你,一句话也不说走了。
2、 对方看后还给你,开始和边上的朋友聊天。
3、 对方看后还给你,然后开始问你买这个东西的经历,比如,从谁那买的啊,多少钱买的啊,啥时候买的啊等等。
4、 对方看后还给你,然后开始絮叨自己岁数大了,眼神也不如从前,记忆力也不好……
5、 对方看后还给你,然后对你一笑…… 古玩买卖区别于其他的商品买卖,其他的商品买卖都是商家把东西卖给顾客,而古玩行里更多的却是商家把东西卖给另一个商家。一件东西在行里转悠几年甚至还能回到最开始的商家手上。
上个星期六去古玩市场和几个店家聊天,谈到一个话题。就是说一般都是什么样的人才从事古玩行业。有人讲,一般在早先年(多指解放前)那时候干这一行的一般都是一些游手好闲,好吃懒作的人。所以古玩行长久以来也一直给外人一种不太好的感觉,那就是投机,多骗。
以后,尤其是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以后,古玩艺术品市场也迎来新的春天。现在的古玩行相对于早先年当时是已经大不相同,但是很多传统的行业规范,至今仍然被古玩商所遵从。
接下来具体说说古玩商所要遵守的行业规范(这里指的都是正规的古玩商人,个别坑蒙拐骗不守规矩的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今晚,《华豫之门》就来和您一起
聊聊古玩里的那些“规矩”!
以及预算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理财投资?
五方佛的位置摆放,有什么讲究吗?
戎马一生的马福祥书法作品
到底是真是假;
35块淘来的秦始皇时期玉圭
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收藏骗局;
更有藏友声称带来商纣王曾用过的
捣中药玉棒能否得到专家垂青。
更多精彩尽在2018年1月18日
21:15分河南卫视《华豫之门》!
1月海选鉴宝公告时间:01月28日8:30-17:30地点:郑州市大学路与政通路交叉口东北角(郑州红星古玩城南天门)
咨询电话:0371-86005500 , 0371-55322400
《华豫之门》民间收藏真品馆
电话:0371-55322400
声
明
《华豫之门》所发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处理;传播传统文化,分享鉴藏知识,弘扬正能量,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华豫之门官方 公众号ID:HNTVhuayuzhimen)。
觉得不错,请点赞↓↓↓
在废纸堆捡到这张“请假条”,竟成无价之宝
相信读者们一定看过许多鉴宝类的节目,经常动不动一个普通人,因为家里传了好几代的一个碗,或是不小心捡到一个瓷器,被专家鉴定后发现值个百万千万。一夜暴富、咸鱼翻身的神话在这种节目里屡屡发生。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在废纸堆捡到这张“请假条”,竟成无价之宝
不知各位读者留意过没有,这些普通人偶然得之的传世珍宝,基本上全是瓶瓶罐罐的瓷器。大众对文物的认知还是相当朴素,看到那些有年头的容器,嗅觉相当灵敏,认为是古董的几率相当大。对于一些不是瓶瓶罐罐的文物,老百姓的嗅觉就没这么厉害了,甚至有些是价值连城的古董,因为没认出来,险些被当成扔掉。
今天笔者就要给大家讲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人员,在废纸堆中无意间捡到一张“请假条”,最后竟成了无价之宝!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在废纸堆捡到这张“请假条”,竟成无价之宝
这个工作人员也不是一般人,是上海博物馆文物小组的成员,叫万育仁。1972年,万育仁在正常清理博物馆仓库的时,无意中在仓库边上的废纸堆里看见了类似字帖一样的东西。出于职业敏感,他走进前瞧了瞧,还真是一本发黄发黑的字帖,还是王羲之的《上虞贴》。
同样是出于职业素养,万育仁很快就对这本字帖失去了兴趣,王羲之何许人也,可是垂名青史的东晋大书法家。他的作品随便一张都是价值连城,怎么可能会被扔在废纸堆,十有八九是赝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在废纸堆捡到这张“请假条”,竟成无价之宝
随后,他又将《上虞贴》扔回了废纸堆,但他越想越不对劲,因为那本字帖上还盖了宋徽宗的收藏印,真正造假的赝品很难刻意去添加后世皇帝的收藏印,毕竟藏品发现前,没人知道它经历了什么风雨,更别提谁收藏过了。
想想不对劲,万育仁便叫来当时博物馆的鉴宝专家来鉴定,说出这幅字帖的来龙去脉后,专家们都没有动摇自己的常识,纷纷说是假的,毕竟谁会相信王羲之的书法竟是从废纸堆里捡的。眼看得不出个结果,万育仁便将这字帖带回自己家收藏了起来。
在废纸堆捡到这张“请假条”,竟成无价之宝
直到1975年,上海博物馆迎来了学识渊博的新馆长沈之瑜,万育仁决心再将字帖拿出来去重新鉴定。沈之瑜看到该字帖后,十分重视,马上鉴宝小组进行了2天的鉴定,终于确定这幅字帖并非王羲之的真迹,但其是唐朝时期的书法家临摹的,同样价值连城。
鉴定为王羲之《上虞贴》的唐摹本后,在全国古董界刮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如今,这本字帖成了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在废纸堆捡到这张“请假条”,竟成无价之宝
那为何说这个《上虞贴》是“请假条”呢?原来,《上虞贴》也叫《夜来腹痛贴》,全文内容如下“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在废纸堆捡到这张“请假条”,竟成无价之宝
意思就是,王羲之早前约好和朋友见面,但由于肚子疼无法赴约,只好写下这张“请假条”给朋友送去,以表歉意。这就是《上虞贴》被称为“请假条”的由来。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在废纸堆捡到这张“请假条”,竟成无价之宝
当然,要发现这样一件古董绝非易事,要是没有文物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普通百姓估计就直接扔进堆了。也是庆幸被工作人员发现,这样一件流传千年的古董瑰宝才能得存于世。这里,必须得感谢当年的文物工作人员万育仁。
【无价之宝的意思(无价之宝的意思简短)】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