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悦茗,现居广州,经营一家服装店。我今年31岁,已经离异超过一年,目前独身,膝下无子。
近期,警方揭露了一个称作“广州爱情故事”的电信诈骗剧本。不法分子在短短5日内,塑造了一位热衷于公益活动的单身女性形象,接着以庆祝生日为借口,诱使受害者购买定情之物,从而骗取了钱财。
骗子步步为营,短短5日内便完成了从相识到相恋,再到求婚,乃至选购定情信物的全过程。为了增添故事的信服力,他们编造了一系列离奇经历,诸如独自从东北迁徙至广州奋斗,婚姻不幸遭遇背叛而离婚,车辆被卖菜老人划伤却不愿赔偿,在养老院担任义工,以及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寻求终身的伴侣,甚至与朋友提前庆祝生日,诱使受害者购买定情信物以庆祝生日等。通过经营朋友圈,骗子佐证了这些事情的真实性。
脚本内容相当详尽,众多细节均有所区分。骗子在群发信息时,会以红色进行标注,而在回复客户(即潜在受害者)时,则用蓝色标示,同时还会用黄色背景突出关键信息。此外,他们还会对回复时的表情和语气进行清晰界定。
若目标受害者索要视频,应回复“初次见面,不太方便进行视频,感觉有点尴尬”,并使用“不好意思”的表情符号,切记不要使用“微笑”或“狗头”表情。至于骗子要求购买定情信物时,若出现“我追求的是一种永恒的意义,你懂吗”这句话中的“一直意义”错别字,则无需修改,以此来展现敲打键盘时的急促感。
骗子在前三天精心布局,将能识破骗局者一一排除,对那些容易受骗的对象进行精确的诱捕。不仅如此,他们可能同时操控多起受害者事件,比如第一波受害者事件的第二天,就可能成为第二波事件的第一天,甚至可以说他们每天都在经历“生日”。
以下是脚本的精简整理内容
第一天
针对视频要求,骗子有同一的回复,但不能用“狗头”表情。
针对不同受骗者照片,脚本里骗子会给出不同的评价。
骗子添加了受害者的微信,起初广泛发送了店铺繁忙的信息,随后稍作延迟后发送了自我介绍,同时简要询问了受害者的职业和收入情况。
接着,骗子广泛发送单身或离异的个人信息,搜集受害者的婚姻状况,同时向他们广泛传播自己渴望寻觅合适伴侣共结连理的愿望。
骗子随后向受害者大量发送了“美女”的图片,同时针对受害者的照片形象发表了各自的评论。对于年纪较大的男性,他们形容其成熟稳重且踏实可靠;对于年轻的群体,他们称赞其阳光帅气且十分得体;而对于普通大众,他们则认为其忠厚老实,非常实在。
晚上十点前群发,店里挺忙挺累的,明天再聊。
第二天
骗子注重用词细节,用“旅行”不用“旅游”。
在上午时分,骗子发送了早安问候,随后便随意与受害者交谈,谈及日常生活。在此过程中,他特别强调,他偏好使用“旅行”一词,而非“旅游”。
午后两点钟,不法分子向多人散播虚构的婚姻背叛及失去职务的故事,紧接着又发送信息,称这些内容仅是其情绪化的流露,并恳请对方不要因此受到影响,目的是为了增进彼此间的信任。
夜晚,那些骗子纷纷在群里发布信息,抱怨自己疲惫不堪,却又庆幸有宠物狗的陪伴,并在朋友圈中晒出了与爱犬的合照。
第三天
在上午时段,骗子先是发布了自己车辆遭受擦碰的朋友圈动态,紧接着又将此信息群发给众人,内容涉及一位卖菜老人不小心划花了车辆,他表现出对受害者的同情,并拒绝对方索要赔偿。此外,他还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富有同情与怜悯之心。
黄色标出的是重点。
午后时分,那些骗子纷纷向人们发送信息,内容是他们去养老院担任志愿者,陪伴老人们度过时光,并在交谈中谈及探望长辈的体会。在轻松的对话中,他们特意提出:“来,给你提个问题哦(嘴角上扬),你希望找到什么样的人?像我这样的如何?”
夜幕降临,骗子们广泛散播一个关于养老院中一对夫妻五十年爱情的虚构故事,着重描述他们的定情之物,紧接着又编造了自己父母的爱情传奇。之后,他们继续广泛传播自己成长历程中的种种挫折和感情上的失意,并表达心声:“我深知你对我疼爱有加,关怀备至,我衷心希望我们能过上简单而幸福的未来。”
到这里,骗子便可以筛选出潜在易上当人群。
第四天
晨间时分,骗子向潜在受害者发送诱人的照片,发送情话,并表达出想要见面的愿望。若对方显得不悦,他们会说:“你显然并不理解我。”一旦受害者开始上钩,骗子会进一步表示自己将全心全意投入,并再次确认受害者的信任程度,声称:“否则我就不再浪费我的时间。”其中一句关键的话是:“我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我已经无法再承受感情的波折了。”
午后时分,那名骗子在朋友圈中提及父亲曾提醒他即将迎来生日,随后不到半小时便将信息广泛转发至潜在受害者群体,并就此契机向他们询问具体的生日日期。
夜幕降临,骗子们纷纷转发与密友共进晚餐的动态至社交圈,到了晚上10点钟,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酒局视频分享,同时表达了对身边没有受骗者的不悦之情,并渴望能尽快收到那些受骗者的生日祝福。
第五天
午夜时刻,那名骗子并未点击领取生日红包,反倒是透露出想要购买情侣表的愿望,声称自己已经选购了女款,进而诱使被骗者购买男款。
对于被骗者的疑问,骗子根据不同情形进行了分类,包括“那些不太富裕的客户”、“那些推迟购买时间的客户”、“那些觉得价格昂贵的客户”、“那些不喜欢佩戴手表的客户”、“那些担心手表质量不佳的客户”、“那些声称即将下单的客户”、“那些在转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客户”以及“那些不会下载软件的客户”,并为此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为诱导受骗者在虚拟链接上转钱,骗子针对不同情况设计了话术。
早上10点,发过生日的配文给所有受骗者,第二天拉黑所有人。
【31 岁离异广州女店主 5 天被骗?电信诈骗脚本有多可怕】相关文章: