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全文(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完整版))

更新:09-07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易经》全文翻译

【漢隸書舍】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同意转载,请联系删除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两点之间看起来是直线最近,但人世的道路永远是曲折的,欲速则不达。所以,我们还必须得按部就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头走起,该受的苦你得受,该喝的蜜你得喝,不可越雷池一步。

第二感悟: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

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要知道黄忠六十才跟了刘备走,德川家康七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为丞相,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修成佛,白素贞一千多岁才下山谈恋爱。年轻人,你说你急什么急?

第三感悟:锲而不舍奋发进取——读书明理

中国的多数成年人总以为面无表情,一脸死相才是成熟的表现。而真正的成熟表现应该是读书明理,见心知性,正辩是非,通达世事。

第四感悟:目标明确果断前行——战胜疏懒

我们要找聪慧的"启蒙"老师作为指导,而不是"启蒙"老师来找我们,如果"启蒙"老师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去改正。

第五感悟:等待时机慧眼明察——走向成熟

等待是一种智慧。等待是一种积蓄。等待是一种信念。人们之所以等待,是因为时机还没成熟。

第六感悟:冷静反省心安理得——避免争执

我们必须学会反省,当我们做事之前反省了,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办事才能得心应手,即使遇到挫折由于预先考虑的明白,心里也会有准备,不至于最后会把事情办砸,甚至走向歧途。当我们做事之后反省了,从中得到经验教训,就可以为以后的成功铺好路。

第七感悟:伸张正义宽厚仁慈——化干戈为玉帛

国家出师有名,惩恶扬善,是为了伸张正义,为天下人谋福利,这是大义;同样一个人也能出师有名,而这个"师"就是"小师"。就是人们心中的正义之道,就是做正义之事,这个义也是小义。

第八感悟:相亲相爱和平共处——赶走孤独

爱需要相互帮助,爱需要相互依靠,爱需要理解,爱需要交流,爱需要磨合,爱需要缘分,爱可以赶走孤独。

第九感悟:以退为进蓄势待发——鼓足干劲

提起以退为进,我们不禁想起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胯下之辱,退一步进两步这些先人们留下来的典故。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故事吧。这种海阔天空表示让自己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第十感悟:奋勇前行坚持真理——靠近成功

成功固然是每一个人所向往的,但成功的前提必须奋勇前行坚持真理,没有奋勇前行,成功只能是一个泡影;没有坚持真理,成功只能与我们背道而驰。

第十一感悟:善于沟通诚信待人——增进了解

要沟通必须诚信待人,将心比心。沟通缺少了真诚,一切都会变得虚伪,一切都没有意义,一切交流都因没有力度而难以让人信任。

第十二感悟:顺应自然顺水推舟——懂得顺势

当老天要在你面前降下灾难时,不要悲观,不要失望,要坚强,也不要过多地去苦恼,苦恼没有用,要保持平常心,要顺应自然,要懂得有容乃大的道理,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更理智地去处理路边的荆棘和杂草。更快乐的去从容面对一切。

第十三感悟:和睦相处平易近人——融入团体

我们常说,要想做事,首先必须会做人,只有把做人放到第一的位置上,我们的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而做人就是讲究人缘,要想有人缘,就必须与团体打成一片。而要想融入团体,就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人的心声,想他人所想,助他人所难,方能得他人之心。

第十四感悟:柔顺谦逊精中求细——稳妥操办大事

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又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所以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第十五感悟:谦虚谨慎虚若怀谷——切忌得意忘形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人们的心越来越浮躁了,浮躁就会让人变得得意忘形,得意忘形我们就会失去很多。为了让鲜花常伴于我们身边,让事业不断前进,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谦逊谨慎,虚怀若谷吧。

第十六感悟:有备无患奉献爱心——分享快乐

世界是美好的,当我们以微笑去面对世界时,我们征服了世界;创业是艰辛的,当我们以微笑去面对创业时,我们成就了创业。创业是一种分享,一种付出。付出是一种爱,爱是快乐的,快乐需要微笑。微笑,没有沮丧,也没有失败,只有进步,只有成功。

第十七感悟:随机应变开阔视野——灵活变通

要学会相互沟通,相互促进,不断拓宽视野。没有开阔的视野,没有长远的眼光,就会跟不上时代潮流,就会守旧,就会落后。

第感悟: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冷静纠正错误

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别人的赏识,期待着社会的肯定,期待着自我价值的确认,这是一种积极的动力,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有明确的针对性,要就事而论,不能大而化之,不能空洞。

第十九感悟:智慧感化德行育人——因势利导

教育人或者管理人都要以理服人,以智慧来感化,以智慧育人,坚持中庸之道,利用因势利导的方法教导人,从而赢得人们的信任与尊重。

第二十感悟:审视自我观察别人——完善自我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要想了解自己,必须审视自我,所谓"吾日三省"也。经常审视自我会让自己更能够认识自我的不足和错误,从而改变自我,提升自我。

第二十一感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消除阻梗

化解矛盾要首先从自己做起,记住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要走进别人的心灵,自己就要首先敞开胸怀。这样就会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第二十二感悟:树立形象提高修养——学会包装自我

每个人就象一个招牌,当你出现时,人们对你会产生一种印象,要想被人们所认可,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所以要树立形象。

第二十三感悟:顺应时势寻求帮助——正确对待衰败

有的时候,衰败会给人以毁灭性的打击,凭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躲避,这个时候,要会寻求外援,取得帮助,增加自己的力量,共同承担衰败带来致命的打击。

第二十四感悟:有错必纠改邪归正——学会做明白人

人生就是这样,既然有了错误,就要勇于面对,要有错必纠,及时改过,方能进步。

第二十五感悟:光明磊落脚踏实地——战胜虚伪

人需要豁达,需要开朗,需要抛开烦恼,需要放开心情,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只要自己坐得正行得直,坦然地面对一切,这样,你的所有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第二十六感悟:积善行德招贤纳士——招揽人才

作为一个,要想取得更大的成绩,身边必须有一大批为自己能撑得起腰杆子的贤才,为共同的事业使命死心踏地的志士,同时还要不断修养自己的德行,德行越高,懂得越多,事业才会越顺利。

第二十七感悟:自食其力养人养德——学会养家糊口

人要学会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创造财富,养护自己和家人,不要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游手好闲,成为家庭的懒汉,国家的负担。

第二感悟:敢闯敢干不怕失败——过渡时期坚强如刚

在大的过渡时期,免不了困难重重,荆棘遍地,但做事情之前,需要我们的耐力,需要我们敢闯敢干,不怕失败。

第二十九感悟:流而不盈持中守正——直面坎坷

人生的道路上总是有填不完的坑坑坎坎,当我们正在困难之中时,要知道流而不盈的道理,要有持中守正的态度。

第三十感悟:选择依靠知命乐天——保存退路

人生中只有十种无能为力的事:1、倒向你的墙;2、离你而去的人;3、流逝的时间;4、没有选择的出身;5、莫名其妙的孤独;6、无可奈何的遗忘;7、永远的过去;8、别人的嘲笑;9、不可避免的死亡;10、不可救药的喜欢。当眼前的太阳已经沉没,背后的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我们站在黑暗中,应该做点什么呢?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有依靠脚下的土地,依靠繁花硕果的春秋,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坚持不懈。

第三十一感悟:相识以情坦诚相待——寻找朋友

我们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的是朋友。朋友不是一段永恒,朋友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因为缘起缘灭使生命变得美丽起来。即使没有将来又有何关?至少,不能忘记的是朋友以及与朋友一起走过的岁月。

第三十二感悟:人贵有恒积极主动——持之以恒

人活在世,最怕没有志向,没有坚强的毅力去努力实现自己的志向,一个人成就大小,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如果有坚强的毅力,绝不会一无所成。

第三十三感悟:远离小人敬而远之——保护自己的学问

《易经》告诉人们,山高天退,山不论多高,也不能接近天。远离小人,但不要憎恶小人,而是严于律己,使小人不能接近。

第三十四感悟:目标正确懂得放弃——稳步壮大自己

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稳步前行,在磨砺中不断壮大自己;要不断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我,要谦虚进取,吃苦耐劳,目标正确,懂得放弃,恰如其分地展现自我的实力。

第三十五感悟:爱岗敬业以德服人——缓步晋升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是做人的根本,在现阶段,它又赋予了新的意义,是我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明的重要基石和标志。

第三十六感悟:退而自保锋芒不露——心怀远大抱负

韬光养晦就是要沉着应付,能忍辱负重,凡事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等到条件成熟时,一展自己的远大抱负。君子光明的德行受到创伤,这时再继续前进是非常艰难的,聪明的办法是收敛自己的光芒。

第三十七感悟:端正家风教子有方——创建美好家园

有句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为人父母的如果不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出一些丢人现眼的事情,做儿女的难道不受到感染吗?谁不指望子成龙女成凤,但必须要一个先决条件——家风纯正。

第三感悟:求同存异信而不疑——学会与不同人相处

当自己与别人意见相左时,关键的是要把握时机,在异中求同。异中求同,是为人处世的一大特色。要做到这点,必须具备宽宏大量的气度,拼弃杂念的心态,才能被他人真诚地接受。

第三十九感悟:追思反省刚健中正——摆脱困境

困难是难免的,这个世界本来充满着矛盾,困难时时有,事事有。就看如何对待它。有了困难,要客观分析它,深入地研究它,从中得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采取对策,吸取经验,争取下次不再发生。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第四十感悟:养精蓄锐改过自新——平安渡过险境

有了困难,必须想办法解除;就像遇到高山,看到沙漠一样,必须勇敢地面对。但一定要有方法,才能平安渡过险境。

第四十一感悟:吃亏是福有失必得——获得利益

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得得失失,失而复得,这便是生命的历程。有一种得失是必然的——得生,必得死。然而,同是懂得这一法则的人,所得却不尽相同,一种是消极的,像"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另一种是积极的,正如季羡林所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绝不能白白的把生命浪费掉。"前者对于这个法则局限于明白,而后者却是透悟——不只对这个法则,也是对人生。

第四十二感悟:乐善好施惠人惠己——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易经》告诉我们,损上益下,都是民悦无疆,都是道义大放光芒。你对别人好,别人对你好的概率非常大。这是自然法则,因为毕竟好人占多数,善心占多数。佛说,爱别人,别人会回报给你,这样,就等于你自己爱自己了。爱别人吧,他会回报给你。爱,让我们共赢。

第四十三感悟:当机立断胜卷在握——处理事情要果断

做事要果断,要雷厉风行,不可慢吞吞,犹豫不决。否则,会毁坏前程。有史以来,成大事者在处理事情时都会当机立断,拿得起放得下,干净利落。

第四十四感悟:珍惜缘分选择朋友——慧眼识人

相遇是一种缘分,是一种机遇,是成功的开始。机遇之后便有友情,爱情和亲情,从这方面来说相遇是好事。但相遇并不总是好事,所以,要学会慧眼识人。

第四十五感悟:聚集英才用人所长——开创光明

对于现代的企业者来说,在激烈的竞争中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求得"贤臣良将",有精干的下属辅佐。这就要求者们能做到"尚贤",以才为标准,招揽一批可用之才。

第四十六感悟:积累资本寻找贵人——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机遇和贵人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的适当的人,事,物的组合体。我们无法控制这种完美的巧合何时出现,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控制自己的人脉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

第四十七感悟:卧薪尝胆笑看人生——摆脱潦倒

《易经》告诉我们,当你穷困之时,要想没有灾难,要想通达,必须做到冷静相对。虽然身陷穷困,仍然自得其乐,不心急火冒,坚持自己的理想,卧薪尝胆,坚守中正的原则。

第四感悟:求贤若渴善待英才——做合格的老板

给别人机会,就等于给自己机会,职场也是如此。对别人宽容,将会造成能力互补,资源共享的职场氛围。经常给自己公司的员工以涌泉相报,将有助于提升你的职场情商,增强你的职场凝聚力与向心力。

第四十九感悟:破旧立新与时俱进——改变自我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就会被淘汰,所以,只有不断陈出新,才会有进步和发展。

第五十感悟:厚积薄发堪当重任——干大事要人才

《易经》告诉我们:才能浅薄,欠缺智慧,而地位尊贵,这样的人去图谋大事,必定能力不足。这样的人如果担当重大责任,是很少没有灾祸的。所以,要厚积薄发,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第五十一感悟:笑容坦然言行自若——遵循行为的规则

在这多变的红尘世界,谁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人生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无论处于何种境遇,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随遇而安,拥有一份从容,坦然面对人生。

第五十二感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做事有分寸

在一切工作中,我们的决策都应该既尊重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原则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第五十三感悟:循序渐进德厚载物——提升自我实现目标

在人生的道路上,起点低并不可怕,只要能够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地做下去,终究会从低洼的平地攀登上理想彼岸的。

第五十四感悟:专心如一白头偕老——寻找如意伴侣

谁离开谁都可以活下去,但要清楚谁要拥有了谁才会更幸福。所以请珍惜你爱的他(她)吧!爱情只有相互欣赏,相互依偎,相互关爱,相互信赖,专心如一的生活才是最完美的。

第五十五感悟:扶危济困泽被后世——达则兼济天下

人生有多少价值,取决于帮助身边周遭的人创造出多少价值。人生愈有价值,生命愈有力量,自然也就愈快乐。我们不管价值观来自何方,归向何处,只要知道坚定不移,带来的是快乐,延伸的是幸福,这就够了。

第五十六感悟:走出家门闯荡世界——寻找发展之路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要走出去,看世界,学本领,破除了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树立市场观念和致富意识,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勇于走出家门闯荡世界。

第五十七感悟:过谦不及有始有终——实现志向

谦虚固然好,但谦虚过度,就是懦弱。因此,面对人生的各种抉择,要知道何时应该谦虚、何时应该张扬,从而灵活应对,游刃有余,促使自己快速达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巅峰。

第五感悟:开怀豁达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人的一生虽然不能一帆风顺,磕磕碰碰,坎坎坷坷,是避免不了,但欢欣、喜悦的日子也会时常光顾我们。我们要想欢欣、喜悦起来,必须学会开怀豁达,要想共同进步,必须齐心协力。

第五十九感悟:凝聚人心增强实力——一盘散沙是大害

市场上的优秀人才不多见,笼络优秀的人才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要创造良好的激励机制以吸引行业最优秀的人才,笼络一流的人才才能增强公司的综合能力。

第六十感悟:洁身自保无欲则刚——懂得节制

只有懂得节制,才可能做好选择。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必须学会约束自己,时时审视自己,关键时刻要会洁身自好,要懂得无欲则刚的道理,千万不要让一些坏习惯影响了自己的人生。

第六十一感悟:诚实守信专心致志——推动事业发展

人要专心就能做成好多事。人的潜能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件事情,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第六十二感悟:小过无错大过难容——正确对待过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过失是很难避免的事,关键要学会正确对待过失,开动脑筋思考过失,从过失中得到启迪。

第六十三感悟: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保护成功果实

成功了,确实不容易,也许它蕴含了我们半生的心血,既然成功的果实来之不易,就让我们多一点居安思危的意识,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吧。

第六十四感悟:永不懈怠消除悔恨——迎接胜利

不要经常因生活中的一些细小过失而后悔,如果事事追悔,恐怕一个人一辈子都会生活在数不清的悔恨之中。如果错已铸成,且又无法弥补,要当机立断:吸取教训,以后不要再犯。这种很干脆的自我警醒,比放在心里悔恨更有用。

易经64卦卦象、卦辞、爻辞、彖辞、象辞原文完整版

人生旦夕祸福,宇宙起始变化,《易经》这部宝典早已讲透了。现代,很多人学习《易经》,无非是想预测人生的吉凶变化,未来的生活能否顺顺利利。然而,很多人却连《易经》的原始经文都没有看过只言半语,这又谈何研习《易经》呢?

古人经籍在胸,出口成诵,下笔成文。今天,我们读书,没必要完全延袭古人的读书方法。但对于学《易经》,还是要经常把卦辞、爻辞、象辞、彖辞拿来仔细揣摩。

熟读经文是学习《易经》最基本的要求,好比一座大厦的根基,根基稳了大厦才能更高,学习《易经》基础一定要好好打牢。

说到《易经》的原文其实就是伏羲氏创画的先天八卦,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无字天书。因为伏羲氏当年根本还没有文字,所以《易经》整部书只有图像,是一种比文字更早的符号表达。

今天,若要我们看一个上古时的文字符号,我们的思想跟它完全无法对接,这就导致《易经》文化变得极难理解。

但好在历史的发展中,易经不断演变,周文王拘而演周易,推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父子作爻辞。其后孔子作《易传》,为《易经》插上飞翔的翅膀,我们把他叫做《十翼》。

《易经》分“经”跟“传”两大部分,“经”就是卦象、卦名,还有周文王周公父子写的卦辞和爻辞“传”就是《十翼》,即是对“经”所作的注解,它让《易经》更丰富,更加有价值、有内涵。

《十翼》(翼为辅助),包括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种十篇。

  • 首先《系辞传》,是《易经》全盘的大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概要或者导论,分上、下两篇;
  • 彖与象,是依《易经》分上下篇(第一卦至第三十卦为上篇,三十一卦至六十四卦为下篇)而分上下。
  • 《彖辞》是解释卦辞的,解释全卦的大要;
  • 《象传》分成大象和小象,一般把说明全卦卦象的称为《大象传》,把说明爻象的称为《小象传》;
  • 《文言传》只论及乾坤二卦,仔细加以解说;
  • 《说卦传》说明八卦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八卦相重的由来;
  • 《序卦传》解释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
  • 《杂卦传》并无次序,解释了六十四卦卦名的含义和特点,将意义相对或相关的两卦放在一起解释;

如今,我们所说的《易经》已经包含《易传》在内,成为一门独立而完整的经典了。它的主体是六十四卦的卦图、卦辞、爻辞、彖传、象传、文言传、系辞传。一般来说,研究《易经》,大部分的精力都是用在这里。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学习《易经》,今天总结了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卦辞、爻辞、彖辞、象辞,按64卦卦序排版整理,史上最全,全文2万字,你想要的原始经文,吐血整理,需要的点赞、收藏。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 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 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 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 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 应也。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 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 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於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 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蓄众。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 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 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 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泰:小往大来,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 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 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谦:亨,君子有终。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豫:利建侯行师。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 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随:元亨利贞,无咎。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 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 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噬嗑:亨。利用狱。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 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贲:亨。小利有所往。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 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剥:不利有攸往。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 盈虚,天行也。

《象》曰:山附地上,剥。上以厚下安宅。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 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 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 过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坎: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 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 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咸:亨,利贞。取女吉。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 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 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遁:亨。小利贞。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 哉。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大壮:利贞。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 三接也。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明夷:利艰贞。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 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家人:利女贞。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睽:小事吉。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 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 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 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 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 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姤:女壮,勿用取女。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 志行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 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 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 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鼎:元吉,亨。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 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 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渐:女归吉,利贞。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 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归妹:征凶,无攸利。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 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 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旅:小亨,旅贞吉。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 义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 人。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兑:亨,利贞。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 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 乘木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节:亨。苦节不可贞。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 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 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 也。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 当位,刚柔应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易经》学习不能走捷径,卦辞、爻辞、彖辞、象辞要时常拿出来揣摩诵读一番。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易经》的学习真不是简单诵读就能读懂的,但是如果你不去读不去学就一定不会,虽说学了不一定会,但是学会收益终身。

转自 知乎

【易经全文(易经全文及白话翻译(完整版))】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昏迷不醒的意思,昏迷不醒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易经全文阅读,易经全文阅读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