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坚守

更新:03-20 现代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王杰,副教授,1977年在四川省青川县下乡,1978年考入西南石油大学开发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在1994——1996年参加塔里木塔中四油田的开发、生产和建设。1998年10月,他到S国参加油田开发、生产和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在海外工作21年,其中在油田现场一线工作了14年。海外21年中,他负责过多个油田的建设、投产、生产抢险,成功地组织应对过多起安保突发事件。在2013年12月的油田武装冲突中,他组织10个班次飞机紧急撤离700多名中方员工,最终带领23名员工坚守战区,历经战火,保障和维持了南S国P区主力油田的基本运营,提升了中国石油国际石油公司的品牌形象。

事发突然

王杰,今年58岁,是中国石油S公司副总工程师。他原是西南石油大学的副教授,1998年10月,中国石油实施“走出去”战略,他从此成为一名海外石油人,加入到海外油气合作项目建设中,没想到一干就是21个年头。

刚到S国时,气候和环境的恶劣程度完全超乎王杰的想象,白天气温基本在50摄氏度以上,地面温度甚至达到70摄氏度以上;外出野外作业随时要提防眼镜蛇、蝮蛇、毒蜂、毒蝎的致命攻击。

除了炎热的气候和多发的地区性疾病,政治和安全风险更是地处非洲的海外油气业务区别于国内业务的重要特征,也是作为业务管理者最难控制的两大不确定因素。

2011年,S国一分为二,主力油田留在了南S国,输油管道则归属于S国,但是双方并没有就管输费标准达成一致意见,矛盾由此引发。

2012年1月22日,南S国政府强令中石油的油田全面停产,那天,大批政府官员和军警驾车来到了油田,他们驱逐了所有来自S国的技术操作人员,准备强制切断电源,实施关停。

王杰当时是P区的采油厂厂长,他看着眼前的情景,心急如焚:南S国P区所产原油的倾点高,如果不能阻止政府的强行关停,那么滞留在管线和设备里的原油将会很快凝结,装置和设施就有报废的危险,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经济损失也将是巨大的!

王杰找到了南S国政府的一名负责人,向他反复解释不能切断电源、不能立即关停的原因。显然,那官员并没有完全听懂,迟疑之间,他对现场的指挥就放慢了速度。王杰趁此机会,一面在现场与政府官员持续沟通,以便尽量争取时间;一面紧急从各井队征调车辆,动用了大概十几台泵车和几十台水罐车,清扫管线和设备。大约一周后,他们完成了管线清扫工作,油田安全平稳关停。

后来,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政府的全力斡旋和推动下,S和南S两国达成了油田复产的共识。

枪声阵阵

如何让停产近15个月的油田尽快恢复生产,又成为摆在王杰他们面前的一大挑战。南S国物资极其匮乏,交通十分落后,加上在油田停产期间,当地部落冲突给油田造成了严重破坏,营地被军队占领,交通通信设施全部瘫痪,当地员工大量流失,油井控制室的空调、围栏等设施被盗抢,电缆被割断,这些都给复产造成了很大困难。

王杰和同事们组织维修力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仪器设备;同时制订科学完备的复产方案,进行了一些流程改造。2013年4月,经过严谨、周密的安排,历时6个昼夜,油田复产成功。

同年12月15日,南S国首都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战火快速蔓延到P区油田周边。此时,油田现场还有773名中方员工以及近2000名当地员工在工作,形势越来越严峻,局势越来越紧张。油田机场早已被政府军接管,大批军队和弹药物资向油田集结,公司的当地雇员和外籍合作方人员有的以休假为由离开油田,有的不辞而别。种种迹象表明,为争夺石油重镇,一场大战已不可避免。

通过研判,中国石油也开始有计划、分步骤地撤离中方人员,但是,当时油田现场的中方员工都在关键岗位,全部撤离,油田怎么办?

在大部分中方员工安全撤离后,王杰再次主动要求和另外57名同事留下,维持主力油田基本运营。12月25日,油田外围的当地保安和军队撤走了,附近响起了零星的枪声。

26日凌晨一点多,王杰突然被对讲机吵醒——75公里外的外围油田生产监督刘潮勇报告:现在营地外有非常密集的机关枪声,所有油田的当地安保人员都已经逃跑,请示是否立即紧急转移。

王杰马上意识到形势不妙,当即下达“紧急转移到安全地带,等候救援”的指令。他让刘潮勇始终开着对讲机,保持联络。刘潮勇马上挨个房间叫醒熟睡的中外方员工,集结人员,清点人数,准备转移。

忽然,对讲机里传来密集的枪声,就是那种在非洲特别常见的、架设在皮卡车上的重机枪击发的声响,并响起了刘潮勇“别动,趴下”的命令声,还有玻璃被击碎散落的声响……

记住你们

大概十多分钟后,枪声停了下来,刘潮勇问王杰接下来怎么办。按照应急预案,紧急情况下应向附近的一个避弹房转移,但此次事发突然,已无法执行既定的方案。枪炮声中,刘潮勇提醒大家不出声,不开车,不打开手电,沿小路向距离最近的原油处理站中控室爬行。

王杰听着话筒中越来越激烈的枪声,他的心也越来越紧张。

转移途中,有一名印度籍雇员由于卧倒太急,摔断了胳膊;有一颗子弹从一名雇员的上衣前大襟穿过,却没有伤到——真是万幸!

此后,王杰一边与刘潮勇保持通话,一边向公司领导报告现场情况,请求协调附近的政府军支援。正当大家惊魂未定之时,凌晨两点多钟,一名当地雇员的同部落人员通知说:反政府武装准备一小时后攻击中控室。王杰与刘潮勇在电话中研究后,认为交战双方的目的不是为了损毁油田,留在中控室应最为安全。经公司领导同意后,王杰即命令刘潮勇等人在中控室待命,不要黑夜中到室外草丛树林中躲避,避免成为交战双方攻击的目标或被抓为人质。

后来的战事发展证明,这个决策是明智的,尽管子弹不断击打在中控室围墙上,火箭炮也不断从上方穿过,但中控室并没有遭受到正面攻击。

凌晨四五点,枪声基本就停了下来,早晨七点多钟的时候,政府军的增援部队陆续到达,很快击溃了反政府武装,王杰的同事们终于脱险!王杰记得,在经历了一夜战火的磨难后,刘潮勇回到了主营地,先向他汇报了油田关停的情况,然后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报了平安,刘潮勇的语气平静,只是拿着烟的手还在不住地发抖。

这次战火中的坚守,也进一步增进了南S国政府对中国政府和中国石油的理解、信任,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为今后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12月,一位负责非洲事务的中国官员到南S国斡旋停火,专程到公司驻地慰问。他说:“我代表政府感谢中石油将士,在国家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选择留下,挺住了!历史会记住你们,国家会记住你们!”

王杰远赴海外时,父母已近70,女儿刚6岁。21年来,他基本上没有辅导过小孩的学习,也无法尽孝,但与其他许多同事相比,他仍然感到自己是幸运的,因为20多年来,已有43名战友把他们的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他们以一腔赤诚、一种责任、一股激情,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诠释着人生的价值,塑造着中国石油的良好形象……

【战火中的坚守】相关文章:

1.蛤蟆讨媳妇【哈尼族民间故事】

2.米颠拜石

3.王羲之临池学书

4.清代敢于创新的“浓墨宰相”——刘墉

5.“巧取豪夺”的由来--米芾逸事

6.荒唐洁癖 惜砚如身(米芾逸事)

7.拜石为兄--米芾逸事

8.郑板桥轶事十则

9.王献之被公主抢亲后的悲惨人生

10.史上真实张三丰:在棺材中竟神奇复活

上一篇:锁链 下一篇:偷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