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又生”,是白居易16岁的“高考”作文,你可知它的本意?
总有一些古诗,我们早已将它背得滚瓜烂熟,却不知道诗歌背后的故事,也忘了那首诗的本意。
比如每个中国孩子都会背的第一首唐诗《咏鹅》,其实是骆宾王7岁时所写;那句义气凌然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其实是于谦12岁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时所创作;名传千古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实是王维17岁时写的思乡诗。
就连人人都会背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也是白居易16岁时写的“高考作文”。年纪轻轻,就能写出如此富有深刻哲理的诗句,真不愧为天才诗人!那你可知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和它的本意?
白居易年仅16岁时,就从江南进京考进士。按照当时的风气,考试前需要找有名望的人推荐,才可能考中。于是白居易决定去拜谒当时的大诗人顾况。
顾况一看白居易年纪轻轻,没有社会经验,便用他的名字打趣:“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意为:“长安的米很贵,你住在这里怕是不容易哦!”
随后又看了看他写的诗,突然对白居易刮目相看,说道“有才如此,居易何难”其意为:“你这么有才华,住在这里有什么难的呢?”
可见白居易的诗写得深得人心,而当时顾况读到的那首诗正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古原上长满了,一年又一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它们是如此顽强,就连野火也不能将它们烧尽,一阵春风吹过又蓬勃生长。
放眼望去,草原与远处的荒城相接,芳草已经掩盖住古道。诗人在古道旁边送别朋友,萋萋满载着不舍之情。
你可知道,这首诗是白居易16岁时在科举考场上完成的拟题习作,即“高考作文”。当时按照考场规则,考生们需要根据“古草原送别”写一首诗。谁能想到,白居易大笔一挥,写下这首读起来朗朗上口、字字含真情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从此,白居易名声大噪。
他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是成为人人称颂的千古名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出春草“烧不尽”和“吹又生”的欣欣向荣之姿态。
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是一首送别诗。有意思的是,白居易借草的枯萎和重生,来比拟他与朋友之间的感情,用法极为巧妙。这首诗的最后,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寄托于春草之上,仿佛这一片绿意盎然的草都承载着他的祝福。
朋友之间来来往往,聚散离别本该是寻常之事,没有人能逃得过,也没有人能阻止。总有些时候,我们会不舍某个人的离开,放不下一段用心对待的感情。而在白居易看来,友情和春草一样是不会被烧尽的,即使有一天感情变淡了,联系变少了,但总会有相聚重逢,再续前缘的机会,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还有人说,白居易是咏物言志,想借春草的生生不息,来抒发自己的志向,表现出希望奋斗不止、有所作为的信念。
毕竟,白居易生于安史之乱以后的大唐,当时盛世不再,到处呈现出破败混乱的景象。然而,16岁的白居易并没有半点消极情绪,反而有着匡扶天下、救亡图存的雄心壮志。他渴望自己的才华得到赏识,并有机会施展,希望有朝一日建功立业。
正如我所说的,比起充满不舍和忧伤的离别,永远不灭的顽强韧性和豪情壮志,也许才是这首诗最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本意。你觉得呢?
汉字解象(44)生
生,甲骨文字形。下面一横是土地,小草从泥土里伸出,舒展开嫩芽。小草出生了!这就是生。
第二个字形也是甲骨文,在中竖上加了“●”,后来又变为短横,才演变为而今的“生”。
许慎看见的恐怕就是这样的字形,所以把下面部分直接认作了“土”。草叶加土成为“生”。说文: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
百度百科对“生”的字义引伸路径作了清晰的描绘:
生的本义是草木破土萌发;
引伸为从无到有,出现;
由从无到有,出现引伸为母体产子、产育;
由母体产子、产育引伸为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称呼;
由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引伸为活着;
由活着引伸为活着的,新鲜的,未死的;活活地;人类的灵肉活动,存在;
由人类的灵肉活动,存在引伸为一个人存在的长度和次数;
由活着的,新鲜的,未死的引伸为未成熟的,未处理的;
由未成熟的,未处理的引伸为未接触的,不了解的;不成熟地,条件不足地。
以上描绘显然是比较粗疏的,不过毕竟把字义引伸的路径画出来了。象思维认为,字义引伸是一个字义化生的过程,是一种蔓延的状态,形成一片芳草地。“生”字最恰当地切合了这个场景。
摄影 杨柳青
除了字义的引伸,汉字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字形的生发。由文而字,通过某一字象的孳乳,形成字族。
生,加上另一字象,构成新字:產 旌 青 牲 甥 笙 眚 星 姓 性
新字又可以继续生长:產——剷 鏟 薩;星——惺 猩 腥 醒
还可以再叠加:生——㚅——隆 湰——窿 癃 嶐 蕯 漋
青,从生从丹,青字又带来一大串字:猜 鼱 倩 婧 清 蜻 鯖 鲭 情 晴 腈 請 请 睛 精 靖 猜 靜 静 靛 菁 靚
字义和字象两方面的“生”,构成了汉字的生态圈。
对于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于人类,生殖发生,子子孙孙无穷尽……
由此,产生中国文化之大要: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
是之谓“生生”哲学,进而形成举世无双的生命价值观:舍生取义。
为您链接
【春风吹又生打一字 春风吹又生打一个字谜】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