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竟藏这般诗意?新雨秋景背后的秘密你知道吗

更新:05-03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在碧石上流淌。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晃动处渔船轻轻摇荡。

春天的美景虽然已经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连。

注释

⑴暝(míng):日落,夜晚。

⑵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⑶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指的是竹林中笑语喧哗,喧的意思是喧哗,这里说的是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女指的是洗衣服的姑娘,浣的意思是洗 。

⑸春芳歇:春天的芳华凋谢了。歇,消散。

《山居秋暝》鉴赏

这首诗是山水方面的著名篇章,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情境里,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也寄托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然而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为何呢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 ,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就像“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鹿柴》)所描述的那样 ,由于这里人迹罕至 ,所以“峡里谁知有人来 ,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 ,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 。“空山”二字表明此地仿若世外桃源,山雨刚刚停歇,世间万物都焕然一新,此时正值初秋傍晚,空气十分清新,景色美妙无比,这些都可想而知 。

天色已经昏暗,可是有明亮的月亮悬挂在天空;众多的花卉已经凋谢,然而有青松像车盖一样。山泉水清凉,在山石上淙淙流淌,就像一条洁白没有瑕疵的白色绢带,在月光下闪烁发光,这是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赞扬两位贤士的高尚品德,说他们“在树下休息不选择不好的树木,喝水一定找源头清澈的水” 。诗人自身就是心志高洁之人,他曾言:“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月下的青松与石上的清泉,难道不正是他所追寻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描绘景色如同画卷,随性洒脱,毫不费力。如此动人且自然的写景,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并非一般人能够学到。“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阵阵歌声笑语,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完衣服,笑逐颜开地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分开,掀翻了无数如珍珠般晶莹的水珠,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青松明月之下,在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且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出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还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之情。这两句的写作颇具技巧,用笔毫无痕迹,让人察觉不到其巧妙之处。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由于浣女隐匿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挡,起初并未看见,直至听到竹林传来喧声,看到莲叶纷纷披散,才发现浣女和莲舟。如此写更具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样是写景,不过各有侧重点。颔联侧重于写物,凭借物的芬芳来表明志向高洁;颈联侧重于写人,借助人的和谐来期望政治清明。与此同时,二者又相互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都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映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衬托。

诗人是如此高洁,他在貌似“空山”之地寻得一个称心意的世外桃源,于是情不自禁说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原本,《楚辞·招隐士》有言:“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却截然相反,他认为“山中”胜过“朝中”,山中洁净纯朴,能远离官场以洁身自好,所以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有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那就是用自然美来展现诗人的人格美,以及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只是运用“赋”的方法来描绘山水,对景物进行细致且感人的刻画。但实际上,整首诗通篇都是比兴。诗人借助对山水的描绘来寄托感慨、表达志向,蕴含丰富,十分耐人寻味。

【山居秋暝竟藏这般诗意?新雨秋景背后的秘密你知道吗】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这些国学经典名言名句,竟能改变一生?你知道几句 下一篇:毕业后不知档案去向?查询方法看这里,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