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感恩

更新:05-16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柳碧霞一脸惊愕,连连摇头:“我先生的尸体你们怎么知道,怎么会由你们送来?这是不可能的!”
  
  高个子解释道:“是刘润雪、李明杰雇请俺俩搬运黄司令的尸体,谁知他们中途遭到共军打击,在五河镇逃走了不知死活。幸亏国军24师6团有个伙夫叫王勇,这个人仗义相救,俺们才没有被团长鲁元宝害死。后来我们放心不下,又搭帮王勇,在小街上拦了一辆货车,总算把尸体偷偷地运到了南京。俺们怕再生祸端,便把尸体藏在挹江门黄土山的洞子里。黄太太可以去看一看吗?”
  
  “你们为什么敢冒这么大的风险运送黄司令尸体?”
  
  “俺们是自愿的,俺们是敬重黄司令这位抗日名将。1938年4月,黄司令随李宗仁率部在台儿庄一带打仗,消灭杀人放火的日本鬼子。俺老乡们记住他的恩德。那时俺俩还小,也还是和大人们一道敲锣打鼓欢庆抗战胜利哩!”
  
  “你们怎么知道我住在这里?”柳碧霞又问。
  
  高个子说:“俺读过两年私塾,识得些字。每天都到街上买一张《金陵晚报》看,方知道今日上午在海军码头发生的假尸闹剧,也才知道黄太太住在扬子江饭店。”他把《金陵晚报》递给柳碧霞。
  
  柳碧霞匆匆浏览了一下报纸上的消息,还是将信将疑。转念一想,她让人雇了一辆马车,跟着两个农民到山里去,很快把尸体从山洞里拉出来了。她揭开头上的毯子,发现左额上的一块旧伤疤,认出果真是自己的丈夫,不禁悲痛万分,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可又不敢放声大哭,唯有哽咽啜泣。她捧出100块大洋,双手递给两个农民,请他们收下,以表谢意。可是两个农民只拿了4块大洋作路费,其余的说啥也不要。高个子说:“黄太太,俺们不是为得大洋而来。说真的,俺们只是为了回报黄司令做的一件善事……”说完,他们转身而去。柳碧霞连忙追出门,大声问:“两位好心人,请留下姓名!”然而回答的是:“俺们是碾庄种地的,不必留名留姓了。”
  
  柳碧霞内心激动不已,噙着热泪回到客房,双手紧紧握住那张《金陵晚报》。次日凌晨3点。南京城依然笼罩在深沉的夜色之中,柳碧霞叫来一辆出租汽车,将丈夫的遗体装上汽车之后,带着佣人离开南京。回到上海,她即日在徐家汇买了一块山地,悄悄地将丈夫遗体安葬。她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这件事,墓地上没有花圈挽联,也没有立下墓碑。
  
  不久,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蒋介石反动集团一伙人相继逃到台湾岛上去了。柳碧霞作为一位国民党将军的遗孀,在社会大动荡时,由于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也同国军亲属一样,携儿带女地跟着去了台湾。
  
  到台湾后柳碧霞经常想着两个农民护送丈夫尸体这件事。话说回头,黄起雄那时还不到7岁,少不更事,这些历史旧事都是母亲后来告诉他的。20年前,柳碧霞临终时嘱咐儿子黄起雄,日后如有机会,一定要回大陆祭扫父亲的坟墓,而且还要去寻找苏北碾庄那两个运尸的农民,向他们感恩致谢。由于黄起雄自幼在台湾的国民党报刊宣传下长大,他只知道父亲黄华韬将军是在淮海战场上弹尽粮绝时被解放军击毙的,因此对共产党怀有杀父之仇,根本不愿来大陆。随着上世纪80年代后期,海峡两岸关系趋向缓和,黄起雄在互联网上有关大陆的档案中,终于弄清楚了父亲是在碾庄兵败化装逃跑时不幸被飞来的流弹击中的,因而改变了对共产党的敌视态度,萌生了回大陆感恩的念头。然而又因为他经营一个林果场,平日生意红火,难以抽身赴大陆。直至最近几年他觉得自己年纪已老,身体也不如以前,才决定尽快回大陆一趟,完成母亲的遗愿,于是有了这次苏北之行。
  
  二
  
  黄起雄在邹主任的陪同下,来到碾庄。他们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邹主任说明来意后,大家对黄起雄的感恩行动非常敬佩,答应通过多种媒体,积极协助他寻找这两位当年送尸的农民。
  
  无奈。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又不知道两个农民姓甚名谁。再说,当时李明杰和刘润雪偷运尸体是秘密进行的,不会让别人知道。而且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这两位运送国民党高官尸体的农民都知道说出来这件事会惹麻烦的,估计一直是守口如瓶,不会向任何人透露,这就给寻找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黄起雄估计到两位农民事隔多年之后至今是否健在都难肯定,因为如今他们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
  
  眼看寻找恩人难上加难,黄起雄不免为此长吁短叹,悔恨自己来迟了,几天来闷闷不乐。邹主任好言相劝,但无济于事。
  
  这天晚上,黄起雄同邹主任下榻在碾庄镇上的宾馆。时已深夜,明月皎皎,黄起雄仍无睡意,默默地立在窗前,望着远处朦朦胧胧的鸡公山,陷入了沉思。他白天在山前经过,这座大山海拔不高,却是荆棘丛生野草没径,只留下了一片荒芜的景象。忽然,一条主意在他心中涌动。他忙叫醒邹主任,同他商量,如此如此。邹主任当即表示赞同。
  
  第二天。当地人们发现县里来的干部陪着一位台湾阔佬在鸡公山脚下指指点点,神神秘秘。像是谈论什么大事。接着传出一条爆炸新闻:有位黄姓台胞的父亲是一位国民党的将军,淮海战役时,任兵团司令的黄将军自知败局已定,化装逃离碾庄前,将一批无法带走的金砖金条埋在鸡公山。黄司令去世时只说了个大概方位,如今已弄不清埋在哪个地方。黄先生专程来此寻宝,给出的条件是谁能挖到宝贝,各得一半,当场兑换现金人民币,并愿出资。给出工没挖到金砖金条的人,每人每天发酬金40元。这消息太诱人了。眼下正是农闲时节,听到这个挖宝的好消息,附近几个村的农民都赶来挖山寻宝,每天不下300人。黄先生很守约,由各村组织挖山的农民登名造册,当天先兑现40元酬金。这样一来,村民的劲头更大了。由于当地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来挖山的不少是老汉和中年妇人。

【回乡感恩】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拼死吃河豚 下一篇:心酸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