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风雨将春天送回到此地,飞舞的雪花又迎来春天降临,已是冰封雪冻最为寒冷之际,悬崖边仍盛开着俏丽的梅花,梅花虽俏丽却不自我炫耀,只为向人们报知春天来临的消息,待到百花盛开之时,她会感到无比欣慰。 注释①冰:形容极度寒冷。②丛中笑:百花盛开时……
英文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又把春天迎来了。悬崖已结出百丈坚冰……
参考赏析
主题
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妙姿态,词人笔下的梅花,首先是其自身,展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特质,开放于坚冰悬崖之上,同时又不局限于梅花自身,而是用梅花来象征革命者。下阕揭示了梅花的精神品格,从外到内呈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动人景象。全诗借梅来表达志向,抒发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
写作背景
1958年,遭受挫折之后,中国连续出现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面临重重困难。国际上掀起反华浪潮,中国人民正经历严峻考验。此词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毛泽东借咏梅言志,鼓舞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鼓励他们……
鉴赏
该词是毛泽东阅读陆游的同题词后,反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创作而成的。它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中发表。在中国文人的笔下,梅花常常是人格的象征或者意趣的指向。因为审美情趣存在差别,吟咏时心绪也不一样,所以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和味道各不相同。毛泽……
赏析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历经千年一直吟咏不断的主题 。宋代林和靖是一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 ,他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 。他以“妻梅子鹤”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 ,可说是爱梅至极的文人了 。毛主席在这里依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创作了《卜算子·咏梅》 ,这首词的确与陆游所写大不相同 。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
鉴赏二
中国文学里,歌咏梅花的诗词作品多得数不清。从帝王贵族到平民文士,咏梅的作品不断涌现。咏梅的人有的倾心于梅花的香艳,努力刻画摹写它的柔美姿态;有的倾慕它高洁的品质,在描写中融入作者个人的某种情感。富贵显达的人可以咏梅来显示自己的安逸优雅,或者精心雕琢词句来展示才华,穷苦不得志的人……
【反其意用陆游咏梅词,悬崖百丈冰时为何花枝仍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