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之路

更新:03-19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1、初来乍到

2016年4月,在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季节里,我和助手小郁踏上了前往黑山的征程。当时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可以独当一面负责一个项目,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忐忑的是,我和小郁英语都不精通,黑山语更是一点不懂,又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我们俩能做好这个项目吗?临近黑山,飞机穿行于朵朵白云间,远处是明净的天空,下方是瓦蓝的海水,这让我紧张的心情得到了暂时的放松。

可是现实哪有想象得那么美好啊?黑山在欧洲也算是个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大多依赖进口,蔬菜水果的种类屈指可数,而且物价偏高。为了吃口家乡菜,我们跑遍了住所附近的集市,花了大价钱也没买到几样满意的食材。

黑山国土面积虽然只比天津大一点,但我们的住所、项目现场和中午吃饭的地方相互间离得挺远,而且都是山路。为了节约时间,我一般是头天晚上做两份饭菜,留一份第二天带到现场吃。就这样,这种剩饭我连续吃了好几个月。

莫祖拉山上没有一条路,为了把23台大风机顺利运上去,我们只能立刻进行道路施工。黑山当地关于安全的法律只有《职业安全与卫生法》一部,还有些简单的与安全相关的法规,这显然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存在大量安全隐患和风险。为了确保项目安全进行,在充分尊重黑山当地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我、小郁与黑山当地监理达可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希望他了解和接受中国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达可是个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由于我们仨英语口语都不流利,只能将谷歌翻译当作工具,互相间连说带比画地交流。达可说:“李先生,你放心,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从来没出过事,你们就不要把事情弄得那么复杂了……”

我态度坚决地说:“不行,这是对你们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一遍又一遍,达可终于被我们说服,他将中国标准逐一传达给了当地的施工人员。经过一个阶段的培训,当地的施工人员逐步接受了我们的安全规章体系。

2、磕磕碰碰

有一天,我们正走在充满机器轰鸣声的施工现场,看着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流程操作,小郁一笑,说:“李总,我们这也算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吧?”没等他得意完,就见他打了个踉跄,我忙问:“怎么啦?”

“没事,绊了一下。”小郁低头捡起那块绊他的石头,“咦,这块石头蛮漂亮的,正好留着纪念一下我们铺设的这条14公里的路。”我凑近一看,是块巴掌大的石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亮光。

黑山的英语普及率低,初来乍到,我们对黑山语也是一窍不通,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不会说“黑话”。记得第一次打车回宾馆的时候,我边说边比画,司机瞪大眼睛看着我,一句没听懂,没办法,我们只能下车步行。走呀走,走了10多公里,距离宾馆还有几十公里的路,我与小郁都做好了一夜露宿的准备。那可是7月的天呀,小郁走得满头大汗,他从背包里取出毛巾,不慎带出了录音笔。咦,好像之前和达可闲聊的时候讲到过宾馆地址,达可还用黑山话给我们讲了一遍。我们找到这段录音,用手机翻录下来,重新拦了一辆车,放录音给司机听,这才顺利回到了宾馆。

忙忙碌碌到了12月,我们顺利完成了第一罐混凝土的浇筑,刚松了一口气,新的问题出现了:风机基础钢筋加工质量不理想,我们和达可所在的监理公司又发生了冲突,这次负责质量的监理是个塞尔维亚族男子,50多岁。这个家伙特别固执,我们几次交涉都没有效果。既然说不通,那只有换人。更换了质量监理后,风机基础钢筋质量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几天后,我到小郁房间找他,他正在仔细看着近期的资料,脸上有些疲惫。聊完近期工作上的事,我看到桌上有块黑色的石头:“咦,这不是你上次捡的石头吗?怎么上面刻字了?”

小郁说,他上次就想着要把这块石头留作纪念。有一天,他去集市买菜,看到有个摊子提供刻字服务,他想着这块石头是在通往风电厂的路上捡到的,上海电力又正在开拓海外之路,所以就刻了个“路”字。

小郁很得意地笑着:“等我们成功吊装风机的时候,我再找他刻个日期。”

3、一路向前

4月15日是我们吊装首台风机的截止日期,这可是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环,也是最大的风险点。当首批13台风机从山东蓬莱港抵达黑山巴尔港时,距离最后的期限只剩下一个多月时间了。

为了确保吊装顺利,我们从四个国家凑齐了一支经验最丰富的队伍:750吨的主吊来自克罗地亚,350吨的辅吊来自黑山当地,风机运输车辆来自塞尔维亚,风机吊装的30名工人来自中国。队伍凑齐了,最大的问题也来了:怎么快速在当地取得各类资质许可?在各类证件中,最难获得的就是运输许可证,因为风机属于大件特种运输,需要提交路勘报告、桥梁承载力评估等一系列申请文件。

我们第一次去黑山巴尔市政的时候,工作人员听到我们的想法,一脸的不可思议:“这么短的时间,要办出这个证件几乎不可能,你们申请延后吧。”

通过一年多的练习,我和小郁的口语有了显着的进步,我说:“请你告知一下这个流程,我们立刻就办。”“好吧,你要先去经济部、安监局,再去乌尔奇尼市政,接着再去警察局……等这些材料都弄好了,你们再到这里来盖章。”

回到住地,小郁十分沮丧,他觉得肯定赶不及在4月15日之前完成吊装,我瞪了小郁一眼,说:“先别说这丧气话,我们来打个赌,要是能按期完成,你就把你那宝贝石头给我,怎么样?”“一言为定!”

说干就干,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每天一大早就出门,只为了能够第一个进去办理业务。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坐下来和各参建单位进行交流,协调各类许可的获取进度。短短一个月,我们跑遍了所有和项目有关的政府部门,准备的材料可以堆满一个房间。一个月后,当我们拿着各部门盖好章的材料再次来到巴尔市政的时候,碰巧遇到了一个月前的那位工作人员,他满脸“我早就知道”的表情:“是不是来申请延期的?”

我们笑道:“不,是来申请盖章的。”看到我们手中齐全的材料,对方惊呆了:“中国人太了不起啦!”

4月14日,我们的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那天晚上,我与小郁举杯庆祝,他把满满的一杯酒一饮而尽,又把那块刻着“路”的黑色石头递给了我:“李总,这块石头是你的了。”我笑着接过这块石头,看着石头上的“路”字,百感交集……

【黑山之路】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六十二双棉鞋的温度 下一篇:血红的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