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蜜:收藏春天的童话
擓一勺色如白脂的油菜花蜜,曲曲折折的波纹好似牛奶味的冰激凌,好不容易才能忍住大口舔食的冲动,待它在温水中慢慢融化,没有什么比春日的清晨来上一杯蜂蜜水更温柔的事了。温甜的蜂蜜滋润又绵软,这是一场蜜蜂与油菜花的爱恋,在花蕊中相遇,在漫长的酿蜜过程中相爱,最终在舌尖缠绵,走入一个春天的童话。
春分将至,即使倚在阳台上发呆,也能在片刻微风中感受到温度的上升。湛蓝的天空与棉花糖般的白云,在每个午后如期而至;如此良辰,想要亲近自然的心,也更强烈了些。想起去年此时在四川金堂,徜徉在万亩油菜花田中,人渺小如一只蜜蜂,汲汲不倦地贪享花香,不禁心情爽朗。
每逢三月,四川金堂就变身为油菜花的天堂。周边大大小小的村落都被油菜花海笼罩,处处闪着金光。四季分明的气候,再加上沱江的滋润,使得这里的油菜花种植覆盖率超90%,被誉为“天府花园水城”。在这片耀眼的金色田野中,蜂群热闹地飞舞,盘旋在空中表演熟悉的舞蹈,用振翅的频率奏起田园交响曲。
经过20天的漫长孕育后,它们就会变成一年之中最早的花蜜,油菜花蜜。四川的朋友告诉我,油菜花蜜是陪伴他们长大的“小甜水”,和四川的香肠、火锅、串串一样,都是这片土地上酝酿出的地道家乡味道。因为它皎洁的容颜,人们更习惯称呼它为“四川白蜜”。
“
油菜花海带来最早的春信,而四川白蜜,则以最长情的方式将这份春天的问候封存。
”
四川是同一纬度上独一无二的优质油菜花区,油菜花骨朵大,花冠短且蜜腺发达,便于蜜蜂集中采蜜。
即使享受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依然需要进行花期间隔处理,没有花期前和花期后的杂花干扰,只在油菜花最集中、开的最艳的那10天左右采集,这样获得的单一油菜花蜜更纯,能够在结晶后形成冰淇淋般的“白蜜”,而非市场上常见的琥珀色“槐花蜜”。
油菜花是这份美味的策划者,而蜜蜂则是这份美味的执行者。一只蜜蜂飞行一次,只能带回0.03g蜂蜜,除去蜂群自己所需,1公斤蜂蜜需要采集200万到500万朵花,飞行45万公里,相当于围绕地球赤道11周。
小小的身躯不停飞舞,把整个春天都封存在白蜜之中。尝一口,入口绵润细滑,回口香甜,仿佛万亩油菜花田在眼前肆意摇摆。
要看蜂蜜的好坏,结晶是天然蜂蜜的基本标准,但如何“实现”结晶,却大有不同。
给予自然造作尊重和时间,让蜂蜜自然成熟,一般需要7-15天的周期,这时候小蜜蜂会吐蜡封盖,割掉蜂蜡摇出蜂蜜,成熟后的蜂蜜天然波美度高。并且最大程度保留蜂蜜活性酶的含量,这也是蜂蜜中最珍贵的营养物质。
◬波美度指的是蜂蜜的浓度
看似简单的规律却不易坚守。许多蜂农终日劳作采蜜,等不及蜂蜜酿造成熟,就匆匆取下。这样的蜂蜜产量很高,但所含水分和蔗糖也很高。因为小蜜蜂还没有充足的时间煽动翅膀来蒸发水分,亦尚未来得及将蜜露中的蔗糖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营养和品质难以达标。
赶制的蜂蜜要进入市场,为了波美度达标及实现“结晶”效果,就需得进行浓缩。浓缩是通过高温将水蜜中的多余水分蒸发掉;但与此同时,蜂蜜中最有营养的部分:活性酶,也被破坏掉了。
◬蜂蜜中的活性酶在接近人体体温的情况下
才会发挥最佳作用
看似在喝“蜂蜜”,其实只不过是糖水罢了;口感上也大有不同,大批量收蜜混合后批量浓缩,导致浓缩蜂蜜的味道几近相同。天然成熟蜂蜜的表现则有不同,同一蜜种不同批次采收的蜂蜜,在口味上会有少量差异。不同花蜜更有不同的口味,如油菜花蜜,就会有淡淡油菜花的味道。
对于养蜂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
为了采集各种不同的蜂蜜,蜂农们会在春、夏、秋三季循着花期,转场于全国各地。到了少有花朵开放的寒冬,蜂农们便会让辛劳了大半年的小蜜蜂停止劳作,为它们留下足够的蜜粮,并带它们去温暖的南方,以储备足够的能量来休养生息与繁衍,只为这个春天的回归。
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下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蜂农们寻着这样的平衡年年往复。而今年,大批蜂农在云南繁蜂时被困。养殖周期被打破,蜂农损失惨重。
幸好春天总归来了,被困在云南的蜂农们辗转回到四川金堂。
尽管蜜蜂少了,但标准却没有下降。在采蜜前15天,蜂农们就要去到蜜源地,确保方圆五公里的花没有打农药,防止小蜜蜂喝到有污染的水源,导致蜂蜜重金属超标而不能用;留足至少一周时间,让蜂箱的残蜜被蜜群清空,紧接着是白蜜的采酿,这样既不损伤小蜜蜂的精力,也能保证白蜜的纯正。
今年的采酿时间已经比以往晚了至少两周,为了保证白蜜的成熟,最终的收蜜时间也将往后推迟至少两周。产量或许会减少,却可以保证每一份所得的白蜜,都经过至少 20天的酝酿。
这一份专注的坚守,令我们可以自信地说,并不是所有的油菜花蜜都叫“四川白蜜”。就静待它成熟,带着如雪洁白、如脂细腻的“颜值”,如云朵般温柔、如初恋般清甜的口感,为你收藏春天的童话吧。
编辑/版式设计:sissi 作者:懒栗子
「四川白蜜」
天然油菜花时令春蜜 自然成熟之味
课本里的春天
该怎样形容春天?它是色彩缤纷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绘就美丽的春光,展示出勃勃生机;它是悦耳动听的,春雷、春雨、春水奏响美妙的旋律,滋润着万物生长;它是诗情画意的,人们迎着春风追逐梦想,朝着美好未来奋斗不歇。
这个春天,注定与众不同。因为肆虐,明媚春光暂时蒙上了一层阴霾,“加油武汉”的鼓劲声却让春天的旋律更加昂扬,全中国守望相助、共同闯关,书写着别样的春天故事。
当我们翻开课本里的春天诗篇,当我们诵读书卷里的春天辞章,当我们沉思先贤留下的人生智慧,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呼之欲出,一个无限光明的春天就在前方。
仔细端详春天的模样,你会发现它是如此鲜亮生动、娇俏可人——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是早春二月的田园风光;“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在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刘湛秋《三月桃花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是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的景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春天江畔赏月观潮的清幽之境;“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是春日泛舟湖上的闲适之情。
春天,是白居易眼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派江南春日胜景;是郑振铎笔下“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郑振铎《燕子》,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幅燕子轻舞的灵动春光;是艾青诗中“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艾青《绿》,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场“绿”的狂欢。
人们热爱春天,不惜用最美好的词汇来描述它、最浓烈的情感去赞美它,是因为春天从冰冻严寒的冬天走来,却总是带给我们温暖、希望和力量。古往今来,多少古圣先贤将自己对于自然规律、人生智慧、家国理想的思考涂抹进浓墨重彩的春天里,为今天的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春天,是充满智慧的。春天是气候变暖、万物复苏的季节,中国劳动在千百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宝贵经验。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到“春天是植树的季节……今天,我们在这里植树,再过十年、二十年,这里也将是一片青葱翠绿”(刘湛秋《植树的季节》,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无不强调春耕春种的重要性,启迪人们在春天就要谋划全年。
在这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们也在诗词中记录个人观察到的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规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描绘候鸟迁徙回归后搭建新居的景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讲述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过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强调实践出真知的重要性。
这些朴素的科学道理正是源于对自然界的精准观察和准确记录,这与当代科学研究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第一朵杏花》,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春天,播撒着科学谋划的种子,为我们科学认识自然、探索万物规律打下重要基础。
春天,是充满力量的。“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是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颗粗大晶莹的水珠,宣告了春的来到……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冯德英《春潮》,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正如这气势磅礴的春潮一般,春天具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这股力量,源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坚韧,源自“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勇气,源自“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气势,始终激励着中国拼搏向上。
“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艾青《春》,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焕发出愈挫愈勇的生机,凝聚起我们不畏困难、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里,散文大家朱自清描写了一个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春天,它更是作者要在春天的引领下满怀信心“上前去”的内心写照。
春天带来无限希望,这份希望潜藏在润物无声的坚守之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这份希望,蕴藏在栉风沐雨的旷达之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这份希望,深藏在藐视困难的自信之中,“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卜算子·咏梅》,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春天,孕育着欣欣向荣的希望,为我们创造美好未来坚定必胜的信念。
这个春天里,面对的中国正万众一心、科学防控、共克时艰。我们坚信,乌云遮不住升起的太阳,寒冷挡不住春天的温暖,压不倒英雄的中华儿女,“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盛况就在前方。待到春暖花开之时,待到闯关成功之际,我们定要拥抱这美好的时节,拥抱身边的每一个人。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夜雨丨廖伟:吃草的杜甫及春天的童话 (组诗)
吃草的杜甫及春天的童话
(组诗)
廖伟
立 春
最先,听见一枚逗号
发芽的声音
那些蛰伏了整冬的诗句
就会破土
多好的绿啊红啊白啊
争先恐后涌向天际
远方留白处,停着一只吟诗的山羊
戴上方巾就是吃草的杜甫
除了相同的胡须,迎风流泪的眼睛
也是一样,滚圆而深邃
杜 甫
既然做不了牛,那就
做一只掉齿的羊吧
花瓣上的泪溅落何处
诗就在何处蓬勃
即使在艳阳的春里
也反刍着满嘴的青涩
色 盲
站着的,卧着的
只要是羊,都是色盲
它们爱穿白的,黑的
以及黑白相间的衣裳
黑白灰的春天
多了些花香和迷途的工蜂
世界依然素描般简洁
关于谷爱凌
“都活在洁白的世界,人家
没有翅膀也飞得那么高!”
“那是人家的女儿,就像
张艺谋是人家的父亲······”
一老一小两只米虫
在米箩篼里争得面红耳赤
它们生在米箩篼,以米为姓
日子温润如米
平常说些岁月静好油盐柴米
偶尔一声叹息,便在
或深或浅的箩篼沦陷
赏 花
树下赏花的
除了我,还有一只
不太打鸣的年轻的公鸡
落英纷飞
它的尖喙追逐着最大的一朵:
花蕊的蜷缩着
一只惊慌失措的食心虫
春天的风景
公鸡自有公鸡的解读
(作者单位:重庆晚报)
版面欣赏
【春天童话【最美的春天童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