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是王羲之47岁时创作的杰作,全篇共324字,没有标点符号。它记述了王羲之与一群文人雅士在浙江绍兴兰亭的聚会,以及他们愉悦的游历过程。其书风从容淡定,笔力刚劲有力。全文中“之”字出现了20次,加上落款中的1次,一共是21次。
兰亭序全文一共有28行,字数为324字。王羲之赋予了每个字生命力,塑造出各有特色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行走,有的舞动,有的唱歌。它们虽然处在狭小空间里,却好似众多贤才都聚集在了一起,个性十分鲜明。
王羲之的智慧体现在对字形的创新方面,这一点较为突出。更值得强调的是,他对重复字进行了重新构建。文中存在一些重复的字,比如“事”“为”“以”“所”“欣”“仰”“其”“畅”“不”“今”“揽”“怀”“兴”“后”等,这些字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每个字都各具特色 。
兰亭集序是一篇记述集会的书序,它还表达了深刻的哲理,作者由一次宴游引发出对生死的思考,批评了当时社会崇尚虚无的风气,展现了其深邃的思考。
然而,有人觉得作者的意图不止于此 。他们觉得 ,作者期望读者从知晓与会者的背景和兴趣着手 ,准确理解诗集中的情感表达 ,这才是撰写书序的真正用意 。
文章开头介绍了《兰亭集》的成书背景,介绍了成书地点,介绍了与会人物,还介绍了欢聚的活动。提到了当地的美景,提到了与会者的愉悦心情,展现了诗集产生的过程。作者随后表达了自己阅读诗集后的感受,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转而谈论自己对古人死生观念的感悟,借此批判诗集中的某些名流和好友,显示自己的非凡见解。
【王羲之47岁杰作兰亭集序仅324字?重复字竟能各具特色】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