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生于557年,卒于641年,字信本,籍贯潭州临湘,即现今的湖南长沙。他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被誉为“初唐四大家”。欧阳询所创立的“欧体”楷书,与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赵孟頫的“赵体”并称,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四大楷书体。
关于欧阳询的故事主要推荐以下几个:
一、关于身世与为官
欧阳询出自一个声名显赫的世家,其父欧阳纥在陈朝时期曾官至广州刺史之职。
《白猿传》这部初唐小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欧阳纥的妻子随同丈夫南迁,途中不幸被一只白猿劫持。得知此事后,欧阳纥历经艰辛找到了妻子,并成功杀死了那头白猿。妻子归来不久便诞下了一子,即欧阳询。因此,欧阳询的外貌并不俊美。
此故事乃唐人用以诋毁欧阳询之手段。欧阳询身材瘦削,其貌颇似猿猴,故当时有人匿名对其进行诽谤。
欧阳纥的父亲因涉嫌谋反而被处决,依照当时的法律,欧阳询本应受到牵连。然而,因尚书令江总与欧阳纥交情深厚,他收养了欧阳询,使得欧阳询得以逃脱此劫难。
隋朝灭陈之际,32岁的欧阳询随江总步入隋朝官场。此前,唐高祖李渊在登基之前,与欧阳询关系密切,交往频繁。李渊建立李唐王朝后,欧阳询亦跻身唐朝官职,深受李渊和李世民的高度赏识。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他与虞世南、冯承素等人一同被授予当时最尊贵的学者称号——“弘文馆”学士,专事书法教学。此后,欧阳询身兼太子率更令之职,官阶升至银青光禄大夫,并且还被赐予渤海县男的爵位。因此,后世对其尊称“欧阳率更”或“欧阳渤海”等。
欧阳询被誉为唐太宗李世民心中的顶尖书法家,他曾应召与裴矩、陈叔达共同编撰了一部规模宏大的著作《艺文类聚》,该书共计一百卷。
二、关于刻苦学习书法
据说,欧阳询在游历山水途中,路旁偶遇一块石碑,他于马背上略作观察,发现碑文乃西晋书法家索靖所书,然而欧阳询觉得碑上书法平平无奇,难以寻觅其独到之处,遂策马离去。
欧阳询才走了几步,忽然又改变了主意:既然索靖是书法界的佼佼者,他的书法作品必然蕴含着与众不同的风格和值得称赞的亮点。于是,他立刻掉转马头,来到石碑前驻足,翻身下马,仔细地端详石碑上镌刻的文字。
他投入了连续三天三夜的时光,对石碑上的文字进行了多次细致的审视,逐渐品味出字里行间的韵味,进而深刻领会了这些文字的精深奥妙。
欧阳询之所以书法技艺日渐高超,全赖他勤奋学习且对书法情有独钟。在唐武德年间,甚至远道而来的高丽(现今朝鲜半岛地区)使者也纷纷来到长安,专程寻求欧阳询的书法作品。
三、关于风趣幽默
《大唐新语》中收录了长孙无忌与欧阳询之间相互玩笑的趣事。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胞弟,某日,在朝廷处理完政务之后,他与唐太宗、欧阳询一同品茗闲谈。长孙无忌便以诗作来戏谑欧阳询,他调侃道:“双臂高举似山峰,低头埋首不抬头。哪个家庭的麒麟阁上,竟绘有如此一只猴儿。”这几句打油诗的寓意在于:若是肩膀高高耸起,便宛若“山”字一般,而头部一旦深埋其中,便难以抽身。究竟是谁在麒麟阁上描绘了这般猴子的形象呢?欧阳询随即回应长孙无忌,言道:“头部与背部相连,温暖如春;下半身宽松,却惧怕腹部寒冷。皆因内心混沌不清,故而显得面容圆润。”此言意在形容长孙无忌颈短腹大,生活混沌,其形象宛如一团面团。唐太宗听后,不禁哈哈大笑,并戏谑道:“难道你不担心长孙皇后会责怪你吗?””欧阳询笑着说:皇后大度,哪里像长孙大人这副熊样!”
欧阳询的书法造诣颇深,其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包括《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邕禅师碑》、《虞恭公温彦博碑》、《九歌碑》、《史事帖》、《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以及《千字文碑》等。此外,他还著有《三十六法》等书法理论著作。
【欧阳询身世存疑?白猿掳妻产子传闻竟成诋毁缘由?】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