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朗诵必备小技巧

更新:07-10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能力训练# 导语】诗歌朗诵和其他文体的朗诵一样,要自然, 决不可以做作。诗歌的感情虽然比其他文体来得强烈,但仍然是 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要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认真阅读,领会作者的感情。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现代诗歌朗诵必备小技巧。欢迎阅读参考!



  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


  真正好的朗诵者是以声音传达出内心真挚的情感来感动听众的。朗诵时的声音情感要出自内心的深处,适切地传达出朗诵者真正所体悟到的诗意。并不是故意地夸张吼叫或娇柔造作,更不是声情太过泛滥,使听众被气氛浓厚的声音「表演」形式所感染,反而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因此,朗诵者在朗诵准备前,一定要先清楚了解朗诵的主要历程与目的.摒弃做作、夸张、恶心的声音表现,朗诵者应以真挚的情感来深刻感受诗人的感情,再呈现出适当声情技巧。可由以下三个步骤来达到:解诗:所谓「解诗」,就是正确分析和深入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探索诗人的创作动机及诗篇的构思。可由以下步骤来达到:


  1、熟读诗——掌握作者:把握作者对诗篇的创作理念及构思,是且最直接的方式。——


  2、深刻解诗:「解诗」并不是照着字面上的意义分析一下就够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础,努力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动机。进而分析每段,每句,甚至每个字的内在意义。不仅这样,而且要把诗内所含的思想情感,逐渐变成自己思想情感的冲动,直到情不自禁不能不说的时候,再开始朗诵。


  3、掌握基调:「基调」就是朗诵时整首诗的「主题意识」、「主题呈现」的整体方式。诗的基调可能是忧伤的、愉快的、励志的、哀恸的等等。


  4、入诗: 首先入诗的应是朗诵者。朗诵者因着深刻理解诗句而深受诗意感动,而后藉由丰富且适切的声情表达方式,感动了自己,最后感动了听者,双双进入诗境之中。


  为了不使朗诵者误解诗人、诗意,因此,朗诵者在朗诵前有三项功课:一为字音正确,二为根据诗作的主旨,揣摹作者所要表达此字词的状态。譬如「冷」, 是「寒风刺骨」的冷?还是「冰天雪地」的冷?抑或是「春寒料峭」的冷?至于第三层次的抽象体会,朗诵者则需要更多练习,试着把握其中的精微之处。譬如「身冷但心不冷」的雪中送炭的「感激之情」,或是「身不冷心却冷」的世态炎凉的「绝望之情」,思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该如何用声音来呈现。透过这三项功课,用心的朗诵者便可以适切地用声音来传达他所体会到的深层情感的部分。


  深刻地体会诗作中的字词意义、状态、境界后,这时朗诵者必须将自己的情感触角导向作者或是作品,从感情的角度再来深刻地理解作者、理解作品,这时需要靠朗诵者平日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累积。因此,若能在选择朗诵的题材时,配合朗诵者本身的年纪、历程等等的生命经验来挑选诗篇,相信必能有真挚的情感作后盾。反之,若相距过大,朗诵者在诠释上可能会十分吃力且容易矫情。


  「完美的朗诵」是对朗诵者不间断的考验,要把握「诗情」、「声情」的轻重。重要的是,朗诵者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而听众是不是已经接收到朗诵者所传递出去的「诗情」。至于「声情」的技巧应该在不着痕迹之中,称职地扮演推手的角色。



  以丰富的声情为方法


  声音是很有「表情」的,不过一般人并没有特别注意它。仔细想想,我们经常能藉由别人的说话声调与语气中,探知他人的喜、怒、哀、乐。这也就是所谓的「声音的表情」。


  用来表达诗情的一种方式。


  1、字正:字音纯正。


  2、腔圆:就是要求吟诵时声音饱满、圆润、优美和腔调婉转、圆活、动听。「腔圆」是对声音的再要求。若朗诵者只做到了「字正」而无「腔圆」,就算所发出的字音十分正确,但是听起来却缺乏了感情、不动听,就像是机器人说话般平述的口吻。因此,「腔圆」就是朗诵的第二重要的基本要求。


  3、真挚的情感


  适当的语音呈现


  1、 停连:


  指的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简单的说,「停连」就是朗诵时,诗句的「停顿」与「连接」的状态。要注意的是,「停顿」并不是「休息」。当朗诵者面临到新的诗篇时,首要便是要将诗句的内容读清楚,掌握诗意的内涵,从字、句、段中,将其中的关系清楚地分析。「停连」的使用便是第一步骤。目的是要让诗句的意义表达地更加清晰、正确。


  停连的方法,可分为「大停顿」、「小停顿」、「紧连」、「缓连」四种来相互运用。就停顿的角度来说,「大停顿」是指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因诗意的需要而做收音停留时间较长的呈现。但就连接的角度而言,其实就是「缓连」。反之,「小停顿」就是「紧连」,让字与字、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作收音停留时间较短的呈现。当然,一般语音的呈现,停连并不能单独起作用的,还必须和「重音」、「语气」、「节奏」相结合,才能完整的展现语音的丰富性。


  2、 重音:


  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叫做重音。同样的一句话,如果重音不同,表达出来的意思也就不同。


  3、 语气:


  就朗诵的语句来说,既有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又有外在的高低、强弱不同。


  当我们说「语气不对」的时候,应该包含以下三种意义:


  1.用词不当,句法欠妥;2.态度不对,感情失真;3.声音不合,气息失调。


  从以上解说可知,讨论语气可从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外在的声音形式两个条件来分别说明。就内在的思想感情来说,朗诵时我们务求感情的真挚感人,而这整体的声情表现是否恰当,端赖语气中所呈现出的色彩而定。透过语气的色彩可以显露出爱、憎、悲、喜、惧、欲、急、冷、怒、疑等等的情感,也就表达出了诗中的情感。就外在的声音形式方式来说,首先要了解语气与语势的关系。「语势」就是指有声语言中语句的发展或行进的趋向和态势。其实研究语气、语调、语势,是不能孤立地只研究语句的声音形式,而是要从朗诵的主体-诗作的篇、段、句、字,根据诗意,从发展趋势及行进态势来分析、来把握,不要一味地追求现成的公式,这样反而会造成呆板无变化的语气呈现。



  以适当的仪态为辅佐


  任何需要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如戏剧、舞蹈、相声等等,表演者整体的体态所传达出来的肢体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戏剧的舞台上,表情和动作是「主」;而在诗的朗诵舞台上,表情和动作是「宾」。表情和动作是不能喧宾夺主,损害了诗的「朗诵」,于是这期间的尺度就须是恰当的掌握。所谓「合适」,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但呆板而毫无表情要不得,就是不当和不够也都要不得;而尤其可怕的更是过火的夸张。至于「表情」方面,不论脸部的,或者身体、四肢,不必夸张,只要顺其自然,随着内在情绪受到诗中情境的触发,自然会影响到整个身心,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反射出来。


  在整体的仪态中,以眼神最为重要。眼神生动,是所有肢体动作的最基础的要求。若眼神恍惚、不专注,就算表情再逼真、仪态再自然,也让观众觉得缺乏真实感。但是,就团体朗诵而言,要所有人的眼神生动且专注,训练起来将十分不容易。


【现代诗歌朗诵必备小技巧】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精选现代寓言小故事分享 下一篇:优美的现代儿童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