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感!短小故事竟藏深刻道理?

更新:05-07 民间故事 我要投稿 纠错 投诉

第1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它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的内容篇幅不长,然而每个故事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从前有个村庄,村庄对面是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出去需要绕很多路,来回极为不便,于是愚公叫来两个儿子,准备挖走这两座大山,邻居家儿子看见后,也加入挖山队伍,就这样,无论寒暑交替,他们都很少回家休息。村里的老人瞧见后说道,你都这般年纪了,就连一座小山丘都铲不平,又怎能应对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愚公听闻后讲,我离世后还有儿子,儿子会生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如此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是不会有尽头的 ,而眼前这两座大山不会再增高了 ,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挖掘,难道还挖不平吗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向天帝禀报,天帝被深深打动,于是派遣两位大力士神来到人间,将两座山背走了,愚公等人高兴到了极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如同愚公一样满怀信心,不害怕艰难险阻,持续坚持地做下去,不达到目的绝不停止。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一座破庙,如《三个和尚》所述。有一天,庙里来了一个小和尚,他把观音的净水瓶装满水,夜里还不让老鼠偷东西,日子过得安稳。不久,庙里又来了一个高个子和尚,他渴极了,把水都喝光了。小和尚让他去挑水,他觉得一个人挑水太吃亏,便让小和尚和他一起去山下挑水 。过了几天,庙里来了一个胖和尚,然而缸里恰好没水了。小和尚和高个子和尚让胖和尚去挑水,胖和尚只好去山下取水。后来,缸里又没水了,可谁都不去挑水。从此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了。他们各自念各自的经,各自敲各自的木鱼,观音净水瓶里的枝条也枯萎了。夜里,老鼠打翻了烛台,燃起了大火,三个和尚慌了神,联合起来把大火扑灭了。从那以后,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自然而然就有水喝了。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道理,唯有借助团队的优势,才能够突破个体的局限,进而发挥出集体的力量。

读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我收获很多,里面蕴含的道理能让我一生受益。

第2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细品寓言 妙不可言 ——《中国古今寓言》读后感

寓言故事似乎有着一种魔力,一段段简短精炼的文字常常能使我沉浸在其中。别看它们篇幅短小,却十分生动有趣,并且寓意深刻,下面我就要分享自己最喜欢读的那个故事《纪昌学射》。

《纪昌学射》源自《列子·汤问》,讲述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知他需先下功夫训练眼力,其一,眼睛要紧紧盯着一个个目标,不可眨动,其二,要练到能将极小的东西,视作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依照这些要求一一去做,待练好了眼力,飞卫才着手教他开弓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射箭能手,箭术高超,百发百中。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管学习何种技艺,唯有能吃苦才能够成功。同时,学习的基本功也要严格依照老师的教导去做。纪昌是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最终成为射箭高手的。纪昌善于倾听师傅的教导,敢于吃苦,善于学习,这种精神值得我借鉴。

《中国古今寓言》里有好多别的有意思的小故事,捧起它常常使我顾不得睡觉和吃饭,每个故事都能让我有所收获。《郑人买履》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为人处事要从实际出发。《揠苗助长》让我明白,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不能破坏客观规律。《乌鸦参赛》告诉我们,必须要戒掉嫉妒的心理。要把心态放正。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得出的结论,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读小故事,能明白大道理。要是我是一株小草,寓言故事便如一场甘霖,它滋润着我成长,使我爱上读书。《中国古今寓言》助我明理增智,在我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能帮我很好地解决问题。我会好好利用暑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书本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第3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小故事 大智慧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阅读完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总共包含七十六章。它讲述了诸多名人的故事。千万不要轻视这些寓言故事。它们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对几个寓言故事印象极为深刻,其中包括“万字”和“借梯子”。“万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财主,家中财产众多,然而几代人都不认识一个字。为此,财主请了一位先生来教儿子写字,期望儿子能够出人头地。之后,先生开始教导财主的儿子,先教了一、二、三字。财主的儿子由此认为,一划就是一个字,二划就是两个字,三划就是三个字 。财主的儿子觉得天下的字都是这般模样,认定自己已然学会,无需再学。财主让他写个姓万的“万”字,他便径直以为是一万划,实际上他全然不知中国文化历经数千年历史,文字有着学不尽的含义。读了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求学问需谦虚,要永不满足。一知半解只会遭人耻笑,令世人轻视。

一个人家里着火了,便去朋友家借梯子。他穿戴整齐后到了朋友家,见到朋友后先行了个礼,接着慢慢地和朋友喝酒。喝完酒,朋友问:“您今天来我这儿,有什么事吧?”他不紧不慢地说:“我家着火了,大伙酿灾,烈火熊熊,火势很猛,想登高灭火,您家的梯子能借给我用一下吗?”朋友说道,你家里着火了,哪还有时间行礼喝酒啊,朋友二话不说,急忙扛起梯子跟着他走,等到赶到家时,房屋已经化为灰烬了,这则寓言让我懂得,做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在紧急时刻,不需要依照平常规矩行事。

寓言是一个袋子,能从里面掏出一个又一个道理,寓言是一扇窗子,可展现美好辽阔的视野,寓言是一座灯塔,能给迷途的人指引方向,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寓言就是一道盛宴,可与朋友共享人生智慧。

第4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有许多故事,我看后深受启发。我很喜欢这本书中的《清廉的公孙仪》,故事讲的是鲁国有个宰相叫公孙仪,公孙仪喜欢吃鱼,有人送鱼给他,他却不肯收下,原因是怕欠人家人情,担心因此丢了官职。公孙仪做事只求心安理得,是个清正廉洁的好官。还有一个故事给我带来很大启发,这个故事名为《愚公移山》,故事讲述的是,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占地七百里,高逾万丈,传说它们是从冀州与沈阳迁徙而来,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因为大山阻塞交通,导致与外界来往要绕很远的路,极为不便 。为此 他把全家人召集到一块 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 愚公提出建议说 我们齐心协力 一起搬走屋前的两座大山 开辟出一条大道 一直通到汉水南岸 大家对这一主张表示赞同 决心已定后 愚公带着子孙三人开始行动 不管寒来暑往 愚公祖孙都不停地挖土 很少回家休息有个住在河边的人叫智叟,他看到愚公带领儿子们每天辛辛苦苦地挖两座山,觉得非常可笑,他说愚公连树都挖不动,更搬不动这两座山,愚公听后不禁长叹一口气,他对智叟说,你的思想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当然,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有儿子,儿子会生孙子,孙子又会再生儿子,子子孙孙就这样生生不息,没有穷尽,两座大山不会再长高,只要我们持续挖下去,肯定能挖平,智叟无话可说,山神得知此事后,告知了玉帝,玉帝派遣大力士神把山背走 。

我极其喜爱这本书,它堪称我的良师益友,它向我们讲述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些道理值得我们去学习。

第5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致敬最棒的自己

——读《中国寓言故事之铁棒磨针》有感

暑假妈妈给我推荐了好多课外书,内容涵盖天文,涉及地理,贯通古今中外,每一本书我都喜欢得不得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里有许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能教会我为人处世的道理,《铁棒磨针》便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篇寓言故事。

年少的李白学习不认真,整天无所事事,一天他看到一位老婆婆在门口拿着磨刀石,想要把一根大铁棒磨成细针,这件事给李白带来很大触动,看似好笑的一件事却让李白警醒,他开始努力学习,后来成为了千古闻名的大诗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才是由勤奋造就的,有的人即便天资普通,只要能刻苦学习,并且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够取得成功!相反,有的人看似聪慧,然而做事情却浅尝辄止,心思不专一,最终只能是白费力气,一无所获。我将这个道理铭记在心里,在生活中激励自己,给自己鼓劲加油!

去年下半年爸爸给我报了拳击课,拳击课是一项力量与胆识齐聚的运动,我胆小又瘦弱,刚开始练拳击时真的觉得自己“太逊了”,每次实战我都不敢进攻,防御也不好,次次都败下阵来,虽说戴着头套,可脑袋还是被对手打得轰轰响,我有点气馁想放弃学习拳击,这时爸爸对我说:“你不是跟我说过铁棒磨针的故事吗?开始很弱没关系。”只要你勤奋地加以练习,你必定能够战胜自身,打败对手!听完爸爸所说的话,我恍然醒悟,的确如此,不能被一时出现的困难吓住,唯有坚持到最后,才会知晓谁才是获胜者!在那之后,我每日在家强化体能训练,进行跑步、举哑铃、做引体向上、平板支撑等各类运动,不知不觉间我开始发生转变,力量增强了,变得自信了,也快乐了。暑期实战时,我不再畏惧对手,能够准确出击,还能死死防御,拳击老师为我竖起大拇指,自豪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我开心地笑了!

小小的寓言蕴含着大大的力量,它教会我要坚持,还让我学会了成长,在阅读道路上我毫不畏惧,砥砺前行,为很棒的自己点个赞!

第6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经典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脍炙人口。寓言故事产生于民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明珠。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籍。书中的故事尽管篇幅简短,然而每一则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真可以说是“小故事,大道理”!

整本书包含104个寓言故事,这些故事中,有的故事劝人向善、惩罚恶行,能给人带来积极的认识与启迪。例如,《何待来年》劝人一旦有错就要立刻改正,不要找借口推脱,更不能明知故犯;《猩猩嗜酒》告诫我们不能贪婪,不可不知满足;《蜈蚣自大》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满,不能盲目轻敌,诸如此类 。

还有我最喜欢这本书里借物或借事来寄托寓意的故事,读过之后让我深受启发,比如书中讲的《井底之蛙》的故事,它阐明了世界是广大的,不能轻易局限于自己狭小的见识而变得自大,《杞人忧天》的故事则说明了,要是把事物解释清楚,就能帮人消除忧虑。

这本书存在许多具有反面讽刺意味的故事 。《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做事情需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急于求成的行为既愚蠢又荒唐可笑 。《郑人买履》里的郑人 ,只肯认准度量的尺寸 ,宁愿费神费力跑回家 ,也不愿相信用自己的脚去试鞋 ,实在是可笑至极 。

当然还有如《纪昌学箭》这般的寓言故事,还有如《薛谭学歌》这般的寓言故事,还有如《关尹子教箭》这般的寓言故事,它们讲述了古人不同的学习方法,讲述了古人正确的学习态度。

阅读这本书,令我回味悠长,尽管有的故事年代久远,然而读起来依旧顺口。这些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在当今社会仍被运用,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还带给我诸多收获与启发。

第7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暑假的时候,我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从这本书里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每一个小故事都特别有趣,让我收获颇丰。比如说《何待来年》劝人有错就要改正,不要借故推脱,不要明知故犯,《蜈蚣自大》告诉我们不要骄傲自满,不要盲目轻敌,《揠苗助长》告诉人们做事情要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以及违背客观规律的行为是愚蠢的,还有《郑人买履》里的郑人,只相信度量的尺寸,不用自己的脚试鞋,不懂得灵活变通。

我最喜欢《滥竽充数》这个寓言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南郭先生的人,他不会吹竽,却自告奋勇加入吹竽队伍,进宫为齐宣王演奏,他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地吹着竽,受到了齐宣王的赏赐,当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不喜欢听合奏,而是让乐师一个一个地演奏,南郭先生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露馅,只好逃跑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像南郭先生这类没有真本事的人,只能在短时间内进行蒙骗,靠弄虚作假来过日子,到最后肯定会暴露真相 。

这个小故事使我联想到平常的自己,老师要求我们背诵课文时,我老是怀着侥幸心理,觉得老师肯定不会提问我,于是像南郭先生那样装模作样地在同学们中间背诵,企图蒙混过关。当老师提问到我时,背诵得非常不理想,背出上一句却想不起下一句。哎,这难道不和南郭先生一样吗?自欺欺人,不会有好结果的。希望所有同学们,你们千万别学我这个不好的例子。我们都别做像南郭先生那样的人 。

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第8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一本饶有趣味的书,书名为《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有三篇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分别是《狐假虎威》、《画龙点睛》以及《此地无银》。

《狐假虎威》讲述的是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吓退了百兽。这个故事让我知道,生活中有些人如同狐狸,会假借他人威风去恐吓别人,可实际上自身并无本领。它还让我明白,不能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势力欺负弱小,因为实际上自己很弱小 。

梁代有一位擅长画龙的画家叫张僧繇,他画的龙栩栩如生,却都没有眼睛,大家对此感到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不给龙画眼睛,张僧繇称不能画,一旦画了龙就会飞走,大家都不相信,一直催他画上眼睛,张僧繇只好拿起笔,给其中两只龙画上眼睛。结果画好之后,雷声轰响,两条龙直飞天空,墙上仅剩下另外两条没有眼睛的龙。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于关键之处添上一两句重要话语,如同给龙“点上眼睛”,能让文章变得生动,还能切中要害,使其深刻有力。

古时候有个叫张三的人,他拥有三百两银子,他把这些银子藏了起来,还在藏银子的地方贴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然而这一切都被阿二看见了,阿二偷走银子后担心被怀疑,便在旁边又贴了一张纸条,写着“隔壁阿二不曾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若想隐瞒某件坏事,结果反而会更加暴露。

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许多有意思的知识,我要多读些书,从而学到更多知识。

第9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读《中国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有感

20xx年暑假终于来临,我有了阅读自己喜爱书籍的时间。在假期里,我阅读了《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书中的寓言故事数量众多,有《揠苗助长》、《掩耳盗铃》、《杞人忧天》等等。其中,给我感触最为深刻的是《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农夫,他想不劳而获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田里干活 ,忽然远处跑来一只兔子 ,这兔子跑得很快 ,一不小心撞倒在树桩上 ,兔子当场死亡 。于是他把死了的兔子带回家烧吃了 ,最后却一无所获 。农夫心想,天底下竟有这般好事,不劳作就能捡到撞死的兔子,那自己何苦每日辛苦干活呢?从那以后,他整日守在树桩旁,盼着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然而好多天过去了,他一只兔子也没得到,反倒因他不料理农田之事,致使田里杂草丛生,庄稼全都荒芜了。

这个故事使我联想到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联,一次偶然机遇并不意味着同样的事必然会发生。偶然碰到撞死的兔子,便觉得每天必定有好事降临,不劳作坐等收获,结果田里庄稼全荒芜了。他实在太愚笨,妄图不通过努力就侥幸获取成功。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想不劳而获。比如说,我家邻居叔叔有一次偶然花两元钱买彩票,结果中了一百元。他由此觉得不劳动也能有收入。于是,他不再去工作,每天待在家里研究彩票数字规律,还天天买彩票。他成天幻想买彩票能中几千万从而发财,认为何必辛苦工作还发不了财 。他每天什么工作都不做,只专注于买彩票,连续好几个月都不去上班,买彩票花费了家里一大笔钱,然而一个奖都没中过,生活变得越来越贫困。他和农夫一样,都抱有侥幸心理,不想通过努力就期望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实在太不应该了!

这个故事使我联想到自己平常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也没有认真地复习巩固知识,做作业时很粗心,完成作业后也不进行检查,一整天心里都想着手机游戏以及电视娱乐节目,如此这般怎么能够学到知识呢,又怎么能够考出优异的成绩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的这种行为跟农夫是一样的,都不想付出辛勤的劳动。

《守株待兔》这个寓言传达给我们这样的道理:偶然性并不等同于必然会出现,人不可以存有不劳而获的想法,若想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就应当依靠自身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唯有奋斗才能够取得成功。人们常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当下开始,我要勤奋学习,彻底转变不劳而获的思想与行为。要谨记:天上不会掉下馅饼!

第10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古人说过:人可以一天不吃肉,却不可以一天不读书 。我的老师常常讲:一天不读书,嘴里就会长出荆棘 。我的妈妈也时常说:一天不读书,嘴里就会长出荆棘 。

20xx年暑假的第一周,我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由一个个短小的故事组成,然而,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不同的深刻道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篇《曾子杀猪》的故事,讲的是曾子的妻子要出去买东西,儿子吵着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觉得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出门不方便,于是随口说:“你在家等着我,我回来就杀猪,给你做你爱吃的炖猪肉汤。”她儿子一听便乖乖答应了,曾子的妻子很快返回,远远就听见自家猪“嗷嗷”叫,一进门,见曾子正在院子里捉猪,妻子急忙上前阻拦不同意杀猪,曾子告知妻子,孩子如今还小,年幼无知,从我们这儿学习知识、听取教诲,我们若说了欺骗他的话,他也会学着欺骗别人 。今天你欺骗了他,明日他便不会再相信你,往后想要教育好孩子就会变得困难。”曾子的这番话语令妻子瞬间恍然大悟,她赶忙生火,帮忙一同杀猪炖肉,随后他们享用了一顿丰盛美味的午餐。我读完后深切体会到:应允别人的事情务必要努力达成,如此别人才会信任你。说话不算数的人只能哄骗一时,却无法欺骗一世。每个人都应当像曾子那般注重诚信 。“言必信,行必果”是一种美德,它体现着坚持,蕴含着爱。因为有了诚信,所以才会有很多朋友。因为有了诚信,所以才会有幸福快乐。因为有了诚信,所以才会有安定的生活。

看到这些,便想起我那挑食的妹妹,每到吃饭时间,她总有一堆理由不吃饭,爷爷奶奶总会哄她,说赶紧吃,吃完就带她去游乐场玩,当妹妹被连哄带骗吃完饭,他们又因各种事情忙得不能带妹妹去玩,妹妹于是又哭又闹,久而久之,每到吃饭时间,家里总会吵闹一阵子 。我给家人讲了曾子的故事,还大声说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豪言壮语,家人都笑了。爸爸愉快地说,诚信是在你遇到困难时,朋友会主动向你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手。朋友们,读完这篇寓言故事你们不感动吗?你难道还不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吗?

第11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我在书香中成长

书,如同涓涓细流,它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书,好似辽阔大海,能让我在知识海洋里遨游,书,仿若可亲老师,教给了我许多知识……

记得我看的第一本是注音版的《中国寓言故事》,那时我识字不多,妈妈告诉我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拼拼音,就这样我读了一个又一个故事,一开始我只对故事中有趣的情节感兴趣,读几遍后觉得每一个故事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我询问妈妈,妈妈听闻我的话后,不住夸赞我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妈妈还与我一同探讨书中的故事,像《精卫填海》,它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意志力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又如《曾子杀猪》,它告诉我们做人要讲信用……

自从阅读了《中国寓言故事》,我便对读书萌生了浓厚兴趣。此后每次放学归家,我都会抽出时间阅读一会儿书籍。逐渐地,我步入了五年级,书柜中的书籍日益增多,我的知识愈发丰富。这些书籍包含故事书、科学书、历史书、冒险书等等。无论何种书籍,都能吸引我的注意力。

读书丰富了我的知识,读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读书让我在生活中学会找回自我。

那一年,我去学习乒乓球,刚开始的时候,我在小班上课,然而连续上了几个月后,我依旧在小班,可是那些和我一同学习乒乓球的人都已经进入中班了,我感觉自己很笨,于是一回到家,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再出来。我站在书柜前,望着满柜书籍,情绪逐渐冷静下来。随后,我随意翻开《中国寓言故事》,读完《愚公移山》这则小故事。我心里寻思着:一个小老头都能够搬走一座大山,难道我还打不好一个球吗?我如此想着。于是,我把门打开,对父亲说道:“爸爸,可不可以陪我去打球?”父亲回应:“当然可以,我这就去。”我跟父亲去打球,我打球的表现欠佳,父亲耐心地对我加以指导,有时也会严厉地批评我,在那个时候,我萌生了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愚公移公》的故事,我就激励自己振作起来,勤奋地练习基本功,经过数年的训练,我的球技有了显著进步,如今都能够和爸爸较量了!要是没有通过读书领悟到道理,我或许无法成为如今的高手呢!

读书让我成长,让我进步!

第12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我阅读了一本名为《中国古代寓言》的书籍,这本书总共写了52个寓言故事,这些故事篇幅有长有短。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则故事,都蕴含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使我学到了诸多不同的知识。在这本书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义鹊怜孤》与《愚公移山》 。

《义鹊怜孤》的故事讲述,喜鹊妈妈知晓邻居家的小喜鹊没了妈妈,便将它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喜鹊妈妈的生活负担加重,它每日更加辛劳,却毫无怨言。它无比勇敢,无比伟大,无比善良!我们也要向喜鹊妈妈学习,成为善良且有爱心的人。我们从小就应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当他人遭遇困难之际,我们适时伸出援助之手,于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关爱比自己年幼的同学。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奉献出一份爱心,我们的世界便会更加温暖 。

《愚公移山》讲述了一位年近九十名为愚公的老人,带着儿子和孙子,决心挖掉门前的两座大山。愚公目标笃定,始终坚持不懈地挖掘。后来,这份坚持感动了山神,山神派遣两位神仙将那两座大山背走了。读完这个故事,我有两点感悟,其中一点是那句名言:“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发挥强大力量,比如小组合作时,充分发挥大家智慧,很快便能找到答案,上课时,每个同学认真听讲,教室会变得安静,读书时,每个同学专心读,能发出响亮声音,搬桌子时我们都出力,就能轻松搬走桌子,做每件事情,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做好。

另一点是,愚公爷爷坚持不懈、坚定不移的精神非常可贵,这不正是我要学习的吗?我想起写作文时,总是不知如何下笔,磨磨蹭蹭写不出来。可老师教过,需要大量语言积累,比如修饰花草要用什么词,形容动物声音要用什么词,要下苦功夫阅读大量课外书。我一定会学习愚公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保持坚持阅读的习惯,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相信总有一天,我也能够用笔墨,自如地描绘出内心的情感。

我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感觉自己有了很大成长,收获颇为丰富。在未来的学习里,我不会惧怕吃苦,也不会害怕受累,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坚定地前行。

【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感!短小故事竟藏深刻道理?】相关文章:

1.动物故事精选:寓教于乐的儿童故事宝库

2.《寓教于乐:精选动物故事助力儿童成长》

3.探索动物旅行的奇幻冒险:专为儿童打造的童话故事

4.《趣味动物刷牙小故事》

5.探索坚韧之旅:小蜗牛的勇敢冒险

6.传统风味烤小猪,美食探索之旅

7.探索奇幻故事:大熊的精彩篇章

8.狮子与猫咪的奇妙邂逅:一场跨界的友谊故事

9.揭秘情感的力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决策

10.跨越两岸:探索彼此的独特世界

上一篇:一枝红艳露凝香 诗仙李白笔下极致风华的大唐!谁才是盛世真正的象征? 下一篇:吉林省12届师范类毕业生竟有教师资格证?你知道背后的规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