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竟用独特格律写闺怨?懒字和迟字暗藏多少情愁

更新:05-04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大家好,小空来解答大家上面提到的问题。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温庭筠菩萨蛮赏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在格律方面,词作运用了仄韵和平韵交错变换的调式,以此来表现曲折细腻的思想感情。“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这二句,不仅平仄符合律句要求,还巧妙地安排了五个响亮的去声字,分别是“照”“后”“镜”“面”“映”,将它们置于换头的位置。吟唱的时候,就会更加显得跌宕飞动,抑扬顿挫。

“懒”字,生动地体现了女主人公的情态,这种情态是惆怅倦怠之情 。“迟”字,也生动地体现了女主人公的这种惆怅倦怠之情态 。

全篇内容写的是一个女子早晨娇卧未醒,宿妆已经残败,所以懒得起身梳妆,之后妆扮完毕簪上花朵照镜子,最后穿上新罗襦 。

4、结构亦循此次序作直线型之描叙,极清晰明了。

此词描绘闺怨之情,没有直接点明,而是借助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动作、服饰,让读者从中窥探其内心隐秘之处。

尤其是词的末尾两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它充分展现了温庭筠词密丽浓艳的风格,以咏物来衬托人情,更显蕴藉 。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词大约创作于大中时期,大中是唐宣宗的年号,时间跨度为847年至860年 。

据《唐才子传》记载,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据《北梦琐言》记载,相国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自己新填《菩萨蛮》词然后进献 。

据此可以知道,《菩萨蛮》这些词是温庭筠所撰写的,是由令狐绹进献给唐宣宗的作品。

当时应当是在大中四年(850)十月到十三年(859)十月之间,《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编于大中六年(852)前后,那时正好是温庭筠多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考中的时候 。

11、作者简介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

12、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他富有天才,文思极为敏捷,每次参加考试时,能够押官韵,只需八次叉手就能作成八韵,所以有“温八叉”“温八吟”这样的称呼。

然而他倚仗才华不受约束,还喜好讥讽权贵,多次触犯忌讳,被当时的人憎恶,所以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没有考中,长期遭到贬谪压抑,一生都不得志。

15、官终国子助教。

16、精通音律,诗词兼工。

17、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18、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

其词艺术成就高于晚唐其他各位词人,是“花间派”的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有着较大影响。

2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首词竟用独特格律写闺怨?懒字和迟字暗藏多少情愁】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烟价相同需求同,为啥乙能花小钱买火柴?你知道心理边际效应吗 下一篇:寅次郎的青春101分钟剧情大揭秘?你看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