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佛教小故事大智慧(佛学智慧小故事),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道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
01
道长指着枝头的一颗嫩芽,问弟子:“你能否掐断它?”弟子说当然可以。
“你能否掐断整棵树的嫩芽呢?”道长进一步问。弟子说,当然可以,把这棵树砍掉就是了。
“但你能掐断这个春天的嫩芽吗?”
假如你的心是一个明媚的春天,是一座春天的花园,谁又能掐断你内心梦想和希望的嫩芽呢?
02
道长问,天空大吗?弟子说,大。
道长问,树叶大吗?弟子说,不大。
道长问,天空能挡住人的眼睛吗?弟子说,不能。
道长问,树叶能挡住人的眼睛吗?弟子说,能。
挡住人们视线的、迷失人们心智的、阻碍人们前进的,往往是生活中的一小片“树叶”、一小点疙瘩、一小步坎坷。
03
道长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
道长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
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
04
道长问弟子世间何为最珍贵?
弟子说是已失去和未得到。
道长不语。
经数载,沧桑巨变。
道长再问之,弟子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05
一青年向道士求教:“师傅,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道士反问,青年一脸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开朗。
06
一道长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的手指。道长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
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
道长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它的天性,而放弃了我的天性。”
有时候我们的错误在于,因为外界而过多地改变了自己。
07
少年问道长: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
道长笑答:有四种境界,你可体会其中妙趣:
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
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
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
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然”。
08
小道士负责清扫道观落叶,每天要很长时间才能扫完。
有人对他说:“你打扫前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明天就不用打扫了。”
小道士觉得很对,就高兴地照办了,可第二天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
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万事都不可急于求成,做好今天的事,就是对一生负责。
09
一只乌鸦在飞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鸽子。
鸽子问:“你要飞到哪?”
乌鸦说:“其实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声不好,所以我想离开。”
鸽子告诉乌鸦:“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声音,飞到哪都不会受欢迎的。”
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变得更加美好,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10
道长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
一天,道长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
道长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
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诗歌文学精品”
编辑:景晨、杨敏(实习)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一串念珠,小小故事,蕴藏大智慧
有个寺庙,因藏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7个弟子知道。
7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
老住持问7个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会怪罪。”弟子们都摇头。
7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承认了,念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7天,还是没人承认。
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6个弟子收拾好东西,长长地舒了口气,干干净净地走了。只有一个弟子留下来。
老住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说:“我没拿。”“那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弟子说:“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
老住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这名弟子手上。说:“能想自己,更能想别人,就是佛法啊。”
好一位得道的老住持,念珠成了试金石,通过考验终于得到佛法传人。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勇于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只为了大家的安宁。大境界,大胸襟。敢于担当,才能委以重任,才能成就大业。
心在佛在。不但自己要修心,有时还要代他人受过,这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只有成大事的人,达到一定境界的人才能做到,这与成佛己经很近很近了。勇于舍身绚道的人,才能与圣佛为伍。
念珠不见了,佛还在,佛、念珠那个重要?明人一看就明了,往往局内人,由于在某种贪欲驱使下而不清孰重孰轻了,尽想拿佛珠占为己有,那是佛无法拿到手的缘故。人只有明世理,无贪欲,方能成为大智之人,逢利益之事必争之人只能为小人。大智若愚也。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谈清楚,而重要的是,能承担,能化解,能扭转,能行动,能改变,能想自己,更能想他人,这就是法。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理解的人,解释也没用。这不仅是一种境世,更是一种大智慧。念珠不见了,佛还在。
珠去了,佛还在:人去了,情还在。有时,我们恋的,不是尘世行走的你。而是我心端坐的你。所以,别说,让我,珍惜,我已珍惜;你,我心幻象的你啊,请珍惜在我心里莲花般的影像…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佛教小故事大智慧(佛学智慧小故事)】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好想看看生活中那些简单的小事背后藏着怎样的佛理呀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很欣赏佛教的智慧和哲理,希望能从这些故事中学到一些东西。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没想过佛教还可以用故事的方式来传达道理,很有创意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近感觉有点迷茫,想听听佛学智慧小故事看看能不能自己找回方向。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原来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可以从佛教的角度解读,真是开眼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能听到一些温暖的故事,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正能量。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喜欢这种简单易理解的方式学习佛学,比看那些繁杂的 scriptures 要舒服多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故事能够传达出佛教的核心思想,比如慈悲、智慧和无我等。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有趣!我觉得应该把这些小故事分享给更多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佛法的魅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佛教一直都让我感到一种平静和幸福感,期待能从故事中收获更多。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喜欢看一些人生故事,佛学智慧小故事正好满足我的需求。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故事通常比道理更容易让人接受,我觉得这种讲法非常有效果!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佛教的故事总是充满着哲理和寓意,能让我思考生活的真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故事能够包含一些关于修行的技巧,帮助我更好地提升自己。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要了解一下佛教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读,看些相关的佛教小故事就好!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分享一些佛学智慧小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佛教,这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方式。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相信这些故事会带给我很多启发和帮助,让我更好地理解人生!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期待能够学习到一些关于佛教的知识,并从故事中获得智慧上的提升!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个主题很吸引人,我喜欢这种以故事的方式学习佛学的文化形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