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个人创业经历故事【个人创业经历例文】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张栋经常泡在实验室钻研技术。
●核心提示
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的晨雾中启程,来到黄河岸边的吴忠市;从斑驳的黄砖楼,迈向宽敞明亮的新天地;从孤身一人的创业征途,到夫妻携手同行……张栋携手妻子张露,投身创业激流,历经七载,创立宁夏鼎辉科技有限公司,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创业故事。
(一)
宁夏鼎辉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栋的办公室内,不时有员工敲门而入,手着待审的单据。无论是煤炭的采购价格,还是维修的费用,每一笔账目他都亲自把关。
“有人说我有‘强迫症’,但在创业道路上,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关注细节,才能精准决策。”近日,张栋说。
这种被朋友戏称为“强迫症”的精神,源自张栋10余年来对创业的不懈追求。创业之路荆棘密布,但每一个坚定的足迹,都镌刻着不凡的意义。
2005年,张栋与张露满怀壮志步入职场。张栋加盟外资企业,张露则投身国企。“刚毕业就能在外企工作,对我的创业之路助益匪浅。当时积累的企业管理知识与经验,至今仍在发光发热。”张栋说。
北大的求学岁月,不仅赋予张栋与张露深厚的知识底蕴,更铸就了他们敢闯敢试的勇气。工作1年后,张栋作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他辞去安逸高薪的工作,从繁华的北京奔赴四川雅安的深山,投身父亲的金属硅冶炼项目。
“2007年,我刚接手金属硅冶炼项目时,正值行业风口,收益颇丰。然而,好景不长,受到市场冲击,转眼间欠了‘一屁股’债。”张栋回忆起那段艰难时光,脸上掠过一丝无奈。
正当张栋对创业产生动摇时,张露的鼓励如同明灯,照亮了他前行之路。“夫妻之间本就该相互扶持。我的工作稳定,收入足以支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的他可以尽情追逐梦想。”张露自信地说。
在张露的鼓励下,张栋重拾勇气,再次出发。
(二)
几年间,张栋不断调整创业思路,积累经验,寻找新的机遇。
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2014年,张栋和张露发现,随着现代工业不断发展,含锌工业废料日益增多,然而这些废料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他们从中看到巨大商机。
机会与挑战往往相伴而生。当他们下定决心开启新一轮创业时,一只“拦路虎”横在面前。“创业需要大量启动资金,当时我的资金远远不足以支撑创业。”怎么办?顶着巨大压力,张栋破釜沉舟,“2016年,我变卖家里的5套房产筹集资金,父母妻儿都没了住所”。
艰难时刻,张露一如既往支持张栋。“即使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张露说,为减轻张栋的负担和压力,她带着孩子回湖南岳阳老家,让张栋全身心投入创业。
当时,国内电锌企业采用酸法冶炼,大多使用高品位低杂质闪锌矿,对于低品位锌矿,特别是含硅、铁、氟、氯、碳酸盐等杂质含量高的含锌物料,采用传统的酸法处理消耗大量的酸,同时产生硅酸盐胶体,造成矿浆澄清抽滤困难,且锌浸出率也较低。这些企业对于含杂质高的原料开发出各种处理方法,但存在工艺流程长、过程复杂、能耗高、技术指标难以控制等缺点。
在冶炼行业浸润过的张栋发现,钢铁行业产生的含锌二次资源产量巨大且未得到充分利用,如果采用先进的技术将锌金属提炼出来,会有良好的使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要想在这个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必须拥有优于同类企业的解决方案。氯化铵和氨法电锌生产工艺进入他的视野,采用这项技术从含锌工业固废中提炼,不用从矿石中提炼,成本大幅压缩,且生态环保效益明显。这项技术国外企业在使用,但引进遭遇技术壁垒。后来,张栋得到一个好消息,国内一家小企业经过研发掌握了这项技术,但这家企业规模太小,无力大规模投运。经过努力,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张栋拥有了这项技术。
有了技术,需要工业固废原料。张栋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进行考察,当时要么有些地方交通不便,要么缺乏原料。正在他发愁时,朋友把方向指向了宁夏,随后张栋到宁夏各地考察,最终将目光锁定在青铜峡市。
(三)
“青铜峡市是一座有工业基础的城市,周边钢厂、镀锌厂、化工厂等产生的固废,是我们生产的主要原料。在洽谈中我发现当地政府服务意识很强,对招商工作十分重视。从确定地点到破土动工再到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张栋说。
然而,引进这一先进工艺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技术买来了,让它发挥作用又是一个新的难题,高端人才的匮乏再次成为“拦路虎”。
“我们投产时遇到许多问题,没人知道如何解决。”张栋说。
虽然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丰富知识储备和广阔人脉资源,但在青铜峡这个相对偏远的地方,吸引高端人才并非易事。于是张栋请来技术转让人,又到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冶金专业排名靠前的高校寻求合作,引进3名博士、4名研究生。同时,投入千万元开展科研。
为掌握氯化铵和氨法电锌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张栋参与每个环节,认真钻研,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借鉴相似领域成功经验,不断进行试验。在生产车间,常常能看到张栋忙碌的身影,从原料配比到反应条件控制,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前期资金不足时,张栋将资金全部投入研发和建设,自己在四处漏风的砖房里办公,每天和工作人员在车间研究和试验,累了便席地而睡。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论证,宁夏鼎辉科技有限公司拥有自主产权的“富氧活化——湿法电积多段耦合集成处理技术”和生产环节完整的发明专利,这项国内最前沿的技术,除了能处理低品位氧化锌矿石外,还可以处理高氯锌烟灰、锌焙砂、铸锌渣灰和各种含锌冶炼废渣等,具有非常广泛的适应性。目前,宁夏鼎辉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年处理含锌工业废渣18万吨,年产2万吨再生锌锭、高纯锌及锌合金、1.5万吨次氧化锌、1.5万吨铁精粉的生产线。
宁夏鼎辉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团队成功研究开发出众多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产品,使其成为贺兰山实验室的参建单位之一,承接了自治区科技厅的4项重点(一般)研发项目、2项自治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自治区工信厅的1项重点揭榜攻关项目,以及12项自主研发项目。2024年,公司产值预计可达3亿元,所生产的再生锌锭与高纯锌锭产品占全区市场份额的80%。
(四)
“我们的目标是建成自治区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将氨法电锌工艺推进至高效低成本提取金、银、铟等稀贵金属,进一步完成氨法湿式处置工业固废实现回收多金属产品的系列化目标,不断提升高纯锌纯度品级,拓展锌合金类别等新型材料,为我国制订氨法处理含锌废料制备锌材料工艺技术的关键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谈及未来,张栋有更大的目标。
北大学子、国企管理层的光环笼罩着张露,然而身份有时也是一种束缚,转变观念,才能将其转化为可用的能量。
“不可否认,北大学子的身份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我们的选择。比如我带着孩子来到青铜峡,很多人质疑这里的教育环境不如大城市。但我觉得学习并不是人生唯一重要之事,和父母一起快乐成长同样重要。不能自我设限,人不一定要成为固定的模样。”深思熟虑后,张露毅然辞去国企工作,来到青铜峡与丈夫会合。
张露的加入,让张栋的创业如虎添翼。他们脚踏实地,逐步组建起一支拥有8名博士、若干名硕士及本科学历人员的高层次研发团队,向着目标继续努力。
在吴忠这片热土上,岁月如同细水长流,悄然间,他们已然适应这里的气候。在那些悠闲的晨光里,一家人围坐桌边,在早茶的香气中,细细品味这座小城独有的风情。张露眼中闪烁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她说:“我越来越喜欢这里了。四季分明,饭菜可口。事业发展前景广阔,家人又陪伴在身旁,我感到很幸福。”
回首过往,张露的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他们的创业之路,宛如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路途遥远而艰辛,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与泪水。但正是这一路上的风雨兼程,让他们领略到人生绚丽的风景。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90后”关中绣郎返乡创业:定格针脚中的乡土情
中新网西安2月16日电 题:“90后”关中绣郎返乡创业:定格针脚中的乡土情
作者 李一璠 杨英琦
“‘男孩如何用针线谋生’‘绣自古是女性擅长的事’这是我刚毕业时听到的质疑声。但我确定兴趣在此,关中地区的民间刺绣朴实热烈,有着独属秦人的温度与性情。”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90后”刺绣手艺人夏璐璐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2025年2月,“90后”刺绣手艺人夏璐璐展示其作品。 李一璠 摄
走进夏璐璐的工作室,一只巨型刺绣螃蟹“八方来财”映入眼帘,环顾四周,刺绣作品如同石榴花般集中绽放。他正聚精会神地创作刺绣版本“舞狮”,银针金线在墨绿色的暗纹提花面料上快速翻飞。
“关中民间刺绣如同绵延秦岭,粗中有细,融合南北风采。”夏璐璐说,家中五代人从事关中民间刺绣,祖母、母亲等靠此技艺补贴家用。于他而言,设计符合当代审美的新作品,让更多人爱上刺绣,是责任,更是理想。
从西安工程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的夏璐璐,义无反顾地返回农村研究刺绣技艺。画图设计、剪样修正、选料贴料、绣制填充……繁复漫长的制作步骤考验着这个年轻男孩的定力,“我所有的精力和期待都在针尖上,将设计的一幅幅图纸变成立体动人的刺绣作品,无数次针起针落只为它们最终诞生时的惊艳。”
图为夏璐璐创作的“刺绣风”作品。 李一璠 摄
夏璐璐介绍,除传统刺绣虎头鞋虎头帽等,创新款大象鞋、金鱼鞋吸引了新手“宝妈”“宝爸”的目光,生肖样式的刺绣纸巾盒、手提包、沙包等则是年轻群体频频下单的实用物品。
近年来,他探访百余个关中地区村落,结识手艺人并收集有年头的绣品,学习刺绣技艺。“起初常被拒之门外,但真诚打动了不少老人,我为她们拍摄照片并讨论绣法。若碰到健康状态较好、技法娴熟的老人会邀请其加入我的制作团队。”夏璐璐坦言,因资金缺乏、知名度低等原因,自己返乡创业起初困难重重。
“我绣了一辈子,街坊邻居有喜事,我都要用绣品做贺礼。认识小夏后,他采买物料、设计新样式让我们在家中绣,生活充实还增收不少。”69岁的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相桥村北河组村民张聪莲边忙边笑着说,想到绣品走出农村、去往远方,自己就干劲十足。
2025年2月,夏璐璐正在创作刺绣作品“舞狮”。 李一璠 摄
夏璐璐分享道,关中小伙与26位关中奶奶是其刺绣团队的人员组成,他与奶奶们商量为品牌起名为“道囍奶奶”,希望刺绣走进更多家庭,送上来自老技艺与新想法碰撞出的双倍祝福。
【个人创业经历故事【个人创业经历例文】】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创业确实不容易,但能有自己做主的成就感很让人满足!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最近也在考虑創業,看了这篇分享感觉挺有启发的。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看到成功转型为自己老板的故事都觉得好厉害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这种创业经历更详细的小贴士,有哪些资源可以参考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创业还有这么多阶段和挑战,让人对它更有感悟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故事能让我们了解到创业的真实情况,不容易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位企业家真的很勇敢,佩服他敢于冒险的精神!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并再度尝试,真的是非常有毅力!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创业不仅仅是赚钱,更是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对个人创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故事很真实,把创业过程的起伏都展现得很到位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下次能分享一些具体的創業方法和经验,比如融资渠道之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这个分享对创业这件事更有信心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创业之路虽然崎岖,但只要坚持梦想就不会放弃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创业需要多方面的才能,除了专业技能还需社交能力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想去尝试创业这个领域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的创业经历让人感触很深,原来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创业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好计划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更多关于不同类型的创业项目的案例,能推荐一些资源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创业故事很有激励的意义,能让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