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看!这些国学经典篇目竟能开启文化传承大门?

更新:05-07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自小学阶段起,便应激发孩子们对国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兴趣,此举有助于更有效地传承和发扬国学文化的精髓。为此,学习啦小编特精心汇编了一系列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国学经典篇目,期待能为你的学习之路提供助力!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

【一、二年级】

㈠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㈡古典诗词

《咏鹅》与《草》同列,《静夜思》与《春晓》相映,《清明》与《一去二三里》相辅,《悯农》(其一)与《江上渔者》相映成趣,《江南》(汉乐府)与《江南好》(词)相得益彰,《风》与《咏柳》相映成趣,《望庐山瀑布》与《登鹳雀楼》相映成趣,《村居》与《悯农》(其二)相映成趣,《游子吟》与《游园不值》相映成趣,《枫桥夜泊》与《春日》相映成趣,《回乡偶书》与《敕勒歌》相映成趣,《山行》与《梅花》相映成趣,《江雪》与《长歌行》(汉乐府)相映成趣。

【三、四年级】

㈠国学经典

孝经》的注音本、附有注释的《弟子规》、简明扼要的《三字经》、记录姓氏的《百家姓》、富含知识的《千字文》以及《颜氏家训》中关于勉学的第八篇。

㈡古典诗词

《江雪》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雪景,《忆江南》回忆了江南的美丽风光,《绝句—迟日江山丽》赞美了夕阳下美丽的江山,《小池》展现了池塘的宁静美景,《江南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生机勃勃,《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反映了边塞的荒凉与风起草动的景象,《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以黄鹂的鸣叫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早发白帝城》记录了清晨从白帝城出发的景象,《九月九忆山东兄弟》表达了重阳节对远方兄弟的思念,《滁州西涧》描绘了滁州西涧的宁静与美丽,《寻隐者不遇》讲述了寻找隐者却未能相遇的故事,《题西林壁》在西林寺壁上题写的诗句,《夏日绝句》以夏日为主题写下的绝句,《望天门山》远望天门山的壮丽景色,《秋浦歌》歌唱了秋浦的美丽风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清晨从净慈寺出发送别林子方的情景,《乐游原》描述了乐游原的景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的场景,《七步诗》以七步成诗的典故表达了深情,《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描绘了黄河远处的壮阔景象,《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以美酒佳肴描绘了边塞的欢乐,《送元二使安西》送别元二出使安西的情景,《题临安邸》在临安邸题写的诗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描绘了边塞的明月与关隘,《芙蓉楼送辛渐》在芙蓉楼为辛渐送行的场景,《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描述了从军行至青海的壮丽景色,《鹿柴》描绘了鹿柴的宁静与美丽,《赠汪伦》赠送给汪伦的诗,《宿建德江》在建德江边住宿的情景,《古朗月行》描写了古代月亮的运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刘克庄的卜算子词《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李煜的浪淘沙词《帘外雨》,《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蒋捷的虞美人词《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的魂奴儿词《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

【五、六年级】

㈠国学经典

《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著作,以及《颜氏家训》中的《勉学第八》和《风操第六》部分,还有注音版的《论语》、《三国志》、《资治通鉴》和《战国策》。

㈡古典诗词

《芙蓉山主人逢雪夜宿》、《竹枝词》、《瓜洲泊船》、《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西林壁题》、《秋夜将晓篱门出迎凉》、《花卿赠》、《示儿》、《石灰吟》、《竹石》、《零丁洋过》、《黄鹤楼》、《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秋思--天净沙》、《渔歌子》、《敬亭山独坐》、《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作、《观书有感》朱熹作、《蜀川任少府送杜》、《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作、《赤壁怀古》苏轼作、《关雎》诗经、《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作、《密州出猎》苏轼作、《赤壁怀古》苏轼作、《西都作》朱敦儒作、《扬州慢》姜夔作、《驿中言别和友酹江月》文天祥作、《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陈与义作。

适合小学生的国学经典名句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未经雕琢的玉石无法化为精美的玉器;未经学习的个体无法领悟生活的真谛。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马持续奔跑十天之久,甚至能跨越极大的距离,其成就源于持之以恒的行走。此比喻意指即便先天条件不佳。

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明白自身的优劣,洞察对手的虚实,即便历经百战亦能安然无恙。换言之,若能透彻掌握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那么在战斗中便能稳居不败之地。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人们并非天生便知晓一切,谁能不面临困惑与疑问呢?这便凸显了向他人请教的必要性。

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幅对联出自古人之手,阐述了功夫、本领与成功均源自不懈的努力与刻苦的修炼。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随时可能遭遇挑战,甚至陷入困境;困难如同弹簧,你若坚强,它便显得脆弱;你若软弱,它便显得强大。唯有克服困难,我们方能体会到胜利的甜蜜。

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苦涩的药物虽令人难以入口,却对治疗自身的疾病大有裨益;尖锐的话语虽可能刺痛人心,却能指导我们言行举止的正确方向。如今,人们常以此来说明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9、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译文】做事成功由于多思考,失败由于随意,不经心。

1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小学生课外阅读国学经典篇目内容

《三字经》上部

人自幼时起,天性原本善良,彼此之间并无太大差异,然而随着成长,习性逐渐产生差异。若不及时进行教育,人的本性便会发生变化。教育的根本在于专注和专一。

古有孟母,精心挑选居住之地。若子不勤学,她便毅然剪断织布机。窦燕山,秉持正道,教导五个儿子。他们皆因才学出众而声名远扬。

若不加以教导,便是父母的失职。若教育不得法,则是教师的懈怠。若子女不学习,则是不适宜的行为。若幼时不学习,那么年老时又该如何自处呢?

未经雕琢的玉石无法成为精美的器物,未经学习的人无法理解道义。作为年幼的子女,应当亲近师长和良友,学习各种礼仪。

香九龄,善于温暖床榻。对父母孝顺,这是应当坚守的。融四岁,懂得将梨让给兄长。作为弟弟,应当首先明白谦让之道。

尊敬父母,孝顺兄长,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了解数字的运用,辨识各类文献。一分为十,十可增至百。百数相乘,便成千数。千数累积,最终可至万。

天地人构成三才,日月星构成三光,君臣之间讲究义理,父子之间强调亲情,夫妇之间注重和谐。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周而复始。这四季,其变化无穷无尽。南北之分,东西之别。这四方,与中央相呼应。

火水木金土,这五行,源自于数的原理。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不容许被扰乱。

稻谷、麦子、豆类、黍米、稷子,这六种谷物,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主要来源。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家畜,则是人们饲养的对象。

言谈间表达着喜怒哀乐,描述着爱恨情仇,这七种情感俱全。制作乐器时,选用葫芦、泥土、皮革、木材、石头、金属,以及丝线和竹子,这便构成了八种乐器。

高祖之上,乃曾祖;曾祖之上,乃祖父;祖父之上,乃自身。自身之后,为子;子之后,为孙。从孙辈起,直至玄曾。此乃九族之序,亦为人伦之常。

父子间情感深厚,夫妻之间和睦相处。兄弟之间要友好相待,弟弟对哥哥要尊敬有加。年长者要维护长幼之序,朋友之间要相互扶持。君主应当受到敬重,臣子则应忠诚侍奉。

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阶段结束,便开始学习四书。其中,《论语》共有二十篇,记录了众多弟子的优秀言论。而《孟子》则仅有七篇。

崇尚道德,宣扬仁义之道。践行中庸之道,子思挥笔著述。其中不偏不倚,中庸之理不易改变。编纂《大学》,乃曾子之杰作。

修身齐家,追求社会和谐。通晓孝经,熟读四书。若能精通六经,方可开始阅读。诗书易理,礼记春秋。

六经之学,必须深入研究。其中,有《连山》一书,有《归藏》一典。更有《周易》这部经典,详尽阐述了三易之理。此外,还有《典谟》和《训诰》等著作。

周公奉命,精心编撰,深入探究书籍的奥秘,亲自创作了周礼。其中,设立六官,以维护国家的治理体系。大小戴二人,对礼记进行了注释。

阐述圣贤教诲,礼仪与音乐齐备。称之为《国风》、《雅》、《颂》。统称为“四诗”,适宜吟咏。当诗歌失传之后,《春秋》随之问世。

褒贬之间,辨别是非。在三部经典中,有《公羊传》。还有《左传》,以及《谷梁传》。只有当经文理解透彻之后,才开始阅读诸子百家之书。

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三字经》下部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

三皇位居上古时期,唐尧虞舜被誉为二帝。他们相互谦让,被赞誉为太平盛世。夏朝有禹,商朝有汤。

周文武尊称三王,夏朝传位给子孙,天下成为家族的统治。历经四百年,夏朝社稷迁移。汤王讨伐夏朝,建立新的国家,国号定为商。

历经六百年,直至纣王覆灭。周武王兴起,开始讨伐纣王。历经八百年,成为最长的朝代。周朝迁都东方,王权逐渐衰落。

挥舞干戈,热衷于游说之术。自春秋时期开始,直至战国时代结束。五霸崛起,七雄争霸。嬴姓的秦国,开始进行兼并。

历经两代,楚汉争霸。汉高祖崛起,汉朝基业得以建立。到了孝平时期,王莽篡位。光武帝兴起,开创了东汉王朝。

历经四百年时光,终得成就。魏、蜀、吴三国争霸,争夺汉室江山。史称三国时期,直至两晋更替。南朝宋、齐相继,梁、陈相继而立。

南朝定都金陵,而北元魏则分为东西两部。宇文周崛起,建立高齐。待到隋朝统一,天下重归一统。

传承中断,脉络失落。唐室始祖,举义旗。荡平隋朝之乱,奠定国家根本。历经二十世,历时三百载。

梁义之在位,国家随之变革。炎宋崛起,承袭周朝的禅让。历经十八代,南北朝合并。辽与金两国,均自称为帝。

太祖崛起,国家兴盛,国号定为洪武,定都于金陵。至成祖时期,迁都至燕京。历经十六代,直至崇祯年间。

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 清顺治,据神京。

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

二十二史典籍,尽集于此。记载治世与乱世,洞察兴衰更替。研读史籍,审视真实记录。贯通古今,犹如亲眼所见。

口中吟咏,心中沉思。日复一日,坚持不懈。昔日孔子,曾拜项橐为师。古往今来,圣贤们都以勤奋学习为荣。

赵中令研读《鲁论》。他一旦步入仕途,学习依然勤奋不懈。他翻阅蒲草编织的书籍,裁剪竹简以记录文字。尽管没有现成的书籍,他仍能自我勉励。

悬梁刺股,勤学苦练。无人指导,自学自强。似萤火虫般照亮夜空,如雪地映照光芒。家境虽贫,学业不懈。

负薪之劳,挂角之苦。尽管身心疲惫,仍坚守勤奋之志。苏老泉,年方二十七岁。于是奋发图强,投身于书籍的海洋。

他年纪已大,却仍感悔恨当初行动迟缓。你尚年轻,应当及早思考。像梁灏那样,年已八十二岁,面对朝廷大考,仍能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才子中的佼佼者。

彼已成就,众人皆赞不绝口。尔等年少,理应树立远大志向。八岁之龄,便能吟诗作赋。泌年七岁,已能撰写棋局。

他聪慧过人,备受赞誉。你年幼时,应当向他学习。蔡文姬,擅长识别琴音。谢道韫,善于吟咏。

那女子,聪慧过人。尔等男子,需引以为戒。唐代的刘晏,年仅七岁。被誉为神童,担任正字一职。

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犬夜巡,鸡报晓。若不勤学,岂成人才。蚕吐丝绵,蜂酿甜蜜。人若不学,岂如禽兽。幼时学习,壮年实践。上以辅君,下以泽民。扬名四海,荣显双亲。光耀先祖,福荫子孙。世人传子,黄金满屋。我育子孙,只传一艺。勤奋可获功,嬉戏无益处。当自警省,宜勉力前行。

看了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还看:

1.小学生好书推荐及理由

2.国学经典小学生朗诵稿

3.小学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4.小学国学经典故事

5.国学经典名著小学生读后感

【小学生必看!这些国学经典篇目竟能开启文化传承大门?】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秋雨为何最有诗意?是缠绵温柔还是禅意深远?快来一探究竟 下一篇:和风相关的绝美诗句大揭秘!你知道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