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时,不少国内中小学对学生发型都有严格规定,一些学生和家长对限制发型一事看法不同,他们在思考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成长是否有利,在韩国、德国、英国,关于学生发型也存在不同声音。
韩国:发型问题是头等大事
走在韩国街头,笔者常被韩国学生们精致妆容与时尚打扮吸引,他们的发型并非简单统一的标准学生头,不少女生留着蓬松自然的空气刘海,有的女生烫着大波浪卷发,发型问题是韩国学生们关心的头等大事之一,保证“发型自由”是每年学生会对学生们的承诺 。
说到韩国对学生发型的要求,就得讲讲2012年首尔市教育部门颁布的《首尔学生权利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学校和教职工不得违背学生意愿对其外貌加以规范。比如说,要是老师要求学生“明天把头发染回来”,学生有权向教育部门举报老师侵犯人权,涉事老师可能会受到相应处分。
韩国学生自20世纪90年代起发起“发型自由运动”,多次举办集会,开展“不剪发”运动。当下,首尔地区多数小学、初中及高中都有校规对学生发型加以限制,不允许学生染发、烫发。此条例颁布后,学生全都表示欢迎,老师却普遍感到担忧。此前没收学生化妆品的老师们称,往后要是学生化妆,要是戴美瞳,要是涂指甲,要是戴假发,要是戴首饰,甚至要是文身,真不知该如何开展“教育性指导”。韩国教员团体总联合会发言人亦指责该条例仅罗列了学生的权利,却未列出相应责任。同时,家长们也表达担忧,若连学校都不加以管理,家长就更难以管教,且他们还需承担孩子们的美容费用。
教育部门提出对学生发型放松管制的要求,然而有学校迟迟不修改校规,原因是教育部门的建议无法执行。2021年底,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发布一项关于学生发型的建议,表明包括发型在内的外表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但许多学校依旧以营造学习氛围为由拒绝放松规定。经过多年努力,据首尔教育部门统计,目前,84%的初高中对学生头发长度没有规定,40%的学校允许学生烫发,40%的学校允许学生染发。
今年3月,庆尚南道一所私立高中因发型规定登上新闻。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该校去年年底宣布要修改学生生活规定。新学期开始,学生们满怀希望回到学校,却发现学校的发型政策毫无变化,发型仍需保持整齐,长刘海依旧不许留。学生们在社交媒体抱怨,他们表示不明白刘海长短与自己是学生有何关联,还称即便自己穿的是便服而非校服,仅看发型就能知道自己是哪个学校的学生,韩国学生们的发型保卫战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德国:很少出现“发型争议”
德国学校很少出现“发型争议”,这与一些国家学生的发型问题常常见诸报端不同。德国学校对学生的发型规定较少,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坐视不管”,任由学生对自己的头发“自由发挥”。德国学校有自成一体的发型教育 。
柏林教育历史研究学者亨德里克·斯托茨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很重视学生的发型,首先头发要勤洗,保持干净,其次要梳理整齐,不注重头发的人往往被认为是“野蛮的”“不文明的”。
后来,德国学校的发型教育开始渐渐突出性别差异,男学生的头发常常较短,女学生的头发较长,还会扎起各种辫子,不让头发遮住眼睛,有的教会学校更为严格,要求男学生戴帽子,女学生用头巾包头发等,当时学校觉得,头发露出来会使学生在学习时分心。
二战后,发型成了代际冲突的目标,发型成了青年人反抗主流文化的方式。在学校中,学生们会效仿社会上青年人的发型,比如剪披头士乐队那种“蘑菇头”,或者染出奇形怪状的发色。当时,许多学校都有严苛规定,不许学生过度追逐潮流。
如今,德国学校对学生发型的管理较为宽松 。德国各联邦州在教育方面拥有自治权 ,校服和发型由各学校自行决定 。柏林米特区一所小学的负责人莱安娜告诉记者 ,德国多数公立中小学没有统一校服 ,也未对学生发型作过多规定 ,通常要求保持卫生就行 。学校将孩子自我决定发型视作对学生权利的尊重 。
不过也有学校作出规定,禁止学生染头发等,还会特别强调是出于“健康原因”,并且在制定禁令之前,会展开广泛的讨论。学校会给学生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格,要求家长谈谈对发型提案的看法。只有在获得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支持的情况下,禁令才会得以通过。禁令出台后,学校还要求学生签字,督促学生遵守规定。
私立学校会有统一的校服,对学生发型的规定相对更为严格。贝尔格私立学校位于德国西部杜塞尔多夫附近,该校规定学生不准留奇形怪状的发型,禁止使用发胶,学生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学校负责人在接受《西德意志报》采访时表示,当学生非常精心地塑造自己的发型时,通常会分散他们对其他事情的注意力 。学校的教育手段不一定非得受欢迎,它得始终保持一致,规则得便于理解。当然,这些规则也能得到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支持。要是学生违反了这些发型禁令,就会受到处罚,处罚内容是反思3天。
许多学校会开展主题讨论活动,还会在德语课、社会课等课程中渗透发型教育。家住汉堡的四年级小学生卢卡斯对记者说,他原本想模仿一名歌星的发型,发型是两边短,上面头发长且蓬松,还要染成绿色。妈妈把他的想法告知了老师。老师让他上完发型主题活动课后再做决定。
在上发型主题活动课之前,老师要求每个小组去收集一个和头发有关的文学作品,然后对主人公头发美不美进行评价。在活动期间,学生们提到了《魔鬼的三根金色头发》《牧鹅姑娘》《长发姑娘》《蓬头彼得》等作品,对主人公与发型的关系展开分析,感受美与丑。课后,卢卡斯认为那个歌星的头发不适合自己,于是放弃了染发计划。
老师还会介绍社会上各种职业对员工发型的要求。比如说,德国军队要求男军人头发干净整洁,耳朵和眼睛不能被遮盖。女兵的发型不能遮住眼睛,碰到肩膀的头发必须扎成马尾辫或者别在脑后。这些讲解特别触动孩子,因为许多孩子都有梦想的职业,今后他们会因此更注重自己的发型。
德国学校在学生发型方面工作细致,先进行广泛讨论,再制定规则,所以德国很少出现“发型争议” 。许多家长称,学生在学校应以学习为重,不该对发型过度关注 。但他们也觉得,在这个多元社会,对学生发型管理太严格没必要,应多听听学生的想法 。
英国:发型管理一直很严格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国中小学对学生发型始终秉持传统要求,男生要留短发,女生头发长短不限,但都不准染发。发型简约且与同学风格统一,这是英国公立学校的传统,借此展现学校内人人平等。英国媒体有过相关报道,英国学校禁止男生留长发,其禁令如同禁止使用某种武器和兴奋剂那般严格,学生稍有违反就会受到处罚,然而学生和家长对发型规定的挑战从未停止 。
2020年,英格兰萨默塞特郡有一名12岁的女中学生,名叫莉莉·兰恩,她把自己的一头金发挑染成了白色,学校要求她将头发恢复原样,这件事引起了当地媒体的关注,据报道,兰恩称自己染发是为了纪念她的牙买加血统,最终兰恩把挑染的白色部分恢复成了原样,兰恩就读的学校事后表示,英国学校在仪容仪表方面有统一标准,不存在妥协的余地。英国学校对学生发型有要求,并非是怕学生因花时间精力打理发型而影响学习成绩。
类似的事情,也在其他孩子身上出现了。汤姆10岁,他特别喜欢阿根廷球星阿圭罗,就模仿阿圭罗的发型把左右两侧头发剃掉了,学校觉得他的发型“太前卫”,还表示只有他把发型恢复正常样子,才能去上课。一名13岁的女生,为了迎接圣诞节,把自己的头发做成了圣诞树的模样,她被学校拒绝进入,校方称她的发型“不适合在学校出现” 。据英国《镜报》报道,有个叫波比的女生,把自己的长头发缠绕在一个空塑料水瓶周围,还用彩灯绑住,做成了一棵圣诞树的样子。可是,波比到学校后,校方告知她的发型不合适。波比告诉母亲,学校有一位老师称赞了她的发型,但还是要求她在进校门前拆掉 。
2015年,有一名14岁的英国少年,他为慈善机构筹善款所以剃光了头发,他在英格兰北萨默塞特丘吉尔学院就读,名叫斯坦·洛克,学校却以他违反校规为由,将他与其他学生隔离开,斯坦说自己剃光头发是要为麦克米伦癌症援助中心筹款,他的妈妈玛莱尼表示,自己对儿子的行动感到无比骄傲 。剃光头发后,斯坦很快就募集到了200多英镑的善款,好多朋友都写短信表达对他的支持。麦克米伦癌症援助中心说,他们没办法对具体某一个学校的政策发表评论,不过表示很感谢斯坦筹集善款所付出的努力,觉得这能给癌症患者及其家人带去温暖。有600多人在一份要求取消对斯坦“隔离”惩罚的请愿书上签了名。
学校对发型进行严格管理,这使得一些家长不得不带着孩子搬到管理较为宽松的地区去上学 。英国国会议员还表示,学校能够约束学生的行为,不过不能像管理军营那样管理学生,应当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如此才有利于学生们健康成长 。
英国学校推出不少校规来整顿纪律,比如在学校禁止嚼口香糖,不能穿带有装饰或纽扣的鞋子,不能留某些发型,若违反这些规定将会被惩罚 。校方表示,这么做只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然而一些学生和家长却不认同 。
【9月开学季,国内中小学对学生发型严格规定,韩国却这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