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人们并不陌生,甚至耳熟能详。至于何以称中秋,其道理也很易懂易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中秋也就居于“C位”了。而在中国农历里,一年分四季,一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中秋也称为仲秋。无论怎样解释,中秋节无疑是承上启下重要一天。相比之下,其节日特色更为鲜明一些,经典故事和传说更为多一些,习俗文化更为丰富一些,向善向上向好也更为讲究一些,在人们心目中相当重要。自古以来,不乏诗兴大发者,中秋节吟诗颂词有佳句,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我们知道,中秋节又叫“月夕节”“八月节”,等等。在中秋夜晚,我们仰望夜空中似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心生感叹。思亲想家、念友怀乡,渴望月下相聚,谈旧话新,抒发情怀,展望未来,提振精神,增强信心,无不动人心弦。而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在皓月当空时,看啊,想啊,寄托着自己对故乡、对老人、对家人、对亲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其团圆念头比任何时候都迫切。从这个方面说,中秋节还叫“团圆节”,人性、人文积极意义,以及象征性有所突出。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习俗,至今还在一些地方延续。比如:江南一带就有制灯船、燃灯的节日习俗。到了近代,中秋之夜燃灯习俗依然比较盛行。今人周云锦、何湘妃在《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里,曾这样讲述:“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可见,中秋之夜燃灯习俗的规模和影响之大,仅次于元宵灯节。赏月、追月、观潮、猜灯谜、吃月饼、啃西瓜、看桂花、饮桂花酒,等等,都是我国各地民间重视、继承和扬弃的中秋节习俗。每年中秋节之夜,人们纷纷走出户外,看月赏景,尽情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其节日风尚浸染人心。身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也在以各种方式乐享中秋节习俗,节日风尚带到了国外,带到了不同肤色人们的眼前,中华文化得以传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021年的中秋节已经招手,向善向上向好的节日习俗、节日风尚,也再一次照进全球。
盘点节日习俗,尽享节日风尚。千家万户盼团圆,中华民族喜梦圆,中秋节快乐!(辛人)
编辑:曹淑杰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吉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八月十五中秋节,牢记:3个习俗,4个忌讳,遵循传统,福气临门
故乡月最明,念家心更切。团圆虽千里,思乡情更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散落的月光映入人间,平日里忙碌的人们终于能停下脚步,和家人共聚一堂,享受这团圆欢乐的重要时刻,中秋节的意义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中秋,原本只是一个庆祝丰收、感恩自然的节日,但汇聚了人们越来越多的爱,变成了一个寄托相思、祈愿团圆的温馨节日。
恰恰正是这样中秋节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在古往今来之间一直都倍受人们的喜爱,并创造、流传下来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同时也因为人们的重视,中秋节也有着不少的忌讳。八月十五中秋节,和家人一起共享团圆幸福的时候,也别忘了遵循“3项习俗4个忌讳”,尊重老传统,福气临家门。
一、拜月
中秋节起源于先秦,最终定型于唐朝,初始就是因为人们崇拜天象,故而选择在秋分祭祀月亮,但由于秋分夜不一定有月亮,且不一定圆,才渐渐地把秋分祭月挪至了八月十五这个月圆之夜,所以中秋节最重要的一项习俗便是祭月,也被称为“拜月”。
拜月是表示对月神的礼敬,一般仪式都设在八月十五的晚上,会在家中或是院子里摆上供桌,放上月神的牌位,供上月饼、瓜果等供品,然后朝向月神的牌位或是直接面向月亮进行叩拜之礼,并祈求月神能赐予福佑。
二、吃月饼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吃月饼是中秋节里最不可缺少的食俗活动,最早月饼只是人们祭月时的供品,后来到了明代民间才流传起中秋品尝月饼,月饼也逐渐成为了全家团圆幸福的一大象征,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月饼都已是家家户户必吃的节庆食物。
只不过南北方所制作出的月饼种类和受喜爱的馅料有所不同,像北方传统的五仁月饼、枣泥、豆沙馅月饼更受欢迎,南方广式的蛋黄莲蓉月饼、港式流心月饼、苏式鲜肉月饼、云南云腿月饼等则更受欢迎,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独特的月饼,比如内蒙古、新疆流行的奶皮子月饼、山西传统的空壳月饼等等。
三、玩花灯
中秋月圆之际,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感觉有些类似,故而这灯也是中秋众多民俗活动中的一大主题。不过中秋夜的花灯不像元宵节那样全国各地都有大型的灯会,很多地区玩花灯基本都是在家庭和孩子之间。
有的家附近有河流的就会将漂亮的花灯放进江河中漂流玩耍,像在安徽宏村则会有专门的闹花灯表演,而在广西南宁大人则会带着孩子们用纸竹扎各式的简单花灯,还有像柚子灯、南瓜灯、护秋灯等等,另外在广东佛山中秋会举办秋色会,也能在这里见识到各种各样的彩灯,比如刨花灯、鱼鳞灯、稻草灯、鸟兽花树灯等。
一、忌男性拜月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素来都有“阴阳之分”,在古人看来太阳和男性都对应着“阳”,月亮和女性则对应着“阴”,所以中秋拜月(祭月)这一传统习俗就被认为只适合女性来进行。而且人们通常认为月神也是女性,若是有阳刚之气的男性在中秋拜月是容易冲撞到月神的,所以久而久之就有了“男不拜月”的说法。
二、忌体弱之人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又圆又亮,人们一般都会在吃完中秋家宴后到户外去赏月,但如果是身体不太好的体弱之人则最好不要去外面赏月。
因为中秋节基本都在天气转凉后的仲秋时节里,特别是北方地区,晚上的凉意已经很盛,而且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中秋月圆之夜都是阴气比较重的日子,身体比较虚弱的人在这晚外出并滞留较长时间,吹风太久就很容易让寒气、阴气入体,对健康是没有好处的,身体容易变得更加不好。
三、忌送礼送单数
互送礼品也是中秋节的习俗之一,据说从明代开始,人们就会在中秋这日互送月饼、瓜果,现今中秋送节礼的习俗也更加盛行,但在送礼的时候也是有一些忌讳在的,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送礼不要送单数。
我国素来讲究“好事成双”,一般过年过节送礼都要准备双数的礼品,单数礼通常会被老一辈人看做孤单和不吉利,而中秋又看重团圆吉利,所以在中秋节给亲朋或是长辈、领导送节礼时一定要准备双数礼,但有些地区还比较忌讳“四”这个数字,所以节礼的数量最好为两样礼、六样礼或是八样礼。
四、忌发生口角
俗话说“中秋忌口角,不忌吵到年”,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全家人聚在一起应该是其乐融融的,开开心心的过佳节。如果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发生口角,整个过节的气氛都会消散掉,若是一旁还有其他亲友也会觉得尴尬,所以在过节期间大家尽量都情绪稳定一些,而且家人之间能互相理解是最重要的,珍惜在一起的时间,不必为一些小事而非得去论出个是非对错再伤了感情。
关于中秋节其实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忌讳,比如拜月时准备香案上的水果,也不要摆双数,也不能放梨子、李子这样寓意不太好的水果,还有中秋忌打破东西,如果真是不小心摔碎了东西,一定要及时说“岁岁平安”。另外像月饼一定要吃圆的,才能代表团圆,嫁出的女儿不能中秋节回娘家等,但这些忌讳已经不适用于现今这个具有较大包容性的时代了,大家怎么高兴怎么过中秋就好。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和你一起分享这个世界。
你知道吗?除了吃月饼,中秋节还有这些习俗……
今天是中秋佳节的正日,那么难得的假期,大家该做些什么呢?曾经有一个街头采访,询问路人中秋节会做些什么,结果除了吃月饼、赏月,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似乎并不知道中秋节还有什么其他习俗。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聊聊,除了吃月饼,我国的传统中秋佳节还有哪些习俗,其中不乏同样适合现代年轻人进行的活动哦!
祭月、赏月、走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广东部分地区,古人有着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的习俗。拜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人的祭月活动逐渐演变成了赏月。早在魏晋时期就有赏月的习俗,但是当时还不是很流行。真正赏月盛行于唐朝,在唐朝人们才开始在中秋之夜赏月活动,此时许多人都在祭月的同时也会赏月了。在严肃的祭月之后,大家会进行比较愉快的赏月活动放松一下心情。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时的赏月胜地。中秋夜出游赏月,上海人叫做“走月亮”。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见顾禄《清嘉录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见玉鱿生《海陬冶游录》)。所谓走三桥者,明显度厄之味在。
赏桂花、喝桂花酒
“半醉凌风过月旁,水晶宫殿桂花香”从古至今,诗词歌赋中的桂花一直与月亮意象相依相伴,广寒宫中的那株桂花树永远是骚客诗人心中的一抹情愫。其实,桂花与中秋圆月的关系之所以如此密切,除了广寒宫中的传说,更是因为桂花的花期一般在中秋节前后。随着今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眼下桂花的香味正在龙城弥漫。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在中秋节喝一杯桂花蜜酒,阖家欢乐。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焚香祈福“秋闱”高中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语句优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语句优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语句优美】】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最爱中秋节烤月饼啦!每年都会尝点不同口味的月饼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还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好浪漫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秋节是团圆的好日子,期待跟家人一起庆祝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听长辈讲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很有文化底蕴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想念小时候跟着奶奶做月饼的时光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家的传统习俗是中秋节全家一起赏月亮吃火锅,好热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了一下中秋节的一些传统语句,感觉很优美很有诗意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秋节真是个充满甜蜜和回忆的好节日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不知道这句“月团人圆”是谁说的,很有意思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好想知道其他各地中秋节的风俗习俗,比如有哪个地方的传统美食很特别的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秋节这个节日真是令人温馨感人!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赏月、吃月饼是必不可少的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每年都能有平安和美景 accompany我们度过中秋佳节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国外,也有人庆祝中秋节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关于嫦娥的故事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秋佳节真是个让人期待的节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的月饼准备好了,等着家人一起吃!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中秋节快乐呀!祝福大家团圆幸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一下你们的中秋节趣事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