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经典语句,为何频频被主持人读错?

更新:05-04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篇》第一章,《论语·学而篇》是两千年前孔子所著,这句话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待他者的友好态度。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里讲,这“乐”全然是世间性质的,同时又极具精神性,是“我与你”的那种快乐,并且此“乐”还在“悦”之上 。“悦”仅仅涉及一己本人的实践 ,“乐”却是人世间即所谓“主体间性”的关系情感 。那是真正友谊情感所带来的快乐 。

因此,每到盛大活动,主持人都爱用这句话迎接参会人员。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主持人用这句话欢迎世界各国友人,可是,主持人把“不亦乐乎”的“乐”字念错了。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出现了主持人读错“乐”字的情况,无独有偶,当年《咬文嚼字》编辑部把这一情况评为“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之一 。

“乐”字应该怎样读?

“乐”字有四个读音:

一读“lè”,如快乐、乐于。

二读“yuè”,如音乐、乐器。

“yào”的三读,意思是喜爱、欣赏,常在文言文中使用,比如《论语.雍也篇》里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四读“lào”,仅用于地名,如河北乐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的“乐”,正确读音是“lè”,然而今年成都大运会的主持人,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持人,都把它读成了“yuè” 。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我想恐怕是思维的惯性导致的。

在《论语》第一篇第一章里,孔子总共讲了三句话 ,第一句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第三句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话句式相近,都有“不亦……乎”。这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这三个“不亦……乎”意思相同。“不亦说乎”中,“说”是通假字,通“悦”,意思是喜悦。“不亦乐乎”的“乐”,读音与“悦”相同。于是人们便认为“乐”也是通“悦” 。

但这是不对的。

“不亦乐乎”的“乐”,为什么要读“lè”?

“不亦乐乎”中的“乐”,主持人喜欢将其读成“yuè”,民间同样有不少人把它读成“yuè”,而且很多人坚信读“yuè”才是正确的。所以,我们有必要剖析一下,这个“乐”,为何要读“lè” 。

首先从历史传承性方面考量,古人就是这般读法。唐代陆德明所著《经典释文》中明确标注:“(乐)音‘洛’。”有人会提出疑问,洛读“luò”,而非“lè”呀。历经千年语音发生变化,从“luò”到“lè”当属正常变化,读“lè”起码具备历史传承性。

其次,“不亦乐乎”的“乐”字,不存在通假的必要性。我们都清楚,古人的文章里,常常会出现通假字。在我们如今阅读古人文章时,要是碰到一个字理解不了,便能够借助通假的办法,去寻觅与这个字音近或者形近的字来替代,看看能否读通顺文义。要是能够读通,那么这个字极有可能就是通假字。

今天的人们把“乐”读成“yuè”,这是受到了前面“不亦说乎”中“说”通假为“悦”字的影响 ,他们觉得“乐”也是通假字 ,同样通假成“悦” ,用来表示喜悦的意思 。然而 ,“乐”读“lè”原本就有“快乐”的意思 ,在原文里其意思是相契合的 ,又为何要通假成“悦” ,再去表示一个意义相近的“喜悦”的意思呢 ?

逻辑学里存在一个“奥卡姆剃刀原理”,它指的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也就是“简单有效原理” 。用大白话来讲就是:当你面对两个或多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它们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其中简单或可证伪的那个理论更好 。

“乐”有表示“快乐”的意思,也有表示“喜悦”的意思,这两种意义相近。不过,表示“快乐”的意思时,只需用本音本字。而表示“喜悦”的意思时,却要通假。两种解释哪种更优哪种更劣,很明显就能看出来。

再次,“乐”的意思是“快乐” ,“悦”的意思是“喜悦” ,两者意思相近 ,但存在细微差别 ,这种差别恰好体现了《论语》中用字的准确性 ,对于理解这一章的内容至关重要 ,是不可混淆的 。

南梁皇侃所著的《论语义疏》里提到,“悦”与“乐”都是表示欢欣的意思,在内心感受上常常是等同的,然而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悦是内心感受强烈但外在表现较少,乐是内心感受和外在表现都很明显 。

悦着重于心灵,是内心产生的欢喜 ,就像“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说的那样 ,学习是关乎自己一人的事情 ,当学有所获时 ,心里就会生出欢喜 ,这便是悦 。乐则更多地会在形貌上展现出来 ,只有喜形于色才称得上乐 ,正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表达的 ,朋友到来会让人高兴 ,这种高兴不只是停留在心里 ,还会在脸上 ,在肢体上表现出来 。

而且,悦一般仅能展现一个人的内心状况,乐却能够呈现一群人的内心状况。朋友到来时,高兴并非只是自己一人的感受,朋友同样会感到高兴。独自快乐比不上众人一同快乐,要是换成独自愉悦比不上众人一同愉悦,就会显得十分别扭,这便是文字里的细微差异。

总的来说,“乐”和“悦”存在区别,二者不可混淆,“乐”在此处不能通假为“悦”,也无需通假为“悦”,“乐”应读作“lè”,而非“yuè”。

对于“乐”的读音是“lè”,而不是“yuè”,你是否认同呢?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进行友好交流。

【两千年前的经典语句,为何频频被主持人读错?】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曹操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面貌你了解吗? 下一篇:南京秦汉胡同国学书院在哪?暑假想让娃学书法的家长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